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美国跟中国诞生了世界级互联网公司?欧洲日本他们在干嘛?

宜之工作坊


这个很好解释, 在IT方面, 中美现在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发源地和消费市场, 所以市场参与者的分布与这个地位是一致的, 即: 基础技术供应商 和 消费产品供应商.

基础技术供应商

主流关系型数据库: Oracle / MySQL / SQL Server

供应商: Oracle (甲骨文) / Microsoft (微软)

主流编程语言: Java / C# / Python / C++

主要开发框架和工具: Java SDK / DotNet / U3D / Xamarin / UE4

主要集成开发环境和编辑器: IntelliJ IDEA / Eclipse / NetBeans / Visual Studio / VS Code

主流操作系统: Linux / Windows / Android / iOS

此外, 还有类似 Illustrator, Photoshop 等工具软件.

以上主要基础技术的主要供应商为

Microsoft (微软)

Oracle (甲骨文)

Google (谷歌)

以及 IBM / Adobe / Apple (苹果) 等美国公司.

消费产品供应商

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最大IT产品消费市场, 自然会产生庞大的本土运营厂商, 利用上述最先进的 信息技术(IT) 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

因此催生了 运营全球第2大社交网络的 腾讯 (Tencent), 第2大电商网络的 阿里巴巴 (Alibaba), 第2大内容服务商 字节跳动 等互联网产品巨擘.

欧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尴尬

干技术干不过美国, 干市场, 又没有中国这样庞大的内需.

印度的尴尬

与中国一样拥有庞大的市场, 却没有中国这样独特的文化, 美国互联网运营商能够轻松地进入印度市场, 从而抑制印度本土厂商的发展.

美国人运营的中文互联网产品在中国根本干不过中国人自己运营的互联网产品, 当然, 我指的是在同样的法律框架下.


太尉行书


首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为什么美国和中国诞生了很多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以及欧洲日本都在做什么。

第一,美国和中国都是世界人口大国,美国人口超过了3亿,中国人口超过了14亿,人口数量的庞大有利于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具备人口红利的特点,而且互联网领域的特点是信息共享,这样更容易产生规模效应。

第二,美国和中国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家政策上对人才和技术都非常的重视。

  • 美国是最早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国家,有先天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发展互联网产业,所以最早形成了庞大的互联网企业。中国虽然发展比较晚,但是国家很重视科技发展,而且很多在美国学成回国的人才刺激了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 中国近二十年在互联网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加上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国家政策扶持,所以在很短时间内就造就了大量的世界级互联网公司。

第三,欧洲和日本在汽车、电子、制造业等工业领域起步比较早,相对更发达,尤其日本和德国都是传统的汽车制造强国。而且欧洲和日本人口基数不够大,消费市场不够大,不足以形成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

从以上几方面来分析,这就造成了美国跟中国诞生了很多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而欧洲日本在工业制造领域更发达,侧重点不一样。希望我的分析能帮助到您。我的回答有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

我是IT从业者,如果您对科技类话题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如果觉得不错,记得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低调的小李


中国有独特的创业天赋和文化特色

2002年中国也经历了互联网的寒冬,大批互联网初创企业倒闭,阿里巴巴也经历了这场剧痛,当时马云说只要我们跪着不趴下,我们就能很快站起来。事实正如马云所料,这场互联网寒冬过后,阿里巴巴是最先站起来的一批。中国不缺乏有勇于创业的天才,只要有机会就能抓住。西方学者观察中国人创业时说:中国人在创业时永于冒险的精神超过其他国家。日本学者说中国人敢想敢干,行动极其迅速,不像日本人那样瞻前顾后,往往错失良机。

日本、欧洲诞生不了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培育本土网络企业需要时间,技术远不如美国成熟,各国对于美国网络巨头的渗透几乎不设防,本土企业在国际巨头的摧枯拉朽的进攻下一败涂地。日本老龄化严重,互联网革新动力不足。而中国本土企业由于市场大,有喘息机会,而且非常理解本土文化和需求,不管是百度和谷歌还是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竞争,本土企业更能把握中国人的需求,更接地气,所以才能逐渐建立优势。

再看市场

中国诞生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首先得益于中国超级巨大的市场。不管什么产业,一个企业只要能够拿下中国市场,那么其发展成世界级的企业就是必然的,关键是中国既不缺乏这方面的技术人才,也不缺乏有头脑的企业家。

中国近14亿人口,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人数还多。欧盟5.1亿,美国3.2亿,日本1.3亿。中国网民人数近8亿。只要能抓住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不诞生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那简直说不过去。


中国加入了WTO的红利之一

2000年前后是互联网公司发展的关键节点,有两件大事需要关注,一是当时经济危机刚刚结束不久,很多国家受到影响,二是2001年后中国开始加入WTO,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互联网刚好开始起步,二者时间上几乎同步。经济发展促进了互联经济,也因此诞生了一批互联网巨头。

1998年开始陆续创立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当时也正处于中国改革的黄金分割时期。国家的政策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当时我们国家了有一大批有志于创业的青年人,从国外去学习先进的经验,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两者,为互联网的无国界因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而使得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国内国外都可以大展手脚。


强大而完善的基础设施

人口红利虽然重要,但强大的基础设施也是起到决定性作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话,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很难在此之上诞生。比如美国克林顿政府从98年就开始搞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这是美国网络巨头能够崛起的先天条件。而中国政府本来就擅长搞基础建设,这方面绝不会拖互联网公司的后腿。这方面不管是欧洲还是日本都完全比不过。

庞大的人才红利

我们国家不缺乏互联网人才,人才储备相当雄厚。日本和欧洲能把人与机器结合做到极致,很有匠人精神。但是中国人擅长抽象知识的运用,比如数学、计算机技术、AI,这些不动手考脑力的经济活动,中国人特别擅长。尤其是AI技术方面,华人论文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可以这么说数字时代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头脑特点,工业时代最适合日本和欧洲特点。

像是李彦宏,张朝阳这些早期的互联网人,为中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是提供了很大的开头作用的。还有马云,马化腾,周鸿伟等等,他们对互联网的探索让互联网企业在我们国家逐渐强大起来。

中国人的学习模仿能力相信大家都毋庸置疑,看看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在那么多领域后来居上并坐上世界领先地位就知道。而互联网方面,美国很多先进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我们都能很快学习并复制到国内,而经过国内市场的残酷竞争洗礼,往往能发展出比原来更优更强大的商业模式,甚至反过来被美国互联网企业复制到美国本土。强大的学习能力让我们的互联网企业能快速学习全球新兴的模式和技术,并在国内市场不断演化发展。


文三晓


我说说互联网世界级公司为什么只有中国🇨🇳和美国才有的事情。

互联网的诞生地是美国,十年前全世界互联网界根服务器和互联网标准等都由美国控制。所以美国是世界上互联网大科技公司扎堆的地方。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技术革命,把人类社会带进信息化时代。美国又是信息科学技术研究创新的主导和集权国,互联网世界级公司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再来看看十年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创新发展。大家知道,全世界互联网大会己经多届在中国🇨🇳举办。以前说,全世界有两台计算机,美国肯定有一台。现在,可能全世界有两台计算机,中国🇨🇳有一台。如果全世界有三部手机,特别是5G手机,中国🇨🇳也可能有一部了。

中国🇨🇳互联网+在云计算大数据支撑下,形成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智能,等等。中国🇨🇳己经把物流和智能服务业高度与互联网融合,形成中国🇨🇳模式的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业,等等。

特别是5G通讯技术,给中国🇨🇳互联网+提供更广泛前途应用场景。相信2020年始,无人驾驶在中国🇨🇳会很快商用。

全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拥有129家,美国121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己经从更广泛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服务业,智能制造,医疗教育咨询,远程智能控制,都可全面超越美国了。

我们看看曰本,英法德等国,就GDP而言,美国2019年21万亿美元,中国🇨🇳14.4万亿美元。曰本近7万亿美元,德国呢?英法呢?印度2.7万亿美元都能进格第五名。所以说,无论经济社会,互联网应用,互联网科技创新,还是互联网+智能,中国🇨🇳互联网企业,美国互联网企业,才有可能主导,引领全世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应用。

以上意见,供读者参考。

谢谢读者!


北京大刘


世界级互联网公司主要分布在中国和美国,我理解主要是一下原因。

1、中国和美国为什么有:美国占据最核心的主要头部公司,是创新的发展的引领者,其他都是追随者,包括中

国的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阿里,腾讯,新浪,百度国内巨头,无一例外都是照搬美国公司的模式,在中国落地,

他们享受了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政府的支持和利好,甚至做到了超越美国。他们应该感谢中国这20年的高速发展。

2、其他欧美国家为什么没有:我认为主要是市场和发展理念不同造成的。西方除了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早就经过了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每一个国家的体量又相对较小,限制了大规模公司的产生。而且,发展理念不同,比如,德国强调的是工业4.0,日本强调的精密技术,这些国家没有选择互联网这条赛道,而是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继续垄断。孰优孰略短期内很难显现。

3、中国的网络与世界是区隔的,自成体系,市场足够大,这也给了微博,百度等这类公司生存的空间。说直白一点,这里不是与世界自由竞争,而外面的世界是。

虽然我们有市值非常高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创新的大旗始终在美国人手里,要面对事实,才能进步。

以上,是我的理解。






皮埃夫


排名前十的互联网公司基本被中美占据,像欧洲日韩互联网发展也不差,为啥没有诞生世界级的公司呢?我觉得主要是市场因素导致的,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下!

互联网公司的发展依赖的是网络,比如现在正当红的5G通信

5G属于下个时代,我们回头来看看让互联网公司呈指数级生长的4G。


4G通信技术是第四代的移动信息系统,是在3G技术上的一次更好的改良,其相较于3G通信技术来说一个更大的优势,是将WLAN技术和3G通信技术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使图像的传输速度更快,让传输图像的质量和图像看起来更加清晰。在智能通信设备中应用4G通信技术让用户的上网速度更加迅速,速度可以高达100Mbps


看看各国的4G发展和现状:

  1. 我国在2013年向三大运营商发布TD-LTE牌照,2014年电信和联调在15个城市开展TDD-LTE个FDD-LTE混合组网实验。我国是在3G还没发展成熟,但通信标准急需与
    国际接轨,于是跑步进去4G时代。

  2. 韩国在2011年7月推出FDD-LTE服务,其后KT在2012年1月开通商用FDD-LTE服务。对于发展4G与中国不同,韩国是由于3G充分发展,亟需更新网络,已满足国内需求

  3. 美国在2011年就商用4G网络,在4G初期应用时,美国是4G覆盖最广、用户最多的国家。

  4. 欧洲情况比较特殊,4G技术研发欧洲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但是在应用方面却迟迟落后。一方面是由于欧洲运营商众多,竞争力大营收小,难以在4G方面有很大的投入,另一方面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拥有优质的固网宽带,通过wifi接入同样可获得高速的移动上网体验,加上成熟的3G网络,4G网络显然有些多余。

  5. 俄罗斯在209年获得4G技术的应用,但商用比较缓慢,主要是运营商缺少频段资源,还有由于相关利益关系受到调控的限制。

  6. 印度我们就不分析了,基本上属于美国的附庸,技术和市场都是美国的。

可以看出,除了美国和个别国家由于主观因素导致4G发展缓慢之外,都比中国发展的早,并且应用的也比较早。那为什么没能诞生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呢?

我觉得是市场原因导致的。

这里的市场原因主要指各国内的市场发展

  1.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有着规模巨大的市场。不管什么产业,一个企业只要能够拿下中国市场,那么其发展成世界级的企业就是必然的。中国13亿多人口,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人数还多,欧盟5.1亿,美国3.2亿,日本1.3亿。中国2017年网民人数7.51亿。只要能抓住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不诞生世界级的互联网公司,那简直说不过去。



  2. 日韩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太少,其次是低欲望社会对于互联网需求创新的麻木。

  3. 欧洲的市场是不错的,但是由于4G网络的应用场景有限,需求不够,所以很难诞生市值较高的公司。

  4. 俄罗斯应该是最有机会诞生互联网巨无霸公司的,俄罗斯的数学、代码能力很强,有着充分的技术积累,据说5G技术的突破,是华为的俄罗斯员工贡献的。没能诞生世界级互联网公司,原因也就是上文所说的政治原因。

这里肯定有小伙伴会有疑问,那日韩来发展中国市场不行吗?

其实中国的市场已经大到不需要适应企业,而是需要企业来适应用户。我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被广大人民教育过的,脱颖而出的巨头当然跟小国不一样。

国外精英主义的套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也就是说你不光要把好工具提供给用户,而且还要把它改造的适应用户的习惯。而不是教育用户去适应你。所以回头看Uber、Oracle
等一些国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失败,就一目了然了。

民粹的力量取决于基数。而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文盲率几乎为零的普通人。论为人民服务,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独孤求败!

如果以各国内来看,还是有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的,毕竟未来的战争属于信息化

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所以虽然不会诞生世界级的公司,但一些大国的国内市场,也不会给外部侵占。

下面我们看看各国内部的大型企业:

1.俄罗斯

假如我们简单对标BAT的话:B对应Yandex,A对应mail.ru,T对应VKontakte。

这三家公司市值是什么水平呢?

Yandex大概124亿美元,Mail.ru大概68亿美元,需要注意的是,对标T的VK,号称欧洲最大的社交网络公司,2014年被Mail.ru全资收购了。也就是说,俄罗斯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合体就是现在的Mail.ru,大概就是68亿美元的市值水平,跟中美之间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差的远呢。

2.日本

我们知道Yahoo日本做的不错,2017年5月大概是260亿美元的市值。

Mixi.inc

勉强算日本的腾讯,市值大概35亿美元的样子。另外还有游戏公司Cyberagent,算互联网行业吧,市值现在大概51亿美元左右。

3.韩国

这里我们影响最大的可能是三星,但是三星不算是纯粹的互联网企业。除三星之外,韩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就是韩国百度与韩国腾讯合体的Naver,市值2017年大概是240亿美元的样子,韩国互联网行业的单核巨头,之前叫NHN。很多日韩妹子用的Line,母公司就是Naver。


从上面可以发现,单单从市值上看,除了美国和中国,其他国家很难找出一个市值超过300亿美元的公司。实际上欧洲也很难找出一个出来,欧洲好的互联网公司也就是英国阿里巴巴Asos,市值大概78亿美元,德国阿里巴巴,市值大概147亿美元。

中国互联网企业正迈向前三

经历过中兴事件后,国内对网络安全和网络底层技术和硬件的发展极为重视。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核心技术,那发展很容易受限制。

好在下一个时代的软硬件我们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或领先:

  1. 华为5G技术为中国物联网发展夯实基础,海思系列芯片打破国内无“心”可用的境地


  2. 阿里巴巴创立的平头哥半导体公司,为未来的AI计算提供安全与保障。开发的“飞天”系统,彻底摆脱了“IOE”的束缚。

相信在下一个时代,我们一定会出现全球领先的企业!

总结

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为何中美互联网企业占据榜单前十。首先其他国家没有一个可以诞生世界级互联网企业的市场,其次是由于各国内部因素,导致4G发展缓慢或者发展停滞。再就是发展比较好的小国内部也有比较大的互联网企业。最后我们分析了中国互联网迈向榜单前三的可能性。

量变引起质变,希望中国企业夯实基础,稳步迈向国际化,超越老美!


我是非著名攻城狮,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感谢您的点赞支持!


非著名攻城狮


谢谢您的问题。曾经有个说法,美国技术+中国市场就是商业成功,可见美国是传统技术发源地,中国是巨大的技术消费市场。

美国科技动手早。二战以后,美国在全球率先布局高科技领域,成就了今天的一批各领域的科技巨头,比如微软、亚马逊等,位于全球市值前列。美国也因此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传统技术发源地。主流的操作系统、开发框架和编程语言等多数来自于美国,重要的供应商包括微软、谷歌、甲骨文、苹果公司等。


中国市场基数大。互联网技术中国现实场景相结合,随着基础设施和技术的不断完善,从2019年至今20多年,中国互联网实现快速发展,这段时间的互联网产业主要是购物生活(阿里巴巴)、社交游戏(腾讯)、内容资讯(自己跳动)、移动支付(支付宝)等消费级的互联网。如今中国在5G信息通信新技术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特别是疫情冲击,消费及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快速转型升级,华为、阿里巴巴达摩院等科技企业正在向企业端快速融合。智慧制造、智慧城市、无人驾驶领域将形成新的消费市场。中国拥有14亿人口,对互联网的巨大需求是互联网产业繁荣发展的根基。


欧洲日本专而精。欧洲日本的整体技术实力不如美国。欧洲的技术发展不均衡,英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技术较强,众多小国就逊色很多。德国智能制造水平很高,日本电子精密元器件是其传统影响。半导体领域,欧洲日本可以与美国优势互补,欧洲有外延、器件、应用的产业链,有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知名半导体企业。日本在工业模块设计和设备开发方面具备优势,比如三菱电机、富士电机、松下、东芝等。因为他们没有中国那么大的需求,互联网产业发展动力不如我国,随着国家更加重视实体制造业数字化,华为海思、阿里巴巴达摩院等机构将有更广泛的发展前景。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日本非常重视实体店,因为百年老店多,几个平方米就可以在东京开店,这就是优势。

日本知识产权保护,任何网上的都必须花钱,没有免费的。

书没有随意下载,没有随意看。

而且实体书,就是纸质书看着不伤眼睛,还舒服。

实体店大量存在,可以保护门店出租,可以保护就业。


金柏祥


中国互联网公司崛起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是人口大国,信息时代,人口的价值就会被充分的释放。

任何富有创造力的APP。都会有几百上千万的用户,用户规模庞大。而且我国的文化统一,互联网平台化的基础就有了。

欧洲、日本人口也多,但是文化不统一。某些国家的老龄化的程度高,互联网方面的改革创新的力度就不足。

另外我国的通信业方面发展优于其他国家,移动通信方面则是实现了弯道超车。从4G到5G,通信基础设施、网络覆盖是全球范围的最好的,这也为互联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印度虽然也是人口大国,但是国内的基础通信设施不太好,所以与中国的差距还是很大。

为什么日本、欧洲、韩国没有大型互联网公司呢?

日本、韩国本身就是顶尖的发达国家,日本拥有发达的实体商业,日本的消费者热衷于体验式的商家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各大区域内的商品价格、质量大致相近。韩国本身阶级固化,三星大集团包揽着韩国人的一生,互联网企业想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出头几乎不太可能。

中国有着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各区域经济方面并不平衡,很多乡村不可能买到大城市中铃兰满目的商品。而互联网、电商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其次,我国的商业竞争比较公平,所以催生出了像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大公司。



凯腾凯


世界大型互联网需要比效好的互联网技术,更主要是有广泛的市场作后盾,美国有顶尖的互联网技术,又有3亿人口的市场,中国虽然互联网技术总体不如美国,但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所以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可以达到顶尖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