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父母緊盯都養不成的好習慣,卻在成年後,不知不覺就做到了

終於有時間慢下來,和媽媽煲電話粥。

媽媽說:“你還記得嗎?小時候每年春節前大掃除,你都躲遠遠的,因為你覺得那些犄角旮旯很髒,連看都不想看到。”

我笑說:“你確定不是因為我懶嗎?”

媽媽說:“懶,肯定也有,平時自己房間都懶得收拾的主,經常要盯你很多次,你才開始收拾。”

頓一下後,媽媽說:“但沒想到你成家後倒是把自己家收拾地很利落。”

我說:“因為這是我組建的家,我要負責啊~”

這麼說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非但我的小家,還有我這個人本身,在離開了父母后,都開始對自己更負責了。

比如:小時候,父母一直提醒我飯後漱口、刷牙要豎著刷、多吃水果、多看書……

但我卻經常忘記,若他們提醒,我就做一下,沒有提醒,就永遠養不成這些好習慣。

可從我成年獨自生活開始,慢慢地這些平時父母耳提面命的要求,在沒有人監管之下,反而逐漸養成。

小時候父母緊盯都養不成的好習慣,卻在成年後,不知不覺就做到了

這讓我聯想起另一件事,

幾年前的春節假期,當時兒子讀一年級。

在短暫的幾天假期中,兒子瘋狂地迷上給我糾錯。

我平時看書,喜歡記筆記,但如果看了一半,因為什麼事走開一會兒,往往就不會把筆帽蓋上。

兒子發現後,就開始緊盯我這個問題。

甚至可以放棄玩耍,盯在我身旁,就為了要求我及時蓋上筆帽。

但即使是被兒子這樣的圍追堵截,我好像就是不長記性,總是忘。

剛開始,兒子叫:“媽媽,你又沒蓋筆帽!”,

後來說多了,他還會很嚴肅地說:“你是不是故意的?!要說多少遍,你才能記得?!”

我心裡真是又好氣又好笑,還有點怒自己不爭氣。

很快,春節假期過去了,兒子也不再緊盯我筆帽的事了,

但恰恰是此時,我發現,即使我在單位,沒人監督我,我也經常會猛然想起“有沒有蓋筆帽”這件事。

就這樣,很自然的,我養成了及時蓋筆帽的好習慣。

小時候父母緊盯都養不成的好習慣,卻在成年後,不知不覺就做到了

這兩件事,讓我意識到:

緊盯對方,不能有效改變他們的行為,

原因是,無法真正激發他們的能動性

盯得越緊,對方就越會認為這件事不屬於自己,而屬於盯的人。

既然事不關己,那麼,改是情分,給你面子,不改也就很正常了。

所以,只有把責任還給對方,同時,把後果也告知對方,對方才能真正為自己負起責任來。

當然如果是孩子,還需要在告知他責任和後果後,維持一段時間的約束。

比如:家長告訴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事”,“如果不認真對待,現在會被老師批評、同學嘲笑,遠則會影響自己未來的發展和生活。”。

家長說完,孩子雖然明白了,但孩子的自控力不夠,不足以約束自己的行為,讓自己自律。

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給孩子制定約束機制。

這個約束機制可以是:吃晚飯前完成學校作業;每天做好預複習等等。

約束機制不是長效的,只是一個適應過程

過一段時間就要把責任還給孩子,如果孩子仍沒有辦法自律,那就讓他承擔自然後果。

小時候父母緊盯都養不成的好習慣,卻在成年後,不知不覺就做到了

關於約束機制的制定:

一定不能太嚴,要根據孩子的實際身心狀況來決定,要留有空間。

否則只會欲速則不達。

就拿兒子糾正我不蓋筆帽這件事來說吧。

我後來想了下,很可能和我盯他太緊有關。

當時他剛讀小學一年級,還處於適應階段,本身壓力也挺大。

而我想在入學一開始,就幫助他養成學習好習慣——放學回家不玩不吃,立即做作業。

雖然這個約束在實際運作中,看上去進行的不錯,但其實孩子內心是很反抗的。

這就有了春節期間的反盯。

當然,孩子是出於模仿,無意識地學我們,但我很感謝他這麼做。

正因為他的做法,激發我反省自己制定的約束機制是不是符合孩子當下的身心狀態。

後來,我把這個約束機制調整為:放學後可以活動和吃東西半小時,然後開始做作業。

調整後,效果非常好,能明顯感覺到孩子內心平靜了不少,且作業效率也高了。

張弛有度,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小時候父母緊盯都養不成的好習慣,卻在成年後,不知不覺就做到了

在孩子的教育中,愛的傳遞也特別重要。

愛不是包辦代替、事事為先,愛其實更多的是信任。

信任孩子能自己承擔起學習、生活上的責任。

在兒子不再盯我不蓋筆帽這件事後,

我每次突然想起“自己是不是沒蓋筆帽”時,眼前浮現出的都是他稚嫩、可愛的臉龐,卻又一本正經、嚴肅的表情,我就特別有改正的動力。

當時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不就是愛嘛。

如果我一想到糾正我錯誤的人一臉凶神惡煞的樣子,或者緊皺眉頭焦慮的樣子,或許就只會產生厭惡和恐懼,而不是動力了。

所以,不要小看愛的力量。

帶著愛和孩子溝通,給孩子建議,孩子更能聽進去。

小時候父母緊盯都養不成的好習慣,卻在成年後,不知不覺就做到了

看到這裡,肯定會有家長說“我們家孩子不牢牢盯著,根本不會自覺的。”。

家長說的情況我非常能理解,

因為我做青少年心理諮詢時,見過無數這樣的孩子,

油鹽不進,似乎頑石一塊,永遠不會改變。

但我想說,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前期教育的虧欠造成的,

正因為前面欠的多,如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後續需要家長更多的耐心。

如果家長總是抱著消極的、悲觀的心理預期,

孩子完全能感受到,你們之間的信任、愛便更不易建立。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辦法不對,是用的方式不對,以及用的時長不夠。

小時候父母緊盯都養不成的好習慣,卻在成年後,不知不覺就做到了

總之,管教孩子的同時,也要注意給孩子留下空間,

讓他們思考、消化、反省,

並最終內化成屬於自己的想法,化在點滴行動中,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父母的嘮叨從來不會是白嘮叨,

但若父母嘮叨不停,達成目標的日期只會無限推遲。


—END—

  •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處處有心】,每日都有微頭條,或長文章更新~

處處有心

兒童發展及教育心理學專業,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

在兒童及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中,有10年以上實戰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