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海水不會流進地核中心?“水往低處流”是錯的嗎?

​有句話說得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地球是一個球體,那以地心為中心,水應該向內部深入,卻怎麼都到達不了地心。在愛奧尼亞海域有一個無底洞,這裡每天都會吸入3萬噸海水,就像一個漏斗,總是往裡送海水。這些海水只進不出沒有達到臨界值,而且也沒有能力到達地心。不應該往低處走,現在這又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海水不會流進地核中心?“水往低處流”是錯的嗎?

地球上不僅有水循環,也有其他循環系統,比如大氣循環,地殼和地幔之間的循環。我們所看到的地球表面海洋佔據了總面積的70%,而地幔裡的水是我們所見的6倍。對比一下,簡直天差地別。海水進入地幔裡層,會由於地幔溫度過高水分蒸發,變成氣體之後就會從地表釋放出來。地殼也是岩漿和和水相互作用的一種產物,地殼下面是岩漿,水碰到岩漿層就會變成石頭。

為什麼海水不會流進地核中心?“水往低處流”是錯的嗎?

地球是實心的,海水冷卻之後就會在地殼的裂口形成海洋,而這種固態可以組成地球的主要部分。地幔和地核是流質狀態,成分主要是鐵,鎳等元素。熔漿是地幔層,由於地殼凝固了岩漿殼,也因為水的比重比較小,所以就會體現在地球表面層。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表面陸地和海洋共同組成的地球面貌。

為什麼海水不會流進地核中心?“水往低處流”是錯的嗎?

​在密度小,比重小,沸點相對較低的環境下,溫度的升高導致水蒸氣不斷溢出。地球內部是溫度非常高的熔岩,水汽早已被蒸發,這裡像是一片火海,卻因為地球的地質結構與人類生存的環境隔絕開來。人類還是相當幸運,雖然地球裡頭炎熱無法生存,但是表面適宜的溫度,環境等完全就是量身定製。地球是我們唯一一個家園,現在是,未來可能也是。但是為了給自己找條後路,不得不為自己尋找第二個家園,以備不時之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