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是戲,是用來演而不是講的

《雷雨》是戲,是用來演而不是講的

《雷雨》是戲,是用來演而不是講的
《雷雨》是戲,是用來演而不是講的《雷雨》是戲,是用來演而不是講的

出場學校:人大附中

出場教師:王豔(人大附中語文教研組長、北京市學科帶頭人)

師說

王豔: 《雷雨》是戲,是用來演而不是講的。多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讓學生以親身導、排、演的方式向這部經典致敬。孩子們在親身參演的過程中揣摩角色、把握人物,深入理解作品的主旨,進而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獲得心靈的成長。

作為一直以來佔據語文課本中不可或缺的經典席位的必修一課,在我二十多年的教師生涯中,帶領歷屆學生演出了不知多少出《雷雨》,它也得到了每一屆學生的認可和喜愛,他們沉浸角色,反覆排演,最終的呈現精彩而奪目。設置這樣的教學方式,我希望生活在新時代的年輕的學子們,也能理解當年和他們差不多一樣年輕的曹禺寫出的對新與舊時代更迭的思考,進而理解自己身處的時代以及時代與自己的關係。

早在古希臘時期,戲劇是在露天劇場裡演出的,人們仰望蒼穹,用假定性思維來觀察世界、思考人性。時至今日,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已變得十分多樣,但戲劇仍然不可替代。劇場,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在劇場裡,當我們直麵人物,就像直面我們的心靈。所謂劇場效應,可以理解為我們和演員一起共同演繹、玄想我們自己的人生,讓靈魂與靈魂相見並交談。

本期稿件中,我把特色課的成果用三個板塊展現,分別是“導演說”“演員說”以及“頒獎禮”,前兩個板塊體現演出結束後在文字心得的創作上較為出色的作品,最後的獲獎感言主要獎勵話劇演出中最出色的同學們。

真誠歡迎全市各校與我們聯繫,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演員說】

蘩漪 :她是蟬與電火

文/高二10班 單琳堃(飾演第二幕蘩漪)

小滿一過,天氣漸漸悶熱起來。入了暑伏,便一天比一天地悶沉。燥鬱逼人的空氣從穹頂壓下來,溢滿了所有角落。一切都是沉寂的,壓抑的,縱使天空藍得奢美而高遠。

夏蟬沒有猶豫,儘管它身處人把玩的物件中,但它依舊開始悲傷地尖叫,是那樣悽美而壓抑,彷彿要把囚於地下多年的苦楚與掙扎全部傾吐。它在精緻的籠中奮力掙扎著,即使掙掉了蟬翅,掙失了歌喉,它依舊在尖叫著,在奮力地撞擊著那華麗的牢籠。

蟬是鳴給誰聽?它的歌為誰而唱?它是唱給自己,唱給一切能聽見隻言片語的生命,唱給它幾乎死去的心,唱給那心中壓抑的電火,唱給牢籠,唱給死亡,唱給牆壁。

蟬被困在一道長城之中。但蟬的心一定是熱的,它會去愛,會去恨,會去發瘋,會去因為喜怒哀樂而哭而笑,會去燒盡一片枯原,會去不講理,會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會去嘗試毀滅那道長城。

在被困入籠中之前,蟬曾見過這世界的美好,看過別人未曾看過的風景。那時蟬的心是熱的,是亮的,是暖的。蟬也是有著如此性情,如此才華,如此歌喉,如此心地,如此情韻,如此知疼知熱有義有趣,如此朝夕相處的,如此知情知理的生靈。蟬不甘心如今被困在這樣冰冷的囚籠中,蟬的心變得燙了,枯萎了,黯淡了。

蟬還在尖叫,在歇斯底里地發狂。

蟬的感情是一把火一把火燒起來的,同時也是一塊磚一片瓦建起來的。渾然崩塌的那一刻,在這如死寂靜的籠中,蟬心中的電火也曾被燃起,也曾破滅,蟬的心早已碎了大半,閃著零星的電火。

蟬恨這世間的一切,這世間的背叛,這世間的殘酷,這世間的冷漠;蟬愛這世間的一切,這世間的真心,這世間的溫柔,這世間的關懷。但蟬不困惑,它知道,這牢籠會破碎,它的心會自由,即使是死去的。

夜襲了上來,而比夜先到的,是雷雨,是電火。

冰冷而無情的雨點打破了夏夜的沉寂與悶熱,雷聲帶來了混亂與憤怒,閃電照亮了絕望的深淵。趁著這混亂,蟬心中的電火再次被點燃了。電火爆發著,炙熱而絕望的火花四處迸濺,不甘地吶喊著,哭泣著,碰到冷雨卻冷了,靜了。

電火的釋放只在那一瞬間,一瞬間的崩潰,放出灼目而悲傷的光芒。蟬用生命最後的一點希望守護著這火,它是那樣絢爛,是那樣澎湃的光和熱,它使蟬的心在一瞬間復生,又陷入了永遠的沉寂。它照亮了黑夜,照亮了風暴,照亮了黑暗中行走的人。他們中有些冷了,累了,就靠近這電火留下的火種坐下,汲取光,汲取熱。而蟬甚至沒意識到它照亮了多少人。它只是在努力守護它的火種,即使這電火被暴雨澆滅,即使蟬為這電火而亡。它只是在努力守護它的火種。

蟬死了。死在它的牢籠之中,帶著絕望與希望。但電火還活著,永遠活在牢籠之外,給予人們以沐浴的光和熱,講述著一場不屈的抗爭。

【教師點評】

單琳堃同學以在黑暗中生活的蟬來比蘩漪,蟬的生活悽美而壓抑,所以它才要將“囚於地下多年的苦楚與掙扎全部傾吐”,一如蘩漪遇到周萍時,對愛的奮力追求,她在愛中沉淪,在愛中掙扎,在愛中執著。她又將沖決一切的雷雨比成是“電火”,它“帶來了混亂與憤怒”,也“照亮了絕望的深淵”。這一比喻貼切而形象,文字功力成熟,也體現了小單對人物的深刻理解。

周萍 :站在新舊制度夾縫中

文/高二18班 白錦儒(飾演第二幕周萍)

他是父親的私生子,是下人的骨肉,他與同父異母的兄弟站在了完全對立的一面;他與繼母有違倫理,與女僕相愛,還恰好成為了弟弟的情敵。這樣矛盾的人物關係,恰同時匯聚在周家大少爺周萍一人身上。

他的思想與行為也自相矛盾。他知道自己是父親的兒子,於是他會對父親服從,對與繼母的關係感到厭惡,而對繼母的情又使他怨恨父親;他承認自己出身名門,於是在面對貧賤的生母與兄弟時產生厭棄而不願接近;他承認自己的少爺地位,於是不敢張揚與下人四鳳的戀情,但在愛情中又敢做出很多出格的事來。

周萍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的人物:他承認他始終堅守的秩序,卻又希望破壞它來實現自己的某些慾望。更直接地講,在以父親為代表的秩序之下,他受了很好的教育,這使他自覺維護舊的秩序;在以四鳳為代表的處於秩序以外的部分中,他經歷著且得了愛的親近,這又使他背離舊秩序。於是他希望逃開,卻又不敢衝破,他就這樣在矛盾中掙扎著,享受著也痛苦著。

造成這個人物矛盾的根源,可能也恰是作者想表達的對人性和當時社會的思考吧:如果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慾望得到滿足,而又將社會秩序置於何處呢?像周衝那樣的自由博愛固然是幻想,但當時社會的秩序卻將個人的慾望無情壓抑。在周萍這樣的人物身上,展現的正是追求個性自由與維護舊制度及其既得利益的矛盾。

我想這也正是作家曹禺塑造這個形象的意義吧:他既不願意服從舊秩序,也不可能對抗舊秩序;他既不可能創建新秩序,也不願拒絕新秩序。所以他畏懼,他悔恨,他軟弱,他逃避。周萍正是站在了新舊制度矛盾的夾縫中,有人說蘩漪是《雷雨》中最“雷雨”的人物,但我卻想說周萍這個人物,才真正承載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新舊時代更替的呼喚。

【教師點評】

白錦儒同學以“在矛盾中左右為難”來詮釋周萍,可謂十分準確。這位周家的大公子養尊處優,在愛的世界裡任性又隨意,勇敢又懦弱,大膽又膽怯,小白從這個人物身上理解到作者塑造他的用意:周萍,是“站在了新舊制度矛盾的夾縫中”,所以這個人物才寄寓了作者對新與舊時代的思考,文章立意切中核心,犀利十足。

周衝 :四句臺詞表達破滅

文/高二18班 由若海(飾演第二幕周衝)

“有時我就忘了現在,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親,並且忘了我自己。我想,我像是在一個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哦,有一條輕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風吹得緊,海上的空氣聞得出有點腥,有點鹹的時候,白色的帆張得滿滿的,像一隻鷹的翅膀斜貼在海面上飛,飛,向著天邊飛。那時天邊上只淡淡地浮著兩三片白雲,我們坐在船頭,望著前面,前面就是我們的世界。”

這是雷雨中我最喜歡的一段臺詞,那是一個完全理想化的人訴說著一個虛無縹緲的完美的夢。周衝,他永遠是那麼與周公館格格不入,那麼幹淨,那麼純真無瑕。他似乎永遠活在他的夢中。

周衝是一個未入社會,不懂階級概念的少年。他有著未被昏暗社會毒害的正義的心。我飾演的第二幕周衝,僅僅四句詞,而其中有兩句是“不公平”。當聽到父親周樸園將魯大海開除後,他按捺不住,上前喊出“爸爸,這是不公平的!”雖然剛上場說完一句話就被喝退的情節略顯滑稽,雖然這句臺詞不到十個字,但我認為它對周衝形象的塑造作用,不亞於那一段夢幻的獨白。他沒有“工人為老闆勞動”的觀念,他僅僅憑藉自己的認識,反對父親的強權。

回到開篇的那段獨白,那是他在魯貴家對四鳳的表白。在《雷雨》混亂的情感糾葛中,周衝的愛情就如同他本人一樣純真。他對母親說,將來他並不一定要跟四鳳結婚。而且“如果她不願意,我仍然是尊重她,幫助她的”。他僅僅希望幫助四鳳,讓她的人生變得更好。這是不被慾望侵染的、最純潔的愛情。在他那美好的理想世界裡,除了愛情,任何人之間也都能建立親密無間的友情,以至於他竟向魯大海提出“和我拉一拉手”的請求。

周衝本人就是一個夢,一個作者塑造得完美無瑕的夢。在作者極力控訴的社會中,周衝就是作者心中的理想世界,是黑夜中的一閃星火。然而這明亮也只是一閃而過,當週衝那純潔的靈魂隨著一道電流離開社會的泥潭時,這純淨的美夢也隨之破滅。

【教師點評】

由若海同學雖然只有四句臺詞,但卻格外認真,把全本中周衝的所有表現都習記於心,他由衷喜愛周衝這個乾淨純粹的人物,尤其能理解到在周衝身上作者所寄寓的人性理想和社會理想。真是太棒了!

【導演說】

做到 “ 不出戲 “

文/高二18班 龔文哲(《雷雨》第二幕導演)

經典作品,特別是戲劇、話劇一類,往往有除了單純的閱讀之外更好的欣賞、理解方法。當我們親身將課文“搬”到舞臺上,我們收穫的,不僅僅是“一次當眾表演的令人激動的經歷”這樣簡單的一句話所能概括的。身為中學生,接觸到曹禺先生這部劃時代的作品,並要將其呈現在觀眾面前時,內心當時是崇敬的,也是惶恐的,更有些激動。我們承擔的部分是選入人教版課本的第二幕,不同的是,這一次面對的不是從紙張墨跡中獲取那些所謂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而是要用我們自己的方式,讓同學們把戲看在眼裡。即使不會給同學們的心靈加之所謂的“震撼”,但若能在大家心中泛起漣漪,或拋磚引玉地讓同學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這部偉大的作品,也是一種值得。

既是學生自導自演,我們追求的自然不可能是專業素養或者天衣無縫,而是盡己所能,將作者想借作品表達的種種態度體現出來。我全程參與了劇本的修改與研討,我們在決定哪些詞可以精簡,哪些詞會對觀眾的直接理解造成影響,“該刪”;哪些詞帶著鮮明的人物個性,哪些情節是這個人物標誌性的,“不該刪”時,也就是一個學生對作品研讀理解的過程。這樣的劇本修改在我看來沒有所謂的“對錯”之分、“成敗”之別,很可能我們的水平有限,但我們能從字斟句酌中收穫對作品的理解,能夠在老師指點下把這部戲更有水準地呈現給同學們,這就足夠了吧。

“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在《雷雨》中似乎同樣地適用。一千個讀者眼中,自然也有一千個周樸園、一千個周萍、一千個蘩漪……甚至包括我與飾演周樸園、周萍的演員同學的理解也有所出入。但這不妨礙我們工作的進行,我們會在排練時討論,周樸園那句“誰指使你來的?”的重音是在“誰”上還是在“指使”上;會討論周萍和四鳳訣別時語速是快是慢,是重或是輕。大家各抒己見,演員博採眾長,最後自己決定適合的辦法。

事實上,我們從排練到演出的整個過程是相當緊張的。在短短3周的時間裡,的確不可能將每個人物都徹底打磨一遍。但第二幕的幾位主角,尤其是周樸園和魯侍萍,兩位演員十分辛苦地在所有臺詞保留的情況下串了很多遍,調整了很多遍。最後周樸園的冷酷、家長地位的權威專制;侍萍的恐懼、經年相逢的驚詫;甚至以及蘩漪陰鷙與熱烈的強烈反差、大海的樸實、四鳳的單純,都表現得超乎意料地精彩。

從舞臺呈現上來看,在圍毆魯大海時用的仿真血液包可以說為觀眾帶來了不小“驚喜”。道具佈置雖然簡單,但做到“不出戲”,具有一定的代入感和歷史感,我們也下了一番功夫。

學生導演戲劇時常常做出搞笑式的改編,這並非不可,然而就僅對《雷雨》來說,我認為這樣的改動是萬萬不能的。沉鬱壓抑的悲劇氣氛本就是這部作品的主基調,不嚴肅、不莊重的處理,說得重一些,甚至是對這部作品的“褻瀆”。

【頒獎禮】

演繹人性之光

文/高二18班 賈維宸、高二10班 童一城(導演組)

最佳演員:

高二18班 閻芃寰(飾演第二幕周樸園)

推薦語:兼有資本家的冷酷和父親的威嚴,閻芃寰的演繹沉穩老到、絲絲入扣,深得觀眾之心。

獲獎感言:努力體會他情感中的複雜性:有封建董事長的冷酷,有害怕三十年前的事情被重新揭露的恐懼,有當年拋棄魯侍萍而生的罪惡感,還有他曾經的對侍萍的感情餘溫。

高二18班 馬景倫(飾演第四幕周萍)

推薦語:穿上長衫,含幾分憂鬱氣質;緊鎖眉頭,藏幾多愛恨情仇。一揮手,一投足,見出表演功力;瘋癲、狂笑、冷酷,見出入戲之深。你就是惟妙惟肖的周家公子。

獲獎感言:一個承受著畸形愛情的煎熬,心理愈發苦悶的不幸者;一個剛看到自由和解脫之光,又跌入失望和亂倫的黑暗中的掙扎者;更是一個在罪惡的年代試圖自潔,卻逃不出資本原罪宿命的受害者。

高二18班 王啟堯(飾演第三幕周衝)

推薦語:出淤泥而不染,你是黑暗之中僅有的光!像天使般傳遞著昏暗世界最後的希望;天真、純潔、善良,你不懂得人心的險惡,嚮往著一個平等乾淨快樂的世界。

獲獎感言:縱然這個社會有種種缺點,縱然人世間有種種誤解與衝突,但我相信,只要我們還心懷希望,終將消除偏見,打破隔閡。

高二10班 馮語明(飾演第四幕蘩漪)

推薦語:一反平日的溫語柔聲,將一個尖刻犀利咄咄逼人為愛瘋狂的女人,演繹到形神盡似。

獲獎感言:繁華也把韶光誤,秋波流轉惹漣漪。蘩漪,是雷雨夜的曇花一現,她以最叛逆的執拗譜寫一曲反叛之歌。

高二10班 趙嚴言(飾演第一幕四鳳)

推薦語:身著紅衣她渾身是戲,一顰一笑中含著對愛的期許;時而靈動活潑,時而粲然一笑。

獲獎感言:四鳳悲悽死去的次日,陽光再次從雲層照下來,她彷彿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在夢中,她擁有很多幹淨純粹的愛,和一個乾淨純粹陽光明媚的家。我愛這個單純的姑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