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的三個著名的小英雄,他們分別是誰?

在我國的抗日戰爭中曾經湧現出了很多的少年小英雄,他們機智勇敢,面對兇惡的敵人和複雜的鬥爭環境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分享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四位小英雄。

抗日戰爭中的三個著名的小英雄,他們分別是誰?

第一位小英雄名字叫王璞,他生於1929年,河北省完縣人。家住在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王璞出生在那個村莊裡的一戶貧農家庭。在這個少年剛剛懂事的時候正好趕上了鬼子發動的盧溝橋事變,緊接著戰火燃燒到了華北,吞噬了他的家鄉太行山。面對兇殘的日寇,王璞幼小的心靈裡面燃起了仇恨的烈火。仇恨也讓這個少年早早的成熟且堅強,十一歲的王璞憑藉著自己的機智和勇敢被推選為兒童團長,他曾多次配合當地八路軍部隊出色的完成了很多任務,最終在敵人的掃蕩中英勇犧牲,犧牲的時候年齡雖然很小還不到14歲,但是這個小英雄卻犧牲的很壯烈。解放後地方政府在當地為這個小英雄立起了漢白玉雕像以做紀念。

抗日戰爭中的三個著名的小英雄,他們分別是誰?

第二個小英雄叫王二小,他1929年1月22日生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上莊鄉上莊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王二小因為在家中排行老二,哥哥叫石頭,父親閻貴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給本村的大地主劉文勤扛活謀生,在座破舊的草房裡住著王二小一家,母親閻張氏給人做針線活,全家四口擠住在本村一座奶奶廟裡面。在反“掃蕩”時,剛滿12歲的他把鬼子引入八路軍的埋伏圈,敵人一箇中隊被全殲,可這位小英雄不幸被敵人殺害,英勇地犧牲了。

抗日戰爭中的三個著名的小英雄,他們分別是誰?

第三個抗日小英雄名叫海娃,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裡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裡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一封信準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沒想到,海娃在山溝裡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

抗日戰爭中的三個著名的小英雄,他們分別是誰?

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裡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裡,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後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