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時候,人民發明了哪些奇技淫巧的東西?

不才講史


作為傳承了五千年的華夏民族,我們的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曾經湧現出很多令人歎為觀止的民族智慧結晶,造紙術、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這四大發明就是我們歷史文明程度遠遠領先其他國家的證明,雖然以前的科技程度遠不如現在發達,但是祖先們創造的很多東西都讓人不禁感嘆,來自各行各業的古人們不僅很有智慧,其手法更是高超,創造了很多令人歎為觀止的奇技淫巧。

製冷象牙席

空調可以說是我們現代的避暑神器,如果沒有風扇和空調,可能很多人都難以熬過驕陽似火的夏季,特別是在一些比較靠近赤道的地區,更是需要晝夜不停開著冷氣。而在古代,不僅沒有風扇,也沒有空調,那麼在面對酷暑之時,古人都是如何乘涼避暑的呢?

對於王公貴族來說,象牙席就是他們用來乘涼解暑的秘密武器,毫不誇張的說,躺在象牙席上,不僅能夠感覺到涼爽,而且避暑作用也不可小覷,更不會讓人有著涼的風險。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就對象牙席愛不釋手,可惜的是現在象牙席的製作方法已經失傳了。

古代坐便器

可能很多現代人都覺得坐便器這種東西是在現代才被髮明出來的,因為在歷史中並沒有見過這類東西,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坐便器在古時候就已經有了,只不過當時是專供貴族使用,所以才沒有在民間流傳開。在春秋戰國期間,為了滿足一些王公貴族的特殊要求,富有巧思的工匠就已經發明瞭坐便器這種跨越時空的產物,只不過現代人做得更為精細而已。

個人總結

除了以上介紹的物件之外,其實古人還發明瞭非常多讓人驚奇的物件。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行業都湧現出了很多能工巧匠,而他們也做出了很多實用又渾然天成的新奇物件,甚至有一些古人發明的東西,我們現在還在使用,所以我們在以前能成為最強大的國家,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草木皆史


看了些回答發現說了些木工製品但沒說到木工工具這塊。

我老爸是個傳統木匠,魯班祖師爺留下的一揹簍工具一樣不少。長中短鋸子、各大小鑿子、刨子錘子就不說了,我來說兩個工具。

1,墨斗(如圖一)。好傢伙,小時候最喜歡拿這個到處彈彈彈,我的腦袋也被老爸彈彈彈。回到正題,看圖示巧妙的設計。線經過墨盒到搖柄的卷線倉,只要墨線出鬥必定會上墨,入倉收墨。使用時一端固定線錐,移動墨斗對好測量物,輕彈兩下墨線就在木料上留下筆直的一條線。有了這步,後面鋸板、鑿孔就不會偏。

2,牽引鑽(如圖二)。這個可是力學的應用啊!鑽針、固定箍、重心塊讓它具備鑽孔能力。更牛的是上面穿過軸心孔的繩和橫杆,旋轉幾圈後往下壓,鑽針鑽孔的同時繩子釋放後又反繞,再往下用力又鑽孔。並且兩次鑽孔的旋轉方向是反的,木屑隨著就出來了,都不用手工清理。




鍵鼠俠


古人真的是很有智慧的,我在博物館看到一個摺疊凳子,竟然是用一整塊木頭做出來的,整個凳子,沒有一個鉚釘,連其他的什麼結構都沒有,我想,在做出凳子之前,得運行了多少腦回路的構思啊,還有在瓶子裡刻畫,比如說鼻菸壺,真是太精細了。


二十二甘雨


很多人在第一眼看到“奇技淫巧”這個詞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一點誤解,會認為有些少兒不宜。“奇機淫巧”這個詞一般指的是那些主流思想認為沒用,華而不實的雕蟲小技,是一個確確實實的貶義詞。


新朝的青銅卡尺

如今我們在生活中偶爾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坐長途火車,但是卻因為沒有提前購票而買了站票,這種時候往往就非常需要一件東西——摺疊椅。摺疊椅產生於中國古代,其本身形狀和其他材質方面和現在相差無幾,但有一點卻是例外,如今我們司空見慣的東西,在古代確實有錢人家的家居物品,並不是人人都有。

前些年的時候,考古學家在進行挖掘活動時,找到了距今2000多年前新朝的一把青銅卡尺,經研究發現:這把卡尺除了精度上的絲毫差距之外,其他的形狀等方面幾乎跟現在的遊標卡尺沒有任何區別。雖然如今的我們花一些錢就可以隨便買到,但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誕生的青銅卡尺確實罕見,不得不令人驚歎。



歷史上最早的煤氣灶

最讓人覺得耳目一新的是出土於商朝遺址中的一些食器,考古學家在商王武丁皇后婦好之墓中曾發現了一些擺放有序的食器。這些食器形狀不同,有碗狀、方格子狀,以及其他一些形狀,並且用泥土連接在一塊,形成了一個原始粗糙的“煤氣灶臺”。3000多年前的商王朝就能有這樣的物件,屬實讓人佩服。


除此之外,咱們老祖宗還有很多有趣的發明,不過在當時看來並無大用,便被稱作了奇技淫巧的東西。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一說奇技淫巧,大家總能想到馮小剛,因為馮導曾說自己的作品就是”奇技淫巧以悅婦孺“。福垊給您透露一下,這話最早其實是周武王懟商紂王的。在《尚書.泰誓下》,周武王怒斥道:

今商王受(紂王)……自絕於天,結怨於民……崇信奸回,放黜師保,屏棄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廟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

姬發這話就是批評蘇妲己她老公胡作胡為,就喜歡搞些新花樣逗女人開心。近代以來,咱們對西方科技都藐視地笑他們是奇技淫巧,古人的意思就是“洋會玩”。福垊總結一下,奇技淫巧是個貶義詞,其意思就是逗小孩、泡女生的裝×神器、裝×神技,這是讓玩物喪志的玩意或技能。比如今天的泡妞的小魔術,就是古人所說的奇技淫巧。咱們對奇技淫巧總會說城會玩,但您要了解古代的大招,您會後退三步,大呼:古神玩!會玩算什麼,古人是神玩,驚得您,只會說:神了!就服你!不過,這個奇技淫巧,最後還玩出了悲劇。就讓福垊帶您見識見識一下吧。

閣下何不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自古以來,多少人都有上天的翱翔的夢想。如鷹擊長空,似大鵬高飛。被於譽為我國航空第一人,就這樣華麗登場了。他就是萬戶,就是萬戶侯的萬戶,這麼霸氣的名字,不是真名字,而是朱元璋封他萬戶。他本來只是一個求長生煉丹的,可在一次煉丹爆炸中受到的啟發。他和他的弟子發明了武器,吳王朱元璋攻下婺州(金華)後,帶的火器和弟子來投,屢見奇功,被封為萬戶侯。



他的真名叫陶廣義,明太祖御賜其名為成道,大概是希望他能夠修仙成道,成為飛人。1390年,老大爺的他腦洞大開地創造了一件飛行神器,他這是要上天的節奏。只見這個飛行神器表面來看是一把椅子,但椅子綁有47支火箭。為了安全,他讓僕人將他捆在椅子上,他兩手各握一隻大風箏。僕人覺得又好玩還刺激,就是擔心發生意外。可老萬戶一定要飛,他們也沒什麼辦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老陶在椅子下方周圍綁著火箭,將身體固定在椅子上,他肩挎巨型大翅膀。他是通過火箭的推力加上翅膀的浮力,來實現大鵬展翅高飛的夢想。不能不說,他的腦洞大開還是有科學依據的,然而哪有試驗一次就成功了呢?



僕人點燃第一排火箭,成道就像修仙成道一樣飛起來了。大家歡呼雀躍,第二排火箭也自動引燃,只聽一聲巨響,這件飛行神器炸了。風箏斷了線,跟椅子一體的陶成道,從高空跌落,然後也就沒了然後。他也是拿生命為科學獻身,儘管他失敗了,但他的創新精神一直激勵著後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為紀念他探索飛行的忘我精神,特將月亮之上的環形山,命名為萬戶,英語是wan hoo。


福垊


說到老祖宗發明的奇技淫巧的東西,那真的是太多了。我們都知道,老祖宗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發明的東西,確實讓我們今天為之汗顏。不可否認,他們很多巧奪天工的發明,截至今天已經流失了很多。

下面我們選最為主要的來盤點一下吧。

摺疊椅

這麼高大尚的摺疊椅是不是很現代化,看上去很舒服。事實上這個椅子,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很普遍了。

你可以說坐在上面休息,也可以在上面睡覺,還可以在上面方便,當然了你若是想在上面做其它的動作,也不是不可以。

總之,有了這一把椅子,你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想在什麼地方,就可以在什麼地方。

冰鑑(冰箱+空調)

這個冰鑑是20世紀70年代,曾侯乙墓裡出土的。他的功能有兩個,一個就是儲藏東西,相當於冰箱。另一個就是空調的功能,因為他的蓋子上有小孔,從小孔裡可以散發出冷氣來,這樣還就可以調節室內的溫度。

你看看我們的老祖宗是不是很聰明呀。可以說現在我們享受的一切現代化成果,都是從老祖宗哪裡得來的啟發。

當然了這個材質為青銅的笨重東西,都是貴族才能用的起的,一般普通的老百姓是消費不起的,也沒有地方能買得到。

是不是很高大上的一種存在。

春凳

聽名字我們就知道這個凳子是在春天裡用的,大家都知道春天一到天氣轉暖,老百姓又沒有降溫的東西。

所以,大部分就會帶上一個這種凳子,既可以在上面坐著,又可以在上面躺著。是不是用起來很方便。

這種春凳現在已經很少見了,主要是我們有了取代品。

再說了現在若是帶上這樣的凳子出門,容易交不到朋友的,是不是?

但是,想想古人,他們在用這個的時候,是不是很帥?

木牛流馬

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主要是用來運送糧食的。

據說這個木牛流馬自己就能夠走,每天還能走20裡地。只不過它的製作工藝和原理,我們現在已經搞不懂了。

馬桶

這個蹲式馬桶,是不是現代感十足。我們現在的馬桶設計,估計也是受它的啟發。可能你不知道,這個馬桶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們就開始使用了。

圖片上的這個馬桶,就是從漢代梁孝王劉武的墓室裡拍攝到的。你看古代人的生活,是不是早就很現代化了。

對了你還知道哪些,古人發明的奇技淫巧的東西?


史學達人


奇技淫巧在古代就是非“正常”的成就。

奇異而精緻的製品:《尚書·泰誓下》記載: “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絕於天,結怨於民……郊社不修,宗廟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

商紂王為取得妲己一笑,竟發明了“炮烙之刑”,於膏銅柱下加炭生火,讓有罪之人光著腳在上面爬,因疼痛難忍,墮入炭火之中,被活活燒死。

奇特而精巧的技藝:《元史·阿沙不花傳》: “以蹴踘而受上賞,則奇技淫巧之人日進,而賢者日退矣,將如國家何?”

“以蹴踘而受上賞”,說的是踢蹴鞠的技術高超,受到皇帝的獎賞,這裡的奇技淫巧指的就是人的技藝了。

在古代那些技藝出奇、精巧之物數不勝數,我在這裡分別列舉一個代表。

出奇的技藝:畫物能動絕技

《古今秘苑》一書中記載:用老鵝膽一隻,不可見水,灌一錢明礬粉於膽內,懸掛於避光通風之處,然後用此膽磨成汁調顏色作畫。用這種方法畫的畫,日則不見,夜則明顯;晴則不見,陰則明顯。畫中的人物能慢慢行走,栩栩如生。

精巧的物品:五臟俱全的銅人

宋代野史《宋稗類鈔》記載:章叔恭在襄州任副職期間,曾得到一尊醫生試針用的銅人。此銅人是精銅所制,五臟俱全。體外顯示人體穴位的小孔,一應俱全,小孔旁還標出穴位名稱。這是為病人針灸治療前,試針所用。

在銅人的穴位內裝有水銀,外面用石蠟密封。刺中穴位則針入而汞出,稍有偏差則針擱阻而不入。這樣用以試針或練習,可以幫助醫生找準穴位,判斷深淺,這真是神器一件。


按史索驥


“奇技淫巧”這個詞聽起來似乎是一個貶義詞,但在古代,這其實是一個褒義詞,是用來誇讚古人所發明的東西的,那麼在歷史上,有哪些東西能被稱之為“奇技淫巧”呢?

這第一件物品叫做諸葛弩,此物品是古代作戰時所用到的一個武器,之所以叫諸葛弩,是因為它是由諸葛亮發明創造的。據說,諸葛弩一次可以發十支箭,並且準確度極高,且殺傷力極大,發出的箭射程也比較遠,但是諸葛弩也有一些劣勢,比如說此物品體積非常的大,而且很重!因此作戰時不能夠讓士兵人手一個,所以這個東西沒有成為古代戰爭中的重要裝備,因此瞭解諸葛弩的人也就並不多!不過諸葛弩的作用還是比較多的,他可以用來防守城池,還可以用來對付敵軍的將領,諸葛弩關鍵時能夠產生非常大的威力。若是把諸葛亮所發明的諸葛弩放在現代,就相當於自動步槍。《三國志》中有關於諸葛弩的一些記載,這個東西在古代的兵器史上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就連著名的科學家馬均都對這個物品讚不絕口,這位科學家可是改良過百戲木偶,發明過翻水車的。馬均對諸葛弩的評價就是,此弩與普通的弩的不同之處就是它的設計十分的巧妙,並且他還認為,諸葛弩可以通過改良達到發50支箭的效果。此人曾多次向朝廷提出建議,希望朝廷能夠試驗並推廣諸葛弩,但是卻未得到重視,最終也就不了了之了!

這第二件物品就是張衡所發明的地動儀,地動儀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知道哪個地方發生了地震和地震的大體位置。在古代能夠發明這麼一個東西,實屬不易。關於地動儀的傳說非常的多,據說,人們還未曾感受到地震的震感,地動儀就能夠事先預料到。地動儀是非常複雜的一個東西,古代的通訊並不發達,所以有了地動儀之後,為古代人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不過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地動儀消失了,我們對地動儀的瞭解只能夠通過史書上面的文字,沒有人看過地動儀的造型,更沒有人知道地動儀的原理。中外的很多專家都曾經試圖還原曾經人們用來預測地震的地動儀,但是均沒有成功。

智聯校園 齊堯回答

智聯校園是智聯招聘旗下校園人才交流與大學生職業發展招聘中心,旨在幫助大學生更快更好成長,如果想加入我們結識更多優秀大學生,可以私信留言,智聯校園期待你的到來


智聯校園


什麼是奇技巧淫?也叫做是奇技淫巧,古書《尚書·泰誓下》記載:“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大致意思是說發明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專門用來愉悅女人。今天就來講一下慈禧太后發明的兩個核桃。



想當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為了保住小命,來了一場庚子西狩,說白了就是往西邊逃命。不過慈禧畢竟是太后,就算是逃命,也得講究排場,也得帶上大大小小的東西。

這其中,光是專門給慈禧用的東西,就有十幾個車馬廂。慈禧太后在前面跑,後面這些車馬相跟著。而這十幾個車馬廂當中,有幾個還專門用黃布蓋著。

不僅如此,這幾個黃布蓋著的車馬廂,可謂是守衛森嚴,旁邊站著幾個士兵左右不離。這裡面不是別的東西,是慈禧太后平時在閨房裡的東西。

要知道當時慈禧太后年齡不小了,正所謂人老珠黃,想要留住昔日狀態,只能靠著化妝來支撐。不過,越害怕什麼,越來什麼。這走著走著,就突然出現意外。

原來剛從北京跑出去的時候,因為擔心八國聯軍的人追上來,所以經常是走小路不走大路。結果遇到一條河,河上面有一座橋,這座橋年老失修,但是勉強能夠通過去。

不過西逃的人太多,慈禧太后先行通過沒什麼問題,但是等到這一隊車馬過去的時候,只聽嘩啦一聲,這座年久失修的橋塌了一小部分,車馬直接歪到了一邊。

再加上週圍的侍衛都是大內高手,可謂是眼疾手快,伸手一拖,倒是沒有讓這些車馬全部掉下去。不過,手忙腳亂之下,有一個抽屜沒有蓋嚴,從車馬上滑了下去。

“哎呀呀,這可如何是好,會不會丟了什麼東西呢?”專門看著這輛車的侍衛瓦喜一臉的害怕,因為如果丟了什麼東西,他的小命不保。

聽到後面的動靜,整個車隊的負責人貝勒薩博哈走了過來。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他也嚇得不輕,一腳就把瓦喜踹在水裡:“要是真出了問題,我們這一個車隊的人都要跟著你受罪。”

隨後,薩博哈騎馬跑到前面,追到了一位大內太監的身邊,低聲問道:“勞駕問一下,太后後面那塊黃布蓋著的車廂,裡面有沒有什麼貴重東西,剛才掉下去一個抽屜。”


“哎呀呀,你們這群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最近幾天,太后心情都不好,我看你們是直接往槍口上撞。”老太監毫不客氣的罵著薩博哈。“在這給我好好等著,我去問一下。”

沒過多久,老太監回來了,滿臉愁容的問道:“我問你,抽屜裡面的兩個核桃還在不在?”

薩博哈回答道:“核桃?整個抽屜都掉進去了,哪裡見到什麼核桃?”

“完嘍,完嘍,趕緊回去給我找,如果今天晚上找不到,等著殺腦袋吧。”沒有等到薩博哈回話,老太監轉身就走。

看到事態的嚴重性,薩博哈轉身騎馬回去,張羅周圍所有的人,立刻下河去摸。當時已經10月份了,山溝裡面的河水刺骨的寒冷,但是沒辦法,總比腦袋搬家好。


這從中午一直摸到晚上,終於在下游挺遠的地方,摸到了兩顆核桃。不過拿在手裡面,感覺有點不對勁。兩個核桃光滑無比,似乎用了很久,但是並不知道用處是什麼。

在水裡洗了洗,薩博哈小心翼翼的捧著送給了老太監:“您看看這核桃對不對,是不是太后丟的。”

只見老太監沒好氣的說道:“你在這等著,我去給你問問。”沒有一會的功夫,老太監從裡面出來了。“剛才給你問了太后的貼身宮女,算你們運氣好,這次小命保住了。”

又輾轉了一段時間,慈禧太后終於來到了西安。來到西安之後,慈禧太后的心情大好,決定論功欣賞。而這其中,還有一份薩博哈的功勞。

由於薩博哈找核桃有功,慈禧太后就把自己的貼身宮女賞賜給了薩博哈。新婚之夜,薩博哈也顧不著床笫之歡,非要問個明白:“那個核桃到底是幹嘛的,為何這麼重要?”


宮女本來不想說,畢竟是閨房私事,而且還是太后的閨房私事。然而轉念一想,現在嫁都嫁過來了,有什麼不好說的?

只見宮女說道:“這核桃來的不容易,雖說是普通核桃不假,但是這核桃的外皮,是我和幾個姐妹輪流用肚皮磨出來的。因為太后老佛爺老了,兩個腮幫子都已經凹下去了,平時不好化妝。化妝的時候,只能塞上這兩個核桃。”

“聽說你還把這個核桃丟了,可把我們幾個姐妹嚇壞了。當初為了磨出這兩個核桃,我們姐妹花了幾個月時間,肚皮都磨破了好幾次。”

聽完了這些,薩博哈內心感慨道:“大清不亡,天理難容。”


史之策


古人的智慧往往令我們後人歎為觀止,四大發明我們已經耳熟能詳,震驚古今中外,除了四大發明以外,其實古人還發明瞭很多奇技淫巧的東西。

首先我們不能看到這四個字就想入菲菲,奇技巧淫是指新奇的技藝和作品,並非廣大男士腦中之所想。那麼中國古代的時候,人民發明了哪些奇技淫巧的東西讓我們驚歎和驚奇呢?

所謂人的生活根本離不開衣食住行,我國古人的奇技巧淫當然也與衣食住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肚兜

說起肚兜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女媧和伏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以後通婚,生兒育女,創造用來遮掩人體之羞的肚兜。

但根據歷史記載,肚兜出現在公元前818年,《左傳》“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於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戲於朝。”也學者認為肚兜最早出現在唐朝時期,是楊貴妃和安祿山掩蓋他們的私情而發明出來的,顯然這個說法有一定的漏洞。還有一種說法是肚兜起於漢朝時期,獨身女子因為害怕被一些男子欺負,所以用布纏胸,再以帶子系至背後,起保護作用。

肚兜的外形一般都是正方形或長方形,對角設計,上角裁去,成凹狀淺半圓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圓弧形。 一些心靈手巧的女子還會在肚兜上繡上一些精美的圖案,比如鴛鴦、牡丹各種代表吉祥的圖案。

總而言之,肚兜的發明可以說是一種奇技巧淫,肚兜主要作用還是為了起到保溫的作用,另外可以達到束身的效果,讓女子的形體更加魅力四射。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一般仰仗男子生存,肚兜也有取悅自己夫君的效果,讓夫妻之間更加恩愛。

衛生帶

眾所周知,古人相對現在而言思想比較保守,古代女子一般都是大門不出的大家閨秀,自然羞於提起私生活,更何況在古代視為不潔的月事。

自然集市上沒有處理女子月事的物品,偉大的古代人們自己創作出來了衛生帶,完美解決了古代女子的尷尬。

部落時期人們已經知道用一些獸皮和樹葉來掩蓋主要物品,這個時候女子一般那幾天都會用一些乾燥物品擦之,然後用清水洗淨。

然後到了封建時期,衣物已經普及,聰明的古代女子用布條包裹一些草木灰,把布條兩頭用細線系在腰間,這就是古人所稱的衛生帶。

有了古代女子在閨房之內發明創作出來衛生帶,讓女子們可以在生理期可以很好的保護自己,可以說是衛生帶也是一種偉大的發明。

我們現在生活中好多東西其實都是融合了古人智慧的結晶,古人的奇技淫巧,一個小小的筷子都有7000多年的歷史,更何況其他物品。

古人發明的奇技淫巧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古代的冰鑑、青銅卡尺、水晶杯等等無不在闡述古人的智慧,讓後人欽佩古人的奇技淫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