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GDP分析:珠三角地区突飞猛进,东莞潜力有多大

2019年1月28日上午,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

2018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9.73万亿元、同比增长6.8%。具体到各地级市情况如何,一起来看。

2018年广东各地级市GDP初数据


大湾区GDP分析:珠三角地区突飞猛进,东莞潜力有多大


广东地区由于地级市较多,所以我们可以按照经济体量,将21个地级市划分为四个区间,进而对各区间城市进行更好的比对。

第一区间:深圳、广州。

珠三角城市群的两核。从城市级别和所处状态看,广州深圳与广东省内其他城市,已经不处于同一维度。

作为中国最老牌的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历久弥新,在过去四十年间不断迭代更新,已经完成了各自经济核心的塑造,他们的发展经验成为后续一众新一线城市参考和学习的对象。

第二区间:佛山、东莞。

珠三角城市群的两翼。伴随着一线城市的逐渐的成熟,必然很多产业和人口需要转移向周边城市,那么本身基础条件最好,地理位置又直接与既有一线城市最靠近的地区,就会是首要选择。

属于佛山和东莞的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快速增长,还在后面。

第三区间:惠州、中山、珠海、江门。

珠三角城市群的最大受益者。可能有朋友会感到疑惑,为什么珠三角城市群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上面的佛山和东莞,毕竟这两座城市的经济体量更大。

事实上,当一个城市群迅速崛起时,成长最快的,一定是城市群中历史包袱最少的城市。看上去起步晚,但却可以直接按照最先进、最科学的城市经济规划与建设方式,迅速走上正轨,最大程度上避免弯路。

从宜居程度上,这些城市群中的小城市,生存性价比往往也是阶段性对外来人口最友好的(城市的宜居性往往具有阶段性属性,伴随着城市级别的升高,对于既有居民和新增人口的宜居性会发生不同方向的改变)。

第四区间:茂名、湛江、汕头、肇庆、揭阳、清远、阳江、韶关、梅州、潮州、河源、汕尾、云浮。

情势复杂,多数迫切等待被大刀阔斧改革的地区。广东省内身处第四区间的地区,是需要重病应用猛药的地区。换而言之就是,既然已经身处如此的低谷,已经没有什么比当下情况更糟糕的可能性了。所以以上地区,都应该是未来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试验田,任何有可能产生作用的政策和改革,都可以在这些地区率先尝试。

城市和人一样,那些长期身处落后地带的个体,必然是现行秩序的不适应者和”受害”者。想要超车,坚持原路早已万无可能。只有更换赛道,才有可能在全新未知的秩序中获得逆袭重生的机会。


珠三角地区的继续突飞猛进

珠三角地区,向来是广东省经济的领头羊。

按照2018年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珠三角9市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广东全省的八成以上。而占地面积上,基本只占全省的两成多。

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珠三角地区坐拥广东全省区位优势最为明显的珠江入海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从古至今人口和资源就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和广东相比江浙鲁等省长期走区域均衡发展路线不同,跳跃性的城市等级分布,是广东城市格局最大的特征。


大湾区GDP分析:珠三角地区突飞猛进,东莞潜力有多大


对于许多外省人而言,所谓的“广东”一词,指的其实就是珠三角地区。人们无论是出差、旅行还是讨论区域经济与文化,基本针对的大致就是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等市。

珠三角城市的出色之处,其实还并不是总量上的优势,而是人均数据上的突出。9个珠三角城市中,超过半数的城市人均GDP数量都突破了10万元的门槛。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社消数据,共同构成了可以量化的“小康社会”标准。

在珠三角区域内,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可以视作是已经实现小康社会的地区。而地理位置上身处珠三角外围的肇庆与江门,还需要再接再厉,承接更多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和资源,迅速为自己更换“配置”。


非珠三角地区的集体尴尬处境

非珠地区经济到底有多落后,这是个可以用非常多的经济数据来描述的事情。

首先是非珠三角地区的11个地级市中,年度经济体量最高的茂名和湛江二市,GDP不过3000亿元左右,这不仅仅是深陷四五线城市“泥沼”中难以自拔,更是只有广深两市的2万亿+GDP的一个零头。

其次我们来看看广东经济第一市深圳的GDP年度增量,1731.92亿元,这个数据超过了非珠地区12个地级市中的8个地级市。也就是说,深圳GDP一年的增长量,就是1~2个非珠地区城市的年度经济总量。

最后我们来看看非珠地区经济总量排名最靠后的云浮、汕尾、河源、潮州、梅州等地。年度经济体量1000亿左右,这一体量的地区,严格意义并不能称之为“城市”,因为这只有县城一级行政区划的经济体量。


大湾区GDP分析:珠三角地区突飞猛进,东莞潜力有多大


2018年,广东省年度GDP体量再创新高,虽然没能达到许多网友翘首以盼的10万亿,但是97300亿元对于非珠地区最落后地级市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说这些城市一年发生的经济行为,占比全省仅有1%左右。如果再结合经济质量的话,残忍一些说,基本上是在无限趋近于“忽略不计”的。

我们所谓的一城一地被边缘化,往往就是从它的存在,对于所在的集体(可能是一个省份,也可能是一个城市群)影响力不断式微,直至人们开始淡忘该地区开始的。如此,必然就带来该地区在集体内话语权的逐步丧失。

晋级新一线的东莞潜力如何?

大湾区GDP分析:珠三角地区突飞猛进,东莞潜力有多大

东莞的蝶变,是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的。东莞经济外贸依存度高透露的隐忧,这时明显爆发,劳动力成本提升、招工难、用工荒、全球经济不景气等等,都格外沉重地压向了东莞。穷则变,变则通。东莞在重重压力下,产业升级华丽转身,走上了智能制造之路。华为、散列中子源城落子松山湖,广深科创掠过的滨海湾新区蓬勃发展。而佛山企业开启在全球发展版图,美的并购库卡,演绎了中国企业出海的经典。这两座势均力敌,却又惺惺相惜的城市,走上了相互学习,各自求变的前进道路。

东莞的第一次弯道超车,是出现在十年之后的2018年,东莞GDP增速7.4%,佛山6.3%。


大湾区GDP分析:珠三角地区突飞猛进,东莞潜力有多大

从2008年到2018年的这十年时空维度,东莞民营经济奋起直追。OPPO长安研发中心、OPPO智能制造中心、华为终端总部、vivo新总部等多个项目先后落地东莞,主打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器人、新能源等产业,基本代表了东莞的产业升级方向。“智造东莞”走上时代舞台。

2019年上半年,东莞民营经济缴税总额847.77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70.2%。民间投资560.3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4.3%。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151.4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56.4%。

截至2019年7月,东莞市民营企业登记注册户数突破116万户,贡献了全市五成的生产总值、六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七成的税收、八成的技术创新成果和九成的企业总数,成为推动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上,东莞入选了新一线城市,没有佛山!东莞是新一线城市,而佛山不是。新一线城市的评选标准,并不是看GDP,而是通过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综合评比后划分的。佛山为什么当不成一线城市,很大一方面原因是交通枢纽性不强。交通其实和信息一样,两者是相互影响的,都在成就一个城市的历史地位。


大湾区GDP分析:珠三角地区突飞猛进,东莞潜力有多大

东莞,是中国唯一一个被三个世界一线城市包围的城市,即广州、深圳、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这样的地方,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广州被明确为大湾区的政治中心,深圳成为大湾区的创新与金融中心。两大城市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而东莞北靠广州、南接深圳,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中轴线上,区位优势明显,得益于大湾区概念,东莞前景无可限量。

高手之间你追我赶常有发生。“广东第三城”,花落谁家,总要经过九九八十一个弯道,方可体现决心与勇气,才干和实力。而如今,可以确定的是,莞佛势均力敌,可一再决高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