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作为“花间派”的鼻祖,他究竟凭的是什么?

农夫老岳


温庭筠作为“花间派”的鼻祖,当然凭得是他的才气,只是光有才情是不够的,还要有天时地利才行。

诗歌从夏商周时期的诗经,经历楚辞、汉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演变成唐诗,尤其在盛唐时期,诗歌已经达到登峰造极之境。诗经是四言体,楚辞是离骚体,汉乐府民歌及魏晋南北朝诗歌以五言体为主,到了盛唐,五言体、七言体、绝句、律诗都达到高峰,盛唐诗歌的代表人物杜甫就是唐诗风格的集大成者。

在唐朝,诗歌是殿堂流行语,而词作只能在民间或私底下做调情之用,难登大雅之堂。大唐诗人基本上不屑于写词的,唐诗集大成者杜甫留传后世的诗歌达1500首,基本上没有词作。就像今日的影坛巨星成龙、章子怡等人,他们是不会自降身价演电视剧一样。

诗也好词也罢,如同电影与电视剧都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唐朝时期也有很多优秀的词作品问世,如:菩萨蛮、忆秦娥、连理枝、清平乐、桂殿秋、秋风清等词。只是,唐朝前期,词人们为了增加词作的知名度,蹭诗仙李白的大名,宁愿隐去自己的名字,也要把词作者写成李白。好在,李白大度,不计较虚名,且当时没有影像记录,李白到底写过这些词作没有,也就成了悬案。以李白的清高及才气,他应该不屑写词的。

到了中唐,词借李白的大名也慢慢流行起来,这些著名诗人也经常写词且乐意署名啦,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晚唐时期,孕育词作的土壤已经肥沃,时机也成熟了,社会不在鄙视词作,人们也乐于传颂词作,天时、地利条件具备了,还差一个人,这个时候,温庭筠出现了,花间词派诞生了。

花间派诞生有偶然,也必然,只是,为什么温庭筠是鼻祖呢?前面说了,这是凭温八叉的才气,也离不开天时地利条件的具备,其实还与他的人生际遇紧密相关。

温庭筠别名温八叉,啥意思?双手一叉二叉,八叉文章即成,比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五步成诗也差不了多少。只是才高累身,温八叉在考功名的路上屡次失败。矛盾吧?既然才那么高,怎么还考不取功名?其实,正是因为其才高,很多王孙贵公子都委托他代考,温八叉代考多次,每次都能帮那些贵公子考取功名,成了晚唐最牛叉的枪手,算是枪手鼻祖吧。监考老师见到他就头大,最后,只能以取消他的成绩为策略,所以,温庭筠终生功名难就。如同柳三变一样:黄金榜上 总失龙头望 忍把浮名 换了浅盏低唱。才子词人温庭筠也是白衣卿相。

至此,温庭筠也只能: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词人身世不幸,花间词派却有幸,温庭筠创立了花间派,花间派也选中了温庭筠,世变如此,过尽千帆皆不是,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隐居山


温庭筠是谁?我上小学时被一个老师教会了温庭均读成“went ting jun”。所以,到了上高中才被高中语文老师纠正过来[捂脸]。

至于温庭筠被称作“花间派鼻祖”,都是后人称赞他或者是正派文人揶揄他所送的大号,因此他更出名了。

其实,他生于世家,颇受诗词文赋熏陶。及至他家道中落,他虽有才情但未能仕途坦荡,再加上他性格侍才轻狂,不能如意做官就纵情市井歌栏,善于填词1。据说是晚唐专业填词文人。

他的诗也有很高水准,与李商隐并驾齐驱。我记录的有两首,

《南湖》

湖上微风入栏凉

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早

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夜雨

浪花无际似淸湘

飘然蓬艇东游客

画日相看忆楚乡

《利州南渡》

淡然空水带斜晖,

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

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

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

五湖烟水独忘机。

所以,我以为要客观看待温庭筠,别好热闹人云亦云。像当今社会戏子满天飞,这网红那网红,疫情过去,国人会重塑三观的,不会让孩子继续追戏子明星了。有点儿题外话,请见谅!



古砚古墨斋主


公元940 年,后蜀词人赵崇祚编纂了《花间集》,收录了温庭筠以下18 位词人的500 首词作。这是中国词史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花间词派这个词派的诞生,也标志了词体正式登上文学史的舞台。

花间词派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粉气味的词风的形成,是文学自身兴替嬗变的结果,更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曲折映照。花间词派词人众多,但最有影响的当属温庭筠和韦庄,这两人是当之无愧的花间领袖。

阅读温庭筠的词作,阵阵脂粉香气便迎面而来。温庭筠喜欢并且擅长抒写女性及女性的情感生活,描摹柔美艳丽的女性形象,有着极强的女性审美特征。

一、温庭筠“花间”词的女性审美特征

温庭筠笔下的女性有两个主要特点:极美极香。这两种女性独有的审美特征,在温庭筠“花间”词中都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温庭筠在“花间”词中对女性的容貌和肢体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刻画,光是对女子的眉就有“眉黛”、“两蛾愁黛远”、“眉浅淡”、“眉翠薄”、“黛眉”、“柳如眉”、“愁眉”、“新眉”等十余种描写;女性的脸又有“笑靥”、“金靥脸”、“睡脸”、“花靥”、“红粉面”、“嫩脸”等等不同的描述,把女子容貌和肢体之美刻画到了极致,使温庭筠“花间”词中女性形象更加鲜活,也更加妖娆艳丽。

温庭筠“花间”词中也用了大量篇幅去刻画女性的“香”。他除了写女性自身体香外,还借助闺女房陈设及周围景物来营造一种香的氛围。温庭筠“花间”词中,这些精美艳丽的女子居住在香雾缭绕,芳香四溢 的闺房,周围的景物不是“芳草”便是“杏花”,“香”构成了温庭筠“花间”词中女性形象另一个鲜明的特征。

“花间”词的内容多以描写女性生活及男女感情为主。温庭筠“花间”词中的美丽女子,多身处精美华丽、芳香四溢的环境之中,可是她们的内心却寂寞孤独。“思念”、“忧愁”与“孤独”是温庭筠笔下女性形象最突出的心理特征。

他的《菩萨蛮》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春日懒起的仕女,她秀发如云,香腮如雪,懒画峨眉,罗襦上成双成对的鹧鸪引起她对远方离人无尽的愁思。此外,温庭筠还写过“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等词句,充满了女子悲伤寂寞的情怀。温庭筠“花间”词中,女性并没有直接表露出孤独的心理,几乎全部是用背景的叙述或情景的描写,来体现女性们挥之不去孤独感。

从中唐开始,大唐帝国的内忧外患不断,审美趣味和艺术主题已完全不同于盛唐,而是走向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的捕捉之中。那种立足于现实,试图拯救世界和民心的务实诗歌思想,影响力越来越小。诗坛的主流以写个人情思为主,很少着眼于生民疾苦,而主要着眼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这个时期诗坛出现了大量以闺阁生活和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温庭筠便是其中的代表。他用词营造了一个女性的世界。怀才不遇的温庭筠在词作中表达自己的哀伤与入仕的渴望: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温庭筠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一向依附贵族生活。他的词多为宫廷、豪门娱乐而作,是写给宫廷、豪门里的歌妓唱的。为了适合于这些唱歌者和听歌者的身份,词的风格就不可避免的倾向于婉转、隐约。温庭筠本人又喜好游狎邪,在仕进无门时,以游戏人生的态度,去娱乐 人,用词这一文体表现和他有着相近际遇的女性世界。

二 、温庭筠的艺术成就与词史地位

温庭筠的词在整个词史上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他在69 首作品中,共使用了 19 个曲调, 其中59 首作品都是长短句的词。他的《诉衷情》、《思帝乡》、《蕃女怨》,不仅句式极尽参差错落,而且音韵也特别繁促多变。温庭筠不仅大量采用了流行的燕乐曲调来作词,还改变了整个唐代文人习惯于用齐言体的形式填词配唱的风格, 奠定和形成文人词以长短句为主体的形体特征,确立和强化词体与诗体相区别的独特个性和独立发展趋势。

从音韵格律方面来看, 温庭筠的创作也更严格 、更规整 、更精细。他的词形体规整一致,音律下平仄一毫不差 。温庭筠精通音律,他的词特别追求合乐性和格律性的统一,使词的文字的格律音韵与曲调的节奏旋律密切融合,内外一体。 他确立了文人词好写女性情事的 “艳科” 格局和擅长刻划人物情感心绪的抒情特征,表现的是以女性为主体的闺情宫怨 、离别相思之类的内容题材,将词的创作开始引向女性生活情事这样一个较狭窄的 “艳科”范围。

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宰相令狐楚多次以温庭筠代为填词进奉。温庭筠现存词作中有15首《菩萨蛮》,其中就有不少是为进奉宣宗而作 。正因为如此,温词题材相对狭窄和集中,也造成了温词擅长刻划人物情感心绪的抒情特征。温庭筠的《菩萨蛮》都具有幽细窈深的抒情特征,在他之后,不少文人词也都沿着他所开创的这条抒情道路向前迈进。

温词不仅擅长抒情,而且在抒情的表现上有两个重要特征 :一是喜欢用色彩浓丽的词语和香艳精美的名物意象来加以修饰,使所表现的人物更为香艳精美;二是喜欢用冷静客观的态度和深隐婉曲的手法来进行 “冷化”和“深化”,使其所表现的人物感情显得更为朦胧幽深。他有一首《菩萨蛮》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全词并没有直接表现人物的情感心绪,而是通过对室内温馨优美的环境的渲染烘托,以及女性娇艳的容颜、精美的打扮的描 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表面看来, 全词一片浓 丽香艳,但仔细品味,人物幽微深曲的情感心绪正隐含在这一片浓丽香艳之中。

温词给人的感觉是香艳绵密,这是由他的语言和意象所决定的。读温词觉得精美绝伦,却难以引起强烈的感情冲动,这也是由温庭筠的抒情手法所决定的 。实际上温词语言的浓艳 、意象的绵密、抒情的深隐,是与传统不符的, 但他建立了一种新的风格类型与美学境界,使得“花间词”具有了一种独特个性,并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接受和认同。温庭筠将文人词引向了“雅化”与“深化” 的道路,确立了文人词的艺术风貌和审美特征,确立了以长短句为主体的形体特征和以婉约柔媚为本色的风格类型 。

三、温庭筠的性别审美

相比男性,女性更喜欢通过感性直观能力去把握现象。温庭筠的词正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以他的“宝函钿雀金鸂鵣,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 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为例,这首词主要由名词和形容词构成,直接呈现了女子华美的首饰,用以暗喻女子的富贵美丽;接下来写沉香楼阁上远望,却又全然不用与“望”字有联系的动词,而直接以蒙蒙春雨弥漫中的吴山翠碧营造出浓郁的带有幽怨抒情气氛。这位美女凄寂的幽怨相思,同样以芳草江 的大好时光、镜中的如花容颜暗示出来。温词就是有着不作明白之叙述,但却以物象之错综排 比来增加直觉之美感的特点。

温庭筠词中写了大量的闺房中的摆设与用物,他尤其喜欢用“铜镜”、“香烛”、“玻璃枕”、“锦衾”、“玉炉”、“纱窗”等女性器物,代言女子的相思恋情,用这些女性器物,刻画女性独特的美。

温庭筠作为封建社会的传统文人,其思想价值 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男权社会文化的影响。建功立业、封官进爵也曾是他的梦想。但是他的才华不为当权者赏识,这种男性的理想始终无法实现,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这也男权社会中男性价值得不到实现时的普遍心境。温庭筠命运多舛,他的一生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他在《商山早行》中写道:“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满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正是他一生不得意而不得不颠沛流离的真实写照。

坎坷艰辛的仕途,使温庭筠转而寄情。温庭筠写过不少山水诗,但最终没有走上隐居田园的道路。从此他出入青楼妓馆,结识风月女子, 歌姬舞女往来唱和。与这些青楼女子的密切交往,又深深影响了温庭筠的女性认知和审美。他对这些不幸女子有一种惺惺相惜的同情和怜惜,他尊重这些女子,与她们平等相待,回报她们以真心。

温庭筠填了许多“花间词”纪念这些在男权社会中被男人压抑的不幸女性,在词中,他有意对这些女性进行艺术加工,使这些女性在她的词里或娇美、或柔丽,美不胜收,表现了他对女性美的欣赏和尊重。

四 、温词的艺术风貌

温词除了“雅”和“艳”之外,也还有“俗”的一面。温词被后人推崇,但在当时它是被正统思想视为“侧词艳曲”而加以指斥的。温庭筠学活着时,文坛对他的词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温词以浓艳绮丽为特征,另一种认为温词以婉约幽深为特征。这两种观点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温词的特点,所以是不完整的。 温词是在民间词的基础上的提高、升华,有着雅化与创新的一面,也有俗的一面。

温词之所以能创造出“窈深幽约”的艺术境界, 是与他的词多由女性演唱的环境、以及温词多表现女性生活等因素决定的。因此温词离不开城市文化娱乐这块土壤。因此温词是唐代城市文化的产物。温词的艳丽,主要表现在语言、色彩 、情调上的艳丽化之上,与传统美学追求清丽淡雅型的美感是相对的。所以温词由于浓艳绮丽而被视为淫靡、浮艳,后人往往将其原因归罪于唐朝中后期城市经济的畸型繁荣带来的城市文化。

《花间集》所载温庭筠的 14 首《菩萨 蛮》是温词的代表作。这 14 首词用丽辞藻句 、珠光粉气、镂金错彩描绘女性的住所、服饰、容颜、体态以及情感,无论表现题材还是艺术表现形式,都是“艳丽”的 。“因艳入俗”也成为温词的标志。温词之所以备受欢迎、广为传诵,其说是依赖其深婉的意境,不如说是得力于其艳丽的形貌。温词的艳丽有其媚俗性的一面,它对五代词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五、结语

温庭筠以男儿身写女儿情,“男子作闺音”使他的“花间”词具有强烈的女性审美特征。但是温庭筠的文化性别观还是站在男性文人的立场上的,他始终没有与男性的传统对抗。只是他的出身和经历,以及文化性别的失落,改变和拓展了温庭筠的审美视野,他也被后人戴上了“花间”词宗和鼻祖的帽子。


笑语千年


花间派,诞生于晚唐五代时期,是古代诗词流派之一,因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唐末五代处于藩镇割据的战乱时期,而被巴山环抱的西蜀和被长江保护的江南,却可以苟安度日,这便为花间词派的诞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花间,取自唐末诗人张泌的“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顾名思义,花间词多以描写闺情离恨为主要内容,是偏安一隅之君臣狎妓宴乐和醉生梦死的生活写照。因此这也决定了花间词的风格,以辞藻艳丽和笔调婉曲为主要特色。赵崇祚所编《花间集》的问世,标志着花间词派的诞生,温庭筠和韦庄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词作代表。清代词人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

由此可见,温庭筠与韦庄在花间词派的重要地位。同样是写艳情绮思,温庭筠之词“下语镇纸”,“重”在秾艳绮丽;韦庄之词“揭响入云”,“轻”在疏淡明朗。看似不相上下的两位大家,为何是温庭筠被誉为“花间派”鼻祖呢?

要想理解这背后的深刻原因,先要明白这“花间派”鼻祖的地位是谁赋予的:

首先,温庭筠“花间派鼻祖”的定位,缘于赵崇祚所编《花间集》。

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多选取于晚唐五代宴会上歌女的酒令。这些酒令,多出自这些封建文人之手,以女子口吻创作而成。由于多从宴会上搜集而来,编者担心秀而不实,故选取了当时享有盛誉的温庭筠所作之词编录其中。

《花间集》共十卷,收录了以温庭筠为代表的十八位词人的作品,有五百首。而温庭筠是其中收录作品数量最多的词人,多达六十六首。自此之后,温庭筠的词在文人墨客之间竞相流传,称为花间词的中流砥柱。

其次,温庭筠“花间派鼻祖”的巩固,源于历代文人骚客的推崇。

作为《花间集》词作最多之人,温庭筠得到历代文人的推崇。尤其随着宋词的逐渐发扬光大,温庭筠的词在文坛上大放异彩。号为“花庵词客”的南宋著名诗人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评,“温庭筠词极流丽,宜为《花间集》之冠。”

到了清朝,著名诗词理论家和诗坛领袖王士祯,则在《花草蒙拾》直接提出,“温为《花间》鼻祖。”清代刘熙载的《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由此,温庭筠“花间派鼻祖”的词坛地位,逐渐巩固下来。

除了文坛大家的推崇,温庭筠之所以能推到“花间派鼻祖”的重要位置,还离不开自身词作水平的高超,具体如下:

其一,他是第一位专力于“依谱填词”的诗人,是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

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词是“胡夷、里巷之曲”,多在民间流传。即使到了唐朝,能够写词的文人也寥寥无几。这种词人源自民间的书写传统,一直到了晚唐温庭筠开始“倚声填词”,才被逐渐打破。

温庭筠精通音律,在民间词调和教坊曲调的基础上加以锤炼,将语言的音韵之美与曲调的节奏之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词的格律规范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由此,温庭筠的大力填词,成为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

其二,温词“上承南朝宫体,下启花间艳体”,兼具秾艳香软和清疏明快两种风格。

出身于没落贵族的温庭筠,“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经常流连于烟花巷陌之中。作为诗人中“倚声填词”的第一人,温庭筠的词偏于闺情,尤其以描写女子的容貌、服饰和情态为主,影响了大批的词人。

温词“上承南朝宫体,下启花间艳体”,是将 “南朝宫体”与“北里倡风”巧妙结合的典范。如他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虽有闺情离恨,却偏于流丽轻倩。

其三,他善于描摹符合人物情思的特征事物,营造出深美闳约的诗词意境。

在政治上屡遭曲折的温庭筠,常常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悲和怜香惜玉之情融于闺怨离恨中,从而阔大了词的艺术意境。他尤其擅长以白描的手法,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心理情思的特征重点描绘,营造出深美闳约的诗词意境。

《望江南》里的“过尽千帆皆不是”,不仅描摹出女子望眼欲穿的思念之状,而且传达出词人无人赏识的怅惘之情;《菩萨蛮》里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不仅衬托出女子为爱相思的百无聊赖之姿,而且流露出词人心灰意冷之状。

其四,他以疏密相间和浓淡相宜的笔墨写离情别怨,成为婉约词派的直接源头。

温庭筠虽多写男女离愁,但却以错落有致的章法,为后来婉约词派的蔚然大观奠定了基础。那首《更漏子·玉炉香》,构思精巧,以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传达出思妇愈演愈烈的离愁别恨。

尤其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大有李清照的婉约缠绵之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而温词不着一个“愁”字,却写尽相思之苦,意境窈深幽约,比李词更胜一筹。

总之,因八叉手而成八韵而有“温八叉”之称的温庭筠,作为花间词派的鼻祖,为后世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刘毓盘《词史》云,“温氏之词,极长短错落之致矣,言词者必奉以为宗。”

“人人读花间,少长诵温词”,明朝曾经兴起的“温词热”,足见温庭筠作为花间词派鼻祖的艺术魅力。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虽在题材和风格上有过于浮华浓艳之嫌,但却为文人词的发展和婉约词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笺


温庭筠(约812年一866年),他作为中晚唐时期的一个时运十分不佳的诗人和词人,一生命运多舛,灾难连连,一生穷困潦倒,死时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还是妓女凑钱为他下葬,可谓命运悲惨!可正是这悲惨的命运造就了一个才华横溢、词作辉煌的“花间派”鼻祖的词人。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温庭筠之所以称为“花间派”鼻祖的原因:

一、性格决定命运

温庭筠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年幼丧父,后寄居父亲友人家里学习九年,这使他养成了自卑、敏感的性格,再加上相貌丑陋人称“温钟馗”,更使他自卑、敏感的性格愈发脆弱,而才华横溢、饱读诗书就使得他又傲才恃物,狂放不羁。其实这种傲才恃物、狂放不羁是他自卑心理的外在表现,他只有用这种表象才能隐藏其真实的性格。所以我们从他一生的坎坷命运来看,都是因为他的狂放而造成的,如为宰相令狐綯代作《菩萨蛮》进献皇帝,他竟然四处宣扬,并讥讽令狐綯,至此为自己一生的坎坷命运埋下了伏笔。自古以来哪个文人不向往入朝为官、施展抱负、衣锦还乡?但因为自身的原因使温庭筠一生抑郁不得志,从而使他只能经常出入歌楼妓馆,以此排遣心中郁郁不得志的苦闷情绪!

二、造化弄人

仕途多舛的温庭筠流连忘返于歌楼妓馆,他家境贫寒、寄人篱下的出身又使他心中细腻柔软、温情旖旎,使他能与歌伎、娼女、乐工们交往熟稔,熟悉了民间词调及教坊曲调,以他精擅音律、讲求锤炼音调声律的才华,对民间词调及教坊曲调创意革新,对词的格律形式的规范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他还注重语言的格律音韵与曲调节奏融为一体,使词这种文学形式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在五代与宋代词人的笔下大放异彩!温庭筠的词上承南北朝等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文人词的重要标志。欧阳修、李清照、陆游等都深受温庭筠的影响,甚至视其为偶像!

三、“花间词祖”的定位

温庭筠“花间词祖”的定位,源于后蜀赵崇祚编选的《花间集》,开卷便是温庭筠的词六十六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词在他的手里才真正被人们所重视,《花间集》标志着“花间词派”的诞生,成为后来“婉约派”的源头,对后世以后词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崮山智叟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在晚唐后期,一种用外来的"燕乐"伴奏的新诗体——词,开始兴盛起来,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都新作纷呈,晚唐的温庭筠和韦庄更是大量作词,从他开始,词才形成了特殊的、独立的风格,而与诗并行,至两宋达到极盛。他的词风格浓丽绵密,寓情于景,被称为花间派的鼻祖。

史称温庭筠少时颖悟,才情富丽,尤工律赋,每次考试官定的八韵,只要叉手八次就能完成,所以在当时有"温八叉″的别称。

温庭筠是晚唐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多数反映妇女生活,既有红香翠软的妓女生活,也有反映戍妇念征夫的,还有描写女道士的,应该是他的徒弟兼恋人鱼玄机,说不清温庭筠与鱼玄机似友非友,似恋人非恋人的关系,两人互相倾慕,但一直处于友情之上,爱情未满的状态,简直是才子佳人的典范。

温庭筠生平著述很多,《采茶录》一卷,《学海》一卷,《握兰集》三卷,巜金荃集》十卷,《诗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温飞卿诗集笺注》、《花间集》、《金奁集》等等,确实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词人。


听风轩主


温庭筠作为唐代大诗人,大词人,不仅才高八斗,且生性秉直,不畏权贵,所以导致其仕途坎坷,终生都不得志。

在写诗方面,他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他的诗风清秀艳丽,精妙绝伦,是一个与众不同,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在写词方面,他同时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他精通音律,喜爱风月,其词多写女子闺情,细腻哀怨,是一个柔情万丈的大词人!

为什么说他与众不同呢?不仅是说他会作诗能写词,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性格具有矛盾性。有人说他狂妄不羁,作诗嬉笑怒骂。但是写词却哀怨缠绵。

那么,什么是花间派呢?花间词派出现在晚唐时期,其词风主要描写女性服饰之美,形态之娇。亦不乏男女之情,多为离愁别恨之伤。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菩萨蛮》就主要是描写女子之美。此香闺之女,花容月貌,雍容华贵,却孤寂难耐。慵懒梳洗,精施粉黛。若青丝束花,红腮微笑,艳衣裹身,轻披纱裙,镜中人,人中镜,好一幅美目朱唇,笑逝忧来的美人图!

所以,一个美貌的年轻女子,高贵却失意,让人怜惜不已!没有泪水,只有惆怅!意境之美,叹为观止!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首《梦江南》抒发了一种极致的相思之苦。千山万水,明月当空,千般恨,万般爱,我等的人儿怎么还不回来呢?

温庭筠有一个特别得意的女学生,就是著名的才女鱼幼微,即鱼玄机。鱼玄机出身贫苦人家,但是自幼才貌双全,闻名乡间。温庭筠慕名而来,看到鱼家母女生活在青楼附近,以帮娼妓作针线活和洗衣服为生。温庭筠出题考试鱼玄机,而鱼玄机也立马交上了一份让温庭筠满意的答卷。于是温庭筠经常来教导鱼玄机学诗写词,而鱼玄机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老师。可惜温庭筠又遭官贬,不得不离开长安。从此以后,鱼玄机思念老师,写了很多爱恋哀怨的诗词。可惜,爱而不得,鱼玄机后来的下场非常悲惨。

所以,温庭筠被称为花间派的鼻祖,其才学是名不虚传的!花间派意在花间,既有寻花觅爱,柔情蜜意的乐趣,又有幽怨苦楚,新仇旧恨的哀愁。

温庭筠恃才傲物,不懂变通,其朋友送他四个字:才高累身。他在官场非常失意,甚至连宰相皇帝都不给面子,多犯忌讳,以至于落得了一个终生潦倒的地步!

我们很怀疑,一个才思敏捷,心思细腻,多愁善感的大诗人大词人,其情商之低让人瞠目结舌。特别是他得罪宰相和皇帝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太过于狂妄。而且不买教训,一错再错。他一生贫苦,命运多舛,只活了54岁。

温庭筠之所以称为花间派的鼻祖,是因为他写的花间词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高。其词华丽酥软,哀怨缠绵,富绝精工,八叉八韵,乃词中翘楚,流传千古。








Wait柏拉图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如果问谁是晚唐最悲催的诗人,温庭筠绝对可以排进前三。这个人,长相奇特,貌若“钟馗”。连续多年被剥夺进士考试资格,十年内四次应考不第,到花甲之年才当了个从六品学官,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混迹酒肆青楼。但他几乎穷尽了文人能有的技能,不仅吹拉弹奏音律辞赋,无所不通,他还喜欢谱曲,不知不觉间,竟然成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如果古人有写日记的习惯,那温庭筠的“私人日记”中,一定会有这几篇。

大和五年 春 于锦城

来锦城已一段时日了,今日出门闲逛,遇到几个丝织女工。她们织的锦的色泽、花纹,巧夺天工,出奇的美。恰巧我也没事,便与她们攀谈起来,这几个女工打小背景离乡,来到这蜀山做女工,离家三四年有余,其实每天都想回去,只是家乡路途遥远,而这蜀道又极其难走,其中一个年纪偏小的女工眼中含泪,“我们是不是这辈子都回不了家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只好盯着那织锦看,那锦上的花纹似是杜鹃花,传说此花由杜鹃鸟的血泪染成的。因它思乡悲啼,常常泪尽继之以血。此情此景太过悲伤,我只好逃离回到住处。想想自我去年应试未中,心中很是苦闷,于是就来蜀漫游。我不明白,明明我的才华早已在长安传开,“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为何却没考上?!但我不能再花大把时间排遣心中苦闷了,世间百姓活得如此艰难,我得为他们做点什么。我要回长安!我要继续科考!

对了,今天的事情,我要作首诗来纪念一下。

《锦城曲》

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

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

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

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大河七年 夏 于长安

最近与一帮高官二代厮混在一起,挺好的,他们因我的才华名气与我来往,我也想跟他们结交,看看对我的仕途是否有帮助。在这大唐,哪个文人不是一边唾弃官场黑暗、蔑视权贵,一边又结交权贵渴望入仕呢?今日宴席之上,酒过三巡,宰相的侄子裴諴灵感来了,非要赋诗一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思量大是恶姻缘,只得相看不得怜。

愿作琵琶槽郍畔,得他长抱在胸前。

独房莲子没有看,偷折莲时命也拌。

若有所由来借问,但道偷莲是下官。

虽说这裴諴也是性情中人,我素来也与他交好,但这诗也太俗了,俗不可耐!不行,我忍不了,我要露一手,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词。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一曲作罢,满堂喝彩,我知道很多人说我“文人无行”,无可厚非,就是这赌钱饮酒写侧词艳曲的过程成就了我的才名呀,但愿这才名能助我早日入仕!

大中六年 春 于长安

今日听说宰相令狐綯在皇帝面前奏我“有才无行,不宜与第”。我明明帮了他,为何他不向皇上美言反而告我状?宣宗喜欢词曲《菩萨蛮》,令狐綯为讨皇上欢心让我来当枪手,我一写就是十四首,皇上也很满意。只是那日醉酒一得意就说与了旁人听,没想到就被传出去了。但这也不至于让他完全毁了我的仕途啊,何况那日他来问我“金步摇”可对仗的词,我脱口而出“玉条脱”,并劝他“忙完公务,多读点书”,毕竟堂堂一个相国,连《庄子》都没读过,让人知道岂不笑掉大牙?罢了,罢了,宰相这条路走不通,我就继续去考试吧。

那日我写《菩萨蛮》: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我就想:明明知道室内空无一人,自己再怎么装扮,也等不到那个悦己的人,即使这样,也要为自己梳妆打扮,人生总有一段时光,一个人默默忍受,努力地活给自己看。我一定会熬过这段时间,实现自己的抱负!

大中十三年 春 于商山

今日要离开商山,继续赶路了,我的目的地是隋县。直到今天我都不太敢相信,我竟要到隋县做县尉了!这事说来也蹊跷,今年我参加科考,京兆尹柳憙之子柳翰提前搞到了试题,请我代为作答,然后就被录取了。这事被爆出来了,震惊朝野,相关人员都受到了处罚,当年录取的十人也全部作废。按照道理来讲我也是要被追究和责罚的。没想到我竟然接到了一道奇怪的圣旨:我被贬官到隋县做县尉!可笑!我一介布衣,无官无职,何来被贬之说?!真是没想到啊,辗转求之不得的仕途,都快要放弃了,结果当官的机会就来了,而且还来得莫名其妙。罢了罢了,那就去赴任吧。今日途经商山,千般愁绪,万般感慨,想起了过往,想起了家乡,忍不住唏嘘起来,那就赋诗一首吧。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咸通七年 秋 于长安

今天是我人生中最得意的一天,我刚刚主持完一场秋试,考试结束后,我将考试合格的答卷公示于众,我不会采纳任何人的推荐,只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取”的原则,把选拔出来的举人文章,全部张贴出来,一为奇文共赏,二为以示公正,这些文章皆是抨击时弊的清流之文。想想我这一生,终于在年迈之时,做了个还算是有点权力的官,我必须大干一场,为国家选几个可造之才!让那些像我一样怀才不遇的人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其他诗词鉴赏

望江南·梳洗罢

唐代: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在有着绮靡侧艳“花间”气的温词中,这首小令可说是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别具一格的精品。

新添声杨柳枝词

唐代: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

梦江南·千万恨

唐代: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这首词以意境取胜,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首词通首写画堂人的“秋思”“离情”,上阕的意境,在《花间集》中颇常见,下阕的写法则独辟蹊径。

瑶瑟怨

唐代: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这首诗咏闺怨。全诗没有透出一个“怨”字,只描绘清秋的深夜,主人公凄凉独居、寂寞难眠,以此来表现她深深的幽怨。

荷叶杯

唐代:温庭筠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

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

肠断,水风凉。

作品写的这段生活发生在莲塘里,故而有意选用了切“荷”的调名,用以创造出一个波寒浪静的凄迷意境以寄托惜别之思,表现了一种惜别的凄苦之情。

赠少年

唐代: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浪迹江湖的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时节与一位少年相遇。彼此情味相投,但只片刻幸会,随即就分手了。诗人选择相逢又相别的瞬间场面来表现“客恨”,自然地流露出无限的离恨别情,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

更漏子·星斗稀

唐代:温庭筠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此词意蕴丰富,既可作思妇念人之看。亦可作人臣失位之想。全词语淡情浓,把主人公的怀人之情写得千转百回,缠绵不尽。这在温词中也可谓别具一格。

后记

温庭筠的所作所为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他是在以一己之力向唐朝的科举制度抗争,这无疑是以卵击石。且此事代价过于沉重,这类讥讽时政的作品惹恼了豪强权贵,更为执政者不容,终于,一纸贬书,使得温庭筠再一次元气大伤。这一次对他的打击尤其沉重。咸通七年,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去往贬所方城的路上抑郁而死。一代才子,困顿失意而亡。

温庭筠的一生是潦倒的,是失意的。他也想光耀门楣,但是现实并没有给他机会。他不是没有才华,而是太有才华了。都说他是侧词艳曲,但是在很多情境下,他只能写那种诗啊。大唐的精神已经转移到了闺房了,他能怎样?这些也是他展示才华的方式与途径。

温庭筠一生落魄,他是仕途的失败者,却成为文学领域的人生赢家,他逝世七十四年之后,一个叫赵崇祚的人编了一本名为《花间集》的书,在1900年敦煌石室藏《云谣集》发现之前﹐《花间集》被认为是最早的词选集。其中收录温庭筠的作品达六十余首。

他被后人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大唐辜负了他,而我们不会,愿更多人知道这个至情至性、放荡不羁的狂傲名士。

笔芯 : 宇潜龙




宇潜龙


温庭筠出身于没落贵族的家庭,长期出入歌楼妓馆,中唐以后,文人写词的渐多,温庭筠是其中写词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作家。在词创作的艺术成就上却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温词现传六十多首,比之他的诗,这些词的题材更狭窄,绝大多数是描写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的。由于温庭筠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对于那些不幸妇女的处境还有所同情,通过这些不幸妇女的描绘就流露了他在统治集团里被排挤的心情。他在词的意境的创造上又有特殊成就,因此这些词在过去时代曾赢得某些不幸妇女和怀才不遇的文人的爱好。他的诗表现个人的沦落不偶,而较少伤时感事之作。就是他的爱情诗,虽文采绚烂,而雕琢过甚,带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实际是齐梁绮艳诗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他在词里把妇女的服饰写得如此华贵,容貌写得如此艳丽,体态写得如此娇弱,是为了适应那些唱词的宫妓的声口,也为了点缀当时没落王朝醉生梦死的生活。它上承南朝宫体的诗风,下替花间词人开了道路。




我欲随波不逐流


诚邀!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下面是我为什么温庭筠凭什么被称为“花间派”的鼻祖的答案

花间取名来自上层贵妇美人的生活,容貌和情感,词体创作风格和观念对后世尤其是婉约词创作的影响十分深远.最高成就的是晚唐的温庭筠和由唐入蜀的韦庄,温词浓艳,韦词疏朗,花间词很大程度受此两种风格影响.

温庭筠。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花间派是中国晚唐五代词派,也是中国第一个词派。五代后蜀赵崇柞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10卷),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凝、孙光宪外,其余如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复、魏承班、鹿虔雇、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文人。

《花间集》所收录词人的词风大体相近,多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

温庭筠以浓艳之色彩,华丽之词藻,构成其“香而软”的风格。

他精通音律,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作用,被誉为花间派的鼻祖。据说,温庭筠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 “温八叉”“温八吟”。 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望采纳,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