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一般會在幾歲時發現?發現前與其他正常孩子有什麼區別嗎?

fbdys34325338


一起回顧一下自閉症(孤獨症-孤獨譜系障礙)的相關知識!











醫教結合推動先鋒



辛弘辛弘


作為一個自閉症孩子父親,針對我家娃的一些現象做個簡單說明,希望可以給你有所幫助瞭解自閉症孩子。

我家是3歲時間去醫院診斷的,我們是大意了,細心的話提前都可以發現,現在想想真後悔。

回頭想想,我家娃的一些現象,主要有以下:

1、我們家娃一週歲6個月時間才學會走路,而且走的不穩,動不動就摔倒,到2週歲多時間,走路孩經常翹著腳,用腳尖走路,還有經常是走內八字,雙腳向內翻。

2、一週歲時間,還可以大人有目光交流,還看人,但是年齡越大越不看人了,到2歲多時間,喊他也不理你了,我明明知道他聽力沒有問題。(每次在客廳播放兒歌,他在院子裡都可以遠遠的跑回來看兒歌,還有一次,遠處的一個摩托車加油聲音,他至少離得有100米的距離,但是他聽到那個加油門的聲音,猛地回頭去找聲音的來源。)

3、玩玩具也是很奇怪。家裡買的積木玩具從來不是把積分一塊一塊的壘高,都是一次從積木桶裡面倒出來完,然後蓋上蓋子,在從蓋上上造型口,一塊一塊的放進去,或者把積木桶蓋子扔一邊,自己放幾塊積木在桶裡面,用兩個手在桶裡面來回不停的抓積木。

4、3歲仍然沒有語言。我家娃在一歲多時間還有個別字蹦出來,比如:爸、媽、狗等,但是到3歲時間卻是一個字也不咋說了。但是每天嘴裡也是烏央烏央的也不知道說的什麼。

5、基本不和小朋友玩耍。每天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帶出門和小朋友一起都不搭理人家,光顧著自己玩自己的,別的小朋友拉著和他玩,也不搭理人家。期間我們經常去鄰近家玩,他們有個比我們小一歲的小朋友,結果到人家都是自己拿人家的玩具,在爬爬墊上自個玩上了,而且不玩夠死活不回家。

6、身體也敏感的很。每次洗澡洗頭理髮都是一場硬仗,洗澡孩好點,但是不然花灑直接噴身上,後面慢慢的才喜歡坐在洗澡盆裡洗澡;每次洗頭都不讓碰頭,理髮則更難,小時間都是去嬰兒店洗澡理髮一起來,每次洗髮都是把大人咬幾口才能完成理髮這個事情。

7、不聽指令。不論在家還是在外面,幾乎不會聽你指令,後來發現他就是根本不懂這些指令,認知能力差,外面後面再醫院做檢查時間,認知能力只有13個月,實際年齡已經38個月了。

8、挑食嚴重。他只喜歡麵條、粉絲類條形食品和米飯、瘦肉,其他青菜類一點都不吃,一點點青菜到嘴裡也給你掏出來,也不知道嘴裡面怎麼分這麼清楚。對沒有吃過的食品有著強烈抗拒,不吃過一次,絕對不會吃的,第一次吃石榴時間,他沒吃過不要,後來塞他嘴裡一個石榴籽,哎呀,對他口味了,現在每次自己都報吃一個完整的石榴。

9、沒有安全感。大概在2歲左右時間,有一段時間每天夜裡睡覺都是握緊拳頭,很害怕的樣子。

10、一些刻板行為。每次在老家時間,都喜歡圍著院子不停的轉圈子,一圈一圈的跑,也不知道類。把積木排成一排,把各種卡片排成一排,每次都是這樣玩,而且樂此不疲。3歲時間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旺旺隊的幾個玩具小狗狗,但是每次只會把他們排成一排,而且每次小狗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從不會變,記憶力真好。

這些都是我們還在3歲前的一些症狀表現,作為新手爸爸,當時對這個沒有在意,真是後悔的要命,如果能提前一年半載的發現這個情況,我們的康復也許會更有希望。


小蝸牛慢跑


自閉症也稱孤獨症,此病的特點,一般好發於寶寶3歲以內,典型的表現是以一類以不同程度的社會交往和溝通障礙、狹隘興趣和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嚴重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 孤獨症目前病因不明,但基本的共識孤獨症與腦生物學因素有關。

很大一部分寶寶症狀在嬰兒期4-6月齡就開始出現孤獨症的表現了。

1、寶寶對人臉興趣不高,表現出無目光注視或目光注視較少;注意力更多在一些無生命的小物品,目光空洞、飄忽、注意力渙散。

2、缺乏社會性微笑,難逗笑,對家長或他人逗引無感視若無睹,面部表情冷漠不豐富。

3、喜歡自己玩,不喜歡被大人抱著或被人干擾和哄逗。

4、無法辨別陌生人和家人熟悉人的面孔,看見媽媽無興奮,如同看到陌生人感覺一樣。

5、媽媽準備哺乳時,寶寶不會表現出期待和興奮;媽媽在哺乳時,孩子與媽媽眼神交流較少。

6、睡眠困難,睡前易哭鬧,夜間容易出現夜驚夜啼,不易被安慰。

7、抱著寶寶時,寶寶身體發軟或僵硬、總是打挺、不喜歡與大人的身體接觸。

1歲以後寶寶的表現

1、叫名字沒反應、與人對視少,對家人的離去歸來,表現出無所謂,或者根本不關注

2、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一些單調重複的物品,沉迷於一些一般寶寶不感興趣的事物,興趣範圍狹窄。

3、缺乏共同注意,比如家長指著某個方向或物品,寶寶不為所動、多在寶寶8--15個月時,表現出來。

4、不會模仿,對於簡單的再見、歡迎、你好等動作聲音都不會。

2歲以後表現出,語言發育落後,甚至不會說話,不喜歡和同齡的小朋友玩耍,喜歡自己玩,喜歡自言自語,有很多重複刻板的動作、強烈要求環境維持不變等。

孤獨症的診斷不難,根據家長描述病史,兒童行為觀察,結合診斷量表和問卷,最後依據標準即可做出診斷。 對於有以上症狀的寶寶,家長要第一時間就診,孤獨症由於一些家長的主觀性,所有很容易漏診,一旦發現要及時康復干預,越早干預預後也就越理想。


兒科醫生鮑秀蘭


自閉症的孩子一般在兩三歲的時候就能發現,粗心的家長也許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才能發現。自閉症的孩子都有哪些症狀的?

1、語言發育遲緩,不會說話,或只能說簡單字詞,有什麼需求,是用手勢要求家長滿足。

2、有人跟孩子說話,孩子就好像沒有聽見一樣,沒有任何反應,自己在那裡玩兒。

3、有的自閉症孩子,喜歡看著一個地方轉圈,對任何玩具和事情都不感興趣。

4、有的自閉症的孩子,脾氣暴躁,會損壞東西或是傷害到自己。

總之,家裡如果有個自閉症孩子,家長就要多費心思了,由於自閉症的孩子越大越嚴重,所以趁早干預效果會好許多,最起碼生活能自理。


愛心輔導媽媽


答: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一般會在4-7歲時被發現。因為太小的時候,爸媽的關注點更集中在寶寶的吃喝拉撒上,寶寶的一些症狀也不太明顯。

到了4-7歲,自閉症的孩子在這些症狀上就會和其他孩子有明顯的差異:

1、 非常不擅於交流。

2、 語言發育遲緩,比如兩三歲了還不怎麼會說話。

3、 有的一言不合就和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或打架。

4、 行為比較幼稚。

5、 注意力很不集中,非常興奮和多動,課堂紀律差。

6、 更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

7、 顯得更不聽話。

8、 對大人沒什麼依賴和依戀。

9、 很少有目光交流。

10、 不太喜歡和其他小盆友玩耍,對物的興趣遠遠大於對人的興趣。

11、 模仿能力很差。

12、 更敏感,尤其是對一些狹小的空間。

13、 不太會表達自己的需求,也不太主動提問。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發育障礙的疾病,也就是說,自打孩子出生就已經有了。

但是它的症狀也要到兩三歲才能有所體現,因為一歲多的孩子不會說話,交流和社交方面的症狀都不是特別明顯,所以,很多人發現不了。只有到了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孩子的語言,社交,行為等能力遠遠落後於其他同齡的小朋友,這時候才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重視,所以,診斷都要在兩歲半到三歲之後了!

在孩子三歲之前,如果孩子出現和以下症狀符合較多(我列出來最典型和最突出的),父母親就要警惕了。

1,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到了兩三歲還不會叫媽媽!

2,孩子的語言存在著刻板的表現,對家長的提問不回答,或者只是重複父母問題中的一兩個字。

3,孩子市場會出現和環境無關的語句,且不斷的重複。比如突然說出的廣告詞,比如天氣預報。

4,孩子對大人沒有依戀,對家長的離開或者到來沒有反應。

5,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會提問,即使有需求,也不會用手去指,而是走過去將家長的手拉過來放在自己想要的物體上。(不過有的孩子非常的極端,每天提出要擁抱和要親親的次數多於五次的也要注意。)

6,孩子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對物的痴迷遠遠大於對人的痴迷,不喜歡假想性的遊戲,比如過家家。

7,沒有目光交流,或者目光渙散,通常為幾秒時間。

8,模仿能力很差。

9,孩子感知較為敏感,對刺鼻的氣味,刺耳的聲音,刺眼的陽光很懼怕。

10,害怕狹小的空間,比如電梯,比如小房間。

11,孩子有重複刻板的行為,比如有的孩子每天吃同一樣食品,做同一件事,在固定的時間重複同一樣活動,如果自己的規則被打斷,就會暴躁異常。

12,孩子喜歡旋轉的東西,比如電風扇,洗衣機,車輪子等。

這些特徵都是三歲前自閉症孩子的主要特徵,家長如果發現這些特徵,千萬不能大意,即使是普通的語言發育遲緩,也是需要家長去幹預提高的。

大家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有時間的話我會一一回復!


SUM電影


絕大多數自閉症兒童的家長是在孩子該開口說話,老不張口才發現問題,一般開始重視都在兩三歲後,有的家長甚至四歲左右才開始意識到問題。

比較敏感的家長髮現問題的時間比較早。

大多家長是從語言方面判斷孩子是否異常,其實從其他方面可以提前發現問題。

1、表達情緒方式異常。自閉症兒童極少有愉悅的情緒,他們不太會用笑和哭表達情緒,可能他們會用尖叫、攻擊別人或者自我傷害等方式發洩情緒。

2、行為異常。如果家長用心,就會發現有的孩子做出的動作都是簡單、重複、無意義的,似乎如機器般機械重複,孩子也沒有情緒變化。

如果家長試圖制止孩子的行為,就有可能引起他激烈的情緒反應。

3、不喜歡和他人有肢體接觸。自閉症兒童不喜歡親暱行為,比較排斥擁抱或其他親暱動作。

記得以前有人提出過擁抱療法治療自閉症,我也發現有自閉傾向的孩子,如果他能安靜地偎在我懷裡,明顯感覺到他身體的放鬆。

4、對語言沒反應。異常兒童發現晚應該與有的家庭照顧過於周到有關:當孩子的所有需求都可以被主動滿足,孩子自身不需要有任何表達,任何努力,這樣家長就很難及時發現語言表達和聽指令問題。

自閉兒童對外界的語言刺激是沒反應的,比如你喊他名字他不會尋找聲音來源;你逗引他,他不會作出回應等等。大部分自閉兒童不會說話,有的只能艱難地吐出幾個字。

媽咪老師認為解決問題一定要趁早。希望每對父母遇到問題都能早發現、早解決。


媽咪老師


自閉症不是病,是一種障礙,腦神經發育障礙。這種障礙對言語性和非言語性的交流,以及社會互動會產生顯著的影響。通常在3歲前症狀就已經出現,並會對教育產生不利的影響。

識別自閉症孩子的幾個明顯不同:

  • 說話語調古怪,且很大聲
  • 一遍遍的問相同的問題
  • 回答問題需要很長的時間
  • 不與人對視
  • 不能正常說話

嬰兒期自閉症孩子的表現:

  • 身體協調性差,通常孩子都能做到的爬,自閉症的孩子一般做不好

  • 很少看人臉,他們不喜歡與人對視

  • 說話晚,發聲也晚,詞彙量貧乏

  • 性情古怪,不知道什麼原因就發脾氣或是大叫

  • 智力低下,但是個別自閉症孩子會在某一領域有超常表現

對自閉症兒童的偏見

  • 自閉症兒童在某一方面有超常的天賦
其實這是很少一部分“天才兒童”,因為我們從各種報道中,看到的都是繪畫天才的自閉症兒童,或者是音樂天賦的自閉症兒童,所以我們通常認為自閉症孩子都會有某一方面有天賦。其實41%的自閉症兒童智商在70分一下,另外的59%也是在71-85的邊緣智商。

  • 冰箱媽媽理論
有人認為自閉症兒童是因為媽媽的養育方法問題,對孩子冷淡才導致自閉症發生。但到目前為止,沒有有準確的說法,來說明自閉症的發生。

  • 自閉症孩子沒有情感、不願意說話
他們絕大多說不是沒有情感,而是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不願意說話也是因為他們很難組織自己的語言。所以造成誤解,認為他們沒有情感。


這是我關於自閉症孩子的一些總結,因為我朋友的孩子是自閉症,所以我非常關注他們的成長,也正因此學習了一些相關的知識。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他們,給他們更多的寬容。

我是“舒真2018”,因為對心理學感興趣而考取了諮詢師,我有很多的育兒知識想與大家分享。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與更多的媽媽一起,致力於寶寶的健康和幸福。

泡泡育樂園


你好!這個問題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兒科主任王東記來回答,期待您的關注~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發育障礙的疾病,也就是說,自打孩子出生就已經有了。但是它的症狀也要到兩三歲才能有所體現,因為一歲多的孩子不會說話,交流和社交方面的症狀都不是特別明顯,所以,很多人發現不了。只有到了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孩子的語言,社交,行為等能力遠遠落後於其他同齡的小朋友,這時候才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重視,所以,診斷都要在兩歲半到三歲之後了!

至於為什麼孩子剛一出生的時候不能診斷出自閉症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兒童1歲以前,可以展現的行為範圍有限,對其行為類型和發育狀況進行決定性的診斷依據不足,也沒有有效的儀器測查。

(2)孤獨症兒童中,有很大一部分智力也有問題,許多家長因為對智力障礙的擔心而將孤獨症忽略了。

(3)孤獨症的主要問題之一是語言發展的問題,而語言發展問題不到3歲是不能完全判明的。

(4)一部分孤獨症兒童開始時的發育呈現與正常孩子相同的狀況,直到2—3歲時孤獨症症狀才顯現出來。

(5)一部分父母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缺乏知識,一開始是忽視,後來是不相信,想觀望一段時間,結果使診斷時機推遲。

(6)目前許多醫院醫生對孤獨症診斷知識欠缺,缺乏足夠的臨床經驗,特別是對輕微的小年齡的孤獨症症狀確認困難,因而把孤獨症看成是暫時性疾患的情況很多。

如何初步判定患者是自閉症?

(1)極度孤獨。患兒平時不願其他孩子一起玩耍,老是呆在家裡,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聞不問,整天沉浸在個人的小天地裡。

(2)情感冷淡。患兒對人缺乏相應的情感體驗,常避開別人的目光,缺乏眼與眼的注視,很少向遠處望,面部常無表情。

(3)語言障礙。患兒語言發育遲緩,主動說話少,時常緘默不語。有的患兒不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而喜歡拉著別人的手去拿他想要的東西。有的患兒不理解別人的語言,不能與人交流。

(4)適應困難。有些患兒往往強烈要求保持現狀,不肯改變其所在環境、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如反覆不斷要吃同樣的食物,穿同樣的衣服,做同樣的遊戲。在吃飯或做遊戲時,其用具或玩具的位置固定不變,如有變動,即出現明顯的焦慮反應或大哭大鬧現象。

(5)特殊依戀。患兒突然對人反應冷淡,但對某些無生命物體或小動物(如杯子、小雞等)表示出特殊的興趣,併產生依戀。如果奪走其依戀物,便焦慮不安或哭鬧不休。

(6)智力發展不均衡。70%的患兒智力低下,20%患兒智力正常。10%智力超常。

(7)一般伴有小兒多動症。活動量大。

(8)自傷自殘,部分患兒會自己打自己的頭,以頭撞牆等自傷行為。

主任建議:通常來說,自閉症患兒的預後好壞與發現疾病苗頭早晚、疾病嚴重程度、早期言語發育情況、認知功能、是否伴有其他疾病、是否用藥、是否訓練等多種因素有關,而早發現早干預是關鍵,6歲之前是黃金治療期,因此家長要留心觀察,在發現孩子有自閉症的跡象,要及早帶孩子去正規的醫療機構檢查治療,根據檢查報告,制定治療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