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講,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是什麼?

鵬友程


從長期來看經濟增長的來源只有一個,就是科技進步。短期內可以採取金融、貿易、財政,甚至戰爭的手段促進經濟增長。但從長期來看,以上都是沒有效果的。要實現經濟長期的進步和繁榮,唯一的辦法就是創新,包括技術的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

這一點其實並不難理解。從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唯有科技進步,經濟才能持續進步。技術進步越快,經濟發展越快。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資產階級在他不到100年的統治時間內創造的生產力,比人類以往一切世代創造的生產力總和還要多還要大。馬克思這裡指的不到100年的時間,實際上就是從發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18世紀60年代開始算的。

如果你明白了科技進步是保持經濟持續繁榮的根本原因的話,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國經濟能夠長期領先世界。

美國在第一工業革命中並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也沒出現多少重大的發明。但是在第2次工業革命時,美國是主要陣地之一,出現了很多推進經濟發展的技術創造,最典型的就是電燈。所以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美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到19世紀末期美國就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家。

中國為什麼在改革開放之後經濟發展那麼迅速?1978年之前的那段時間相比,隨著經濟發展速度快得多。原因是什麼?如果站在經濟角度上講根本的原因,就是制度的創新和技術的進步。股份制改革、發展民營經濟,就屬於制度創新;引進西方先進技術,並自我消化和創新,就屬於技術進步。這兩方面的進步,共同創造了中國經濟發展奇蹟。

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近十幾年來我國如此重視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什麼如此重視科學研發。因為只有科技的進步和創新,才能從根本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從源頭上推動經濟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