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一位“准外婆”发帖求助,结果炸出了一群憋着想吐槽的妈妈……

澳大利亚一位“准外婆”发帖求助,结果炸出了一群憋着想吐槽的妈妈……

其实澳洲人也会隔代育儿,但通常不会选择三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大部分是在周末搭把手,或者当年轻父母需要单独约会、有事情无法脱身的时候,帮忙临时照看。

除了很少有祖辈全职带娃之外,外国麻麻们面临的隔代育儿矛盾,其实和中国麻麻大同小异。

前几天在Facebook的珀斯妈妈群里,我忽然看见了一个非常醒目的帖子,是一位叫做Maxine 的“准外婆”问网友,自己应该如何迎接新生儿的到来,没想到却炸出了各种憋着想吐槽的妈妈们……

澳大利亚一位“准外婆”发帖求助,结果炸出了一群憋着想吐槽的妈妈……

来看看她们都直言不讳说了些啥。

“千万别仗着过来人的身份提建议”、“千万别指手画脚”

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父母的育儿方式,不要给一些类似“以后你就知道了”、“我就是这么把你养大的”无用的建议!

——Tahnee Nicole Forster

Kerry Grocke回复:我妈就是这么说的!脑壳痛!!

Tahnee Nicole Forster回复:懂!真是超级无语...而且你要是不那么做就好像为老不尊一样!!!不听就各种跟你甩脸子....我真想说,您要觉得不舒服就别在这帮倒忙!真的气!!!

相信自己作为一个妈的直觉——该帮忙的时候也别问,直接上手。千万别仗着老人身份给人家“提建议”。

——Brittany Taylor

Maxine本人回复:嗯!读完这个的我学聪明多了哈哈~

Sacha de Wit回复:赞同Brittany!

该帮的帮,但只有被要求时再提意见。可以尽情宠孩子,永远无条件爱他们!

我也是孩子的外婆。有了孙辈以后我更能体会到什么叫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像曾经抵制父母强加我的事一样。父母应引导孩子,而不是强迫他们去怎样做,毕竟规矩这东西会随时代发生变化。享受和孩子们一起无忧无虑的时光吧,世界上大概没有比当祖母更幸福的事情了哈哈,不用想那么多,只管尽情去宠爱他们!

——Karen Letch

情感支持很重要”

如果宝宝哭了,就把他/她送回父母的怀抱——尤其是妈妈。对于一个新妈妈来说,眼睁睁看着别人在哄自己哭泣宝宝,而她明知道宝宝需要的其实是妈妈,这场景真的太残酷了。

——Shell Bell

如果孩子妈跟你抱怨养孩子好辛苦、好累之类的话,请不要回应“当妈就是这么回事”或者“现在你知道我养你多辛苦了”之类无用的回答,要不就直接帮忙,要不就好好做个倾听者。

——Alyssa Webb

不要拿话噎她、质疑她,如果她需要帮忙请搭把手就可以了!恭喜!

——Kristy Hawkins

科学育儿,别用老经验!”

让孩子仰卧入睡,6个月前无辅食,注射百日咳疫苗。

——LeteTrixie N Andrew Palmer

建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及阅读婴儿猝死综合征指南。

——Krystal Ann

一岁前不要喂蜂蜜。

——Sara Keeble

不要给小孩用通鼻膏。

——Harri Megan Lewis

尊重孩子父母,让孩子仰卧睡。

——Danielle Boulton

(尤其是男孩)直到换下个尿片的前一秒——千万千万把下面包住!

——Juju Jackson

为新生儿选择向后的儿童安全椅,正确安装安全座椅……学习儿童安全乘车的知识,比如为何安全带不能打结、为何乘车时不宜给孩子穿太多衣服等。网上有很多相关的科普。

——Emily Travers

Maxine回复:那就干脆不要乘车算啦~

Emily Travers回复:您当然可以选择不带孩子开车...但是多学点知识总没有坏处。为什么要选择向后的安全座椅,为什么要正确安装安全座椅、系好安全带等等...就算您不开车,了解这方面知识也保证孩子更安全。说不定学完这些以后您比孩子爸妈懂得都多,甚至都能教教他们这些关于儿童安全乘车的知识呢!

您会发现如今的育儿方式和30年前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Leeanne N Kev Doewny

Maxine本人回复:?????

Leeanne补充:您会发现虽然曾经您就是那样把孩子带大,但从前的育儿方式现在已经完全落伍了,育儿专家对那些方式说“不”是有科学依据的。

少用爽身粉,少用强生婴儿用品。帮孩子和孩子妈准备有营养的饭菜,按需而不是定时喂孩子,六个月前不给孩子喂辅食...最后一点是除非孩子爸妈允许,不要给孩子们吃巧克力之类的甜食,尊重孩子父母的育儿方式。

——Sarah Llewllyn

请注意宝宝食物过敏的情况,在这方面多听听孩子妈的意见,按需喂孩子。

——Jane Ashworth

有什么事先问孩子妈的意见,网上的内容不一定是对的,网上的谣言很多!多阅读育儿方面的专业书籍,关心孩子爸妈的需求,只在需要时提供帮助……恭喜!祝好运!

——Gosia M M Redpath

研究证实曾经一些惯用的育儿方式其实是不正确的,另外,医生、助产士和护士都会给出许多关于安全、正确育儿的好建议!

——Rach Mixy Park

别干涉父母的养育方式”、“尤其别干涉母乳”

如果孩子妈妈想母乳,千万不要强迫给孩子喂奶粉!如果孩子频繁要吃奶,多喂一喂母乳就够了,时间长了就好了。如果还是不行,请让孩子妈妈咨询育儿师,不要轻易评判孩子妈,不要说她饿着孩子了!这又不是她的错,她的压力已经很大,周围的人请一定管好自己的嘴!!!不要一直吵着给孩子喂奶粉!!!!

——Amanda Warren

Katrina Bennett回复:赞同楼上!一开始我也以为自己奶水不够,身边一群大妈都让我给孩子喝奶粉,说什么这样多容易呀之类的话!幸亏没听她们的,整个哺乳期,身边总是时不时跑出来个大妈让我喂奶粉,真的很烦!!

Amanda Warren回复:简直不能再赞同!能理解孩子爸和孩子外婆都想喂孩子、和孩子更亲,但帮孩子洗澡、读故事书难道不更好吗?不过看到大家现在都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法也实在让人感到些许欣慰...我坚持母乳喂养孩子直到一岁半。

尊重孩子父母的育儿方式。尊重他们选择断奶、喂辅食的时间,孩子6个月大前不要给孩子任何辅食。孩子父母未同意前不要随便给孩子吃辅食,这样做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孩子父母不想给孩子辅食,不要试图“纠正”,这样做只能导致你们之间的关系变差,甚至失去孩子父母的信任,说不准都不敢再让您看孩子了。记住,您怎么想是您的事,但孩子是他们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您做为家人的帮助和支持!

——Katrina Bennett

支持孩子妈妈的育儿方式,他们知道该怎样做,也知道该如何寻求建议(这儿就有很多!)。除非发现他们的方式对孩子不利,不要随意进行评判。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父母的选择——例如:儿童安全座椅,6个月前无辅食,睡眠训练等等。

——Kahlia Wiese

不知道您是外婆还是奶奶……总之,有不确定时一定一定先问问孩子爸妈的意见!再次强调:不确定的地方就多问一句。时刻记得她也是第一次当妈,有问题大家可以一起解决,但一定要尊重她的意见。她知道怎样做对孩子对家庭更好,所以按她的想法去做。如果她没给你派任务,可以问一问、主动提供帮助。有效的沟通对母女/婆媳来说都非常重要。

——Ashley van Emden

玩具、礼物都不重要”、“能分担家务是最好的”

身体力行的帮助远胜送礼……您来的时候记得帮孩子妈洗洗碗盘,清清地板,晾晾衣服,她洗澡的时候帮忙看看孩子,带孩子出去溜溜弯...逛商场的时候或许也可以带上孩子?每个月帮忙照看几晚上...相信我,孩子出生是对整个家庭关系的一大考验!您能提问就说明有心愿意帮忙照顾孩子,同样是新手妈妈,我想说感谢!

——Kristie Sweetin

再多的玩具也替代不了在身边的陪伴——来自一个每天拾玩具到腿软的妈。再有趣的玩具也有厌倦的一天,快乐的回忆却会永存。

——Amber Mizen

他们会觉得生活充满压力,而时间总是不够用。您或许可以尝试帮忙做饭、打扫卫生、购物……相信我,他们会很感激您!恭喜做外婆!

——Stacey Lyon

能理解您想帮忙的心意,但是请一定问问孩子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爸妈也很愿意帮忙,但我实在不喜欢他们质疑我的育儿方式...虽然他们可能也不是有意的。当外婆的可以多宠宠孩子们,真心的疼爱比什么礼物都重要!

——Tamara Cosheril

我父母做的最棒的一点就是——他们从来不对我们的育儿方式指手画脚,除非我们主动问。恭喜!

——Aimee Wainwright

如今,妈妈们得到有关育儿的建议越来越多,我们其实比上一辈人更懂得如何正确抚养孩子。我妈和我婆婆帮我最多的就是在我喂孩子的时候帮忙清理卫生、做饭、洗尿布、晾衣服...在身边支持我。新妈妈们最需要的是和孩子安安静静、舒舒服服地呆一会,而不是在这个时候还要招呼“客人”。

——Eryn McArthur

他们需要您怎样做就怎样做……能理解听小辈的意见确实不是件容易事,但尽力让孩子妈妈做主吧。最好能帮忙做饭……最后恭喜做外婆,您一定能做得很好!——Leanne Kelly

Max本人回复:我女儿是个厨师,而且我厨艺不太行...所以她做饭的时候孩子就归我啦~期待和孩子们缩在沙发里看电影,带他们去海边散步~希望孩子爸赶快建好围栏~~迫不及待看到他们爬树的样子!想赶快和孩子们一起种花园~~

您愿意学习,真的太棒了”

您这么问值得一赞!

——Giverny Mckenzie

您愿意学习的态度真的非常好!给奶奶\\外婆们的榜样点赞!

——Beck Hamlin

Maxine回复:额..我们那个年代根本没有纸尿裤,全都是布垫子,假期也短...可比现在辛苦多啦!

为您的帖子点赞!我自己是三个孩子的妈,非常赞同不要随便对别人的育儿方式指手画脚。

——Jennelle Porritt

我妈跟您一样好!她对我说“别担心,有我帮你呢!”她真的帮我很大忙!做家务、做饭、听我倾诉...各种支持我!她说,看我从一个孩子变成孩子妈,为我感到骄傲!我也为我妈感到骄傲!!每个妈妈生完孩子都需要很大支持!有我妈帮忙,我感觉自己好幸运...真的,生完孩子妈妈的注意力会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时候真的非常需要有人来搭把手!

——Kristy Lee

恭喜!您这样提问已经说明您想做个好外婆!作为孩子的妈妈,真心希望有人能帮忙整理下房间,做个晚饭,带带孩子...我不太会主动要求孩子外婆帮忙。或许她可以列个家务清单?这样您去的时候就不用再问需要做什么了。再次恭喜做外婆!

——Laura Yates

澳大利亚一位“准外婆”发帖求助,结果炸出了一群憋着想吐槽的妈妈……

小舒说:

前两天看到这篇帖子及回复的时候,真的被感动到。其实哪里都有隔代育儿的观念差异,这个外婆的提问真的太棒了!数以百计的评论也说出了所有妈妈们的心声。

以前在微博看过一篇帖子,说的是婆婆从外地来过年,儿媳妇千叮咛万嘱咐老人,宝宝对鸡蛋和虾过敏,一点都不能吃。结果婆婆不相信过敏这回事儿,反而觉得儿媳妇把孩子养得过于娇气,偷偷用虾仁蒸蛋给孩子吃,结果导致严重过敏到医院抢救,差点就出事。

从个体来说,我们确实平安无事的长大了;但是如果比较100年前、20年前和现在的儿童死亡率大数据,毋庸置疑,时代在进步,科学育儿才是正确的选择,很多老经验真的已经过时了。

像Maxine这样与时俱进、主动提前做功课、尊重年轻父母的想法的老人,真的太赞了。她的做法值得推崇,也希望有越来越多这样与时俱进的祖父母❤️

1

END

1

澳大利亚一位“准外婆”发帖求助,结果炸出了一群憋着想吐槽的妈妈……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澳大利亚一位“准外婆”发帖求助,结果炸出了一群憋着想吐槽的妈妈……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