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是否有过按自己意愿做选择的权利?

带着尊重生命的态度去提出要求,和无视生命尊严的压迫,真的不是一回事。

小时候,你是否有过按自己意愿做选择的权利?

记得有次乘地铁回家时,看到一个抱着小孩的妈妈,小孩子手里拿着一个玩具,一直抱在嘴里啃,她妈妈生气的一把夺过,从包里拿出纸巾擦小孩儿的嘴巴,一边呵斥他说玩具多脏啊,拿着就啃,小孩儿刚还沉浸在玩玩具的乐趣里,被他妈妈突如其来的呵斥吓住了,就开始哭闹…


我看到这一幕,想起小时候的我,好像真的很多时候大人都是在以他们的角度来为我们做决定。


孩童时的我们,是最具好奇心的阶段, 这个时候的我们渴望去触摸外界一切有吸引力的事物,因为没有辨别危险的能力,不知道哪些可以触碰哪些不可以触碰,因此大人就有了理所应当为我们做主的理由。


常听到的话是不是有: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按照我说的做就好了,小孩子不能吃糖太多,牙齿会坏掉的,还有小孩子就要乖乖的,不要惹是生非……


这些话大家一定都听过许多,我不是想说这样不对,只是这样剥夺了很多我们独立自主的能力,甚至连说出自己意愿想法的机会都被剥夺了。


如果父母的权威,绝大对数高于我们自己的意志,那长大后所有有关“做你自己,自主选择,跟随自己的心声”就显得更为苍白。


这其实也属于“童年阴影”的一种。


而且在我们成为成年人后,越来越发现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是在慢慢治愈自己,小到买件自己喜欢的衣服,装饰自己喜欢的风格的房间,与人相处有自己的空间,与人沟通有自己的原则,这些都是在“做自己”。


这不是说任性、妄为、骄纵,而是允许任何人,我们自己也好,父母也好,伴侣也好,孩子也好,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去尝试、去体验,去梦想、去行动,跟随自己的心去活着,自己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生命。


这真的是一种至深的尊重,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再说到上面的小孩,因为自己的意愿被强行改变而大哭,他的自由意志被剥夺,而产生愤怒的情绪,在他的年龄只能通过哭闹来发泄。


如果他可以说话,我猜他的妈妈肯定会以另外的理由呵斥他。


在所有人眼里,父母就是权威,我们不可以拒绝他们,不可以有其他意见,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否则会被视为忤逆。


因此,才显得做自己好好沟通有多么的不容易,尊重别人做自己也显得尤为重要,不过这不意味着不需要“约束”和“教养”。


带着尊重生命的态度去提出要求,和无视生命尊严的压迫,真的不是一回事。“做自己”与“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是相辅相成的。

愿,你做自己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