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孩独自从韩国飞回国!下机后她说了三个字,让人瞬间泪崩

接到辖区有从韩国返连人员的通知,金普新区马桥子街道润海社区书记李汭珊立即带领工作人员做好迎接准备。可当入境人员到达时,她们发现原来是位只有8岁的小女孩。原来女孩独自一人从韩国飞回大连。

担心孩子看到“全副武装”迎接她的工作人员害怕,社区书记李汭珊主动跟她说话,可孩子的一句话让作为母亲的李汭珊泪崩。

8岁女孩独自从韩国飞回 全程淡定。

“我不怕”

8岁女孩独自从韩国飞回国!下机后她说了三个字,让人瞬间泪崩

3月4日,金普新区马桥子街道润海社区书记李汭珊接到通知,辖区将有从韩国返连人员,她立即带领工作人员做好迎接准备。

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入境人员下飞机后要经过专门的检测,进行登记后通过专用通道坐上专用大巴,进行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

当天,车辆抵达后,一个小小的身影下了大巴车。原来,这位入境人员是位只有8岁的小女孩。孩子独自从韩国飞回大连。

李汭珊说,为了做好防护,在场的所有人都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全副武装”。这样的场面即使是位成年人都会感觉些许的紧张,而这位只有8岁的小女孩却全程都非常淡定,配合着所有人的工作。

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李汭珊试着跟女孩说话,寻找话题缓和情绪。“你会说汉语吗?”女孩点点头。“你一个人回来害怕吗?”问出这句话时,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李汭珊多少有些心酸。“我不怕”。小姑娘的这句话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她清澈的眼神让人心疼。

“我好想抱抱她” 社区书记泪崩

8岁女孩独自从韩国飞回国!下机后她说了三个字,让人瞬间泪崩

“我真的好想抱抱她,给她温暖。”社区书记李汭珊说,虽然内心波澜起伏,但还是要与孩子保持安全距离。“小宝贝,跟阿姨一起点个赞!”女孩竖起大拇指时,李汭珊泪流满面。

“以往我们也接过从国外返连的人员,连日来也有些恐惧,但这种情绪瞬间被这个小女孩给萌化了,一个小女孩都这么坚强,我们更不应该害怕。”李汭珊说,孩子的表现给了她们勇气。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做好入境人员管理和服务保障,既要有温度、又要有力度。

据了解,这位小女孩的父母一直在韩国工作,这次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不能返连,便将女儿“邮寄”回国,跟姥姥、姥爷在一起。

小女孩的自理能力非常强,对于即将到来的居家隔离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自信。看来,孩子的父母从小就用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目前,很多家庭几乎是四个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一切事务均由家长代劳,喂饭、穿衣等,等孩子大了,有上学的压力,家长更是亲力亲为,让孩子专心学习。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孩子高分低能,生活自理能力极度欠缺,在大学及工作后因为不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而没办法正常学习和工作。

那么,身为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呢?

大人只是去满足孩子所有身体上的需要是不够的,孩子最大的需要,是要大人协助他,好让他自己帮助自己。

——玛利亚·蒙特梭利

专家支招:

随着独身子女的增多,许多孩子不会主动和独立的解决问题,他们只会按部就班的按照惯常的生活路线走下去,如果有一天这些发生了变化,他们会觉得无所适从。

在未来的社会中,他们要面临着一个更加独立的社会状态,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绊脚石,如果有脚不会走、有脑不会想,茫然不知所措,这就是教育的失败,由此,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来培养孩子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1、 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机会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包括困难设置,让孩子多些锻炼,多些经历。

比如,把家里许多电话的“业务”都交给孩子来处理,给煤气公司打电话联系换煤气;给快递公司打电话寄快件,给家政公司打电话,找人清理下水道,等等。

别小看打几个电话,孩子能从中得到不少锻炼,不仅学会了与人沟通,还增长了应对生活中复杂情况的能力。

2、 训练孩子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

很多时候家长是直接干涉孩子的问题而不是留给孩子自己解决,更没有所谓的引导。有时候,孩子做不好事情,家长没有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自己考虑,而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剥夺了孩子自己思考和摸索的权利。

所以家长要经常向孩子提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生活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孩子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受到大孩子欺负怎么办?遇到陌生人问路怎么办?等等。孩子和我们的思维有着本质的区别,也许许多时候,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不符合我们的观念,但我们一定不能指责他们,一定要用一种欣赏的态度鼓励把他所想到的注意都讲出来,无论他的想法是多么的荒诞都不要取笑他。然后和孩子可以其一讨论这些主意,或者让孩子跟他的小伙伴一起讨论,选出大家认为是最好的主意。

这种训练重复得多了,孩子面对问题时就能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办法,更灵活、更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3、 让孩子自己做,家长观望指导

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的能力远远超过你的想象,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更应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自己面对矛盾,体会困难,进而解决问题。家长退一步,尽量做一个旁观者核实后评论者,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操作,使孩子在具体的不断操作中经历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过程,养成爱思考、肯动脑筋的习惯,积累生活经验,提高处事能力。

孩子之间发生争执,自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父母千万不要第一时间冲出来做和事老。不明事理,上纲上线地判错了结果是小事,剥夺了孩子自行解决问题的权力或是两个孩子和好的机会就是大事了。家长可以尝试角色互换,轮流、分享等方法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交往中的争执和矛盾。

4、利用家庭会议

不定期举行那个家庭会议是一个很好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的方式,大约一周左右一次,每一次家庭会,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内容可以是家庭和家庭成员之中遇到的问题、一个电视或电影节目、某种社会现象、孩子遇到某些困惑等。孩子们喜欢有机会帮助父母解决重要的问题,他们的观点也应该受到尊重。

此外,通过家庭会议,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展现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在家庭中营造解决问题的气氛。家庭会议要掌握几个要点:事先有所准备(确定会议的内容。议题);准时开始和结束;以平等的态度;别人说话时不要打断;不要批评别人的观点和感情;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并充分发表见解,但不要强迫;对不正确的观点,一定要充分以理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