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公司裁员,都是裁那些看起来很勤快的员工?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去年的时候,在一个公司做主管,有个小伙子非常努力,每天加班加点的工作,

当时要求他在某个项目尽量的要达到销售目标,预算推广费用在5000-1万之间,

过了一个月,开早会的时候他说销售目标没达到,问他原因:说钱不够,

后来想想算了,人家不花推广费都可以做出的成绩,他竟然没做好,过一星期就辞退了他.

每个企业在发展的阶段都会有一定人员的的裁员,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断创新的企业。

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迭代思维,有些企业裁员也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员工的整体综合能力,以促使企业更快速发展和扩大规模。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公司裁员,都是裁那些看起来很勤快的员工?

一.员工只是“看起来很勤快”,其实是低能低效的表现

“成功就是在公司非常努力地工作,没有诀窍,也没有简单的方法。”

约翰·沃登是这样定义工作上的成功的。勤快努力的工作不仅仅是出于敬业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为了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加出色。非凡和平庸的员工间的差异在于更多的有效努力。

非凡和平庸并没有那么不同,要变得非凡他们愿意勤快努力地投入普通人不愿意做的“多余”工作。没有公司和领导会裁掉这样的员工,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员工只是“看起来很勤快”,只是低能低效的表现。

每天工作看起来很勤快都表现了员工的职业奉献精神,即员工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尽一切努力完成工作。其实这恰恰相反,因为每天工作看起来很勤快是不“正常”的,这可能意味着两种可能,要么员工效率低下,因为他们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他们的职能,或者 他们有过多的职责,而后者可需要更多的人力并雇用额外的资源,并不存在裁员的要求。公司大可以雇佣能力更强、工作效率更高的人才,这种低能低效的“勤快”工作状态当然会招致裁员的名额出现那些员工的名字。

二.员工只是“看起来很勤快”,可能是“人前勤快人后懒”

员工只是“看起来很勤快”,也有可能是“人前勤快人后懒”的情况,在领导面前装装样子“瞎忙活”,其实并没有真正在努力工作,却自认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因而不会被裁员。这种情况下,他们被裁员就很好理解了,一个公司都是要输出产生价值的,没有必要养着这些装勤快甚至是为了赚加班费而刻意拖延进度的演员,在衡量利益的情况下,自然会被裁员辞退。

看起来很勤快的员工平白无故地被裁掉,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深入了解他们或许会发现他们只是些演技没那么拙劣的演员而已。在很多人看来,似乎他们看起来很努力,都有在起早贪黑地工作,在自己的团队中贡献出智慧与力量。

当然也会有领导被这种现状所迷惑,更多地则是发现了他们虚伪的表现后面藏着怠惰无功的真实面目,常常也会好聚好散,裁员辞退看起来很努力的他们。

三.员工只是“看起来很勤快”,没有产生预期的工作成果

除了以上的情况,还有可能员工只是“看起来很勤快”,却没有产生预期的工作成果。这些员工有在尽职尽责地工作,且有效率和能力胜任这一职务,有踏踏实实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缺少满足考核的工作成果。

而每个公司考核的标准都有所不同,有的侧重于工作进度,有的侧重于工作质量。一个公司归根结底还是要收益的,因为缺乏工作成果,这些员工就会被更优秀的人才替代更换。

其实,很多人虽然为公司做了很多事.但却总是在裁员时首当其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虽然你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在领导眼里,你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胜任。

如果你不能独当一面,自然就变得可有可无;反之.如果你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抓住机会,能够让自己在某个职位上变得不可替代.即使你的职位很低,也会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

四.员工是否真正勤快,可能并不影响领导层的裁员行为

正如前文所述,公司裁员的原因非常复杂且严肃,员工是否真正勤快,可能并不影响领导层的裁员行为。

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员工可以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随时被裁员,但公司裁员确实并不需要过多理由。

我国大部分裁员通常是经济条件的结果,而也可能是与战略联系相关,当今形势下可能不少员工都有被裁员的风险。

做到“裁员不裁心”真的很难,工作几乎占据现代人的生活,裁员噩耗造成公司内部人心惶惶、气氛凝重,因此裁员通常不是突发事件,公司若非万不得已一般并不会进行裁员。

而一旦公司决定进行一定名额的裁员,那么一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员工是否真正勤快可能会是裁员时考察的因素,然而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