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人无偿劳动,每天300份免费餐,这是发生在泸州“疫线”的爱心故事

“午餐送到了,过来吃饭。”2月21日11点30分左右,一辆贴着“洪霆集团善馨缘 共同抗疫献爱心”的送餐车驶入G76厦蓉高速泸州西收费站防疫检测点,为该检测点的交警、公安民警、医务人员等送来爱心午餐。


17人无偿劳动,每天300份免费餐,这是发生在泸州“疫线”的爱心故事

爱心送餐车


与此同时,另外3辆爱心送餐车也分别赶往蓝田收费站、况场收费站、纳溪收费站,力争第一时间把爱心午餐送到一线防疫人员手中。


4个站点、300份免费盒饭、17个人的无偿劳动,构成了这个爱心故事。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蔓延,全市各级各部门奋战在防疫一线,日夜奋战,生活保障成为战“疫”前线一大难题。随着企业的陆续复工复产,泸州某餐饮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永乾萌生了能否让旗下的餐厅尽快复工复产,为战“疫”前线工作人员提供免费爱心餐的念头,并于2月13日上午向指挥部和北城街道咨询相关事宜。


17人无偿劳动,每天300份免费餐,这是发生在泸州“疫线”的爱心故事

“疫”线工作人员吃上了爱心餐


在了解到李永乾的想法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防控组积极协调各级指挥部、市场监管局、商务局等相关部门,上门为企业办理相关手续。2月13日中午,工作人员到该公司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公司对标抓紧整改,第二天一早工作人员又上门再次进行验收。在经过验收合格后,2月16日晚上公司拿到了复工许可、食品安全许可等手续。


在拿到手续的当晚,公司就组织17名骨干人员组成爱心送餐组,设立组长、副组长,成立送餐组、后勤保障组,保障菜品的采购、制作及送餐。第二天,公司就开始送盒饭,而在此之前,蓝田高速路口的盒饭一直是蓝田街道办事处的食堂做好送来,此举缓解了当地政府的防疫工作压力。从最初的2个站点、150份盒饭,到现在的4个站点、300份盒饭,更多的一线工作人员感受到了这份温暖。


17人无偿劳动,每天300份免费餐,这是发生在泸州“疫线”的爱心故事

制作爱心餐


每天早上8点,员工就要开始为爱心餐做准备,4个小组分工协作,食材采集;洗菜、择菜、切菜;煮饭、炒菜;送餐……一气呵成,17个人承担了一系列繁琐的事务。值得一提的是,该餐厅所有食材皆来自田间地头,由专人负责向古蔺、纳溪、叙永等地农户收集,一方面让“疫”线人员吃到真正的绿色食品,另一方面解决疫情期间贫困山区老百姓蔬菜销售难的问题。餐厅工作人员也是无偿义务服务,想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食材源头安全问题解决了,后期食品安全问题如何保证?公司每天早中晚给员工各量一次体温,登记台账。整个食堂每天不下于5次消毒,收购车、送餐车等进出都必须消毒,严格把关。此外,每日餐盒先经过消毒柜消毒,饭菜出锅后,直接独立包装好,送到各个防疫检测点。整个过程层层监督,做好记录。


17人无偿劳动,每天300份免费餐,这是发生在泸州“疫线”的爱心故事

“疫”线工作人员吃上了爱心餐


“用餐盒包装,一是方便,二是为了安全考虑。”李永乾说,在蔬菜搭配方面,公司也做了考量,力求荤素均衡搭配,保证“疫”线人员营养均衡。“我们将坚守到底,继续为奋战在防疫前线的工作人员免费提供中晚餐,直至疫情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