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全基金谢治宇:A股行情可能持续,但现在一些热点的估值偏贵

3月8日晚上,兴全基金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谢治宇

做客中国基金报,对话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委婉地提到了一些具体明确的观点,比如“现在大家喜欢的一些热点,估值是偏贵的”等。


小雅当日做了个摘要,这两天在医院看病,没来得及发布,想了想,原来对话太长,可能很多人没时间细读,既然整理了,发给大家看看,核心是这几个点。


1,择时很难,每年要做两三次择时,正确概率超过50%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所以,更长期地去看待海外市场和A股市场的波动,无论股票还是基金,除非市场给出明确信号,否则没必要。


2,A股受疫情影响,现阶段基本面肯定更糟糕,但流动性更好。这一轮行情因为流动性宽泛,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但流动性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旦资金走得快,也可能会非常惨烈,现在可能还没有到流动性离开的时候。


3,从结构性来讲,科技股方向性没有错,未来空间挺大的。但这些热点公司本身是不是能够支撑这么高的估值,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他倾向认为,现在大家喜欢的一些热点,估值是偏贵的。


4,选择具体标的的时候,不管是价值型、成长型或者其他什么型的投资人,更倾向在有增长、有空间的行业去找好公司。谢治宇说,自己的投资框架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需要看到某个行业是有足够的增长空间。


5,在线教育可能变成可以看到未来发展的好行业,生鲜销售在未来会成为一个持续发展的行业。


6,公募基金未来规模会越来越大,基金经理也不得不拓宽自己的边界,不仅看A股,海外市场的能力也要增强。


7,本次交流,谢治宇也给出一个明确公开的利益捆绑承诺:他买了大量自己的基金,买基金没有非常强的择时,什么时候发奖金,什么时间买。


8,但他表示,也不会任何时候都鼓励投资者买入基金,在市场有明确信号的时候,会对投资者做出负责任的举动。


以下是部分对话内容:


面对市场波动,基金组合做了什么?


荀玉根:海外市场波动,引起了A股也有些调整,作为一个专业投资者,您怎么应对海外疫情对A股的影响?春节后A股剧烈波动,您是怎样来管理好自己的资金组合来应对的?


谢治宇:我大概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从管理基金的角度,我建议大家用更长期的眼光去看待基金、看待市场的波动。这对基金投资者来说特别重要。


回顾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这些年,会发现,多数基金产品的净值增长都是相当可观的,但是很多投资者却没有赚到钱。


因为投资者频繁交易,特别是当你投资的标的是基金时,如果频繁交易,你肯定会面对两个问题:


第一,你的择时能力是不是足够强?如果择时能力很强,每次都能抓得准、做得对,那可能能赚到钱。但每次择时能力很强的可能性非常小。


我估计,基金持有人的平均持有期可能都不一定有一年或者半年,要长期在每一年里做择时,难度非常大。


很多人都在问我择时的问题怎么看?对我来说,择时本身非常困难、难以做到,是只有市场给出明确信号时才能做到的一件事情。


每年要让我做两、三次择时,正确概率超过50%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所以,不管是对于我,还是对于基金持有人,最好的办法还是用更长期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尤其是在市场波动比较大时。


单纯从操作层面来看,也是尽量把心态放平和一点,看得相对远一些,相对长一点,这样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反过来讲,这跟管理的规模也有关系。当我管理的资金没有这么大时,会不会提高换手率?或者会不会变得更频繁交易?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因为A股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流动性,相对于港股来讲,这个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这种可能性。


但这跟择时一样。你是不是真的能够完全地利用好这个流动性,或者说这个流动性给你的期权是不是真的像你看到的那样容易抓住?我怀疑,这个答案也一样是否定的。


我觉得,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成熟,随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成熟,随着基金持有人越来越成熟,大家整体的交易量或者换手率会往下走,这是一个可见的事情。


大家会更加注重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收益,正确的方式可能更多的还是要通过企业的成长去获得。


对A股后市怎么看?


荀玉根:在海外影响之下,谈一谈您对A股的后面怎么看?


谢治宇:A股市场现在来看,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这个问题:第一是市场整体情况,第二是结构性。


从整体情况来看,现在的市场具备一定的相对优势。


我们应该用最简单的逻辑去考虑市场,它最主要影响的因素是流动性和企业的盈利状况。


目前来看,受到疫情影响,大家应该对企业盈利的状况有非常明确的认知,一定是会受到影响的。这非常显而易见。


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在家待了很长时间,都可以看到楼下商场或者街边小店的状况,或者我们可以通过自己上班、复工的过程,感受到周围的情况。我认为,对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每个投资者都非常确定,有非常一致的看法。


另外,对流动性实际的影响,我感觉目前为止非常正面。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从基金发行状况就可以有非常明确的认识,现在老百姓的钱确实需要一个合理的通道,需要一个合理的管理。权益市场会成为他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基金发行火爆。


但这是不是说明市场到了比较危险的状况?因为过往每次基金发行在高峰时,市场可能会出现另一种状况,但是这次不见得一定会这样,因为这次基金发行火爆的持续性,是显著高过历史状况的,包括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一些产品。


这些现象都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信号:现在市场不缺流动性。


在流动性没有缺失的状况下,同时大家对盈利的判断非常明确的情况下,我认为,市场最起码会体现出由于流动性宽泛而造成的持续周期比较长。但市场的好坏或是市场持续的强弱,是不是能够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更多的可能还要基于企业的盈利状况。


流动性来得快去得也快,我们在历史上也经历过好多次这样的状况,钱来的时候,大家可以感受到很汹涌、很亢奋,但是走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尤其是资金走得快的话,也可能会非常惨烈。


现在可能还没有到这个时候,但是如果是向上流动性的话,一定会在向下的时候,成为最大的关键点,这是我的第一个关于整体市场的看法。


第二个,是对于市场上体现出来的比较强的结构性的看法。


我觉得,在过去几年,结构性是我们长期都面对的一个状况。如果我们这个节目在去年做的话,我们讨论的结构性问题可能就是白马股的行情是不是能够持续下去,到今年下半年,我也不知道我们会讨论什么样的情形。


但是事实上,它体现出来的结构性的状况是一样的,没有足够的整体宏观经济、企业盈利数据能支撑整体市场向好,或者所谓的整体市场的牛市。


另外,会不断出现亮点,有一些好的公司在不停地被发掘出来,或者有一些好的行业、好的方向会不断被发掘出来。


从现在市场结构来看,大家选择科技的方向有没有错?我觉得方向性上肯定是没有什么错的,这些事情确实是我们现在急需且未来空间挺大的一个方向。


但是就像我前面说的一样,所有事情可能都是两面的,这些热点公司本身是不是能够支撑这么高的估值,可能会变成另一个需要自下而上的去考虑的问题。


我倾向认为,像去年大家讨论更多的白马股一样,现在大家喜欢的一些热点,估值是偏贵的。


所以,市场在持续演进过程当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应该是,大家不停地去发现一些新东西、新亮点,去寻找一些更有性价比的东西。当然,这可能会存在于不同行业、不同板块,不同方向上。


这可能会是我们A股接下来进一步发展最主要的表现的形式。


怎么看科技股行情?为了看好哪些行业


荀玉根: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结构或者说风格有些变化,以科技为代表的行业表现得更好一些,涨幅更大一点。过去两三年所谓的白酒、家电、保险等偏白马公司,表现相对弱一点。


谢总管理的资金规模大,您在选择机会调整的时候,在行业上会做一些结构性的优化吗?未来投资时,行业结构会不会做一些调整?您更看好相关的哪些行业?


谢治宇:其实这个问题跟前面说到的那个问题,刚好可以结合起来去看。您刚才也提到,随着居民财富的转移,将来发个100亿的基金,可能也不觉得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我认为,将来基金规模的扩大,或者说单个管理人管理半径的扩大,是一件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而且,很有可能我们会进入到一个阶段,基金过去这么多年的整体规模并没有增加很多,随着居民财富需要有新的配置方向,整个基金行业会逐步变大,这基本上应该是一件概率非常高的事情。


但是,我认为,基金管理人能够投资的标的,或者能够投资的范围也需要变大。


这两年,随着沪港通的开放,基金投了越来越多的港股资产,特别是这些资产很多也是国内的资产,大家对它的了解也非常清晰。类似这样情况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会拓宽整个边界。


我认为,一个管理人能管理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很大程度上最后还是要取决于我们实际上能够可投的这些标的资产,它是不是足够优秀。


美国也是一样,为什么美国人数少,而他们管理的钱、资产规模非常大。这跟他可以投的标的公司有很大关系,大量的大市值、成长性非常好,有强壁垒的公司存在在美国的市场当中。


过去几年,在A股或者在我们可投的范围内,这也在同时发生。前面我们谈到的过去两年,或者三年的时间里,白马股的表现力变好,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跟这个事情相关。


随着外资不停进入,大家认识到这些大型的公司如果还是能保持很好的增速,它的壁垒还是非常强,可能更值钱。


事实上,过去几年也看到了很多这样的行业龙头型公司,它在市场状况好的时候能够跟上,市场状况不好的时候还能提升市占率,很大程度上能体现出来强大的壁垒,显出很强的公司价值。这些类型的公司,在过去这段时间表现的更好一些。


我相信,在我们的经济体里,市场有足够的能力,去孕育这种类型的公司,有足够大的空间去让这些公司持续地发展。我相信这些标的资产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也我相信基金经理管理的半径会变得越来越大。


未来有什么样的方向我觉得相对来讲会好一些?从方向性的角度来看,基本A股所有基金经理的追求,在我看来不管他是一个价值型的选手、成长型的选手、均衡型的等等,都是一样的。


首先,在某种程度上大家对行业的空间,对行业的增长的看法是一样的:需要一个有增长的行业,需要这个行业还在扩大。


如果这个行业真的不好,这里面的公司有非常强的壁垒,能够非常强的提升市占率,保证它自己的盈利能力,当然也行。


但是,大家更倾向的可能还是一个有增长、有空间的行业。这可能在我自己的投资框架里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需要看到某个行业是有足够的增长空间,能持续的发展。这样的行业现在来看还挺多的,特别这次疫情发生以后,大家静下心去看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行业。


比如,在线教育可能变成可以看到未来发展的好行业。再比如说生鲜网上的销售,这些在我们之前看来可能都还是有难度的事情,通过事件性的触发,会让我们看到一些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的,一些未来可能会持续做下去的事情。


我特别同意荀老师前面讲的,今年整个创业板的指数,涨幅确实很大。大家一直在说,这是不是代表一个大盘或者小盘,确实是,创业板指标的股票或者权重大的股票,是市值非常大的公司。


但它可能还是有很强的独特属性,包括在一些很好的细分领域,这些领域的增长性都很好,比如说医疗设备、新能源车的这些领域,一些有非常龙头地位的公司今年的表现特别的好。


我们细看它,并不代表着大盘或者小盘股票有什么样的切换。


科技股是不是会切换等等问题,现在都是用的一个更短的视角去看待的。这两年对我来讲,学会的一件挺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用更长的眼光去看待,不管是公司还是投资。


这样,很大程度上会保证不至于使得你的操作的风格偏离得太厉害。我之所以这么看,很大程度上因为我自己的体量也确实挺大,很难做偏离,迫不得已要去干这些事情。


事实上,随着市场的成熟,随着机构化的进程越来越变成一个更加主流的事情,大家的视角会变得更加长期,会从一个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的发展,而不是更多的去考虑博弈层面的问题,去考虑风格切换的问题。大家赚的钱可能会更加从底层来讲,是赚到公司成长的钱。


A股会不会是避风港?


荀玉根:我们也可以把国内外做一个对比,现在外资进来的也越来越多了,疫情爆发之后也有人说是不是A股变成了一个避风港,谢总怎么看?


谢治宇:如果稍微把时间拉长一点,我相信外资对A股的配置比例肯定远远没有到上限。


另外,我还是相信,我们自己的资产对A股的配置也还远远没有到位,这可能也是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荀玉根:展望今年剩下的时间,有哪些重要的时间点,或者有哪些重要的指标可以值得关注,未来会不会存在哪些阶段性的风险也是值得关注的?


谢治宇:从现在来看,大家可见的最大程度的风险可能还是海外疫情的状况,因为这个事情实实在在的会影响整个全球的经济增速。


过去几年,全球贸易是在向封闭走的过程,如果这个疫情更加严重,是不是最后会带来整个产业链上更多的割裂,贸易保护会变得更加的盛行。这些问题可能在未来对整个世界经济造成更长期的影响。


但这些事情,很大程度上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我们也得不停地观测。因为所有事件性的冲击,很大程度上事先规避的能力是非常弱的,特别是这种没有预见性的事件性的冲击,很难说能事先预见到。


我们管理基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很难在我的模型里事先添加这种,为了防范突然性的、短时间的波动带来的影响的变量。


所以,在出现这个事情时,要看到这个事情最长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它会怎么样持续影响整个事件的发展?用怎么样的手段去应对它?所以在后续的观察当中,疫情的情况可能会成为我观测的最重要的一个风险指标,不知道荀老师怎么看?


现在是不是买基金的好时点?


荀玉根:您觉得投基金是怎么样的方式比较好一点。有的投资者可能是平时会有一些择时,也有一些定投。您觉得除了定投之外,从买基金的角度来讲,目前是不是一个比较好的介入时间?


谢治宇:我觉得,这个事情其实还看投资者怎么看待。我自己的投资,大部分都是买自己的基金。如果要我去选择时间点,我是不做这个选择的。


我一直跟大家开玩笑,每年公司什么时候把奖金发来,我大概也不管点位是什么,也不管基金净值大概在什么位置,就会把它买进去。


当然,假设这是每年做一次的话,某种程度上它也看起来像是一个定投。


从另一个方面讲,假设我没有考虑将来在很近的,比如一、两年时间内把这个基金卖掉,或者说当时的市场处在一个特别不理性,特别高估的状态的情况下,其实这个择时的时间点对我自己来讲,没啥太大的意义,我一直都是假设我的净值会不停地创出新高,只要时间足够长。


我肯定是不鼓励投资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去买基金的,市场肯定会出现极端情况,这么多年我们也观测到很多次,它肯定会在某个时间点出现市场显著被高估的时候,在这种时候买基金是非常不理智的。


但是绝大多数的市场情况不是这样的,绝大多数的市场情况是属于一个正常的状况,处于一个不可预测短期到底是涨是跌的状况,这种时候做择时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如果在那种极端的情况下,做择时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我们一向认为,在可识别时,一定要做出对投资者负责的举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