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还能正常吗?房子正在扼杀年轻一代的想像力创造力吗?

岁月有痕96


我从一下几点回答这个问题:

1、  房地产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中国一样,在城镇化进程到了必须要发展的时候,房地产繁荣发展是正常的。

2、  所有行业的发展都会有个白热化的阶段,与其他发展产生冲突也属正常,当下房地产政策始终坚持房住不炒,已经扼杀了一部分不利于市场发展的因素,相信通过不断的强化管控手段,终有一天,行业会回归正常,回归本质!

3、  当下,房价对于年轻一代的影响来讲确是有点过于残忍,可造成这种现象的不仅仅是房地产不健康的发展,还有中国国情的实际情况(攀比、跟风等等),在我看来城市买房其实是种量力而行的行为,买不起8000的买5000的,买不起5000的可以租2000的。

总之,房地产的发展带来的好是要多于害的,至于最终会是什么局面,没人能预测,只期待房地产能回归理性,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房产书生


有不少人表示,自己很早就盯上了一个新开发的楼盘,一开盘自己就拥上去打算抢购了。但是,自己心水的那几套了却总是被开发商告知已经售罄。他们就想不明白了,明明还有房为什么开发商就是捂着不给买呢?

其实,这内里是有一定门道的,下面小小金融小编就来跟大家探究一下。

一、早就被内部关系定走了。

通常这种会被购房者盯着买的房源的户型、采光、楼层都是绝佳的。这种绝佳的房源也往往在还没开盘的时候,就已经被开发商的内部人员靠关系定走了,自然不会流到市场上。

二、预防资金断裂的不动产使用。

不管哪个开发商做项目都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近年来楼市动向云谲波诡,开发商也怕要是哪天自己的项目亏本了,或一个对他们不利的政策打下来了,自己的资金就能出现断层。他们为了保障自己有后备资金使用,那几套好房自然要留着给银行做不动产抵押贷款。

三、饥饿营销的老套路。

自古中国人就认为“物以稀为贵”,大部分人也都相信这个理;开发商自然也深谙此道。所以,他们把一些好房保留出来,然后时不时的拿出几套出来搞竞价,让各路购房者趋之若鹜。这也是了一种老套的营销手段了。

四、为了保障尾盘不滞销。

一个楼盘分几期开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人都不大喜欢买尾盘的房子,觉得尾盘的房子价格高,质量却没有这么好。所以,为了能保证尾盘能顺利清掉,开发商自然要留几套来混合出售,带动尾盘消量。

五、被压给工程队了。

楼盘的开发一般都是外包给工程队去搞建筑的。但是,工程队的外包费用开发商是不会一次性结清的,需要等楼盘都买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全款结账的。 所以,工程队为了保障自己的辛苦费不被开发商卷跑,自然也会要求开发商压几套好房来做保障。

六、为了避税。

搞房地产开发是要交税的,而且各种税收还不少。开发商有时候为了避税或漏税,就将一些好房子往后延销,这主要也是因为有一些税收是在房子全部销售完毕就要结算的缘故。

这就是你总是买不到意向的房源的原因。


优质旅游房地产创作者


中国房地产近些年来一直猛涨不停,价格从最开始的1500涨到3000再到6000,现在随便一个市区房价都过万每平方。房子成了我们的追求物品,需求量也不段的增加。

中国房地产现在的状况,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创造了一些迫切性的压力。

经过一轮初步去库存,全国各地城市,价格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又经过一轮棚改之后价格翻了几倍。

一:中国房地产还能正常的运作下去吗?

2019年我国GDP为99.0865万亿元,房地产开发占了13万亿元占比为7.6%,参考几个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占比GDP比值,美国12.2%,日本11.3%,德国9.6%,英国11.9%,法国11.5%等一些发达国家GDP占比,房地产在我国GDP占比其实不算很高,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也会面向于发达国家的路上奔跑。

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发展,主要还有两个原因,让房产继续的存活下去。

第1个原因发展不平衡

中国虽然是地大物博,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发展上的困难,在中国目前的发展中,各个地区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发展好的地方就十分之富有,没有规划发展的就十分之贫穷。2019年广东GDP超10.7万亿,连续31年GDP总量占全国第一,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有钱的。



广东就像是中国的缩小版,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珠三角的的经济占比全省的百分之80以上,中国发展不错地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还有中国第五城重庆。占比全国44%以上的经济。

经济发达的城市,房价也随之而涨,经济和房价是成正比例。

2020年2月我国房价排行榜深圳排行第一,深圳房价平均65516元每平米,第二北京63052每平米,第三上海54467元每平米。这些城市的平均收入每个月约11,000元。全国最低房价在鹤岗每平米为2208元,与深圳房价相比相差了29倍,房价相当于十分之巨大,发展极度不平衡。

缓解城市与城市之中的发展平衡性,国内已经做出相对应的政策。

加速推行人们的城镇化率,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让更多的人走上小康社会生活水平。城镇化率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全国各地城市已经开放了抢人口的模式,多种优惠条件促使人们过来把这里资源开发,让城市更快的发展起来。

2020年我国将投入25万亿进行全国大规模基建,这一笔钱将不再流入房地产市场了,主要是建设七大行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这期间建设每一项都是息息。城际高速和城际轨道交通促进我们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时间交通成本在中国有句老话,路通了才就通,不单能促进城市之间的同城化还可以承接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外溢资经济发展。

第2原因通货膨胀

我国的通货膨胀是非常高的,2010年我国M2发行货币为60万亿,截止到2019年,我国M2发行货币达到200万亿,整整增值了3.33倍。在M2货币的发行量增大的情况下,我们购买的物品也不断在增值中。2010年我国平均房价为5034元每平米,截止到2019年,我国平均房价为9307元每平米。9307的价格看上去不贵,但是价格是被平均了,我国还是很多地方处于贫穷阶段。


通货膨胀增值了3.33%,深圳的房价增值已经超过3.33%,国内其他三个一线城市均保持稳定的增长中。

2010年深圳房价平均15,000元每平米,2020年深圳平均房价66,516元每平米,发展最迅速的城市房价增长了4.44倍,比通货膨胀还多了1.11倍。深圳的房价应该在49,950每平米才是相当于2010年的同样市值所在。除了深圳的城市以外,广州,上海北京等一些地区房价还是比较正常的,基本上与通货膨胀的3.33%是一致吻合的。

2020年又是一个房产周期,我国将出台多个政策来严控,我国的房地产发展空间。

2020年我国多地城市再次喊出“救市”推出了两成首付,购买房子赠送户口,二套房子可以用公积金贷款,购买房子还有当地政府补贴。仅两个星期时间,我国在重新强调“房住不炒”“房子是用来居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其中多个城市也积极了,撤销之前的救市政策,还发布了相关的条约,保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例如东莞推出了备案价在6个月之内价格上调幅度不能超过6%,而备案价下调没有限制。

2020年我国GDP增速将会逐步的下降,房价在政府的调控下也会逐步的出现,增长速度减缓,从而很好的使中国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不会再出现以往那种暴涨情况,这样是对国家对社会都是极大的危害。

二:国内的高房价在扼杀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和梦想的追求。

国人的心里有房子才有真正的家的归属感,居住房子虽然也是同样房子,万一我们的工作才刚刚稳定下来,房子就不租了,我们又要一次的搬家,使得自己又要重新适应一次的环境。现社会的观念已经发生变化了,没有房子是很难找得到媳妇,就算媳妇愿意同意,丈母娘也不同意把女儿出嫁。

高房价正在吸取着我们每个月的收入,导致我们的生活品质直线下降。

目前我国购买房子的主要人群为80后90后 ,购买一套房子,基本上有70%的家庭是掏空了6个钱包才能给得起首付,三代人的积蓄就这样投入到一套房子这里,购买了房子只是压力的开始,我们每个月的收入与房贷的支出占比为40%,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品质问题。


在2015年高房价没来之前,我国的居民生活水平在消费方面是很舍得花钱的,在高房价来临之后我国的消费能力出现了直线下降情况。

年轻人的梦想被生活腌着腌着就磨灭了。

90后在工作态度上一言不合就辞职,现在逐步也发生改变了,在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的条件下,现在他们也要考虑到自身家庭的情况,需要资金来周转不过。两个月不工作家里面不仅没有了资金,房贷也会出现弹弓更不会谈何梦想可言了,每个人都有梦想,可是在这种生活条件下,谁又能把梦想实现。

总结:在房价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已经出台多次政策来把控,房地产市场将不再以房地产市场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支撑主体。国家逐步完善各城市的平衡性后,坚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我国未来的发展又将再上一个阶层。

我是欢迎大家留言探讨,有喜欢的点赞,关注加转发。


有点意思A


中国房地产还能正常吗?房地产正在扼杀年轻一代的想象力创造力吗?这是个认知问题。

中国房地产还能正常吗?这样问,主观上认定了中国房地产不正常,言下之意房价太高了。中国房地产全国而已基本正常,自有住房,人均居住面积得到大下改善。主要表现:一是40年改革开房,全国老百姓从城市到农村,都有房住了,自有产权房和人均居住面积大大提高了,就是同发达国家比,也不差。全世界也没有哪个国家40年用了几十亿吨几百亿吨钢材,几万亿吨几十万亿吨水泥,造了这么多房,彻底改变了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观念。简单说我们大多数人有房了,居者有其屋了。

二是房地产市场成为百姓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量高达400万亿,形成了巨大财富效应,手中有房,心中不慌,大多数人对房产形成了全新的认知。房产首先解决生活必须即居住,然后资产保值增值,投资,出租,融资,分享了中国房地产红利。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三是百姓和国家看到了快速发展带来的隐患,房价高,对新进入城市的年轻人构成了买房压力,必须抑制房地产过渡暴涨,坚持房住不炒,建立廉租房,人才房等一系列可持续的房地产市场,而不是全盘否定,房地产不正常了。未来几年需要各地政府一城一策,接地气的把每个城市,每个地区,每个农村房地产市场搞得百姓更满意。

第二个问题,房地产与想象力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真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他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高房价会对年轻一代构成买房困惑,造成经济压力。每个人,无论老小都要顺势而为,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大势,真实的存在,这个困难同教育的困难,就业的困难,赚钱的困难,升职的困难,创业创新的困难一样,存在于我们面前,你能够克服其他的困难,就能克服购房的困难。你的想象力创造力一定不是被房地产扼杀的。退一万步说,算是被房地产扼杀了想象力创造力,那么教育,就业,赚钱同样扼杀了你的想象力创造力。换言之,你被社会扼杀了想象力创造力。

我们要反思,不被高房价,教育,就业,赚钱,创业创新扼杀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如何好?如何改变自己?迎接挑战,拥抱美好的生活,拥抱美好的明天,不知你是否认同?


华仔之薪


大家好,我是勇谈。高房价是我国房地产的现状,因为高房价带来的影响愈发深刻,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人来说“挣钱养家”成为为数不多的选择,有不少人认为“高房价、房子在扼杀年轻一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是表示部分认可的,确实因为高房价使得大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把想像力、创造力不足归咎于房子是有失偏颇的。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房地产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在全球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房价过高的结果就是大家其他消费降低

第一、从理论上来说“市场上的资源和财富是无限的”,但是多数老百姓手中的收入确实有限的。当大家超过50%以上的资金用来购房的时候,自然用来进行其他消费的金额就会减少。可以说资金过于集中房地产行业的结果就是,其他行业被迫“放弃”,比如:零售、餐饮等。其他行业的资金量开始减少的结果就是,大大增加了创业成本的和成功的难度。对于已经存在的消费品企业来说,因为消费能力降低自然会导致生产经营遇到问题。

第二、不敢说房子扼杀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不过确实增加了年轻人“犯错”的成本。有的时候大家必须相信一点“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需要不断犯错才能成为现实的”,60/70年代的朋友为何能够掀起一场“创业下海风波”?其实主要还是“犯错成本低”。我就见过这样的朋友,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创业失败多次后,终于获得了一次成功而造就了其身价。然而如今的房价高造成的租金高的事实,使得不少年轻人哪怕有梦想,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做不了多久”,因为成本太高。

中国的房地产应该会恢复正常,大家需要知道任何行业都是经济发展的“垫脚石”

我经常拿上世纪90年代的家电行业举例子,上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大量的家电企业,大小企业因为当时家电行业利润率高的原因都纷纷出现。但是在消费趋势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下,如今能够被大家耳熟能详的家电企业也就那么几家,格力、美的、海尔等。未来房地产行业发展也会是这样的情况,若干年后真正让大家记住的房企估计也就那么几家或者几十家而已。

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对于产业的态度也不同,大家只需要把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即可。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从刚开始的对外贸易——制造工厂——房地产经济,这是一个过程。从2015年开始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后,高端制造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下一步腾飞的关键。摆脱房地产经济的愿望十分迫切,这也是为何在2016年就随即提出“房住不炒”的原因。

房子确实“扼杀”了不少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实逼迫多数人开始为“钱”而活,只能说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这几个阶段:在50/60后这代人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70/80后解决了是“学的好(能上学)” ;90/00后需要解决的才是“活得好”(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一代人跟一代人的任务不一样,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很多追求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可以说从我们父母辈到现在为止大家的解决的都是“经济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挣钱”的问题。把年轻人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足全部归咎于“房子”,个人觉得是值得商榷的。

任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需要培养的;培养子女或者年轻人的这种想象力、创造力是很“费钱”的。我就见过一个民营老板从小就培养自己儿子的“航模”兴趣,据他透露每年仅仅在子女航模上的培养花费就高达20万以上。所以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很“费钱”的。

综上,我国目前面对的很多人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足其实还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的问题,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到位,也就使得不少人必须拼命挣钱再说。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喜欢房产问题的朋友可以订购勇谈的专栏,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勇谈房产壹贰叁


中国的房产高昂是历史上普遍现象,比如唐朝的长安就是房价房租极高(白居易就感叹长安居大不易)北宋汴梁(宰相李伉语,四世同堂以箱笼为墙而居)乃至近代上海的亭子间(楼梯下面打个几平米的小屋)房租也要每月十块大洋!如今工业社会,人口教育普及,交通高度发达,那么大城市房价相比工资而太高就是必然的结果了!但是这样并不能扼杀年轻人的创造力,以美国为例历史东海岸城市房价太高导致大量美国年轻人到西海岸寻找机会,努力创新进而开创了硅谷,建立了新的高科技经济的模式!那么中国的年轻人就是应该向西部进发寻找机遇,比如如今的一路一带开发西部建立欧亚大陆经济带,这对很多年轻人就是机遇


万岁1148858845


近一年来,大城市的房价因为限购等严厉的调控措施而开始下挫,很多人就因此认为房价已经稳住,楼市已经开始往正常的趋势发展了。但小编认为,既然楼市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的,那靠行政手段打压所获得的"正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常。因为市场的需求并没有减弱,未来只要行政打压一退出,立马就会引起市场的报复性反弹。



小编认为楼市的真正问题在于货币增发速度过快,却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来消化。截止2020年初,广义货币总量M2突破200万亿元大关,比2000年时增加了接近15倍。一方面,物价水平和居民的工资水平一起水涨船高,银行储蓄缩水严重;另一方面,却缺乏靠谱的理财渠道,由于实体经济举步维艰,股票投资又十赌九输,对没有“路子”的普通人来说,买房几乎成了唯一能跑赢通胀的理财工具。这就造成大量超发的货币最终流入房地产市场这个巨大的蓄水池,投资需求挤压了居住需求,房子成为有钱人理财的工具,真正的刚需却因此买不起房子。

所以,要想让楼市恢复正常,必须先让实体经济恢复活力,让股市变得能赚钱,引导投资资金远离楼市,把楼市还给真正的刚需人群。小编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问题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



房子正在扼杀年轻一代的想像力、创造力吗?小编认为这种说法很牵强,说的就像买了房的人都没有想象力、创造力一样。现在社会物欲横流,年轻人能否成功首先得看他有没有自律。现在很多人心甘情愿当月光族,只一两个月没有收入就还不上信用卡,交不上房租,他们倒没买房,他们有创造力、想象力吗?年轻人现在的不如意,其实来自于社会上升通道的日渐狭窄。房子由于是大宗商品,入门门槛高,从房子上最能体现出人的阶层差别,因此更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雨桐撩楼市


是的。

简单说就是,房子太贵,房价收入比太高。

慢慢的让年轻人只是想着什么赚钱多就做什么。

慢慢的让年轻人的视野越来越小。

慢慢的让年轻人的格局和担当越来越小。

慢慢的让年轻人失去了静下心来思考的习惯。

而最可怕的可能不是以上这些,而是这种错误的意识形态很难被察觉到,但确成为你终身奋斗的方向。



米小侠


你好,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所面临的房地产的问题,在全世界也普遍存在,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是一样的。

因为随着经济的增长,固定资产升值是正常的。但我们大部分人的工资收入的增长反而很慢。这就造成了眼下房地产行业的困局。确实,高昂的房价,对年轻人的一生有可能成为一种束缚和捆绑。但随着国家以房住不炒政策为导向,也积极在拓展多种渠道满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对住房的思维也将产生变化,不会在以购房为唯一解决住房问题的方法。而多样的住房供给形式,让他们有了多种的选择。所以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也将会是分化的。

而高房价对年轻人最大的影响就是,年轻人想要购房,就必须利用银行贷款高杠杆去运作,面对每月高额的房贷支出,让年轻人不敢消费,不敢辞职,从而造成了这个问题所说的扼杀了年轻人的活力和想象力。

这次疫情也给我们这些想要用高杠杆购房的人敲响了一个警钟,当突发事件来临时,才会发现自己站在危险的边缘。所以控制好贷款的比例,也会是在之后购房过程当中最为关键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81大白话


中国房地产一直不正常,因为它已经衍生成金融工具了。就像一个资金蓄水池,装满了水,就怕决口。现在一下子恢复正常很难。要么用时间来慢慢消耗淡化,要么通货膨胀,在价格变化不大是情况下,实际上贬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