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的这幅画作,曾流落海外79年,花6171.2万才回归

一说到北宋年间的皇帝,很多人都会想到宋徽宗。与其说他是一位君王,不如说他是一位艺术家。宋徽宗倾尽一生都在执着于艺术创作,并创作出《瑞鹤图》、《筠庄纵鹤图》等名作。在宋徽宗的书画名作中,有一幅画作在海外流落了79年,最终以天价回归。这是怎么回事呢?

北宋时期的这幅画作,曾流落海外79年,花6171.2万才回归

赵佶《写生珍禽图》 网络图片

北宋时期的这幅画作,曾流落海外79年,花6171.2万才回归

赵佶《写生珍禽图》局部1 网络图片

这幅画作名叫《写生珍禽图》。早在五代时期,擅长花鸟画的画家黄荃就曾会绘制过一幅《写生珍禽图》,在这幅画卷中,黄荃以细致的笔法绘制出20多种动物,它们或动或静、活灵活现,画面色彩浓艳、线条细密,造型准确,特征鲜明,因此得到了人们的推崇。由于他的绘画风格与徐熙的清新淡雅并不相同,因此也被称为“黄家富贵”。

北宋时期的这幅画作,曾流落海外79年,花6171.2万才回归

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时期的这幅画作,曾流落海外79年,花6171.2万才回归

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局部1 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绘制的这幅《写生珍禽图》,与黄荃的风格大相径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内容上看,这幅《写生珍禽图》是以花鸟为主。宋朝的画家在五代的花鸟画基础之上,增加了花卉元素,并将传统文人的审美融入了画作之中,因此这一时期的花鸟画作普遍以花鸟为主。

二是从绘画风格上看,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风格更为淡雅。这幅画卷其实是一幅写生作品,宋徽宗在绘制这幅画作时,很有可能是参考了宫廷中花卉和禽鸟,用笔更为质朴。

北宋时期的这幅画作,曾流落海外79年,花6171.2万才回归

赵佶《写生珍禽图》局部2 网络图片

北宋时期的这幅画作,曾流落海外79年,花6171.2万才回归

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局部2 故宫博物院藏

但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也开始流落到民间,并先后被邓椿、梁清标、安岐等收藏家收入囊中,乾隆年间流入清宫内府,清朝末年又被太监们偷运出宫。1930年,《写生珍禽图》被一位日本收藏家收购,并被放在藤井有邻馆,从此流落海外,不得归乡。

1942年,于非闇曾在日本亲眼看到此画,不仅感慨道:“右宋宣和写生珍禽卷,……画法生动,鸟之喙爪,竹之枝叶,非宋以后人所能仿佛,当为徽宗得意之品,不须疑也。”

北宋时期的这幅画作,曾流落海外79年,花6171.2万才回归

赵佶《写生珍禽图》局部3 网络图片

北宋时期的这幅画作,曾流落海外79年,花6171.2万才回归

赵佶《写生珍禽图》局部4 网络图片

2002年,日本收藏家将《写生珍禽图》委托中国嘉德拍卖公司进行拍卖,嘉德邀请古代书画鉴定家启功、徐邦达、傅熹年等人对其进行考证,启功和傅熹年都认为是真迹,唯独徐邦达认为是赝品。而在拍卖场上,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馆都想将其收入囊中,但由于资金不足,这幅画被一位美国收藏家尤伦斯以2530万元的价格买走。

北宋时期的这幅画作,曾流落海外79年,花6171.2万才回归

赵佶《写生珍禽图》局部5 网络图片

北宋时期的这幅画作,曾流落海外79年,花6171.2万才回归

赵佶《写生珍禽图》局部6 网络图片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尤伦斯不得不将《写生珍禽图》再次拍卖。当年的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中国商人、内地收藏家刘益谦最终以5510万元拍得这件画作,加上佣金,成交价高达6171.2万元,这件画作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宋徽宗虽然是一位艺术家,宋朝却过于羸弱,没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画作。如果国家足够强大,像《写生珍禽图》这样的国宝本不会流落海外。当我们足够强大时,也能早日赢回国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