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背井离乡的问题?归园田居和背井离乡的有吗?

弘道积德老子文化奖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农村,拿什么留住年轻人?《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再次聚焦职业农民培养问题,明确提出:“培养职业农民队伍。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培养职业农民队伍,是传统农业向现代转型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和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必要举措。但从现实情况看,农村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以中老年人为主力的农业劳动力的现状为培养职业农民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培养职业农民,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无疑是最佳人选。培养职业农民,就要想方设法留住年轻人,吸引年轻人务农,让农业后继有人。那么,值得我们的关注和思考的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务农?怎样才能让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乐于种田?

首先,可以从经济上或物质层面寻找原因。年轻人不愿务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经济问题。从事农业比较效益低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个月给我1000元,打死也不务农”,调研中有农民这样说,只要一个月能够挣上1000元,绝对不会选择种田,可见从事农业的无奈与辛酸。值得欣慰的是此次《实施方案》中提到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这个还寄希望于《实施方案》的真正贯彻执行。客观上说,在适度的规模经营+合理科学的农业支持补贴下,通过市场激励和政府引导的模式,对于一个务农的年轻人来说,经济收入应该和一个普通的务工人员不会有太大差距。但是,这也并不能保证年轻人会愿意务农。

那么,我们就要从精神或文化层面寻找原因。农村年轻人一毕业,就迫不及待地奔向城市,城市似乎成为他们最后的归宿。城市文化肯定具有契合人的内在需求的一面,但乡村文化往往就受到了忽略。事实上,城市文化是乡村文化的衍生品,乡村文化才是母体。然而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冲击下,乡村文化日渐没落。在这一过程中,固然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在起作用,但也与我们的教育、社会宣传、舆论导向密不可分。

我们已经已经习惯于宣扬城市的文明、城市文化的先进、城市生活的便利,过分强调城市中心主义,加剧了城市文化的强势地位,乡村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被逐渐淡忘和遗弃。

最终,年轻人失去了对乡村出身的自信,失去在乡村生活的信心,因为外界灌输让他们深信,只有城市才是美好的,只有城市才有梦想。那么,现在,找回乡村文化的自信,重新发展乡村文化的魅力,重建乡村文化,可能对吸引年轻人留下会产生一些作用。而且,还不止乡村里的年轻人,扫除城乡流动羁绊,还有可能吸引城里的年轻人再次上山下乡,选择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创业创新、施展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