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考研時遇到的離奇事!參加中、高考、考研的人一定要看

說一下考研究生的事吧。

2010年,我報考了MBA研究生,同時報了全年的輔導班,信心滿滿,考試結束後,預估考試總分要比錄取線高一些。結果,實際考分比預估低了40分,沒考上。

雖然年齡不小了,但沒放棄又複習了一年。

第二年,沒有報輔導班,自己安排學習,結果考上了。

這中間發生了什麼呢?

為什麼,第一年考試後估分與實際,竟差了那麼多呢?

為什麼,參加輔導班沒考上,自己複習反而考上了呢?

當時也分析了一下,無非這幾個原因:

1、有了第一年的積累,第二年肯定學的好;

2、第二年壓力大了,更加努力了;

3、第一次估分不準。

但畢竟考上了,心裡非常高興,箇中原因也不再細想。

後來,2018年學習了種子法則,一下子明白了,原來真實的原因並不是上面的分析,而是隱藏著一個更為深層、更為核心的原因。

那是2009年的事了。

那一年工作上遇到點事,手裡有了大把時間,就尋思著要乾點什麼。想到自己北漂的一個目的就是考大學,但一晃5年過去了,一直忙著工作,並無機會。

眼下正好是個空擋,多好的機會,立刻行動吧。

我先是研究了一下考試政策,其中一條是大專學歷畢業5年後,可以報考全日制MBA,我正好符合這一點,這樣就可以跨過本科直接上研究生了。

正應了那句話,當上帝為你關閉一扇門的時候,定為你留了一扇窗戶。工作不好推動,正好可以把精力花在複習上了。

我對考研開始憧憬了起來,北京這麼多好大學,我到底要報考哪一所呢……

想著想著,我就去了中關村圖書大廈,購買複習資料。

站在琳琅滿目的複習資料書櫃前,剛翻看幾眼,突然掉下來一個書籤,上面寫著,“MBA備考選華傑”。

原來,還有專門輔導機構,這下更省事了。

一扭頭,我又到了知春路報名處。

簡單諮詢了一下,8.5折,當天就交了一年的輔導費。

那個時候,是2009年底,領了資料,大家就回家了。

2010年春節一過,緊張的複習就開始了。

第一,每週兩天週末是必不可少的,通常是早上8點到下午5點;

第二,我幾乎不用去公司,週一到週五的大部分時間也是在啃書本;

第三,臨近考試前2個月,我們還經常去人大和北航蹭自習室,接受環境的薰陶;

第四,華傑聘請的所有老師都是考研市場的名師,每次都是飛機來飛機去;

……

綜上,等等,說的再細緻也沒有用,反正就是挺努力的,臨了沒考上。

不過,忙忙碌碌奮鬥一年,倒是在輔導班交了幾位朋友,關係都比較好,直到今天還走動著,隔三差五聚一次。

這幾位朋友裡面,就有一位和我同一天報名,一樣努力,一樣沒考上的,他叫吳海鵬。

怎麼辦呢?

人家要麼考上清華、要麼北大、要麼政法、要麼郵電……我們倆怎麼就沒考上呢?

推杯換盞間越發覺得鬱悶、憋氣!

但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不能總唉聲嘆氣吧,說著說著話題就變了。

“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復讀過!”

“我也是!”

“論成敗人生多豪邁,大不了從頭再來!”

“凡是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更強大!”

“北郵不適合我,我今年報農大!”

“人大不是我的菜,我報外經貿!”

喝著喝著,倆人越說越亢奮,最後決定再複習一年。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復讀故事裡,產生了決定考試成功的深層因。

轉眼,過了2011年春節,我換了新的工作單位,複習還沒開始就先出差了3個月,等回到北京時,已經到了6月份。

時間不等人,再不開始就來不及了。

於是,我和老吳約定,每天晚上一起復習,相互督促。

那個時候,老吳住在知春路,我住在蘇州街,我們就把學習地點定在了人民大學附近,有時在人大的咖啡廳,有時在人大的自習室,多數時間是在紫金大廈一層的肯德基。

每天晚上7.30分,我們會準時碰面,然後把時間分成3個段落。

第一個時間段,7.30—8.30,複習數學、做數學題,說的再確切點就是,我為老吳講題,因為老吳的數學水平著實太差了,滿分100分,他可以考20-30分左右。說來也奇怪,當時幫助老吳學數學,我一點也不擔心浪費時間,而且越講越起勁,還教給他一些秒殺的絕招,也就是當什麼什麼出現時,直接選什麼;

搞著搞著,就到了第二個時間段。

我們會先溜到外面抽支菸,小息一下,然後開始複習語文和邏輯,這個時間段,我們倆個水平相當,多是悶頭做題。

一抬頭,時間到了10:30分,正是進入激動人心的第三個時間段。

幹嘛呢?

轉換戰場,來到旁邊的飯店,點上個兩個菜,每人一個小二,邊喝酒,邊、用、英、語、說、作、文!

這是一天的高潮時刻。

一口酒、一口菜、一句英語;

你一言、我一句、一篇作文;

文借酒力,酒助文采;

那狀態,

非常自然、非常大氣,簡直就是兩個老外在聊天!

就這樣,每天3個段落,每週7天,一起學習、一起走進了考場。

查分時,我的總分是167分,其中英語45分;老吳的總分是170多分,其中英語是60分左右。2012年,中國農大的調檔線是155分,英語41分。

我們倆人全被錄取了。

說了這麼多,考試成功的深層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那就是幫助他人!

幫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幫助別人!

為什麼這麼講呢,我把前幾天寫的一段話,分享給大家吧。

世間的事看似錯綜複雜,其實背後都隱藏著一個深層次規律,那就是種子,也叫業力,也叫功德,也叫因果。 這個種子就來自於,我們的身體、語言和思維與外界發生碰撞時所產生的痕跡,它會以潛意識的形式留在我們的生命長河裡,並且不斷的生長,當有一天長大了,就會從我們的意識裡釋放出來,所呈現的景象也就是我們眼前看到的一景、一物、一人、一獸,乃至整個世界。

所以,我們所得到的每樣東西,都是源於過去的給予。

你怎麼對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怎麼對待你。

想要什麼先給出去。

這個普世真理,是在2018年學習了“種子法則”後才明白的。但非常慶幸,善良的本能和同學間純真的友誼,讓我們在2012的考研複習上就進行了實踐運用。

我為老吳講數學題,就種下了提升自己數學成績乃至各科成績的種子;

我和老吳一起練英語,就是彼此種下幫助對方的種子;

同時,根據種子法則的4定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子小,果實大。不知不覺中,我們倆通過結對子,相互種下的小種子,逐步成熟了,最終收穫了各自的果實,考上了研究生。

因此,我衷心的希望2020年,所有參加考研、高考、中考的學生都細細品味一下這個深層因,真的太重要了!

疫情可能影響了大家的複習時間,但是不要緊,只要找個同學,結成對子,真誠的、義無反顧的幫助對方學習,你一定會種出提高自己成績的種子,一定會考出理想的成績,考進理想的學校。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種子法則”是宇宙間的普遍規律,它不僅適用於考試,還適用於改善每個人的財富、事業、家庭、婚姻、健康等等。

對我自己而言,除了上面成功考取研究生這個事情,種子法則還在其他方面真真正正的幫助了我。

這些,我在後面會和大家繼續分享。


說一說,考研時遇到的離奇事!參加中、高考、考研的人一定要看

一起跑馬拉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