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军仅有15000人,一年军费却要400万两银子,道光:新疆是无底洞

驻军仅有15000人,一年军费却要400万两银子,道光:新疆是无底洞

驻军仅有15000人,一年军费却要400万两银子,道光:新疆是无底洞


清朝收复新疆后,在新疆的驻军并不多,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以至于对浩罕国这个“弱鸡”都不得不采取守势。除了后世清朝君臣能力下降外,清朝时期新疆的人口和财政不支持也是关键。


驻军仅有15000人,一年军费却要400万两银子,道光:新疆是无底洞


准噶尔政权崩盘后,新疆人口大减,新疆的维吾尔人口减少为33万人,兆惠进入伊犁时甚至只在当地遇到了33个维吾尔人,(这里要说明一下后来的和卓之乱能闹出那么大的声势,不全是当地土著的缘故,是新疆和中亚宗教狂热分子的狂欢,以后我们单独再说)。直到乾隆末年新疆天山北路的人口才恢复到27万。而清王朝带来的士兵和家眷以及汉人移民,一共才有20万,在乾隆中期,整个新疆的人口数量大概是50万左右。到清朝末年,新疆的人口数量才超过了两百万。


驻军仅有15000人,一年军费却要400万两银子,道光:新疆是无底洞

新疆人口少,还有很多民众还不在清朝直接控制下。天山北路的乌鲁木齐、奇台、昌吉等地实行郡县制,这些地区是清朝控制新疆的中心,满洲八旗也驻扎在这些地方,到乾隆晚期这些地方人口总数达到了20万以上。哈密、吐鲁番等地因为归附清朝较早也被高看一等,当地的民众和游牧于新疆的厄鲁特、土尔扈特蒙古一样施行扎萨克制度,这些地区为清朝提供了厄鲁特骑兵人马。天山南路,包括伊犁在地的广大地区,清朝施行伯克自治,由伯克们分掌钱粮、商贾、诉讼、水利等事项,控制当地民众。清朝只在伊犁有驻军,伊犁地区北部的驻军加上家眷和流放犯总数是七万人,天山南路地区很多地区驻军和屯田几乎是零。也正是因为直辖的人口不多,清朝的驻军也相应不多。



驻军仅有15000人,一年军费却要400万两银子,道光:新疆是无底洞


清朝驻军每年至少需要16万石粮食,这笔粮食不是小数字,因为清朝漕食收入在全盛时期是800万石。清朝政府因此给新疆驻军拨出了120多万亩土地,让数千名驻军进行屯田耕种,每个屯田士兵每年要上缴的粮食标准是15石。好在新疆驻军都是种地好手,到乾隆末年新疆军屯的粮食已经有了50多万石粮食的储备,可以供应全军三年(最高有125万石的储备)。即便是在嘉庆道光年间,清朝的军屯也有30多万石粮食的储备。


驻军仅有15000人,一年军费却要400万两银子,道光:新疆是无底洞


清朝驻军最大的问题不是粮食,而是银子,因为物价高,新疆驻军每年需要的银子数量是400万两白银,而道光年间每年全国的地丁银总收入不过是2900万两左右,新疆一省的驻军花费就花掉了地丁银收入的七分之一。会过日子的道光皇帝甚至想出了不给新疆屯田士兵银子,让他们分粮食的“好主意”。因为新疆的粮价低,银价高,这个主意激起了轩然大波。


驻军仅有15000人,一年军费却要400万两银子,道光:新疆是无底洞


浩罕国每次用和卓后裔在新疆闹事,道光皇帝都要出动数万大军到新疆平乱,这些人花掉的白银更是让他吐血。在道光皇帝看来新疆就是一个无底洞,浩罕国递来国书后,他就急冲冲地签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