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朝代的兴或衰,最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这句话有道理吗?

用户105381250680


这句话当然有道理。

兴,百姓苦。为何会这样说?

王朝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百姓苦从何来?其实幸福的定义从来都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粗茶淡饭,很苦吗?粗茶淡饭对于乱世中的百姓而言,已经如同幸福生活一般,苦从何来?幸福的定义,从来都映照着这一句“不患寡而患不均”,何意?即使是和平年代,百姓也只不过是被剥削的那一批人而已,达官贵族身着光鲜,穿戴华贵,盛世中,只不过是这样的达官贵族对了一些,腰缠万贯之辈多了一些,城中建筑宏伟了一些,然而百姓却依旧粗茶淡饭,每日挣扎在温饱线上。

王朝兴盛,靠的还是百姓,可以说,一个王朝之所以能够成为王朝,不过是建立在无数百姓之上而已。

亡,百姓苦。这句话的意味则简单很多,但也并不因为乱世所以百姓苦。

乱世之中,指挥作战者,从来都是达官显贵,而基层的百姓从来都是战场上的炮灰,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除开这些做炮灰的,普通百姓还要被强征壮丁,强行服徭役。

未参军难道就能安居乐业了吗?由于战乱,百姓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每日挣扎在生死线上,达官贵族考虑的可能是怎样击败敌军,而百姓考虑的从来都只是怎样才能和平的活下去。

王朝覆灭,太多人将视线放在了达官显贵的结局上,普通百姓有多少人又看过?他们的生死一文不值,无论是在古代历史中,抑或是在后世的评论中,百姓的生死都是被一笔带过的。

王朝的兴衰常有,而其中作为王朝基石的百姓永远都只是炮灰,王朝兴盛,这些炮灰会成为掌权者享受权利的牺牲品,虽然看起来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不需要再为每日的衣食住行担忧,但实际上百姓也只不过是活得好了一些,真正享受雍容华贵的还是达官贵族。王朝覆灭,百姓作为王朝的基石更是要遭受灭顶之灾,达官贵族尚且可以在乱世中苟活,而百姓则只能听天由命。

“不患寡而患不均”。

无论天下如何,百姓永远都是社会的最底层,社会财富永远都只会导向顶层的一小部分人,百姓存在的意义就好像是为这些人服务一般。

不管王朝兴衰,百姓都只能算是炮灰,因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