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大學老師的助教不是好助教!助教培養指南瞭解一下|案例

在大學課堂上授業傳道、春風化雨的並非都是學校教師,不少在讀碩士研究生、博士生會出任助教配合教師教學,有的甚至獨自講課,指導後進生。

到美國念博士當助教之前,埃裡克•塔基在祖國加納也給本科生上過課,但是相比他在克拉克森大學的講課方式可謂大相徑庭。在加納,他從來沒想過為課堂增添趣味,更不用說重新規劃教室座位等教學技巧的運用了。塔基面對的情況是不少碩士研究生、博士生擔任助教所面臨的共同困境,因為他們並沒有接受多少教學能力的訓練就直接走進課堂協助教授完成教學,甚至直接站上講臺講授課程。

助教在高校本科生教育中佔據一席之地,根據美國勞工部的統計數據,2015年美國各大高校擔任助教的研究生高達121120人,這一數字到2017年增加到了138820。此外,《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對助教負責本科課程教學的數據進行統計發現,排名前十的高校有至少18%的助教充當了教師的角色。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普渡大學西拉法葉校區,達到26%。

2016年,由斯坦福大學教育學學院和哈佛大學教育學學院幾位教授聯名發表的論文提到:如果學科的導論課由研究生助教主講,學生更傾向於深入學習該學科,與此同時,擔任助教的研究生不僅更早畢業,還更可能最終在高校任教。高校也愈加意識到助教的教學水平高低對課堂質量、學生培養有著較為深刻的影響,於是開設了形形色色的助教培養項目。

5周教學集訓

2016年,克拉克森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推出助教新兵營培訓項目。學院規定所有新入學且希望擔任助教的博士生,在開學前必須參加這一為期5周的教學培訓。學生主要接受教學法的訓練,包括通用方法和針對STEM學科的教學方法(因為學校目前的200多名博士生全部集中在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

培訓期間,學生上午學習教學技巧,下午活學活用,輪流充當教師,運用所學方法上臺講課,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則坐鎮觀察並分析、評價學生的掌握情況。設置這一項目主要是因為學校不願辜負外界對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厚望。“在許多學校(包括我們自己),特別是大型高校,不少數學、科學方面的基礎課是由助教主講的,要是教學質量不好,家長肯定覺得自己花了冤枉錢,不相信學校了。”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彼得•特納說。因此,學院的意圖不僅僅是培養能勝任教學的學生助教,還在於提升本科生教學質量和保有率。

該項目開展時間僅有2年多,目前很難定論教學質量是否提高了,但參加培訓的學生在教學能力上普遍收穫很大。塔基經過培訓很快熟悉了美國本科生教育的特點,“純講授式教學,‘滿堂灌’的方式不是萬能的。課桌的擺放應該根據課堂內容來安排,如小組活動時課桌成組擺放,課堂演講就要擺為一圈。”塔基說道。

邁克爾・瑞根於2016年秋季入學,最開始對強制參加教師培訓的規定十分不滿,因為這破壞了他醞釀已久的暑期計劃。再者,在瑞根看來,教學培訓毫無益處,教師只要保持個人魅力就能掌控課堂。這次培訓卻令瑞根眼界大開,“我以前根本不知道有這麼多教學方法需要掌握,原來教師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要充分利用,不能隨心所欲。幸好,培訓期間有大量的實踐機會,能讓我把這些方法內化於心,運用自如。”這一年的助教生涯帶給了瑞根莫大的成就感,他最初打算畢業後進入工業界施展拳腳,現在他更傾向於留在學術界繼續解惑傳道。

精細規劃,培養助教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逐步完善制度體系,對研究生助教進行管理與培養。學校的研究生理事會負責助教事務的總體規劃,制定規章制度和審核標準等,並且指導研究生助教教學與資源中心(以下簡稱“研究生助教中心”)開展工作。

該中心成立於1989年,意圖幫助研究生進行本科教學,以及為未來職業生涯的教學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同時,協助教師與院系加強研究生助教的培養工作。在伯克利分校,每學期都有2000餘名研究生助教在課堂內外為保障教學質量盡己之力,併為自己的學術發展秣馬厲兵。

伯克利分校研究生助教的工作按照職責不同分為4個階段,其承擔的責任依次遞增,相應的報酬也隨之增加。根據自身能力高低和經驗多寡,其工作任務從組織課堂討論、課堂實驗、為學生答疑解惑到準備上課材料、批改作業、評定成績、協調低級別助教的日常工作直至負責某些課程(例如外語、閱讀與寫作)等的授課,量力而為,不盡相同。此外,代課助教的任務最為重大,需要負責經研究生院副院長和課程委員會批准的高級課程的授課工作,並且獨立開發課程大綱,確定閱讀材料,評定成績等。

新手助教的三項任務

學期伊始,研究生助教中心為新助教組織為期1天的教學大會。當天上午,初來乍到的助教們根據專業進行分組,由經驗豐富的助教給大家介紹助教的日常工作,傳授經驗,以便順利開展第一次課堂工作,分享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如何評分、合理安排時間以及處理課堂問題等實用技巧。

下午,研究生助教中心會組織一場名為“主動參與”的情景表演,場景是助教在辦公室時間處理若干學生在小組項目任務分配時出現的問題。演出過程包含學生意見不合導致相互爭吵、理論,甚至還會質疑助教的威信。助教則在同學唇槍舌戰你來我往之際沉著應對,既尊重學生的個人意見又能圓滿解決問題。表演結束,臺下的新助教可以向演員發問,瞭解在當時的情況下學生和助教所思所想,這一生動的教學方式幫助新助教直觀、深刻地體驗實際工作可能遇到的情況並熟悉解決策略。

新助教還需要在工作正式開展之前完成助教職業標準與教學中的道德在線課程。課程分為5個模塊:助教的道德與職業責任、推動課堂多樣化、殘障學生的教學、創造無性騷擾的教學環境以及培養學術獨立性。

除此之外,不論新助教在過往的大學生涯中是否有教學經驗,研究生理事會都要求新助教參與所在學院開設的教學法課程,為期一學期,且必須在助教工作之前或同一個學期進行。該課程由學院教師授課,每週有一個特定的主題,著重講解與學科教學相契合的理論與實踐知識,並且有行之有效的評估體系,參與的助教必須達到結課要求,否則重修。

多種方式長期培養

為了培養研究生助教的教學、寫作和指導能力,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學校開設了學分課程,包括《高等教育的教與學》《高等教育的學生指導》《研究生學術寫作》。學生只要通過課程考核就能獲得相應學分。

每年學校還會召開“與助教同行”教師研討會,提高任課教師與研究生助教協同工作的效率,同時為研究生助教在提升教學能力方面出謀劃策。研討會上,每年傑出助教指導教師獎和傑出教學獎獲得者分享自己在實際工作中與助教同心協力致力教學的寶貴經驗。

每月,研究生助教中心都會組織教學研討會,主題包含大學教學與助教工作的方方面面,意圖為研究生助教(包括其他對教學感興趣的研究生)提供實踐學習的機會並介紹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2018年頭4個月的主題包括:教學理念與教學檔案袋的制定、可借鑑的教學技能、課程大綱與課程的設計、學生的學習方式、大班教學法等。有些研討會是學校的高等教育教與學證書項目要求必須參與的,這一項目肇始於2012年秋季,所有伯克利分校的在校研究生都可以申請加入,完成時間一般為兩年。

參加者除了需要完成上文提到的三項新助教的培訓任務外,還需要參加6次教學研討會,至少擔任2學期助教,完成一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創建教學檔案袋,接受學院教師的課堂觀摩並完成總結報告,完成期中評價並撰寫反饋報告。完成項目的學生可以獲得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院長和研究生副教務長聯名簽署的證書。

注:

根據項目要求,該教學檔案袋必須包括:教學經歷、教學理念、教學大綱與課程設計、教學反饋(包括課堂觀摩報告等)、參加的培訓(包括課程、研討會和教學相關活動等)。

結語

高校通過建立完善的助教培養制度,為助教提供施展身手的平臺,不僅能培育學生的學術與教學能力,而且能紓解教師的教學壓力,促進教學水平穩步提高。

主要參考文獻:

[1] Friedman, Jordan. "10 Universities Where TAs Teach the Most Classes". U.S. News. 21 Feb. 2017. Web.

[2] Patel, Vimal. "A Look at Teacher-Training Programs for Graduate Student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 30 July 2017. Web.

[3] Patel, Vimal. "Training Graduate Students to Be Effective Teacher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30 July 2017. Web.

[4] "Policy on Appointment and Mentoring of Graduate Student Instructor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 May 2016. Web.

不想当大学老师的助教不是好助教!助教培养指南了解一下|案例
不想当大学老师的助教不是好助教!助教培养指南了解一下|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