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安史之乱是改变大唐盛世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盛唐从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节点!七年之痒,在安禄山等人的折腾之下,唐朝也一步步走下了神坛!

那安禄山究竟何德何能可以制造这个改变历史的事件呢?他究竟拥有多少兵马才能将大唐弄得人仰马翻连皇帝都换了四个呢?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安禄山是谁?史朝义又是谁?为何被称作安史之乱呢?

安禄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贵族,因功受唐王朝赏封赐姓"安"。也是传说中的杨贵妃的干儿子,形象外表就是肥头大耳!一个字肥!两个字聪明!三个字官二代!四个字肥又聪明!

史思明:其貌不扬,懂六蕃语,与安禄山为同乡。在后期接手了安禄山的军队!

而改变唐朝命运的叛乱就是由这两人主导的,所以称为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安禄山起初有多少部队呢?

根据史料记载!安禄山起兵之时拥有15万人左右的军队!然而我并不这么认同!

安禄山起兵之初,其身份已经是三镇节度使,这是一个什么官呢?我们科普下!在唐玄宗时期,节度使一共只有十节!而安禄山一人就占了其中的三节!与此同时,这三节还都是精兵强将所在之地!

从现存资料来看,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整个帝国的在册兵员为574733人。当时全国共设置了十大藩镇,合计兵力486900人。也就是说,掌握在藩镇节度使手中的兵力约为帝国总兵力的85%,而且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有战争经验的边防军,战斗力比那些戍卫京师的宫廷卫队不知道要强出多少。

而在十大藩镇中,安禄山管辖的三个藩镇拥兵183900人(范阳91400人、平卢37500人、河东55000人),相当于整个帝国兵力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只是全部吗?不是的!我国的各种起义都有一个传统,就是需要盟友!也就是一呼百应!除了自己有人之外,安禄山还有许多盟友!比如说同罗、契丹、室韦等游牧部落组成的军队!也就是说各种七七八八加下来起码有20余万人!

而与之对比的是,战争初期唐朝在边关的守军加起来不到6万人!所以结局很正常,在战争初期,安禄山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在潼关和唐军的主力进行对峙!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但是,人心最难说的,刚开始势如破竹就要开始内斗(人心啊!)在经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官兵呢?这个,按史料记载,他是带着13万大军投降的!成王败寇,他最后剩多少人也没有太大的必要谈及了!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最开始有多少兵马,最后史朝义又剩下多少?


有人就会问了,那算来算去也就几十万人的大军为何会在7年的时间让大唐损失了几千万人?

要知道古代打仗打的是人海战术!人死了怎么办?抓壮丁来凑!以至于刚开始有20万大军的安禄山到最后也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人!我相信到头来包括那些记录历史的人自己也无法算清究竟有多少军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