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爱上写作的「Bear」

00:序


没有什么比沉浸在创作的欢乐与激情中挥笔疾书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

这是我在尝试写作十个月之后的最深刻的感受。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让我爱上写作的APP非「Bear」莫属了,一切的开始都源于一次美丽的邂逅。

本文结合我日常写作的顺序,借助「Bear」的各个特性,看一款软件是如何覆盖我写作的整个流程。


让我爱上写作的「Bear」

「Bear」


注:

1. 「Bear」是一款支持MarkDown语法的笔记软件,关于MarkDown语法部分可以参考少数派其他文章,本文不再介绍。

2. 本文介绍的「Bear」功能为订阅Pro后版本。



01:颜值即正义

笔记类的软件已经尝试过很多,每款APP功能都能够满足我使用,但是却没有一款能够吸引你去打开的软件,原因很简单:缺乏软件设计的美感。

无意中阅读「果核Group」的文章时,主笔强烈推荐了这款应用,下载使用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现在「Bear」已经成为我的主力笔记软件。

「Bear」采用极简的界面设计,让你在写作时能更加专注思考。现在「Bear」提供了十多种的皮肤可以选择(一天换一个,天天好心情),且能随着iOS、iPadOS、MacOS颜色模式自动切换。标签栏的图标基本上能涵盖互联网热门标签,同时也提供了很多自定义的图标。种种的改变都是为了能配上「颜值即正义」。


让我爱上写作的「Bear」

支持多套主题的「Bear」


02:「足够的轻」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和转瞬即逝的灵感,这就要求笔记软件足够的「轻」,即开即用,帮你捕捉瞬间的灵感、积累写作素材。这点上「Bear」做的很好,「足够的轻」主要是体现在几点:

1. 随时待命:通常我在写一篇文章之前都会把关于这篇文章内容的想法随笔的记录在「Bear」资料参考的标签下,这样的记录是杂乱的、随机的,有时是自己的新想法、有时是搜集的素材,所以打开APP要快,无需等待。

2. 晨间日记:现在正在努力调整生物钟的我会在每天早上五点把昨天日记随笔记录下来(晚间日记往往因为疲惫无法坚持),记录的内容大多是流水账,但这样的好处是能快速激发我的写作状态,尽快的完成今天的写作任务。

3. 优化的Markdown语法:「Bear」的Markdown语法并不多,都是与最常用书写相关,掌握起来没有难度,却能给你的写作带来效率的提升。

4. 支持快捷指令新建笔记,支持Siri新建笔记:这样能让你随时能新建笔记。我的晨间日记是利用快捷自动化每天上午五点新建一个当天日期为题目的笔记,格式为今日记录、今日思考简单的格式,这样我打开电脑就能开始书写。


让我爱上写作的「Bear」

自动化新建晨间日记

5.

优秀的标签管理:「Bear」与其它笔记类软件不同的是采用了标签管理的方式进行分类,在开始写文章时你不用提前将文章分类键好,而是通过输入标签(#)即可快速分类,标签分类通过添加斜线的方式支持无限嵌套,非常灵活,也让管理文章更加高效。


让我爱上写作的「Bear」

方便快捷的标签管理

03:中、重度写作也胜任

另类的写作大纲

在撰写的文章较长时,一般需要文章大纲,不仅能够帮助作者快速捋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在必要时也可提供给读者方便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我会使用「待办事项」来实现文章写作大纲的功能,在题目下面将文章的二级标题作为待办事项,每写完一个二级标题内容即勾选,这样即使不打开文章也能了解我的写作进度,用来对抗我严重的拖延症。


让我爱上写作的「Bear」

另类的写作大纲


多窗口写作

开始正式撰写文章时,我通常会把之前资料参考所收集的内容提出作为一个单独的页面置顶放在最前面,之后便是文章的主体,最后还会打开浏览器作为资料参考内容的补充,将不懂或疑问的内容检索后添加到文章的主体。

Mac端上双击文档或点击「菜单栏→笔记→在新窗口中打开」实现在单独的窗口打开,同时为了统计写作的情况,可以将文章信息标签作为单独的页面放在右下角。信息面板、提示面板、笔记内容都可以单独页面展示。


让我爱上写作的「Bear」

单独窗口并排写作

实时的笔记链接

如果你在系统性的写作,实时的笔记链接也许会对你有帮助。通过[[来实现多篇文章的关联,从背景介绍、理论研究、实验设计、到最后的结果都可以单独成文,最后在总结时便可以将前面的文章整合在一起,同样也适用系统性学习笔记的记录。


让我爱上写作的「Bear」

实时的笔记链接


04:多设备的无缝体验

「Bear」是「一个优雅、灵活的写作笔记应用」,优雅体现在整体的UI设计,而最能体现灵活写作的无疑是通过iCloud云同步实现的多设备的无缝体验。

在路上用iPhone记录灵感、搜集素材,在电脑桌前Mac上认真撰写,在沙发iPad上仔细阅读和修改,多设备之间无缝的体验能让「写作」这件看似很难的事情分解到生活的各个部分,自然也就不难完成。更何况写作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环境,换个环境换个心情,也许你的灵感就来了,也能让你的写作不在拘泥于一种枯燥的形式。


让我爱上写作的「Bear」

多设备的无缝体验

05:发布这件事挺简单


常规发布

「Bear」支持txt、md、ePub、html、docx、pdf、jpg等格式的导出。不管是发布到网上还是将系统文章倒入到Word进行下一步操作都非常方便。可以选择单个文件或者同时选择多个文件一起导出。不过导出的形式都很单一,PDF还好,Word中可能还需要进行调整。

另辟蹊径

当然如果你对官方的导出样式只是简单的黑白色不满意,想要按照主题颜色导出,可以参考「林十兄」的办法:

1. 将「Bear」写好的文章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然后调整窗口大小,直到适合手机屏幕观看为止。

2. 使用「Xnip」「截图」等软件将编辑器区域部分多次截图。

3. 电脑上使用「Photoshop」,手机上可以使用「Picsew」等软件进行图片拼接。

4. 即可发布。


让我爱上写作的「Bear」

调整好的图片拼接

06:一些小心思的功能

特殊搜索:笔记较多时即使按照标签查找也是比较麻烦的事情,「Bear」除了支持常规的关键词搜索外,还支持@附件、@待办、@任务、@标题等搜索方式,同样可以叠加来实现更加精准的定位。

支持浏览器扩展:在Safari中看到比较有意思的文章可以通过「将文章共享给Bear」功能将文章导入到「Bear」中,加上个标签,在后续文章整理时便是参考素材。Mac上同样可以使用,不过需要安装插件。

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功能,比如可以查看十六进制颜色、代码高亮、Timing管理「Bear」的使用时间等功能,只是这些我在日常写作中用到的并不多,所以不在这展开讨论了。


让我爱上写作的「Bear」

「Timing」管理「Bear」写作时间

07:一点遗憾

正如前面介绍的一样,「Bear」能在iPhone、iPad、Mac上提供无缝的使用体验。但受限于工作的原因,我大部分时间仍在使用Windows,有时在工作中有灵感或想系统性的写点什么只能掏出手机来记录,这样的间断体验并不友好,更何况手机的输入效率在写长篇大论的文章时真的太低。

所以对于网页版的「Bear」上线真心十分期待(官方称Windows版客户端暂时无开发计划),让我早日能从Windows尴尬处境走出来。



08:尾巴


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

这是一句激励我开始「写作」的罗兰名言,的确,在这十个月的过程中,「写作」让我更好的认识自己,将我从焦虑和迷茫中走出来。在节奏如此快的今天我们是不是该留点时间去认清自己,这样才能在判断前进方向时才不至于迷茫、犹豫不决。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写作新手,我将「Bear」安利给你,愿你在「写作」的路上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以上,我是麦豆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