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三个条件

我们在描绘自己的择偶画像时,通常会希望寻找的那个人是可以跟自己白头偕老的。今天看到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教授:海伦.费希尔的观点,觉得很有趣,她是专门研究人类的爱情行为。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类的调情、性和婚姻行为由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环境来决定,因此也因国家而有所不同。但费希尔不这么认为。她认为,当有一个吸引人的异性在场 的时候,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我们的行为举止都是差不多的,我们往往会做出某种求爱式的举动,而这种举动是千百年进化的结果。男女有别并不是因为他们在这个男权社会里是这样被教育成人的,而是因为400万年的进化赋予了男女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思考方式。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三个条件

给费希尔的工作带来重要启示的是她读到的一份62个国家离婚情况的调查统计报告。她惊奇的发现,离婚大都发生在夫妻结婚4年后的时间里,这使她感到,离婚可能不是什么文化现象;而是我们从祖先那继承下来的交配行为的一个方面。(话外音,你会想到那句三年之痒吗?这是巧合吗,科学总是有其科学的意义的。)

此后,费希尔着手研究动物世界中“出双入对”的动物。她发现很多动物雌雄相伴,只是为了帮助幼子度过婴儿期。人类的婴儿期通常就是4年。她继而对人类,动物的交配传统做了大量研究,并出版了专著《爱的结构学》; 在这部书里,费希尔指出,促使一对夫妻白头偕老的力量有三:欲望、迷恋和粘着力!

欲望不等同于爱情。欲望受大脑中分泌的化学物质支配,简单明了。但如果只是为了性的需要而发生性行为,也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这时人体里的催产素和升压素的水平会偏高,对健康造成伤害。而且这些化学物质会使人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但如果对方不是一个合适的对象就糟糕了。(这又让我想到那些渣男,利用性来控制女生,常常会说:你不愿意跟我在一起,就是不爱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三个条件

第二种力量迷恋,或是浪漫的爱情,涉及到的化学物质与第一种力量有所不同。费希尔认为,浪漫的爱情产生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使人对性伴侣产生过分迷恋的情绪,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自然的迷恋情绪促使雌雄动物呆在一起,共同渡过雌性动物的怀孕期,有调查显示,处在迷恋期的人有90%以上的时间在想他们的爱侣(在我身边很多准爸爸对准妈妈的照顾是非常细心,随叫随到的,在这个时期他们看准妈妈的眼神也特别柔和,会觉得准妈妈特别美)。

她指出,爱侣间的浪漫爱情会随时间推移而渐渐淡漠,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大脑的神经末端长期处在高水平的刺激下,逐渐变得麻木。二是大脑化学物质的分泌水平逐渐下降,不管是由哪种原因引起,一般经过两到三年的时间,热情就会逐渐冷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三个条件

随着迷恋热情的减弱,第三阶段即粘着期则开始了,这时伴侣间感到平静充满安全感,也正是这种力量使得一对夫妻白头偕老。当然,人生的难题就是如何找到和你分享这一切的另一半。在这个特别的时期,宅家的充足时间,你有去寻找你的另一半了吗?信息这么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启动你的激情按钮,开始寻爱之旅吧!解决难题的第一步是要有行动,爱是充满奇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