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个说法,怀孕7个月早产婴儿可以活,而8个月早产婴儿就很难活,这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

无敌菜鸟3


在没有现代医学支持之前,民间的很多迷信传说真的是害死人。在医疗体系发达健全的今天,是我们这代人的福音,估计是积了不少阴德才投胎到这么好的社会吧。

老一辈常说七活八不活,7个月和8个月的婴儿都是早产儿,之所以早产的原因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这么样,受到最大伤害的还是女性。因为是早产,而且在医学不发达之前,女性都是顺产的。7个月的婴儿不是特别大,应该是难产的几率不会太大。顺产的关键就是产力,产道和婴儿。很多难产死亡的妇女都是因为产道小,婴儿大,特别是有些婴儿的脑袋特别大导致难产。月份越大的婴儿,体型越大,就越容易造成难产......

按照现在的医疗条件来说,当然是月份越足,生的宝宝才健康。因为毕竟早产儿肯定还是会有健康危险的。


新和时代母婴1


我妈之前也确实跟我说过这个老话:“七活八不活。”这里其实有2个传说的典故。

典故1:一般7个月的胎儿还小会很好生,而7个月出生的宝宝也具备了存活的特征。8个月胎儿通常就长大了,而古时候没有剖腹产那一说,如果遇上胎位不正就很可能难产,以至于不容易存活。

典故2:就是传说中7个月出生的宝宝通常就是早产儿,有存活的几率了,但8个月出生的很可能是女方婚前就怀孕了,这是违背忠贞的,孩子出生也会被处死,很残忍。

但实际上这也只是传说。



不过,你要说它有没有科学依据,我觉得也算有点儿吧,但只限于前半截:7个月早产宝宝可以活。

在医学上7个月相当于28周,28周就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出生的宝宝可能大多数会流产,存活率极低,当然也不是没有存活的,随着医疗水平不断发展,未来可能几个月出生都不是问题了。但目前来看,28周之后出生的宝宝才界定为早产儿,一些有新生儿科的权威医院通常都能帮助宝宝顺利回家,所以这7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至于8个月出生的宝宝不能成活,这个就完全没依据了。

正常来说胎宝宝在肚子里呆上一天的发育相当于在外面的好多天,类似天生一天人家十年的意思。

宝宝各项器官发育肯定是一天天变更好的,那么成活的几率会更大。并不会出现还不如7个月宝宝的状态啊。



所以,这些不科学的说法就一听一过吧,不值得深究哈。

我是一个混迹育儿圈10年终于得以自己施展拳脚的双胞胎宝妈,是朋友圈中的辅食达人,育儿小百科,爱生活爱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与您一起同行,在育儿育己的路上共同学习成长哈。记得帮我点赞关注哦哈,谢谢!


帅帅育儿


那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为什么这么说?

怀孕7个月的胎儿,身长约为35㎝,体重1㎏。皮下脂肪沉积不多,眼睛半睁开,已经有了呼吸运动,但肺部功能很弱,此期出生的的新生儿易患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但加强护理存活率还是比较高的。


而孕期8个月的胎儿,身长可达到40㎝,体重1.7㎏,肺部功能已经发育较为成熟,比起7个月的胎儿出生存活率更高。

但是由于都属于早产儿,不管是外观特点还是生理特点都比足月儿的差。

早产儿外观特点:

体重轻,哭声低,四肢肌张力低下,皮肤薄,红嫩,胎毛多,有些甚至还没有发育指甲,足底文理少等。

生理特点:

体温调节能力很差,地温低。

呼吸中枢发育更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或者是肺透明膜病。

心率快,血压低。

吸允能力弱,吞咽困难,肠蠕动乏力,胎粪排出延迟。

肝脏发育不成熟,黄疸持续时间长且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胎龄越小,神经系统功能越差。

皮肤娇嫩,屏障功能更弱,从母体中获取的免疫球蛋白较少,易发生各种感染。


总之,早产儿的存活率相对于足月儿要低些,胎龄越大成活率就更高。


二胎宝妈谈育儿


民间有个说法,怀孕7个月早产婴儿可以活,而8个月早产婴儿就很难活,这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

如何理解民间“七活八不活”这个说法?

早产是一种常见现象,“七活八不活”应该出自人们的经验。

如果理解成“7个月出生的早产儿可以存活,而8个月出生反而很难存活”,“七活”自然符合实际状况,而且也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是,说“八不活”则令人难以置信。

因为,人们既然能见到7个月出生存活的早产儿,不可能见不到8个月出生而存活的早产儿。

或者,理解成“七活八也不容易活”,即7个月可以存活,8个月的存活率也不高,似乎更合理一些。

在没有现代医学支持的年代,这也是正常。

不管咋么说,我们先来看看,从科学上讲,多大胎龄出生的早产儿才能存活?

肺的发育,是早产儿能否存活的决定因素

新出生婴儿能不能存活,主要取决于出生后能不能自主呼吸。也就是说,主要决定于肺发育的状况。

呼吸系统的发育开始于胚胎第四周,由喉气管芽向两侧发育出的气管芽,就跟树干发芽长出新树枝一样,逐级发芽分枝。

到第八周,可以形成大致的肺轮廓。

随着发育的进展,支气管芽继续分枝,逐渐生成各个节段性支气管。

到第16周,呼吸性细支气管,除肺泡外,肺部各级气管支气管生成完整。

到19周,I型和II型肺泡细胞生成;其中,II型肺泡细胞开始少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

到20周左右,可能开始出现胎儿呼吸运动。

从第24周开始,胎儿呼吸系统进入成熟的关键阶段,逐渐开始生成更多的肺泡前体,并产生更大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

到第28周,即7个月,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基本发育成熟,此时出生的新生儿可能会自主呼吸,因而,有可能存活。

但是,直到第八个月之前,肺还不足以产生足够的顺应性。因此,8个月及以后出生的新生儿存活的几率会明显提高,而不是低于7个月出生。

当然,完整的功能性肺泡需要等到8岁左右。

现代医学不断刷新最小早产儿存活的记录

7个月出生的早产儿才可以产生自主呼吸,并存活,这说的是自然状态下。

随着医学的发展,生命支持技术的提升,最小早产儿存活的记录不断被刷新。

基于心肺功能的发育,24周前出生的早产儿几乎没有存活的可能,因此,在这时间前,一般以流产处理。

即使是在现在医学条件下,22周前出生的早产儿存活机会也极低。

此前,最小早产儿存活的世界纪录是21周+5天,出生在加拿大。

这一纪录在2014年被刷新21周+4天。

这位美国小女孩名叫莱娜,出生于2014年7月份,出生时仅有21周+4天,体重仅8两,身长仅25厘米。

现代医学技术下,“七活”早已成为历史

根据统计,在现代医学技术支持之下,早产儿存活率得到极大提高。目前不同孕周出生的早产儿的存活率大致如下:

23周17% ,24周39%, 25周50% ,26周80% ,27周90% ,28-31周90-95% ,32-33周95% ,34+周存活率与足月宝宝几乎一样。


挣脱枷锁的囚徒


民间说法“七活八不活”,在古代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句话放到现代,是没有道理的,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其中的缘由,接下来我们一一梳理,首先我们来说说,为什么“七活八不活”放在古代有一定道理?


1、当时的社会大环境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胎儿为什么早产,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胎儿有问题,古代多战事,居民生活条件并不好,大多数人都是朝不保夕,在饿肚子的情况下怀孕,胎儿的营养难以保证,从而会使胎儿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就会有早产的可能。二是母体有问题,古代女性可不像现代女性一样,有很多轻松的工作可供选择,以前女性都是要做很多重活,并且营养也跟不上,所以在身体羸弱又肩负重担的前提下,就有早产的可能,还有就是以前民间孕妇生病,很多人没有钱医治,就只能任其发展,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增加了早产的风险。

2、古代孕周的计算差异

古代医书《诸病源候论》有指:“诊其妊娠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

可见古时医者诊断孕妇怀孕,差不多要怀孕三个月左右才能诊出,有的医术精湛者,可能更早能诊出怀孕和怀孕时间,但是民间孕妇是没有能力请什么名医的,再加上每个孕妇的月经周期有所差异,并且并不准确,所以从诊断出怀孕与真正受孕的时间推算上,会差别在半月至一月有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断出古代在判断孕周的时间,与现代相比,大概相差一个月左右,古人说的七活,大概是现代所指的怀孕八个月左右,八个月以上的胎儿,放在现在是很容易存活下来的,即便是放在医疗不发达的古代,也有很大几率存活,因为八个月以上的胎儿,其身体发育基本成熟,所以出生存活几率很大。而古人说的八不活,不是说八个月早产的活不了,而是八个月早产的宝宝已经有皮下组织,跟足月儿外观差不多,人们以为大多数能存活,实际却没有达到人们所想的那样,所以才衍生了八不活的说法!

但古人所说的七活八不活,只适用于形容古代一部分早产儿的现状,并不能全盘代表,因为古时的富贵人家的女性,在怀孕后,都是好吃好喝供着的,胎儿吸收足够的营养,胎儿大小的发育与实际孕周数不会相差太远,故而月份越大出生的宝宝,存活率越高。


“七活,而八不活”这个说法放在古代有一定道理,但放在现代社会是没有道理的,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1、现代医疗进步的今天,很多早产儿都可以借助医疗器械,在子宫在继续成长发育,并且目前我国的医学历史上存活的最小早产儿是李思源,她出生的时候才23周,更有国外21周+出生的婴儿,靠着现在发达的医学条件而存活下来的,所以随着医学条件越来越发达,相信可以为更多的早产儿创造生的希望。


2、人们常说胎儿在妈妈子宫里一天,可以抵在外面几天,也就是说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有最适合他的发育环境,在子宫里的时间越接近足月,其身体器官发育越完善,所以月份大的早产儿存活率绝对大于月份小的早产儿。

3、早产儿存活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比如胎儿本身的身体状况、喂养、护理过程中不可控的感染,如果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得相对完善,同时喂养顺利,早产宝宝在正常吸收营养,并且没有出现感染情况,那么早产宝宝存活的几率是很大的。


综上所述,“七活八不活”放在现代,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故是不正确的说法!


杨谧说


假的!没有任何科学根据,七个月八个月都是早产儿。能不能存活要看当时的医疗条件。

一:现在的医疗条件都很好,早产儿一般都能存活。

世界上存活的早产儿最小的是5个多月大的胎儿,当时出生只比圆珠笔长一点。她的名字叫阿米利娅·泰勒,出生于美国迈阿密,她母亲怀孕21周零6天时通过破腹产出生,出生时的体重只有280克,身长24厘米。


据医院方面介绍由于推迟早产的措施失败,医院去年10月24日对阿米利娅母亲实施剖腹产,此时母亲怀孕只有21周零6天。 阿米利娅出生时的体重只有280克,身长24厘米,仅仅比一支普通圆珠笔长。法新社说,阿米利娅是世界上存活下来最早产的婴儿。

二:早产儿能不能存活,要看能不能熬过五大关

1:呼吸,早产儿,肺部发育的不完全,有的甚至要带呼吸机才能呼吸,如果28周后撤掉呼吸机能呼吸就算过关

2:喂养,早产儿的肠胃发育不全,喂养是个难关。如果营养能够吸收就有希望

3:黄疸,早产生儿黄疸会比较高


4:感染,要预防肺部感染,肠胃感染,早产儿皮肤粘膜薄嫩,细菌可以轻易侵入。

6:综合关:身体指标的恢复,不可控因素的出现等。都是早产儿需要度过的难关

三:另外就算存活下来的早产儿,在28周以下的早产儿可能会出现大脑发育不全,语言、智力、情感等不如正常人,也会间接影响四肢和躯干的协同。

综述:七月活八月活不了是没有根据的



郭郭亲子


这不是真的,而且没有科学依据。只是老人们根据日常看到的总结的谚语,并不适合现在的育儿观念,也不是正确的。

七活八不活为什么不科学?

之前我听过一个所谓育儿专家的说法,他的说法是跟胎儿的肺部发育有关,所以七个月好活,八个月就难说了。当时因为不懂深信不疑。后来查阅大量书籍发现,这一定论是错误的,胎儿月份越大,成活率越高。28周以上存活率就已经90%了,也就是7个月以上护理到位都很大概率存活的。

早产儿应该怎么护理?

早产儿心肺功能弱,所以需要格外照顾,尤其是保暖和清洁,一定要做到位。在日常护理中,适当增减衣物,尽量让宝宝多晒太阳,避免黄疸现象。

如果早产儿出现任何不适,要及时送往医院,而不能自行处理。

总之,七活八不活没有科学依据,即使早产儿,在悉心护理下,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发育。


IF枕边育儿


足月儿是指足月新生儿,指胎龄满37周-42周(也就是260-293天)出生的宝宝,出生体重一般为2500-4000克。早产是指孕妇妊娠满28周至37足周(也就是196-258日)间分娩的,称之为早产,宝宝称之为早产儿,出生体重一般为1000-2499克,各个器官发育相对还没有成熟。

由于早产婴易出现新生儿黄疸,且程度往往较重;早产儿吸吮力差,喂养困难;早产儿脏器不成熟,如:早产儿心肺功能不好,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早产儿免疫力低下,重症疾病感染的概率大。因此,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约15%在新生儿期因各种原因出现死亡,不过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提升,早产儿的存活率也逐步提高了。

民间说法,怀孕7个月早产婴儿可以活,而8个月早产婴儿就很难活,这个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不可信。其实,怀孕8个月的宝宝,相对于怀孕7个月的宝宝,又在宝妈腹中生长发育了1个月,各方面又成熟了一些,应该是成活率更高。


睿爸育儿


民间有个说法,怀孕7个月早产婴儿可以活,而8个月早产婴儿就很难活,这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显然不科学啊

“七活八不活”也是民间广泛流传着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认为怀孕一旦早产,7个月分娩的早产新生儿能活,而8个月的早产新生儿反而不易活。其实稍微有一点医学知识的人都应该能够看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人体的发育是从精卵结合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胚胎逐渐发育成熟。先从单细胞分裂成多细胞,2个月时才初具人形。之后,各组织器官会进一步发育,功能也随之进一步健全。至怀孕7个月时,胎儿的肺脏便具备了基本的呼吸功能,这也是新生儿能否存活的基本条件,但生活力很弱,成活率很低。而怀孕8、9个月时,胎儿生长发育极快,身长40~50厘米,体重增加快,皮下脂肪逐渐丰满,出生后哭声响亮,生活力较强,成活可能性大,由此可知,孕期越长,胎儿发育就越臻完善。所以妊娠8个月出生的婴儿,其存活的可能必然比孕7个月出生的婴儿更大,也更好养。

现在医学界认为,胎儿在子宫内多维持一天,出生后存活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对于正常的孕妈妈来说,胎儿肺的成熟大约是发生在怀孕35周时,因此,怀孕35周以后的胎儿出生后存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孕妈妈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迟缓等,胎儿的肺可能就有早熟的现象,通常在怀孕32~33周时就可能成熟,胎儿出生后存活的概率就会很大,现在医疗条件提高了,如应用一些能促进胎儿肺成熟的药物,也有可能提高早产儿存活的可能性。

早产的危害 凡是在妊娠27—37周之间分娩的,医学上都称为早产。在这一期间,孕妇感到腹痛加剧和阴道流血,就是早产的先兆。应立即卧床,并请医生治疗。避免早产是避免婴儿先天不足的一个重要方面。早产儿容易遭受疾患,死亡率较高。其中主要是肺部疾患,约占新生儿死亡的1/9。有人统计早产儿死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约占51.8%。

早产儿小而弱,必须精心护理,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的情况,给予相应治疗,才能成活。所以我们不希望做妈妈的怀孕后发生早产。发现早产症状时,应及早卧床休息,适当用些中药或西药保胎。为了预防早产,怀胎后勿过劳、勿受外伤。发现合并有贫血、心脏病、肾脏病、妊娠中毒症等疾病时,要尽早进行治疗。孕期要按时做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早治疗。这样就能使孕妇较顺利地度过妊娠期而达到足月。

早产儿“七活八不活”这句话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孕妈妈们千万不要被这种说法而影响,要对怀孕的知识有一定的科学认识,在母体内孕育时间越久,越接近正常的足月儿的孕龄,存活率和回归正常生活的可能性越大。另外,早期干预、护理越到位,家长和医院合作得越充分,早产儿回归正常生活可能性越大。


李啊么


您好,感谢您的邀请!我是高级育婴师、母婴KOL福林妈咪,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民间有个说法:七活八不活,意思是:孕妈一旦早产,七月份分娩的早产儿能活,而八个月的早产儿则很难活下来。

但这句话并没有没有科学依据,七个月份的胎宝宝,无论是现代医学的算法28周,还是以往民间的算法大约30周,肯定是不如孕32-34周后胎儿生命力强,因此这个说法是不具有可靠性的。

事实上,在很多医院孕妈没有办法保证胎宝宝足月分娩的,妇产医生都会建议胎宝宝能在妈妈肚子里多待一天顶一天,而不是在七月份就分娩,这也在侧面印证了这个说法的错误性。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福林妈咪,每天为您推荐落地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