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动力电池的2020,活着,才是战略

很多朋友都在问换电生意的2020,

想了想,干脆做一个连续的解读,从动力电池到即配行业再说换电生意,

因为,脱离对底层结构的理解来说换电,那不叫讲故事,那叫鼻子里插大葱。


其实两轮动力电池,我们一直是不怎么想讲的:


◎站在整个新能源出行领域的角度,两轮的体量比起四轮还是太小;

◎站在技术流派的角度,三元或者磷酸铁锂又或者是锰酸其实各有所长,短时间内国家也不可能强制选用某个技术;

◎站在纯两轮动力电池行业的角度,电芯反正都是采购的,大家就是在电芯+PACK+BMS+通讯和GPS的组合里按需生产,90%的厂家都能做;关键,都是在拿实验室数据吹牛逼;

……

嗯,搞笑的石墨烯电池,已经成了一出营销闹剧……

2020,对于大部分两轮动力电池企业而言,

至暗时刻才刚刚开始。

01/资金紧张,出货需求空前强烈

先看新能源汽车的状态,

毕竟大部分两轮动力电池厂的重头还在四轮上。


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纯电动汽车销售只完成了97.2万辆,同比下降了1.2%。


是的,我们都知道是受到补贴的影响,

消费者不买单,主机厂也没钱,供应商就能回款了吗?

比克电池去年就先后将众泰和华泰汽车告上法庭,诉求二者支付6.21亿元和2.63亿元应收账款。2019年11月,曾创造1681倍净利增速传奇的2017年还排名全球第四的锂电巨头——沃特玛直接步入了破产清算。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已经有大约20家动力电池企业告别了市场。


小企业面临破产,大红大紫的宁德时代也有它的烦恼。宁德时代3季度财报显示,其在Q3实现销售收入125.92亿元,但预收款达到了令人震惊的72.12亿元,预收款占营业额的比例为57.3%。可以想见,在整个车市环境下滑背景下,大部分供应商都饱受厂商拖款的困扰。

2019年大家都知道,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N家两轮锂电厂,主要做三元,磷酸铁锂其次,锰酸锂最少。

仔细盘点一下,大部分此前都不是干两轮动力电池的,都是来自手机的、汽车的、军工的、特种行业的……为啥?

新国标带来了锂电的曙光这个不假,背后的推手其实是巨量电芯的库存,必须有更多的商品出口来消化和盘活现金流。

同样,马上就迎来了第二个问题,产品的良品率问题。

02/用数据吹牛逼,卖烂货,给自己挖坑

还是先聊汽车:

传统汽车要求核心零部件企业的CPK值为1.67,即良品率达99.99994%。

但动力电池,由于涉及化学性能极其活泼的金属锂,其对良品率有着更为严苛的标准。目前业界公认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三星SDI、LG化学、松下,CPK值以1.67为基础,可以做到2.0,这意味着100万只电池里面几乎没有次品,电池性能几乎完全一致。


而在技术层面,包括宁德时代、松下、比亚迪、LG化学、三星SDI,无不在这个领域里面,拥有超过20年以上的电池研发和生产经验

嗯,我们都知道,两轮的标准没有四轮那么严苛,否则成本无法接受。


而事实上是,

两轮动力电池的使用场景远比汽车更恶劣

电池的良品率和安全控制能力却更低。

随着2019年两轮换电的走红,大部分换电企业形成了磷酸铁锂为主要技术路线的认知,核心原因就一个:相对安全。

老板们都知道,电芯不好,PACK工艺没突破,指望BMS做安全防控制不现实,咋办?用磷酸铁锂吧,在起火爆炸这个事儿上至少比三元要安全哦,便宜的那一点点就不提了啦。

2019年,两轮动力电池厂除了一级市场供应外,换电公司成为主要通路,

换电企业对于电池的衰减循环次数是第一需求,因为PPT上的财务模型都是要靠电池循环来支撑的。


恰好,实验室数据大家都不错,

恰好,这些数据符合讲故事的需要,

恰好,我们还有很多库存的B品电芯,

恰好,我也需要有便宜的电池来做一个好看的财务模型,去忽悠资本……

无数个恰好决定了,

在换电的通路上,埋下了最多也是最大的定时炸弹。

但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电池几百个循环跑下来,售后就会干死某些企业?

自己心里最明白咯~

03/价格战高悬头顶,核心竞争力严重缺失

大家都知道,动力电池企业在两轮领域的两大通路:整车厂和换电公司。


2020,两大通路的共同主题都是价格。

◎整车厂:

反正是年年打,无非是今年会把战火烧到锂电车上,然后就是倒逼供应链支持咯,

以星恒为代表的锰酸锂的价格优势这个时候就可以表现出来了,星恒在19年4月拿到了9个亿的融资后启动IPO,这个节点抓的很准。

◎换/租电公司:

2019大概干下去了100~130万只电池,虽然绝对量还不算大,但是蹦出来一个叫铁塔的货,又是拟定技术标准,又是绑定供应链,然后搞个199元打天下。

做换电运营的朋友们都知道,

199元其实已经是理论数据极限值,别说挣钱了,稍有不慎就赔的一塌糊涂。


铁塔这招属于标准的“一力降十会”,我有钱我怕谁?

经过了2019的秀肌肉和调整,2020再启动必然牵动换电市场的进一步价格大战,在所难免。

两大通路都面临价格的必然压迫情况下,两轮动力电池厂何去何从?


我们可以把两轮动力电池的玩家分为三类:

1、早就在两轮行业扎根的企业:比如超威、南都、旭派、星恒,今年会继续深挖,这个不讨论;

2、基于换电杀进来的企业:比如维科啊、利维能啊、珈伟啊,不仅是价格调整,还协助下游换电运营商打造分期租赁金融服务产品等等,目标很清晰;

3、跨界而来的企业:比如天贸啊、海四达啊、鹏辉啊,踏进来了想出去就没那么简单了,咬着牙也要往前冲,还好现在利润率还顶得住。

这就很清晰了,

锂电车的春天还没来呢,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进入酷热的盛夏了。


◎没有宁德时代的单寡头能力来获得超高利润率;

◎无法和松下、三星、LG一样做到牛逼良品率;

◎价格战其实都不算什么了,哪行哪业都一样;


怎么办?

向司马懿学习吧,

活生生地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魏帝;

熬死了蜀汉的刘备和毕生劲敌诸葛亮;

熬死了东吴的孙权、周瑜、鲁肃;

他用了72年熬死了同级别所有的牛人,最终成为了三国最大的赢家。

活着,才是2020真正的战略,

只有活得久,才能等到下一风口;

只有活得精彩,才能实现基业常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