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凤凰山”建设者:“家门口的战斗,说什么也要参加!”

3月10日上午,中大五院凤凰山院区将正式落成交付,距2月9日项目开工刚好一个月。这是国内首个永久结构形式应急医院,不仅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疫情结束后还将作为流行性传染病院区继续使用。

“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前后近12000人投入,高峰时期,近4000人在项目现场同时施工。

作为项目总承建方,中建三局一公司在春节期间迅速组织大批施工人员。他们辞别家人,立刻投身于凤凰山医院建设中,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将原本按工程量定额计算需要278天的工期缩短到25天,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巨大的挑战面前,中建三局一公司安装公司华南经理部的1300多名建设者承担了项目综合机电、医疗气体、污水处理等近10项系统施工任务,汪宗伟父女就在其中。

珠海“凤凰山”建设者:“家门口的战斗,说什么也要参加!”

早在2月初参建命令刚刚发布时,父女俩便从河南老家开车,一路跋涉1000余公里到达项目建设现场。汪宗伟说,年前因为交通管制未能参建武汉雷神山医院,实在太遗憾,“这次参建凤凰山院区是‘家门口的战斗’,说什么也要参加!”

珠海“凤凰山”建设者:“家门口的战斗,说什么也要参加!”

在凤凰山院区施工现场,有着30多年施工经验的汪宗伟负责D区暖通施工。“10天内要完成D区90%的暖通施工任务,这事我从未经历,也从未想过,正常情况下至少要9个月的时间,更何况院区内有许多地方还需要特殊处理。”

汪宗伟的女儿汪小丽则在项目部负责材料工作,从2月11日抵达至今,她已经完成了300份材料送货单入账、1500项材料领料台帐建立,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材料保障。

因项目工期十分紧张,尽管父女俩同在一个项目,却常常几天都见不上一面,只能在材料调拨时匆匆相聚,更多的时候只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

“虽然见面很难,有时候会很担心爸爸,但这都是为了早日能建成医院,一切都是值得的。”汪小丽说。

【记者】刘艳婷

【通讯员】邓毅群

【作者】 刘艳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