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給孩子們回信"

自新冠肺炎出現,在社會中總有那麼一些溫暖的事,據纏豆豆瞭解有一群可愛的孩子從全國各地寫信給鍾南山院士。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收到很多寄給鍾南山院士的信件。鍾南山在給孩子們的回信中勉勵大家,好好利用"停課不停學"的這段日子不斷學習,用知識縫製鎧甲,不遠的將來,當你們走進社會,在各行各業都將由你們披甲上陣;並寄語"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

給鍾南山院士寫信的中小學生,都是"00後";在家庭結構小型化的當下,這些"00後"得到了萬千寵愛,擁有父輩們難以比擬的生活條件與成長環境。深受市場經濟和互聯網影響的他們,價值觀念多樣化;如果說前幾年的"我的理想是當網紅"讓人五味雜陳相比,如今的"最崇拜鍾南山那樣的科學家"則讓人欣慰。

  鍾南山院士之所以受到中小學生的尊崇與追捧,關鍵在於他在抗擊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做出的突出貢獻,成為許多老百姓心目中的"無雙國士"。出身於醫學世家,從小立志"我要做個醫生,治病救人,報效國家"的他,將醫療與報國強國有機結合起來;一次又一次的挺身而出、迎難而上,鍾南山院士用自己的角色扮演贏得了公眾的尊重、信任和認同。

  作為一種符號互動的方式,中小學生通過寫信向鍾南山院士和以他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醫務人員表示感激、敬仰和祝福。"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中小學生通過向榜樣們學習,有助於找尋自己的價值航向和精神座標;包括鍾南山院士在內的諸多榜樣,猶如"燃燈者"點燃和撥亮青少年的"希望之燈",照亮和溫暖他們前行的道路。

  在回信中,鍾南山院士肯定了"00後"善於表達、善於分享、充滿活力,並鼓勵孩子們要對戰勝疫情充滿信心;"用知識縫製鎧甲"不僅承載了一位老知識分子對青少年的厚望,也寄託著他對國家更加富強、老百姓生活更加美好的嚮往與希冀。"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證道",鍾南山院士也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學醫,成為老百姓的"健康衛士"。

在傳統社會備受推崇的醫生,在現代社會卻面臨著尷尬。不論是"窮孩子愛學醫",還是不少醫生"不願子女學醫",加班成常態、收入偏低以及醫患關係緊張,都影響著人們的職業認同。這一次,疫情猶如一面鏡子,不僅提升了公眾對醫護人員的職業認知和社會評價,也折射出公眾對醫療資源的巨大需求。學醫不僅是一種個人的價值實現的渠道,也有著旺盛的社會需要。

最好纏豆豆想說,現在疫情已經被控制的很好了,但是數字並沒有停止增長,所以大家還要做好防護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