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的九头蛇相柳是什么来历,和日本的八岐大蛇有什么关系?

林屋公子


天地初开,万物萌芽,人类诞生,钻木取火,仓颉造字,文明降世,历史与神话相依相存,一针一线钩织成了时间的螺旋。

中国的《山海经》,日本的《古事纪》,希腊的《神谱》…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上古典籍之间却隐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贯穿了人类神话史的“蛇文化”。

民间传说,《山海经》中的九首巨兽相柳,被黄帝挥剑削下一颗头颅后逃到了日本,成为了日本神话中的凶兽八岐大蛇。

通过下文的分析对比来看,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与其说相柳就是八岐大蛇,不如说日本神话通过借鉴中国神话,按照相柳的能力、外貌创造出了八岐大蛇这个神话人物。

外貌与能力的联系

相柳出自《山海经·海外本经》,又称“相繇”。外貌意为“相”,多枝多首意为“柳”,茂盛意为“繇”。

相柳人面、九首、蛇身,青皮,身长万丈,口能吞山,能吐毒水,所到之处皆成毒沼。

八岐大蛇出自《日本书纪》,又称八俣远吕知。

八岐大蛇是日本神话传说中的巨型凶兽,八蛇头、八蛇尾,蛇身犹如高山一般巨大。(这不就是给鲲吃的鱼虫吗??)

八岐大蛇生活在水中,喜好吃人,以八个巨大的蛇头作为攻击手段。


(八岐大蛇兽究极进化…相柳兽)

相柳与八岐大蛇在外貌与能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相柳是“九头、人面、蛇身、一尾”,而八岐大蛇则是“八头、蛇面、蛇身、八尾”。
相柳能够吐出毒水,法术伤害高,所到之处生灵涂炭,而八岐大蛇则是靠蛇首攻击,输出全靠咬,能力上差距甚大。

相比之下,八岐大蛇的形象过于“兽化”,相柳则更加“神魔化”,更相是八岐大蛇进化后的形态,但相柳与八岐大蛇在外貌设计上仍有异曲同工之妙。

神话背景之间的联系

根据《山海经》记载,相柳是水神共工的头号打手。

话说天帝派遣水神共工降下滔天洪水惩罚人间生灵,人间的帝王舜,命令大禹率领诸神将治水,共工因阻止大禹治水而被打败。

相柳为了替共工报复大禹,大肆毁坏大禹筑的防水堤坝,并喷出毒水制造沼泽,阻碍大禹部队前进,

大禹一怒之下“开大”砍死了相柳。八岐大蛇是日本民间流传的一种怪物,八岐大蛇喜爱吃人,中杀孽深重被日本大神须佐之男所杀。

相柳的意义在于,他衬托了大禹治水的伟大,同时也显示出了大禹的武力。

八岐大蛇更为直接,好似奥特曼打怪兽一般,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让须佐之男刷怪升级。

相柳与八岐大蛇在各自神话中的地位大致相同,都是被当做“经验包”用来刷的,怪兽终究逃不过被英雄打败的诅咒。时间上的联系

相柳出自《山海经》,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221年。八岐大蛇出自《日本书纪》,成书于686年。相柳相当于八岐大蛇的“祖辈。

顺带提一下,《日本书纪》全书都是由汉字撰写的,日本学者也称《日本书记》中的内容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重,因此我们甚至可以将八岐大蛇看做是大巫相柳的“翻版”。


白话历史君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


相柳长什么样子呢,《山海经》原文是这么记载的:“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这个相柳氏啊,长着九个脑袋和都是人的面孔,身子是一条青色的长蛇。


相柳原本是水神共工手下的一名臣子,后来水神共工被火神祝融打败,逃到了昆仑山以北的西北大荒里去了,身为手下的相柳忠心耿耿,也跟着跑到大荒里。


他的九个头分别在九座山上吃食物。相柳所到之处,都会变成沼泽和溪流。


八岐大蛇长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根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里描述,八岐大蛇拥有八个脑袋和八个尾巴,身躯庞大到能把八个山谷和八个山岗都填满,岐就是分支的意思,头部尾部各有八个分支,所以才叫做八岐大蛇。

八岐大蛇的样子非常恐怖,眼睛血红色像两盏大红灯笼,身上长满了青苔和各种杂树,而它的肚子总是血淋淋的,像烂掉了一样。


严格来说相柳和八岐大蛇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它们的相同点无非是都脑袋长得比较多。非要说有关系,八岐大蛇很可能是唐朝年间中国妖怪大量出海后日本根据自身国情对相柳加一改造而成。


光从外貌上来看,相柳就八岐大蛇就不一样。


八岐大蛇有八个脑地,而相柳比它多一个脑袋。


八岐大蛇从头到尾都是蛇的样子,而相柳的头却是人的头。八岐大蛇有八条尾巴,而相柳只有一条尾巴。

八岐大蛇和相柳不仅长得不一样,来历也不一样。

八岐大蛇来自日本神话中的高天原,高天原就相当于咱们中国神话中的天庭。八岐大蛇从高天原跑到古代日本到处吃人,就更西游记里的神仙坐骑下界为妖差不多。


八岐大蛇和相柳的最终结局也不一样。


八岐大蛇被日本著名的大神素盏鸣尊斩杀,而相柳则死于我们著名的治水英雄大禹之手。

《山海经》中记载,大禹杀死了相柳氏,血流过的地方发出腥臭味,不能种植五谷。大禹挖填这地方,多次填满而多次蹋陷下去,于是大禹便把挖掘出来的泥土为众帝修造了帝台。

综上所述,八岐大蛇是八岐大蛇,相柳是相柳,二者之间除了脑袋多这点比较相似之外,是中日神话传说中完全独立的两个不同个体。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有不同意见也欢迎指正。


山海经解密小七


《山海经》中相柳出现于《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除了后者名字叫“相繇”外,其余内容基本一致,都讲述大禹了诛杀共工的臣子相柳的故事,经文中还记载了相柳的血腥臭无比,所蔓延到的地方五谷不生。

此后大禹还在这个地方筑起了众帝之台。



毕沅在这一段的注释里说,“九头,九人也。”把相柳理解成九个人或是九个不同的部族是比较常见的一个观点,依照这个思路的话,大禹诛杀相柳,即是共工争帝的神话不完全形态。

此外,大禹、共工、相柳都与洪水神话关系密切,一部分学者认为因为共工、相柳的治水方法与大禹不同,矛盾激化,才发生流血冲突。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因为蛇、洪水的意象非常古老,相柳应与创世神话有所联系。



有些学者则反对上述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把神怪人话,落入了儒家史观的窠臼。以王红旗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认为,相柳的血腥臭不能生五谷,实际上是指土地盐碱化。



至于和日本的八岐大蛇有什么关系,很难判断。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的九头怪物都非常多,《楚辞》中的“雄虺九首”是九头蛇,《淮南子》中的“九婴”可能是九头蛇,希腊神话有九头怪希特拉,百头怪拉顿。

只能说在人类早期对于世界的认知大同小异,幻想出来的形象有所共性。日本因为深受中国文化影响,所以在判断上会稍显暧昧。


凤妖


关于“九头蛇相柳“,是舜帝时代大禹治水时被整治的人。事件的原委是颛顼帝未期,共工“堕高堙庳”绝不周山以利东来西往之道,造成滔天洪水;共工自恃功高与俊争为帝不果,自此生叛心,帝俊、尧均有治理无有成就,舜委鲧去治理,鲧作城郭而周边民众不认可被舜诛,又派鲧子禹治理,禹以“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厥之,三仞三沮…禹杀相柳,其血腥…。”这个现场就是官亭“喇家遗址”。大禹治水,治理因“洪水”引起的叛逆之患,又五行南方土丶北方水,治理北方又曰”治水”。相柳为巴人一支系,巴蛇在尧帝前及尧都进行过“放、窜“处理,柳为共工较大的部落;九头蛇指巴蛇支系多,是山海图中表意”纹字”,先秦山海经成书时化为今字。至于日本什么大蛇,尚不知道。


巴人30


近日有网友提问:《山海经》中的九头蛇相柳是什么来历?和日本的八岐大蛇有什么关系吗?

1、相柳有什么样的故事

相柳,又名相繇、相仰。《山海经》中对其有两处记载:

之一:相柳是共工的大臣,长有九个脑袋,九头分别在九座山上寻食吃饭。相柳所到之外,地下陷而成为沼泽、溪流。后来,大禹杀死相柳,发现其血液流经之地发出腥味,无法种植五谷。

大禹填挖这些地方,但填土后会再陷落,“三仞三沮”,数次都是这样,大禹就把被血腥浸染过的泥土堆积起来,给众帝们修造了帝台。帝台在昆仑之北,柔利国之东。

相柳的长相是九头、青色的人面、蛇身。天下练习箭术的人,从来不向北射,因为敬畏同样埋葬在北方的共工神灵的共工台。共工台位于相柳帝台的东边,台呈四方形,所有的台角上都有一条蛇,蛇身的斑纹与老虎相似,头向南方。

之二:相繇是共工的名臣,长着九个脑袋、蛇身,身体相互盘绕,结成环形,吃九座山上的食物。喷吐驻留处会变成沼泽,水质辛辣和苦涩,世间百兽谁也无法居住。

大禹治水时,杀死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大禹挖土多次填埋它,数次填埋均失败,只好挖成一个大池,诸帝把泥土堆积成高台。这个诸帝台就在昆仑山北边。

2、相柳故事的真相是什么

后人多认为,相柳故事真相是这样的:相柳与共工同属南方蛮族部落,相柳与共工同样擅长治水。共工与黄帝争夺中原帝位失败,就放水淹没中原,导致史前一场大洪水。最终,共工被黄帝杀死,但大洪水仍然肆虐成灾。

不善治水的黄帝部落,经过鲧治水失败后,大禹总结其父失败经验,“堵”为“疏”,平定水患。在这个过程中,杀死了接替共工成为族人首领的相柳。故事的缘起无疑是上古时期两个部落的战争。

不过,对于《山海经》中讲述的这个故事,人们普遍认为有3个怪异之处:

为什么相柳是九头蛇?在九座山上吃饭?

为什么相柳所经之处,五谷不生、百兽不居?

为什么相柳台的台角上都有一条蛇,蛇身斑纹与老虎相似,头要朝向南方?

要回答这3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

相柳在共工死后,以蛇为图腾,带领着九大氏族的首领,分别占据着九座山繁衍生息。而他们在与炎黄部落的战争中,全部以蛇图腾为标志,九头蛇实指九氏族的首领。

以相柳为首的九氏族首领,在大禹治水中,多次在炎黄部落的饮用水源地下毒,使水质腥臭,污染了水源和土地。所以,水源地周围五谷不生、百兽不居。

黄帝打败并杀死相柳等九大氏族首领,还用土填埋这些水源地。最终,在被相柳等人污染的水源地上筑成了高台。在高台上雕刻上蛇图腾,并朝向相柳的故土南方。

3、为什么日本会有八岐大蛇的故事

关于九头蛇相柳就是这么简单吗?显然不是!因为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关于九头蛇的故事,其中又以日本的八岐大蛇为最有代表性。

在日本的神话传说中,八岐大蛇拥有八头八尾,头尾如山峰般巨大,生活在深海狂澜中,是邪恶和灾难的象征。熟知八岐大蛇的人应该知道,这种怪物同样是出现在日本的蛮原时期,同样是被日本上古英雄须佐之男所杀……

日本的八岐大蛇故事,为什么与九头蛇相柳故事如此相似?对此,有学者认为:

八岐大蛇的是上古大洪水在日本的投影,日本列岛生活的人们同样认为是一个怪物导致了大洪水。

八岐大蛇实质上是九头蛇相柳海外版,最终被英雄所灭,反映了人们与大自然的抗争。

还有很多网友认为,相柳是九头蛇,八岐大蛇是八头蛇,说不定相柳并没有被黄帝杀死,而是只砍下了一个脑袋,跑到日本列岛去了。

也许,被黄帝打败的相柳部落,其中8大部落的后裔,跑到了日本吧。毕竟,以蛇为图腾在东亚文化很多国家都有过……


指动济南


有可能二者之间所指是同一状态的事物,这里的多头蛇可能指的不是现代动物的蛇,而是指石油或会流动的液体。相柳的柳与流同音,也可能表示石油会流动的状态。相柳血液腥臭,正合石油有气味的特点。筑帝台,也许就是治理石油的一种方法。如果不是石油,那也许是会流动的核废料等。九头也许是核辐射所致的基因突变。总之,个人认为,相柳是状态命名,八岐是地点命名。


山外青山眼前过


这个问题,简单说一下。从共工,到九州,再到九头蛇,这是炎帝氏族问题。“蛇”,即“它”,即可为“也”,或为“壹”。读“社”,从“社”解;读“也”,从“噎”解;读“壹”,从“噫”解;读“它”,从“踏踏”之声解,“踏”,欢快的祭祀之舞步。

对照在古“山经”,本“肥遗”。流传至古楚国,错读、错解为“委蛇”。因此,其后一直无解读。

详解的话,得一两万字说清,简说就这样。见谅了!


愚人


简单说,【蛇】的本字是【它】,即当今你我他的他、彼,本义是指异于自己的存在,自己理解不了的事物,因为无法理解带给人以恐惧。如果具体说,可以指感情失控下的自我意识减弱乃至彻底的丧失,就是精神分裂。梦魇和精神分裂是古人常常遇到的问题,也给古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和恐惧,故古人见面就问“无它乎”。

【九头】的九是最大的数字,象征最大、极。九头蛇是对感情完全失控,自我意识完全丧失的形象化和象征,往往以女性的形象显现,相柳的血实际上就是经血。

西方的美杜莎和中国的妲己、日本的八歧大蛇都是该九头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