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为何将速度极慢的纵地金光法传授给十二金仙?

囿山绿城


大家都知道,封神演义中的十二金仙是阐教元始天尊的弟子,他们个个根行深厚、神通广大,元始天尊极为爱惜这十二位弟子,每当他们遇到劫难就及时相救,可谓费尽心思。在元始天尊的特别关照下,十二金仙圆满度过杀劫,最后都修成正果。



在封神大战中,十二金仙受到最大的劫难是被削去顶上三花、除去心五气,成为凡夫俗体。在破九曲黄河阵时,三霄娘娘拿出了混元金斗,将十二金仙全部拿下,并废了他们的法力,导致"十二弟子横睡直躺,闭目不睁"。后来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亲临黄河阵,杀了三霄,唤醒了十二金仙,这时,元始天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传授给十二金仙纵地金光法。

关于这个法术,元始天尊说"可日行数千里",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日行数千里的速度,在古代社会,如果有一匹好马,或者是千里马,应该就可以做到。


而对神仙而言,这个速度实在太慢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要知道十二金仙里就有文殊、普贤、观音这样的人物,他们的神通远胜孙悟空,因此纵地金光这点速度,实在是与十二金仙的身份极不匹配。

我们再来看下这个纵地金光法带给十二金仙怎样的影响,原著中有一个细节侧面说明了纵地金光法的速度之慢,在吕岳施病毒让西岐全城蒙难之时,十二金仙火速救援,这时最先赶到的竟是黄龙真人。


原文:哪吒正忧烦,听的空中鹤唳之声,原来是黄龙真人跨鹤而来,落在城上。哪吒、杨戩下拜,口称:“老师。”真人曰:“你师父可曾来?”杨戩答曰:“家师不曾来。”黄龙真人至相府来看子牙,又入内庭看过武王,复出皇城,上了城,玉鼎真人方驾纵地金光法而至。黄龙真人曰:“道兄为何来迟?”玉鼎真人曰:"我借金光纵地,故此来迟。"

这段文字信息量很大,黄龙真人问杨戬玉鼎真人来了没有,说明二人相约同时赶来救急,在黄龙真人做了很多事情后,玉鼎真人才姗姗来迟。而最关键的是玉鼎真人说明迟到原因,竟然是因为"借"了金光纵地,所以来迟。


我们知道,黄龙真人之所以早些到达,是因为他"跨鹤而来",他没有"借"金光纵地,而是乘坐骑来到西岐,这个仙鹤的飞行速度,自然远胜仅"日行数千里"的纵地金光法。那么问题也来了,来西岐解毒这样十万火急的事,这玉鼎真人干嘛还要使用纵地金光法这样Low的道术?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元始天尊在最初传授纵地金光法时已道明原委,原文:元始天尊曰:“今日诸弟子削了顶上三花,消了胸中五气,遭逢劫数,自是难逃。况今姜尚有四九之惊,尔等要往来相佐,再赐尔等纵地金光法,可日行数千里。”


原来十二金仙在被混元金斗所困时,失去了法力,当然飞行术也没了,虽然老子用手指一声惊雷将他们唤醒,但他们的法力并未立即恢复,需要一定时日修养。

在这种背景下,元始天尊思虑再三,考虑到十二弟子还需要赶路,又不能消耗功率力,所以传授速度最慢的纵地金光法,毕竟,日行千里的"慢速度"才能让失去法力的十二金仙得到最好的修整。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十二金仙除黄龙真人有仙鹤,其他十一位都没有坐骑(文殊、普贤、慈航三大士后来才有),因此纵地金光法几乎是元始天尊保护徒弟的最佳选择。由此,我们也明白了黄龙真人虽然在十二金仙中实力最渣,但他毕竟拥有仙鹤,所以在大家没有完全恢复法力之时,在飞行速度上也就占有一定优势。


囿山绿城


《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的弟子十二金仙在封神大战时被三霄娘娘用法宝混元金斗直接拿下。直到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驾临,在黄河阵中斩杀了三霄娘娘后,十二金仙才被救醒。这时,原始天尊做了一件让很多人不太理解的事儿,就是立马传授给十二金仙纵地金光法。


为何让人不解呢?因为在普通人看来,这个纵地金光法实在很鸡肋,对于仙人来说速度太慢了,只能"日行数千里"。在大家的印象里,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属于很快的了,实际上,猴子的速度跟封神世界的一些仙人相比,还差得很远,十二金仙里的文殊、普贤都远胜悟空。

那么,原始天尊把只能“日行数千里”的纵地金光这门功夫传给弟子十二金仙人有什么目的呢?

其实这是原始天尊对自己弟子的一种保护,当初传授纵地金光法时,原始天尊已经对弟子们做了说明:

“今日诸弟子削了顶上三花,消了胸中五气,遭逢劫数,自是难逃。况今姜尚有四九之惊,尔等要往来相佐,再赐尔等纵地金光法,可日行数千里。”


(原始天尊剧照)

由此可见,因为十二金仙被削了顶上三花和胸中五气导致功力下降,但姜子牙有难他们还得去救,法力下降不能像以前那样飞的快,所以师傅原始天尊教给弟子们纵地金光法,方便他们赶路。

之所以不教他们更厉害的法术,还是因为十二金仙在法力大降的状态下根本不能施展厉害法术,只有与法力相匹配的纵地金光法才能顺利施展。

所以当吕岳施病毒害得西岐全城蒙难时,姜子牙向十二金仙求救,最先赶到的竟然是实力最渣的黄龙真人,为何如此呢?因为黄龙真人有坐骑仙鹤,其他人都没有坐骑,只能依靠纵地金光法慢慢飞行,主要是这法术是他们法力没有恢复之前最适宜的赶路方式了。

综上所述,《封神演义》中,原始天尊之所以把速度极慢的纵地金光法传给弟子十二金仙,主要是因为弟子们在大战中被削了顶上三花和胸中五气导致功力下降,原有速度快的飞行方式施展不出来,所以原始天尊为了保护弟子们,就传授给他们适宜他们现阶段法力的纵地金光法,以便他们能够在战斗中自保。


本文参考文献:《封神演义》


墨雪问心


大家好,我是铃鈺影视,我了解很多影视领域作品,在影视领域方面,我有着丰富的经验 是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12金仙犹如常人后,元始天尊授弟子的纵地金光法是啥?一日千里

一场轰轰烈烈的九曲黄河阵中,以玉虚门下的残胜而告终。

《封神演义》中,摆下此阵的三霄娘娘最终也上了封神台,成为天庭中三位女神仙。

然而,阐截两教在封神之争中,尤以此次的损失最为严重,差些使得玉虚门下的12金仙在阵中丧命。

尽管元始天尊及时的赶到,拯救下了弟子们的性命!

但三霄娘娘实在是厉害。特别是三霄娘娘使用先天神器混元金斗,先后将玉虚二代弟子和三代弟子们的神通法宝,都悉数收入金斗囊中。

“源易缘”注意到,丢失了法宝事小,后来金斗被太上老君收走后,这些法宝们又如数“完璧归赵”!

但九曲黄河阵一战,使得玉虚弟子们的千年道行付之一炬,就连获得元始天尊嫡传的12金仙也如同凡人。

还好正义仍在,天理常存,道法还得续传!

面对这样的形势,元始天尊在黄河阵中,见到弟子们的“黄睡直躺、闭目不睁”的惨相一声感叹,慈悲的救醒弟子后,还传授给了他们每人一个法术——纵地金光法。

“源易缘”留心发现,这个法术的最厉害之处,就是可以使得12金仙弟子们达到日行千里的惊人速度。

“日行千里”在当代也不是啥难办的事情!但在古代,没有高铁和飞机等高速行驶工具的情况下,那就难办了!

除非像《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等神仙,漂洋过海的拜菩提祖师学艺后,学会筋斗云,一个筋斗也能翻个十万八千里。

再或者,有谁能够幸运的遇到一匹千里马良驹,不舍昼夜的跑,也可以一日千里。

那么,使得寻常人就可以日行千里的纵地金光法术,又是什么呢?

查阅相关资料,“源易缘”留心发现“纵地金光法”不仅在《封神演义》里出现过,还在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出现过。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问悟空想学啥道法和武艺。然后他老人家还列举了:A、36般天罡变化;B、72般地煞变化。

孙悟空的选择是72般地煞变化,选择犹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6天罡与72位地煞加起来合108数。中国的道教文化中就认为北斗七星中丛星有36个天罡星和72个地煞星。

那么悟空的选择是否就是上等最佳的选择呢?

仔细查阅36天罡变化,“源易缘”注意到其中就有“纵地金光法术”,且纵地金光法排在了36天罡中的第9位。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月、唤雨呼风、振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铜、五行大遁……”

而地煞变则多为星相之法,比如:通幽、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祈晴、祷雨……

从上面的天罡法中,我们可以得知天罡变是上等的法术,要比地煞变的变化神通厉害的多。

再回到元始天尊传授给12金仙弟子们的法术中,就可知道作为鸿钧老祖的徒弟,元始天尊不仅精通36天罡,还教会徒弟们一个天罡变的法术。

元始天尊传给弟子们的这个纵地金光法术,除了一日千里的特殊功能外,并未见到有其他更神奇的作用。

可见,天尊更多的是给了犹如凡人的弟子们一项逃生的本领:法宝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跑!

随后,广成子和赤精子等玉虚弟子,在封神大战中,也曾多次用到过此法术来逃跑。

而玉虚门下其他弟子中,姜子牙会水遁,土行孙用的是土遁,有可能就是36天罡中的“金、木、水、火、土”等五行遁术。

但也有一种可能:他们的土遁术,与天罡五行遁术有别,而是72地煞变中的普通遁术。

网络中有说法称,修道成仙的神仙们,一般都会“五行遁术”,从而借遁术来逃生。

但从天罡、地煞变的区别来看:纵地金光法术要比普通的遁术要有优势的多!

后来,玉虚弟子们用这个法术,加上他们的所拥有的法宝,在失去千年道行的情况下,仍然为了完成封神榜在不懈努力,依然是三界之中属有影响力的神仙。





铃鈺影视


因为在黄河阵中十二金仙功力全部失去,传纵地金光法符合当时十二金仙的功力。


大猫8204


不影响,因我己经买好房子


天马行空125147441


快与慢?以什么尺度来衡量;再说师傅留一手在传统上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