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教师突然变得很佛系,是教育的境界还是悲哀?

暮春时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一个教师突然变得很佛系,到底是教育的境界还是教育的悲哀?

其实一个老师,佛系。就是把一切的事情都看得很开,无论是对学生,对家长,对领导还是对教学,我个人觉得这个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境界。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人和人打交道,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万里深海终有底,五寸人心摸不透。其实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人和人之间打交道,你永远搞不清楚对方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而教师作为一个整天和人打交道的群体,可想而知他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有多大。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他们面对的主要群体是学生而学生的思想理解能力都是低于老师,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整天面对着一群心智不够成熟的人,你要和他打交道,你要把你的思想传递给他们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除了这些学生之外,还会遇到一些蛮不讲理的家长。在工作中啊,还会遇到上级领导安排的各种事情以及一些刁难。

综上所述,一个教师如果难以调整自己的心态,那么长时间的在这样的一种心理压力之下,如果调整不当,老师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作为教师,你要有极强的适应性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要想拥有这些能力,你就得看开很多很多的事情,把自己的心胸变得宽广一些,把自己的心眼变得大一些,这样的话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痛苦。

所以啊,我觉得作为教师来说,变得佛系其实是一种教育境界,也是教师这份职业所需要的一种境界。


小帅精读


在回答之前,我先分享一个真实的事情,你就明白了。

某县级一中,杨老师是毕业班的班主任,论教学成绩那是一流的棒,对学生的要求都很严格。领导们都很喜欢他,大会小会的夸他,鼓励广大老师跟他学习管理方法,提高业绩。

一天上课,下面一个学生的手机嗡嗡的响了,学校严禁带手机,更不用说是在课堂上使用了,杨老师暴怒,把手机要了过来,劈头盖脸把男生训了一顿。当时课堂上男生没反应,但下课后男生从窗户跳了下去。

幸亏是二楼,学生腿骨骨折,生命没有危险,但家长来闹,不处理不算完。领导们开了大大小小的会,决定严惩杨老师,不但要赔礼道歉,还取消了各种评优晋级资格,取消之前所有荣誉,班主任职务也免了……

从此之后,那些以杨老师为榜样的小年轻们,突然就变的很佛系起来。领导们大会小会的批评,但再也没有老师会去严管了,佛系很好。



灵魂讲师


如果教师佛系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还在哪里?教师佛系了将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悲哀。

在目前形势下,很多孩子是打不得,骂不得,更是批评不得。老是在管理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被家长抓住把柄,轻则家长向学校反映,重则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而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息事宁人,往往会责令老师向学生和家长道歉,同时会对教师作出处理,以平息家长的情绪,这样导致很多老师在管理孩子的过程当中很难处理,于是佛系老师便大量出现,不作为便是大作为,老师力求自保。

这种现象我想应该足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首先要从国家层面上给予老师管学生的权利,学生到学校就是为了接受教育的教师不敢管,何来教育?同时,从立法的角度上来说,要通过立法来保障教师教育的权利,加大对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行为的打击力度。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医疗机构学习,通过立法打击医闹事件之后医闹事件很明显的有所减少

其次,应该大力提高教师待遇,让老师在社会上更有地位,活得有尊严,有价值,让更多优秀的人到教育投入到教育行业来。

再次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说。家长要支持学校的教育,让认识到孩子送到学校去的目的就是为了接受教育,要相信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所有的行业中,只要与人打交道的行业都是最难做的,而老师却面对的是很多个从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而来的孩子教育难度可想而知。

只有站着的老师才能教出站着的的孩子,孩子站着了,我们的民族也就是站里着的民族,我们要国家才有希望和未来。





捌零物语


答:教师变得很佛系,绝对是教育界悲哀!身为教师,我来谈谈老师变得佛系的原因。

一、教师个人原因:首先,由于经济原因,教师的流动性很大。在其要离开单位之前都会变得很佛系,单纯的完成教学任务,不再有任何的追求,对学生基本也是一路路灯,要走的人了,得罪学生干嘛?其次,不热爱教育的人当了老师,就是完成任务拿工资,不佛系都难。

二、学校层面的原因:学校没有制定或者遵守公平的竞争、分配制度,导致老师满腹怨言,磨灭了心中对学校的热爱。身为老师,如果不爱学校,便没有了责任心,基本就是一位佛系教师了。

三、学生层面的原因:作为教师,对学生本来期望值很高,但是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太差,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的时候,基本上就佛系了。

总之,老师变得佛系,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老师的佛系绝对是教育界的悲哀!


碧海旁的黑马


佛系也是个境界啊。

我们看看都是针对什么佛系的。

简单的只是针对“没交作业上课没认真听讲的佛系”,这种还问题不大。

教了久的老师就前面追了几次追不过来了,甚至追到家长那里,也没追过来的,那就算了吧。

只有年轻老师刚上讲台,满腔热血,作业没写追到天涯海角,上课没听讲,下了课就给叫过来谈心。说多了也是费嘴皮子。

而教了久的老师也都是这样过来的。

比较复杂的佛系啊,就是“学生硬着要反抗啊”。

因为学生和家长说的“都对”,“惹不起惹不起”,那老师还不能“躲不起”吗,这种就真是个悲哀了。

失败。



华光瑒


教师突然变得佛系肯定是悲哀。但肯定不是他不负责任了。我不想说教理论,就谈谈我遇到的事情吧。

疫情之下孩子们已经网络学习很久了,实际上为了这次活动,我们老师是提前一周就联系每位家长做了详细沟通的。我们费了很大力气告知他们怎样去登陆学习网看视频,怎样下载班级小管家,怎么查看每天的学习任务,怎样按时提交作业。

因为特殊的情况,我们提前讨论了学习任务的安排,作业内容的设计。我们确定的目标是先把握基础,作业针对基础不宜过多。对于家长特别关注孩子学习的,我们单独推荐学习资源网站。

但是我们班级有1个孩子就做了一件特别寒心的事。这个孩子是唯一一个班主任和我都打了几次电话去告知怎样参与学习的。学习开始之后,他经常不提交作业,语数英老师经常私下找他要作业。第一周他不交作业,第二周他偶尔交作业,可是作业照片拍的完全看不见。我又私下联系他,但是他和他的家长完全不看我的留言也不用其他方式回复。

我只能给他家长发语音说问题,在语音连线中我能判断出他的家长都在他身边。过了一会儿他重新上传的作业,让我发现他完全没有看学习视频,全部是瞎写的。我又发了视频直接指出问题,请他的家长监督。这次之后他把当天的作业认真写了一遍,但这之后又是故意的重复,不写作业,上传看不清的作业。

私下联系班主任咨询这个孩子其他科目的学习状况才知道,他的父亲是个精神病患者,他的爷爷去世了,奶奶年纪大不会,只有妈妈管他。而他的家长跟班主任老师的沟通是并不关注他的学习,老师跟他们讲道理的时候,奶奶只会哭,妈妈根本不管。

别人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而这个孩子自己也没有自觉性,老师也不能到他家里去逼迫他。

现实的教育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能怎样?正确引导下不听,逼迫了怕产生不良后果。

老师并不是神,虽然承载着很多家庭的希望,但绝对不是决定性因素。父母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所以不能责怪佛系老师,毕竟他们是在失望中被迫的。


童心闪闪


教书,育人,为之教育,大概就是每个教师每天在重复的事情。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需要倾注很大的心力,非朝夕之功。这可能就像每个人的变化,都是因为生活的种种因素,内在的升华或下沉,才会形成改变。这种改变,由一定的经历,阅历促成。所以它多半是一种自然的选择结果,就像有的人以前喜欢吃面包,现在喜欢吃水果,其实是因为其内在的认识所至。再来谈谈佛系二字,懂得这二字的人,应该是一种自我认识,修为所至。据了解,这类人大多有着比较高的觉悟。因佛家文化有着比较完善的体系,真正要达到其认可的佛系标准,需要很高的自律。道家文化,同样有其类似的标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唯儒家文化,最贴近我们的生活。只是随着种种原因,我们已经比较难看到这些文体传承的真正面貌。

大多数人通常所认为的佛系,其实只是在某些特点上,有其相似之处。取其精粹来说,比如对很多事情看淡了,不再容易执着了。因为热爱生命,变得有点偏素食主义了。待人更和善了,懂得付出的意义了。这都是其积极的一面,对生活来说,有很多可取的地方。而如果只是单一的,对很多东西都无所谓了,一种偏颇的态度。那可能就要注意了,我们的文化讲究不偏不倚,中庸之道。这需要一个长期的修炼,它不并在于,我们身居何地。只要活着,那里就是自己的道场,就是自我成长的地方。


万颗星辰


我们一分为二来理解这件事。首先佛系这个词语并不等同于消极,懒散,不作为。客观地讲,教师变得佛系,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一、摒除了浮躁,心态变得更从容。

现代的社会,是如此浮躁不安。生活节奏的加快,就连平静的校园也饱受冲击。为了成绩,学校、教师和家长急功近利,擎着分数的大旗,不惜以摧残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为代价来追求所谓的成功和进阶。而教师们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违心地背离了初衷,只能在狭隘封闭的围城中苦熬,渐渐地失去了工作的乐趣。

如果有一天,一个教师变得佛系,这真的是一件好事。他依旧站在工作岗位上传道授惑,他的心态变得从容淡定。他顿悟了!他找回了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一个成功的教师经过岁月的磨砺,他变得宁静,快乐,迎着朝晖拥抱生活。他善于让生命放弃沉重,善于在烦扰的世界找到自己的闲情逸致,善于敞开自己的心扉。在事无巨细的工作中,或许每个人都应该佛系一些,因为我们要偶尔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心态,去挖掘幸福的元素。

二、甘于清贫,多一分闲情逸致。

无可否认,面对现实社会,教师的职业是清贫的,养家糊口也很艰难。但即使如此,丝毫阻挡不了他们的快乐。他们跟学生一样有着喜怒哀乐,有着兴趣爱好,有着自己的自由空间,有着率真坦诚的性情。

他们用最朴实的付出教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人生真谛,让学生受益终生。所以,作为教师,这种平凡而又不普通的奉献是高尚的。拥有佛系的心态是值得称颂的。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沉淀却彰显了不一样的内涵。

三、磨练意志,不被失败打倒。

我们经常看到教育界的名师在大型的课堂观摩会上,风光无限。他们从容镇定,没有丝毫紧张与慌乱,谈笑风生间,妙语连珠,让我们敬佩不已,只能高山仰止。但是如果你有机会走近他们,深入了解他们,你会发现,他们也经历了千锤百炼,千辛万苦才能获得成功。

任何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一个成功者的脚下,都有失败的基石垫着。

没有经受失败的煎熬和挫折打击的人,是不可能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不断经历失败的搓揉,意志才能变得有韧劲。

对于一名教师,有佛系心态当然是一件好事,它具有调适的功能。就像不倒翁玩具那样,不倒翁的重心在下面,所以无论你怎么推他、捅他,只要一松手,他立刻会直立起来,因此,他永远不会倒下。

我们也应该把失败当成人生必修课之一,只有不断地锤磨炼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以偏概全,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一个教师突然变得佛系,消极工作,体罚学生,或者一味通过不正当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丧失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那我们就应该另当别论了。这种佛系就是负面的含义,千万要不得。

用享受的目光来看待我们的教育,用坚守的恒心来诠释我们的职业,或许我们作为教师就能多享受一些生活的诗意。


妍奇老师


教师变得佛系,有可能是教育的境界,更多的是一种悲哀。

教学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激情,毕竟我们所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学生。如果我们总是老气横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能很难把教育工作做好。

为什么说教师变的佛系是一种悲哀?

新教师阶段大家都充满干劲,在发展的路上,有的人突然变得很佛系,什么事觉得无所谓,自诩冷暖自知,这应该是算是一种悲哀。当然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职称上不去。

职称是评定一个老师总体水平的一种标准,它也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资水平,这个影响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职称名额有限,很多人会被卡住,即使有少量的名额,没有相当大的成绩,也很难上的去。久而久之老师心灰意冷。

二、职业倦怠感。

教师的工作可以说是比较重复的,每天的作息,每周的课务,每学期的科目,每年的重点任务,基本都是雷同的。结婚有7年之痒之说,职业倦怠期也会在工作七八年的时候出现。如果老师找不到新的方向,可能就变的佛系。



教师变得佛系以后,只满足于完成基本的课务。对于各种教学评比不再重视,而评比又是以学生成绩为主要参考的,势必会对学生成绩产生影响。变得佛系以后不再主动去参加培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质量。


当然我也见过一些教师,在获得过无数重量级的成绩,职称已到了相当的高度以后变得佛系。不去争荣誉,不去抢名额,反而会主动让出,通过青蓝工程帮扶新人。这就是一种教学境界,不仅仅自己发光发热,还能够为教育事业培养人才!


马蹄答答


1面对学生的无视和不尊重,却束手无策

尊师重教口号喊得很响,但是现实中却并不全都如此。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们总以工资高低来判断一个职业地位的高低。这种标准当然教师是排不到社会上流的。所以那些不认真学习、上课说话还影响其他同学的学生,总是以“我如果学习了,将来像你一样当个老师,连家都养不活就好吗?”来反驳老师,遭遇到学生嘲笑的老师竟也无言以对。

导致学生并不尊重老师的原因还有一点,信息时代网络上的知识太丰富了,很多老师能讲出来的知识在网上都能搜到,老师不再是知识渊博的代名词,甚至说在网络上能搜到的知识比老师说的要更详细更有趣,老师不再是令人佩服的榜样,甚至可以说现在的形势下,优秀的人才大多根本也不想再当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