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中國老照片:那時商品都要憑票夠買,圖8英姿颯爽的女民兵


【小學生去春遊】陽春三月,花紅柳綠,一片春意盎然之景,組織學生去春遊。這是中國小學生每年必進行了一場活動,給人無數美好的回憶。這張照片中的小孩從穿衣打扮來看,以城裡孩子居多。

【飯店裡吃飯的人們】灰、藍、黑三種顏色的衣服是70年代穿衣主流。不斷,到了70年代末期年輕人之間開始流行“的確良”衣服。“的確良”是滌綸紡織面料的粵語音譯,由於色彩純正不褪色,耐磨易幹不走樣,在當時非常流行。儘管這種化纖穿著並不舒服,可很多人都希望能穿上“的確良”衣服。

【天安門前的年輕人】70年代的中國發生了很多影響深遠的大事,比如 1970年4月24日,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總統,中美關係在隔絕20多年後走向正常化,這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有重大影響。


【國營工廠的職工】70年代能在國營工廠工作是一件無比自豪的事情,與其他工作相比,國營工廠工作福利待遇相對較為完善。筆者看到這樣一份工資單,60年代剛參加工作的學徒每月工資18元,第二年20元,第三年22元。1976年10月,有幸進入第一批調資人員名單,工資上升為三級工標準,每月37.60元。

【北京故宮裡的遊客】1925年10月10日下午2時,故宮博物院在乾清門舉行開幕典禮。從此之後,故宮成為北京最重要的旅遊風景區之一。經過90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故宮依舊成為旅遊的熱門景點。筆者還注意到,目前故宮向公眾開放的區域接近80%。

【街道一角】70年代購買商品需要憑票購買,當時收入頗低,但物價也相對較低。我們以當時的上海為例,陽春麵8分/二兩一碗、菜湯麵15分(、火柴2分/盒 、鹽0.15元/斤、白砂糖0.78元/斤、食油0.88元/斤。當然這些商品數量有限,必須憑藉各種票據來購買。

【八達嶺長城下的停車場】70年代人們之間的貧富差距很小,城裡人和農村人都是如此。當時去風景區遊玩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比如故宮門票5毛錢。儘管如此,一些對生活有追求的人,只要收入尚可,都會去著名風景區遊玩一番。

【英姿颯爽的女兵】“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70年代各地都有民兵組織,女民兵更是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保家衛國,日常操練,參加各種表演,都是女民兵日常活動之一,也是那個時代主旋律之一。

【騎自行車的男子】與80年代中國被稱為“自行車王國”不同,70年代自行車還是稀罕貨。在當時擁有一輛自行車,那可是一件無比自豪的事情。當時自行車有四大品牌,上海的“永久”、“鳳凰”和天津的“飛鴿”、“紅旗”,尤其是“永久”、“鳳凰”更是風靡全國。


【集鎮上賣農具的老人】70年代農村是真正意義上的“面朝黃土背朝天”,大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依靠土地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當時農村人口流動幾乎為零,農村人每年進城的次數寥寥無幾。當時工業發展比較緩慢,副食品根本供不應求,而布匹、成衣、白糖、菸酒、火柴、肥皂等更是緊俏商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