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線條工整真的這麼重要嗎?

huangcaiting


篆刻線條並不全是工整的,不同的印章風格需要不同的線條。工穩印風的線條是非常工整的,比如漢玉印,圓朱文等印風。狂放印風的線條是不工整的,比如秦印,漢代將軍印,元代花押現代寫意印等印風。但是,從古至今,主流印風的線條其實是介於工整與不工整之間的,比如漢官印,明清流派印等。因為,過於追求工整就容易僵死呆板(如同電腦雕刻),過於追求狂放則會陷入粗野無章。配圖按序為:漢玉印,元朱文;秦印,漢將軍印,元代花押,現代寫意印;漢代官印,明清流派印。











書畫篆刻小頑主


篆刻線條的工整性包括了二個內容: 規律性工整與不規則工整。

規律性工整,通常應用在工藝性篆刻上,單位、銀行等機構基本上就採用這種類型的章。在這種線條的工整性上,機器佔有了絕對的優勢,人最多擔當一下排字。


不規則工整,是因為這種不規則都是人為編排設計並製作出來的不規則,這就是不規則工整。想像一下出土文物就會明白一個道理,這些破破爛爛的文字一開始都是清晰的,如把自己當成是一個文物造假者,篆刻的內涵也將會自明。


呂永亮


工不工整,視需要而定。衝刀易工整,切刀則不同,如鐵鏽斑駁。收藏印,莊嚴內容,工筆畫,規範書法等,可以土整。純藝術風格,齋號,個性強烈的書畫,閒章等,可以不工整。











竹葉篆


是的 ,非常重要!!!

【篆刻常用章法要領】

一、平正、勻落 這是最基本的要領,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勻稱妥貼。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將筆劃故作盤曲的姿態填滿空間,也不能如鉛字一樣呆板。一般以筆劃繁者不覺其繁,筆劃少者不覺其少的處理手法為主。漢印及名家中不乏佳作,可細細體會。

二、疏密統一 對印面文字筆劃多寡差別較大的印,古人有時以“寬可走馬,密不容針”的方法處理,對多劃字不讓其佔地多,對少劃字反給予較多的地位,從而使疏密對比更強烈,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時還可調整文字的異體和繁體,人為地安排疏密(如萬、無、一等)要彼此統一。

三、巧拙、粗細 印章的風格應提倡多樣,“巧”“拙”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但追求“巧”不能失之纖媚:追求“拙”不能失之狂怪。印章文字中多巧者,則就參之以拙,文字中多拙者,則應參之以巧。在傳統藝術中,“漂亮”並非好字眼,常作為貶義詞,作者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評為“太漂亮”的。印文的粗細,是在篆印時就得注意用筆,這與作者的書法和金石修養有關。應多的留意並分析摹仿古印及名家印中線條粗細的自然處理。

四、增減、重複 為求全印妥貼,對部分文字有時要作增減處理,但要注意,一印中切不可逐字增減,增減的筆劃也不能太多;增減要不礙字義,不失篆體。如增減後變成他字,或章法上並無需要而強自增減,全弄巧成拙。 印中有重複字接連出現,一般以二小點代替,如不接連出現,則要變化篆刻,以不致雷同,單調。

五、挪讓、呼應 挪讓即在字有空處無法填實,或一字筆劃無法使之平正方直時,伸縮文字所佔地位,移動文字筆劃的位置,使全印氣勢寬展的辦法。呼應這裡主要指在章法上兩個相同的局部,(包括空間)經過人為的強調,使之起到此呼彼應作用的一種手段,一般有“對角呼應”、“並頭呼應”、“盤曲呼應”、“留紅呼應”等。

六、盤曲、變化 字體有的帶方勢,有的帶圓勢,有屈曲、有的平直,為求章法上的協調,對個別字可作屈伸方圓處理,但一切應視印文而定。同一內容,如要求連刻數印就要變化字體,或增減、調整其字體結構、位置、或加置印框,或變化流派風格,變化朱白等,以使其不相雷同,就是對幾根平行線條,也應使粗、細、長短、波折、頓挫、斜度等取得變化衝破平淡、板滯局面。

七、穿插、 筆 有時為了打破平板的章法,使字與字相互顧盼,往往將其中筆劃隨勢伸縮,上穿下聯以達到氣貫勢連。但採用此法宜慎重,以免弄巧成拙。有時白文印筆劃繁多瑣碎或平行線條過多,則可對文字作“筆”處理,使全印渾為一體。並筆相當於書畫上的“墨滲”但往往化到一定程度而止,在外圍要防臃腫,在內心必留細眼,而不是隨意信手所能達到的。在臨印時應留心學習名印中的筆法。

八、留紅、空白 印章的留空處,在白文叫留紅,朱文稱空白。尤其白文,大塊留紅,可以給讀者強烈的印象。篆刻講究方寸之地“分朱布白”,這“布白”也即留出空處,實在是最要緊的事。好比造屋,設計前,先得定好門窗地位一樣,在設計印稿時也得規劃好何處留空,這種範例,在古印及名家中是不少見的。

九、離合、變形 離是將字形太侷促者分開、使者寬展;合是將字形太散漫者連一體,不致造成幾個字的感覺。但要離合有倫錯落有致,離不致散,合不致侷促才好。有些字筆劃繁簡不一,線條排列方圓雜陳,就須變動其字體的一部分地位,使之化長為方,或化方為長,以取得統一調和,給人一種新鮮感。

十、 文、合文 印章文字一般是從上到下、從右到左地排列,但有時為了佈局上的需要,將繁簡懸殊的文字安排得斜角對稱,將文字的次序作逆時針方向處理,就是“文”。有時為將單數字排列成雙數字那樣均衡,或將一簡一繁的文字或兩個較簡單的文字處理從只佔一個字的地位,這便是“合文”。

十一、草、隸、楷外文字 除篆書以外其它文字入印古已有之,須參考“元押”、“龍門二十品”、“漢簡”等資料,使之有金石息。偶以外文字母入印,也要以漢字結構變能處理,使之與其它渾然一體。很重要的是必要多多揣摩有關的傳統資料及名家作品。

十二、加邊,界劃 在創作中,為求全套印譜之形式多變,可以依照古印的形式,在印章中加以各類界劃,邊框。所要注意的是,是所採取的界劃同所配的文字要合乎印章的傳統體制如在周秦格式中,填以漢印文字或宋元文字,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十三、十宜十忌 十宜:1.筆劃、字多的印宜排得安詳:2.筆劃、字數少的印宜排列得沉著;3.方筆方形字宜豐滿;4.圓筆或圓形筆宜挺勁;5.?單筆無所依者挺而略帶濡澀;6.有相同的筆劃的字宜緊湊而排列得有參差;7.多轉折之字宜靈活;8.?字的橫劃或直劃宜刻得渾厚;9.朱文一般宜刻得秀勁;10.白文一般宜刻得質樸。 十忌:1.筆劃方正忌板;2.筆劃圓轉忌滑;3.字數少忌散漫;4.字數多忌雜亂;5.巧忌纖媚;6.拙忌狂怪;7.筆劃瘦忌單薄;8.筆劃肥忌臃腫;9.?筆劃轉折忌露角;10.字之起筆,終筆忌尖而銳。




霸氣正能量


篆刻,顧名思義,篆書+鐫刻。

篆刻,換個名稱就是:印章(包括名章和閒章兩大類)。

詳細解釋就是:“篆”,是印章中的文字;“刻”,是文字入印的方法。


篆體字,是繼甲骨文之後的一種較為成熟的古文字體系。

它概況為“大篆”和“小篆”兩個部分。

大篆(包括:金文或稱“鐘鼎文”與籀文)。

一種大多銘刻在青銅或石器上的文字,興起於商朝;

小篆,是秦統一六國後的官方文字。


從字形上說,小篆,“規矩”、“秀美”;

而大篆則,“拙樸”、“豪放”。

在中國的文字歷史上,大篆和小篆之間還有個“過渡”文字“石鼓文”。

這是“篆”的歷史。

先民們在沒有“筆”的年代,以刀代筆,為我們記述了歷史。

而刀的痕跡即為——“刻”。


有了這樣一個知識點的鋪墊,

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線”在刻字中的應用關係了。

篆刻是一種古文化的承傳,在保留字形的基礎上,彰顯“刀”的魅力。

而體現刀法的“力度”就是“直”,突顯“刻”的力量感。

在現代篆刻中,吳昌碩和齊白石開了一代先河,

自由、隨意中,彰顯古樸的文字美和刀功的力度感。


歷史上的印章分“官印”和“民印”。

封建社會等級森嚴。

官印,大多采用玉石和金、銀、銅等材質;

比如,皇帝的玉璽。就由上等的玉料製成。

而民印則多采用銅製。

從出土文物中也陸續發現了鐵製印章,

但由於鐵的耐腐蝕性較差,因此倖存的不多。

如今的“章料石”是元明清的產物。

諸如:壽山石、昌化石、近些年的巴林石等。

木材和骨角料也都曾是民間印材。

比如,核桃木、黑牛角等等。


那麼,“篆刻,線條工整真的這麼重要嗎?”

是的,縱觀歷史,但凡是“印章”,都是“規規矩矩”。

好看,是它的要素之一。尤其是“名章”。

怎麼可以容忍“凌亂”和“隨意”呢?

篆刻與書法的道理是一樣的,

書寫文字的“工整性”難道不重要嗎?

現代人的“篆刻”,大多指的都是“閒章”。

這是自秦以後出現的印章形式——“吉語詞”入印。

比如:詩詞名句、格言、警句、自戒、勵志用語等等。

它雖然不似“名章”那麼“規矩”,“正統”,但並非沒有“約束”。


新的印章材質的加入,給印章製作拓寬了“天地”,

一把高碳鋼的刀具就可以在“方寸之間”揮灑自如。

書畫愛好者都可以一展身手,自由發揮。

由於印章是採用鈐印方式顯現,因此要求“刻反字”。

這給刻印者帶來了“難題”,

功夫也正是此刻顯示出了它的“地位”。


篆字入印的好處是,大多左右對稱,

這類字體刻出來不容易“走形”,而且還有一種古典的美。

名家治印大多都是“手起刀落”,不在印石上起稿。

心中有數,下刀精準,字形雅緻。

而一般人刻印都要在印石上“起草”,也叫“上稿”。

先設計好草圖,墨線書寫反字,或正常字體,反拓於印面。


初學者的“篆刻”都是“修”出來的“作品”,而非直接“刻出來的”。

因為功力不到家,很難“一刀準”,修修補補,在所難免。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行家掃一眼你的“鈐印”稿,就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

從前的古印璽,有刻出來的,也有鑄造出來的。

不管刻出來,還是鑄造的,都存在著“後期整形”,

但那一定是小範圍的“修整”,僅此而已。

因此說,篆刻的“好壞與否”,取決於“整體章法和刀功”,

並不只在於是否“線條工整”。

鄭板橋“亂石鋪地”的書法,正是“贏”在了“整體佈局”!

一定記住,篆刻的“美”,不是“修”出來的,

而是“刻”出來的,修,只是一種“補充”,並非必須。


詩畫同源


《我的印章,或許我沒有注重細節[捂臉][捂臉][呲牙][呲牙]》



自然守望者3899


篆刻是門綜合藝術,只是勤奮顯然不夠。

1、工整點的印,用來打基礎。李剛田老師的《篆刻學》裡把印的風格分為“精金美玉式”和“野山荒原式”兩個極端,不管是精金美玉式的嫵媚、精工、勁秀、典雅,還是野山荒原式的奇詭、雄肆、老蒼、古厚,都是極強的個人風格,這種風格可能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但在我們剛剛開始學習篆刻時,就去明顯地追求,往往達不到效果。原理很相似的比如書法:我們發現某個書法家的草書筆走龍蛇,驚風泣雨,看上去美到極致,怎麼學習?還是要回到學習楷書去,不學習楷書,連基本的筆鋒轉換都還不會,基本的頓挫都不知,就算記全了草書的口訣,照貓畫虎地寫會了某些字的樣子,照樣寫不出神采來。

移到篆刻上也是這樣,看到明清的一些大家們的風格獨特的好印,就去模仿,學習,既不打印稿鑽研篆法,也不學刀法,更不去體會章法,就只求相似,有時甚至想一個詞,找找詞典,反寫到石頭上,就開刀來刻了,刻出來的印匆忙不加細心體會,就鈐蓋算做作品了,這樣的作品,真的沒啥價值,或者說,價值不大。

因此,在學習篆刻這門特殊的藝術之始,最好的辦法是找一些工整的漢印,特別是字畫平直的漢印,一方方臨下去,臨出上百方之後,再想著去找那些近現代的大家的風格印去選,選自己喜歡的印風下手去學。

2、工整點的印,加以變化就是後期的風格印。有的朋友說,我就不喜歡臨漢印,我覺得太土氣了,不拉風,不爽快,我就喜歡齊白石的印,我就想先跟他學,一衝到底,怎麼著吧!沒辦法,你要走彎路去,誰能怎麼著你。自己考量一下齊白石的學印之路,師古之初,也是從漢印開始的。而他晚期的心手石相應,完全是熟能生巧,大匠已成的境界,你不栽樹苗,想直接就有棵參天大樹,怎麼可能,哪一棟高樓都是從地基開始打起來的。

我不是說九疊印不好,也不是說鳥蟲印不值得學習,他們都具備很高的藝術價值,並且在審美上也經得起時光的考驗,但從他們入手,顯然不佳。

比如,我們學習繪畫,開頭我們就說,我們要成為梵高,成為徐悲鴻,於是,我們下手就去學他的《向日葵》,著手就去大筆一揮畫奔馬,而不想著這些大師們都是從一筆筆的素描線條開始練起的,不掌握準確的線條,不對光線的運用細加琢磨,怎麼可能有像樣子的作品?我們回頭去看一些大師們的素描作品,每一條線條出來的,都看似隨意,其實卻包含著深厚的基本功,正是這些基本功,造就了他們的那些成名作品。

長期的基本功的積累,就能得到隨手一刻,就準確到位的線條,而不加練習的刀功,很可能為了達到某個表象,對筆畫不斷的刮擦,出來的必然是匠氣十足的工藝作品,這不是說工藝品不好,工藝品好壞也有個藝字在裡面。但畢竟,我們追求的目標,對自己的要求,不是做一個做工藝品的工匠。

3、向漢印裡找工整,從篆法入手。漢印工整者很多,僅滿白一種刻法,就能找出可以臨摹的百方不止,想刻好基本功,把這些印一方方下功夫學學就很好。為什麼要從篆法入手呢?倒不是那句老話說“七分篆法,三分刻工”限制必須篆好才能刻好,而是在實踐中,注重篆法刻出來的印,就處處有了經營,每一筆每一畫都經過細心謀劃,呈現出來的印面的布白、章法都有根有據,不隨意,不零亂。

我自己曾經有過一個階段,給別人刻印,拿起石頭,打好方格,查查字典,照樣畫到石頭上,一刀一刀切下去,就算一方印了,完全不考慮篆法,只在刻成一方印,後來自己回顧印譜,真真不堪回首啊。

篆法有時可能需要我們寫好篆書,有時則不必,因為我們在上印的過程中,可以對印稿反覆增減,反覆調整,動刀之前,往往已經把每個筆畫都調整到位了。而這種調整的過程,其實包含了自己的審美情趣在裡面,這種調整也是個慢功夫,這種慢功夫,其實也是一種把印“刻工整”的心態在起作用。

綜合上面我想到的,大致得出的結論是,初學篆刻,最好從工整的漢印開始入手,每刻一方印時,都從篆刻審美角度做完調整再動刀刻。

順帶說一下,每日一刻這種堅持做一件事的精神很好,但每日一刻不是完成任務,也不是為了完成某個朋友的囑託的塞責之作,是你自己在練習,你著什麼急?想好了,寫好了,調整完了,再動手刻,肯定能得出更好的作品。


偶然回眸


個人覺得能刻出自己的特色就好,我自己把篆刻當成是一種愛好,所以也不會要求一定要怎樣,自己感覺很重要。






覺行者1


姓名印及字號印,多為漢白文或元朱文。應以線條工整為主。閑章則不必追求線條工整,而以恣肆無忌放浪形骸為能事。






奇石齋主


所有的藝術理論都是在前人藝術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是先有實踐後有理論的。所以說篆刻線條工整不工整,並不是篆刻藝術美的唯一標準。就像世界不是單一色彩組成的一樣,每一種印章的風格,只要它能夠存在,就會有它的合理性,就會有它獨特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