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当代年轻人需要认真学习国学(古汉语)吗?为什么?

半闲日记


对于个人来说,学习国学应该全凭爱好。不学国学,学习马列主义也没问题,学习卡纳基也没有问题,就算是信仰某种宗教也是公民的个人自由。

国家和社会总应该有一个核心价值观的。我们目前的社会中主流哲学流派,实际上是两个流派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一个是从马克思时代传递过来的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两种哲学流派共同汇合,造就了我们目前的社会。

对于普通的孩子,学习马列主义太早了,至少要到高中阶段才能有所有了解;所以提倡他们学点国学。提前认知这个社会。

当然,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将来就是挣钱过日子,或者一辈子给人打工,没有大富大贵的命,那么学习这些东西可能没啥大用——只有到了社会中上层,这些东西才能显示出无所不在的影响力来——如果将来孩子没有那个命,也可以不学——我国古代的国学其实提倡的就是精英教育,1%的人学习政治历史和哲学就足够掌握这个国家了,其余的人老老实实服从那1%就足够了,完全是文盲都没问题。

现代教育,学校希望孩子们都完成义务教育、都学点国学,实际上都是把每一个孩子当成未来的精英来考虑的。就像有些孩子不接受义务教育,初中甚至小学都辍学了,也没什么,一样能活下去;同理,不学习国学的孩子也完全没什么,一样能在这个社会上生活下去。


偶然回眸


首先要明确国学的概念

1.现代意义上国学界定为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2.中国历史上原先“国学”的含义。原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清朝中叶以来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以区别外来文化。

3.国学与古汉语是包含关系,换句话说国学主要体现在古汉语上,又不仅限于古汉语,楼主把国学概念狭义理解为古汉语也未尝不可。

再次,要澄清一种错误观念,国学无用论。常有学生报怨文言文(古汉语)难学,坊间流传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差不多学生,提到作文脑袋就大了;二怕周树人,鲁迅的作品很深奥,结合语境,阐述含义,让学生抓狂;三怕文言文,记的太多,实词、虚词,翻译,篇章给构。生活中又很少用,感觉学习了没啥用,须知无用之用是大用。但高考又要考古汉语的阅读和翻译,分值还不低,现在新编教材还加大的古汉语的权重。所以强迫自己学,事实上,当今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文。学古汉浯,弘扬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最后阐述一下为什么要学古汉语呢?

1.古汉语内容丰富,包含经史子集,唐诗宋诗,明清小说等,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打开中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文言文是以文字记录先秦到清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典籍:古圣先贤的思想智慧,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时代的更迭变迁。中小学所选课文,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它记录着三千多年历史发展,洋溢浓郁人文气息。读文言就像喝肉汤,营养就溶入汤里面,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影响。

2.读古汉语可以增加人文底蕴,适当引经据典,有助于增强文章书卷气,文采斐然。多读文言文,可以增加语感,提高词汇储备量,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读来琅琅上口,较之现代文最大特点就是词语单言节化非常简炼,比如《狼》写屠夫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用了三个字,屠大窘,一个窘字,意味全出,言简意丰,学文言简洁表达,竭力用最少文字承载相同的信息量。

3.读古汉语可提高写作水平。“天下文章一大抄”,作文是有规律可循的,文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文言文可提高作文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的能力,凤头、猪肚、豹尾的总分总结局构,“放之四海而皆准”,屡试不爽。学文言文中,自然而然就学到文章章法,比如《核舟记》按空间布局,整体上总分总结构。学《孟子》,体会议论文的以理服人的论述;学庄子的散文,体会汪洋恣肆,想落天外的文风,领悟寓言背后的哲理;学李白“西风夕照,汉家宫阙”体悟雄壮气象;学苏洵策论《六国论》,一气呵成、纵横捭阖的雄辩。特别是学苏东坡的《赤壁赋》高超技巧,体悟主客问答的方式探讨宇宙规律的构思,“以文为赋”的创新笔法,语言既有赋体的诗的特质与情韵,又有散文的笔调,行文如风行水上,自然流畅,句子式骈散结合,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语言浅显而文采斐然,营造了虚实相生似真实幻的朦胧意境。

4.学古汉语,还能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文学史就是中国历史的最生动写照,从中了解的古人生活的状况,诗文的创作时代背景。读“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传承中国士人的家国情怀,悲天悯人的济世思想,从而有助提升综合的人文素养,养浩然之气,育正义之风。

5.可以改造人生轨迹,成就未来。学文言文最直接的好处,为高考语文提分,增加考好大学的砝码,比如当年用古白话写的故事新编《赤兔之死》,巧妙体现诚信的话题,获得满分。高考阅试老师青睐有文史功底的学生习作。退一步,即使不参加高考,也可能改变命运。比如诗词大会冠军雷海为,由外卖小哥华丽转身为国学培训班专职教师。还有很多自媒体写手,也许得益于一定文言文根底。今天早上本人写了一篇美文《春日宅学天地阔》结尾写道:宅学家中,只恨白昼太短。漫步古今文学长廊,唐风宋雨,明月清风,扑面而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美景映入眼帘,感受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磅礴气势,流连于《红楼梦》大观园奇石异花,吟咏“黄河之水天上来……”顿觉宇宙之浩瀚,天地之广阔。一路书香,一路芬芳,舞文弄墨,不负春光。字里行间无形中体现出文风受到了文言文的濡染。

四、增添生活审美情趣。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文言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文约意丰,含蓄蕴藉,耳濡目染,会受到美的熏陶。身处逆境,学会自我排解,把“黑云压城城欲推”的困窘,过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文化可以给人营造一个精神家园,栖居灵魂。这次疫情日本在援助的医药物质上写的诗“青山一道同烟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方面可以感受日本人民的友好和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国学的魅力,影响到日本文化,莘莘学子,难道还有理由不认真、主动学习文言文吗?

6.培养人的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从不败美人”,古汉语可以提升人的气质,言谈举止中透出儒雅之气,君子之风。央视王牌主持董卿,时常口吐莲花,金句迭出,举手投足间一种淑女风范,散发出东方知识女性的独特魅力。

结论:

通过学习古汉语来传承国学,弘杨传统文化,领会国粹的精神实质,内化为人生价观和核心素质,不仅有用,而且让人终身受益,为年青人的成长发展打下沉实基础。






胡林平a


您的意思是国学中的古汉语吗?

国学是在民国出现的概念,是面对西方思潮东渐入华的时代背景下由原生文化抵抗产生的新概念,之前是没有国学一说的,国学好像是个大麻袋,只要是传统文化及副产品都统统装入里面,太多太杂,良莠不分,确实有必要就传承什么怎样传承进行讨论。

一.传承什么?传统的东西自然要进行甄别扬弃,自2000年以来,国学由兴转衰,这和100多年前国学有抵抗到落寞,有着相似的命运,绝对值得思考为什么? 首先就要弄清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优缺点各自在什么地方,才能回答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如果你说的国学里面就是儒释道及诗词文字一类的东西的话,那时间和实践已经明明白白的给出了答案,我们1949年的伟大建国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都不是靠这些。换句话说,如果非要扯上关系的话,他们给了我们一些思考方式,思维方式,现实是残酷的,仅仅有思维方式的获得,是远远不够成事的,需要清晰的逻辑,严格的规则和最重要的,第一生产力科技,现代文明的进步来不得半点马虎,1就是1,2就是2,生产出来的东西优质就是优质,差劲就是差劲,而明白大道理与大原则只是基础。

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是“大道至简”,宇宙间的规律、人世间的微妙都蕴含在古人凝结的智慧中;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重道而轻术”,操作性太差,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缺陷。“李约瑟难题“不知道你清楚不清楚,就是问创造了如此灿烂文明的中国人,为什么在近代没有发展出科学?李约瑟本人给出的答案是中国人不擅长对数字进行管理,我给出的答案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重道而轻术”,而“术”是绝不可轻的,它应该提高到和“道”同等级别的重视。如果还认为中国文化已经牛到全宇宙无敌的话,那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2000多年这么牛逼的文化,连一个电灯泡和暖水瓶都做不出来吗?

当然,当中国人接受了科学启蒙之后,中华民族就显示出了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但那已绝非传统文化一己之力,已经是东西方互补之后(这和中学文体西学为用是有本质区别,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的新类型文化。

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所谓国学的传承要传承哪些东西呢?一是诗词,即语言文字方面的艺术,这是中国人独有的瑰宝,也是世界人民的财富,绝不可丢弃。二是中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唯一道术相济的科学,是完全不同于西方体系科学的科学。三就是传统文化的各种体例字词的研究,这个不需要全民去学,只需要一些专门的人才或者是真心喜欢的人群去做专门的研究就可以了。

其他则全是一些道理和原则,其实具备初中文化就能够了解学习,当然可能需要用一生去体会,但并不能全其用。

二·怎么传承?上面我已经说了一些,对于诗词,其实属于艺术范畴,他们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美感,这是不懂汉语的人无法享受到的艺术之美,应该全民普及,就是说年轻人需要去学;

其次是中医,这只需要有志之士和有兴趣,有志向的年轻人去参与去继承,中医难度之高是超过不懂中医的人想象的,所以说这个完全没有必要绑架年轻人,非要让年轻人必须了解;

再者就是包含“题主所说的古汉语”在内的传统文化系统化研究传承,这个和中医一样,需要专门的人才去继承和发扬就好了,没有必要让所有当代的年轻人都去了解和学习。

其他东西呢,比如儒释道,就把他们看作是一种泛文化来学习和了解就可以了,比如佛家的好多术语已经渗透到普通人使用的语言中了,比如“刹那、一生一世、因果“等等等等不胜枚举,那就直接把它当成文化来传承下去就可以了,至于把它当成一种义务式的东西,全民绑架式的学习,就近乎迂腐了。





八风吹一一老兽


首先对于这个问题答案肯定是需要的。

简言之:学习国学(古汉语),关乎自知。

古汉语,是阅读古代典籍,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语言工具;如果我们不能掌握使用这种工具,我们就无法了解自己的文化,就无法自知。然而自知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①自知才能自信。

我们一直在谈,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然而,我们何以自尊、自信、自豪?

除了了解我们的现当代发展历程与成就外,还要了解我们的先辈曾经创造的灿烂文化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当我们了解到《老子》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墨子》中先进的光学理论、《学记》中至今仍然充满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祖冲之超越时代的数学思想等等,那些祖先们荣耀也会照射进我们的心里。


懂得曾经伟大,才会懂得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自知才能进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且自知,方是明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和别人才能百战百胜。

我们只有真正了解学习了国学(古汉语),才能在真正了解我们往日辉煌的同时,找到我们近现代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学习国学(古汉语)并不是为了狭隘地局限在自己的文化世界里,反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其跟其他文明做对比,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③解密中国方案的密码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地区战争、贸易争端层出不穷,世界将何去何从?

中国不断提出中国方案:我们主动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们援助非洲的贫困地区,我们敞开国门举办世界进口博览会,我们改革开放、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倡导“一带一路”,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全民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而这些中国方案的文化源头都根植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水,并利万物而不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配位必遭其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而我们只有学习了国学(古汉语),我们才能懂得中国方案背后的文化精髓,才能真正懂得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复兴,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舞台上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并获得越来越重要的世界地位的文化原动力。



墨悠然硬笔


我认为当代的年轻人仍然应该学习古汉语

现代的汉语是从古汉语演化而来的,汉语的字丶词丶意都是如此,不学好古汉语就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

现在疫情期间,连看大门的保安老头也变成了哲学家了,他们每天说的最多的几个词是: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就在思考的哲学问题。

中国有史籍记载的历史也有三千多年,什么是中国?它从哪里来?将要走向何处去?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明白的,而打开这一疑问的钥匙就是古汉语,过去的历史都是古汉语写成的,你不懂古汉语又怎么读得懂历史?怎么去了解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呢?

虽然我们现在一般能接触到的文字性的东西都是现代汉语写成的,但仍有许多东西保持了过去的原貌,尤其是成语,如果想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丶有所研究的话,更要借助古汉语这一工具。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认真学习古汉语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我们中、小学教材里一直有这方面内容的原因。


常乐54321


我认为每个年轻人都应该学习古汉语,因为我们的华夏文明就是用古汉语记录的。如果不学习古汉语,就不能继承和繁荣我们的华夏文明。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很难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我认为学习古汉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汉字入手。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足可见汉字的生命力。学习古汉语不代表守旧。汉字的生命力正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第二,可以从汉诗文入手。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国度。读懂了汉诗文。也就读懂了中国文化。

第三,可以从一些历史书籍入手。这样有利于我们把汉字和汉诗文的知识带入到历史当中。让它鲜活起来,更容易了解我们文化发展的脉络。











司文学舍


部分需要。

当代年轻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需要传承的文化遗产太多了。

作为当代年轻人我认为应当进行合理的分工,让一部分合适的人去认真学习对应的文化内容。

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那些对我们年轻人“寄予厚望”的群体,只会再来批评我们邯郸学步、贪心不足蛇吞象等等。

继承国学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但不应该成为全体年轻人的负担。

有人守望,有人飞翔;有人传承,有人开拓。



赖床的国宝


扎心了,老铁。







你曾读过的每一首诗都绝非无用,它会穿过你的血肉,融入你的骨髓,塑造你的气质,改变你的容颜,浸染你的品质,提升你的修养,丰富你的德行。



关注公众号:天天读诗10分钟,每天一首经典古诗词,一起品味诗意人生。


天天读诗


国学,作为一种历史、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所蕴藏的经验、智慧和启示,它作为一种纯粹精神,穿越历史和时间一直伸展到现在,对现在发生着影响和作用,我们用它来可以化解心灵的危机,解释当下的生存困境,救赎迷惘的灵魂,拯救萎缩的生命,这应该就是国学文化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在心理上、文化上与传统疏离的年轻一代来说,通过接触国学文化,可以拉近他们与传统的心理上和文化上的距离,使之从年轻时代起在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阶段,便浸润和感奋在中国文化之中。



一分钟读国学


西方人说他们明确信仰上帝,因为看不到中国人的信仰在哪里,于是就说咱中国人没信仰。其实不然,中国人的信仰深植在骨子里,融入在血液里,不是他们看不到,实则是他们看不懂。

佛的精髓在于真空妙有,道的奥妙在于逍遥无为,儒家的核心在于君子仁德;佛讲究轮回,道讲究本心,儒讲究伦理,到了一定境界,便三者合三为一了,不到一定境界,便还是各自散发着各自的魅力,,,,,,就这等等,云里雾里的,西方人懂个锤子?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 隋唐道学、 宋明理学、 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 汉赋、六朝骈文、 唐宋诗词、 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现代人对国学发自肺腑的热爱,会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来越流行。时下,治国理政的“中国模式”“中国方案”越来越多地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孔子学院已经输出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代人对生活的追求,已从物质时代向精神世界转变,弘扬中国先进文化永远是趋势和方向。

当然,国学的价值,在于浸润的过程,而非结果;在于持续的积累,而非速成;在于无限的发散,而非守旧。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沿着时代发展和先进文化的方向,创新性弘扬,不是回到过去,更不是复古。

国学作为古往今来的一种知识体系,作为一种可以生出内而外的气质谈吐的思维智慧,最大价值就在于信仰的长期培育。当代年轻人都应该具有最起码的亲近感和敬畏心,都应该自觉成为优秀国学的传承者和继承者,都应该多沉浸在国学的氛围里,把学国学当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好,一种自觉,一种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