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凌晨,15分鐘的炮火準備後,對越反擊戰開始了

1979年2月15日,配屬廣西龍州方向廣州軍區42軍作戰的武漢軍區43軍坦克團,從響水公社出發,當日23時隱蔽進至下凍公社棒揚、掬隆地域待機,24時前分散偽裝配置完畢,完成了一切戰鬥準備。次日,根據敵情、地形和任務,團下達《東溪地區穿插戰鬥命令》,決心編成一路縱隊實施突破和穿插。

以坦克1營為前衛營,坦克2營為本隊;運動保障隊乘坐裝甲輸送車在前衛營編成內行動;以團後勤技術力量組成技術保障組,乘坐牽引車隨團行動。團的編成序列為尖兵連(坦克1連),運動保障隊,坦克1營(欠坦克1連),團前指(原計劃在尖兵連之後跟進,編隊前出時插錯了位置)、基指,坦克2營,團技術保障組。為了便於發揚火力,坦克1連、2連不搭載步兵。步兵376團1營1連和2營分別搭乘坦克1營3連和坦克2營的坦克前進。

1979年2月17日凌晨,15分鐘的炮火準備後,對越反擊戰開始了

2月17日5時10分,126師基指通過有線電下達“坦克按序列編隊,搭載步兵”的指示。該團奉命於5時40分在棒揚、掬隆地域編隊,搭載步兵完畢。6時10分,先頭進至加倫,待命發起衝擊。6時40分,我軍炮火準備開始。126師炮兵群和第一、二梯隊團的76毫米以上火炮共116門,同時對越南境內45個目標實施15分鐘的炮火襲擊。

76加農炮營7連於17日0時利用夜暗進至佈局關口土石堤一線,對敵前沿12個目標進行直接瞄準射擊,摧毀敵前沿火力點、山洞、“A”字形掩蔽部;各團、營屬迫擊炮對敵淺近縱深內的目標進行了壓制射擊;師122榴彈炮和107火箭炮進行集中射擊,摧毀敵縱深內的駐兵點、支撐點和炮陣地。共發射各種炮彈3685發,摧毀敵駐兵點3處、支撐點10個、火力點24個,擊毀敵重機槍9挺,殲敵150餘名,敵前沿工事大都被摧毀。同時,工兵分隊前出至佈局關口土石堤起爆炸藥,為坦克開闢了4條通路,在20號界碑附近以“320”爆破法為步、坦排雷開路,各通信網路在炮火準備期間順利溝通了聯絡。

1979年2月17日凌晨,15分鐘的炮火準備後,對越反擊戰開始了

6時55分,126師基指使用714電臺下達了“坦克注意掌握衝擊時機”的指示。1連按照協同作戰計劃進至佈局,在我炮火掩護下,沿工兵開闢的通路按3排、2排、1排的順序協同步兵向敵發起了衝擊。此時,1營營長車在兩莊橋附近迂迴通過時淤陷,擋住了後續部隊前進道路。副團長孫輝即令1營按第二方案迅速從橋上通過。營長於心勝下車換乘坦克2連206車,教導員陳悅喜指揮部隊加速前進。

由於晨霧茫茫,硝煙瀰漫,觀察困難,尖兵連突入越境後,隊形較亂,連長、指導員及時判明運動道路,調整隊形,指揮本連迅速攻擊前進。3排擔任尖兵排,由指導員林夢珠直接指揮。進入越南國境約100餘米時,尖兵排106車淤陷掉溝,緊隨尖兵排的林夢珠所乘108車繞過106車繼續前進。當尖兵車105車衝出國境200米到達班徒時,發現道路上有數塊一米多高的巨石。105車為了開路,連撞3塊巨石,後因衝車撞石過猛,連車帶石滑到路旁,被巨石托住車體,履帶懸空無法前進。

1979年2月17日凌晨,15分鐘的炮火準備後,對越反擊戰開始了

2排103車立即將105車拖出。這時,越軍以猛烈的火力向我步兵和坦克射擊。1連連長王慶雪果斷命令全連以短停和行進間射擊的方法壓制和消滅敵火力點,連隊一起開火,有效地掩護了先頭坦克衝擊。尖兵排兩輛坦克105車、106車為了開路全部掉隊,林夢珠迅速指揮駕駛員胡克廣開著108車衝到最前面擔任尖兵車,並通知王慶雪連長,命令全連跟隨108車前進。

這個時候,天剛矇矇亮,加上炮火硝煙未散,觀察道路比較困難。為了爭取時間,林夢珠不斷露出頭來觀察指揮。當108車接近班波時,路左邊是高山,向外伸出許多岩石,坦克只有靠右邊行進,不料右邊有一個被茅草覆蓋的深坑,108車前進中掉進坑內。林夢珠指揮108車想讓駕駛員把車開到坑深處,為後面坦克讓路,但經幾次前進後退都無濟於事。連長王慶雪又指揮跟隨108車的101車用車體撞擊,以便把108車撞翻讓路,但經兩次撞擊都沒有成功。

1979年2月17日凌晨,15分鐘的炮火準備後,對越反擊戰開始了

此時,108車已陷下坑底。林夢珠立即換乘101車,指揮駕駛員張東法壓著108車左側負重輪和履帶通過了深坑,後面的坦克也學著前車的樣子依次通過。1排長段金才把位置讓給林夢珠從101車上下來後,又立即換乘102車緊跟指導員前進,並告訴指導員:“你大膽前進,我全力掩護。”1排隨即成為尖兵排,在林夢珠指揮下帶領全連向縱深繼續攻擊前進。

通過班波後約600米,101車被一個山埡口擋住了去路。這個山埡口右側有一塊突出的巨石,左側就是石壁,底部只有2.8米寬,可坦克車體寬3.27米,根本無法通過,而這個地方又沒有其他道路可供迂迴。要求工兵開闢,時間來不及,以火炮開闢,距離過近又無法射擊。尖兵連和前衛營前進受阻,搭載步兵的坦克本隊2營被迫在那蘭、班波地段停了下來。此時,敵人憑藉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突然向我猛烈射擊。搭乘坦克的步兵2營不得不下車戰鬥。

1979年2月17日凌晨,15分鐘的炮火準備後,對越反擊戰開始了

坦克以火炮和高射機槍壓制敵人火力點,支援步兵徒步攻擊前進。在42軍指揮所指揮戰鬥的軍區副司令員吳忠的電臺插入該團1號指揮網,命令該團:“不要戀戰,迅速前進”。126師首長也通過714電臺向部隊下達“不要停留,想盡一切辦法衝過去,迅速向靠松山衝擊”的命令。團通過3號指揮網命令尖兵連迅速打開通路,命令坦克2、3連立即以火力掩護1連行動。

林夢珠在萬分焦急之中想到,戰時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用坦克撞擊敵人坦克,眼下這個山埡口就成了我們的敵人,這個敵人不戰勝,3個小時到達東溪的任務如何完成?於是,他立即命令駕駛員張東法加大油門,開足馬力,對準巨石,狠狠地撞了上去。一次、兩次,接連撞了四次,硬是把巨石撞碎,為後續部隊硬闖出了一條通路。狡猾的越軍並沒有過多的和坦克1連、2連糾纏,而是等到搭載步兵的坦克2營快要接近的時候,從兩側山上推下來18塊巨石和圓木,把路堵死,並以更猛烈的火力封鎖山埡口,搭乘坦克的步兵被迫下車。

1979年2月17日凌晨,15分鐘的炮火準備後,對越反擊戰開始了

這時,吳本改率領工程作業第一組趕到,在坦克和步兵的火力掩護下,利用地形迅速衝到山埡口,冒著隨時都可能被敵人擊中的危險,用最快的速度搬開圓木,炸掉石塊,清除了路障。又通過十幾輛坦克後,山上再次滾下的巨石和木頭重新把路堵死,幸好第二組的裝甲輸送車又衝了上來,隊長劉技和一面組織裝甲車上的機槍火力向敵人猛烈還擊,當場斃敵8人,一面組織人員下車清除障礙,搶修路面,將通路重新打通,保證後續部隊繼續穿插。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