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她力量

她是七八十岁老人的女儿,高堂待尽孝,但在疫情面前,她更是身穿白衣的勇士,也是身戴党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抗击疫情,她义无反顾,舍小家,选择逆行而上。

战疫她力量

张丽华在病房护理患者

1月28日,大年初四,她连夜驰援武汉。东莞市首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队员、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学主任医师张丽华就像钉子一样,深深扎入全国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武汉,进驻武汉汉口医院隔离病房,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昔日抗击非典,今朝再出征战疫情

“挺对不起老人家的,父母七八十岁高龄了,还要让他们担心我。”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张丽华想起家中老父母,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这眼泪中既有对家人的不舍和愧疚,更有一名党员的义无反顾。

看似温柔沉静的张丽华,其实是一个“身经百战”的感染病专家,有着23年感染类疾病从业经验。2003年的非典疫情,她和同事们战胜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毅然走进了隔离病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东莞聚集性爆发,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作为定点医院收治了石排镇多名患儿,而她就是当时感染科的主任。在她的带领下,医务团队出色完成了治疗任务,全部患儿治愈出院。

得知东莞将组建医疗队奔赴武汉,张丽华认为自己责无旁贷,很快就报名了。她希望自己能够发挥所长,帮助武汉人民。张丽华坦言,“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责无旁贷,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

家里人也很支持她的选择,“全家都很关注这次疫情,我父亲是一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知道我报名上武汉抗疫前线,特别给我鼓励,让我好好干。”张丽华说,孩子还在国外读书,正面临一场考试,为了不让他分心,她隐瞒了这次行程。就这样,她在一片未知中,毅然迎着“死神的镰刀”前行。

别人担心被感染,她不惧危险

作为实战经验丰富与专业知识过硬的专家,张丽华充分发挥所长,协助当地因地制宜的规划隔离病区、制定救治流程。

刚接手汉口医院的隔离病区,大家都知道汉口医院有医护人员倒在了抗疫一线,队员也会担心自己被感染。有个别医生不敢靠近确诊患者,为患者做床边心电图。

张丽华很理解这种担心,“因为部分医生不是我这个传染病学专业,面对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病毒不如我这般镇静、无畏。”有丰富传染病工作经验的她,接触过非典病人、甲流H1N1、H7N9禽流感的病人,她还是市松山湖中心医院首个为甲流患者做咽拭子的医生,“只要做好防护,去接触病人进行医疗操作是无碍的。”

于是,张丽华坚定地说,“我带你做,但你一定要做。”在张丽华的带动下,有畏惧感的医生开始给她打下手。结果,还真发现这例患者有慢性房颤,不宜使用某种药物。慢慢地,科室里的几位医生也开始去为患者做心电图了,还带动了其他科室的医生。

组里的一位医生目睹了这一幕,对张丽华非常敬佩,下班后还特意找她在汉口医院楼前合影。

张丽华说,一起驰援武汉的同事李益明护师向她了解了咽拭子采集的相关事项后,主动提出如果没人敢做,他就去做。厚街医院的吴格立医生,面对危重病人抢救的时候,也是无畏风险,“咱们东莞来的队员个个都是好样的。”

“一定要带着胜利的果实回东莞”

在驰援湖北的日子,张丽华直面生死与爱,见证过生命的顽强,也经历过生命在眼前消逝的伤痛。

面对妻子被下病危通知,苦苦哀求医生救治妻子的丈夫,张丽华说,没想到这刻更需要她鼓励的是病人的丈夫。经过全力救治,妻子终于转危为安,张丽华终于向患者丈夫的生命之托有了交待,“我终于把你妻子平安地还给你了”。

病房里还有许多病友间的互相照顾,还有那对耋耄老人的相濡以沫,这些病房里的人间真情,让张丽华更懂得珍惜生命的美好。

进入3月,武汉市汉口医院病区也出现了“床等人”,除了正在恢复期的患者,还有几个危重症患者。张丽华又开始发挥专业特长,与广东医疗队的专家组团集思广益,争取早日啃下剩下的“硬骨头”,让患者尽快康复,早日回家。

在驰援武汉30天的日子,张丽华家人给她录制了视频,告诉她:“家里人都很挂念你,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归来,继续加油!”看到家人的叮嘱,坚强的张丽华终于忍不住落泪了。

昨日,远在千里之外的张丽华说,“听说东莞的木棉花开得很漂亮,我们都很想念东莞,但一定是带着胜利的果实回来的。”

她声音

“我一定会牢记来武汉支援的初心,不畏风险,让武汉人民像东莞的亲人欣赏美丽的木棉花一样,自由地呼吸着樱花绽放的香味。”

——张丽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