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先后两次下西洋为什么没有向欧洲那样殖民呢

郑和航海规模庞大,航行距离之远堪称历史之最。

15世纪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开启了殖民模式,到处划分殖民地掠夺资源。到1960年全球仅有4个国家,没有被殖民或受到殖民影响。但就在同一时期中国人也没闲着,明太宗朱棣即位后,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从江南太仓起锚南下西洋。


郑和先后两次下西洋为什么没有向欧洲那样殖民呢


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处到达了非洲的好望角,与麦哲伦,哥伦布这些人相比,郑和不仅环游时间早了几十年而且规模庞大,240余艘船只和2.7万名船员,在明朝所属的那个时代,这样庞大的舰队无异于今天的航母战斗群。有的人戏说“如果明朝不灭亡,我打赌外国人说的不是英语。”


郑和先后两次下西洋为什么没有向欧洲那样殖民呢

郑和:中国航海家 外交家


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曾随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1405到1433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跨越了半个地球,进行了15世纪末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的确无论是军事,科技,还是经济实力,明朝想要发展殖民地轻而易举,但明朝为何始终都没有发展成殖民呢?是不是会有以下原因呢?

(1):中国人信奉待人宽容,和平共处的处世哲学;

(2):中国领土疆域已经够大了,与欧洲狭窄的土地相比中国已经够大了;

(3):对于明朝来说有着成体系的文化体系,在当时不宽泛的认知范围内可能认为其他国家的人或者文化是当时明朝接受不了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进行了20多年的下西洋活动全面停止了呢?

通常的原因是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是朝贡贸易吃亏多收益少,庞大的舰队开支让明朝有点吃不消,所以明朝内部开始出现反对继续下西洋的声音并付出实践。


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明朝已经把眼前能看到的富饶土地都纳入了辖区。


郑和先后两次下西洋为什么没有向欧洲那样殖民呢


在新的交通和联系方式出现以前管理如此庞大的国家已经很难,没有动力去扩展更多的海外领土。


但反观当时的欧洲,与明朝差不多大的领土上,分散着数十个国家,在狭小的土地上国与国之间的你死我活的争斗,迫使欧洲殖民不得不去开拓新的领地,掠夺更多的人口资源以壮大本国的实力,否则就会被吞并。


郑和先后两次下西洋为什么没有向欧洲那样殖民呢


亚历山大马其顿帝国的国王,欧洲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全境后发起东征,先后荡平波斯帝国和两河流域,最终打到了印度,但由于当时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知非常有限,所以东征到了印度便戛然而止,设想一下如果亚历山大的军队打到中国,历史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郑和先后两次下西洋为什么没有向欧洲那样殖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