臺積電稱已開始規劃2nm工藝,摩爾定律的極限在哪?

2019以來,在半導體市場行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依靠7nm先進工藝的強力加持,臺積電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


臺積電稱已開始規劃2nm工藝,摩爾定律的極限在哪?


有了7nm工藝這棵搖錢樹,2019年下半年,臺積電著實有些飄然,居然給蘋果、AMD、NVIDIA、高通等大客戶來了個“最後通牒”——“請各位客戶提前確定好2020整年的7nm產能,否則的話就無法保證供貨了。 對半導體設計公司來說,提前預定一兩個季度的產能沒問題,但是一下子預訂整個2020年的產能,風險不可謂不大。 而臺積電,還有更大的雄心壯志,11 月 2 日,臺積電舉行了公司成立 33 週年慶典之際,董事長、聯席 CEO 劉德音談到了臺積電的先進工藝規劃,最先進的 2nm 工藝也進入了先導規劃中,2020年則會先量產 5nm 工藝。


臺積電稱已開始規劃2nm工藝,摩爾定律的極限在哪?


此前已有消息稱,臺積電已經開始投建30公頃(30萬平米)的新晶圓廠,投資195億美元(約合1370億元),計劃2023年量產3nm。 2nm 工藝則預計在 2024 年完成所有部署,正式進入量產階段。 臺積電野心勃勃的不斷突破半導體集成電路的最小極限,讓人不禁懷疑,摩爾定律的極限在哪裡? 這個問題業界和學界已經探討了幾十年,曾經半導體芯片主流製程技術為90nm時,有人認為45nm將成為物理極限;當製程技術達到45nm時,又有人認為22nm將成為極限。此後又有14nm、10nm、7nm和5nm之說,但如今這些節點被一一突破,現在業界很多人都認為3nm可能是摩爾定律的真正極限——因為在這個尺度上,柵氧化層的厚度已經僅僅只有幾個硅原子那麼厚了,量子隧穿已經隨處可見,導致晶體管嚴重的漏電,最終導致電路不可控。

關於工藝的問題,Intel已經和臺積電打了很久的口水戰。

在未來的五年內,我們可能可以有幸看到摩爾定律的真正終結,而終結它的是誰,是怎樣的工藝? 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