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疫区的女护士被感染 回忆医院场景:有哭泣、有哀叹、有沉默……

武汉封城后的40天里,身在疫区中心的李玲(化名)觉得,”日子实在难熬“。

李玲是一名80后护士,也是最早一批被感染新冠肺炎的医务人员之一。1月20日,李玲去医院看病,看到医院各个角落都是带着口罩的病人,他们有哭泣的、有哀叹的、有沉默的、有偷偷拍照录视频的、还有跟医务人员吵架的......

以一个医务人员也以一个患者的角度看到了上述的种种,李玲觉得当时的情景对她的冲击很大。感染后的她回家隔离治疗,两个月来承受了身体不适的煎熬、内心的煎熬、精神上的煎熬、隔离的煎熬以及前线同事需要换岗休息,她却因需要隔离而不能到岗的无奈。

症状缓解后,李玲回忆这两个月的心路历程,由刚开始的担心害怕到逐渐平静,再到现在的信心满满。以下是她的自述:

刚刚拿出手机,翻出了2019年12月31日同事转发到群里的几条“吹哨人”的微信,再次读来不禁唏嘘不已,谁能料到不久后的这场灾难呢?更何况没多久新闻里就已经辟谣了……

距离“哨声”响起已过去了两个月,回想起来似乎有点遥远,然而这两个月尤其是封城后的40天,身在疫区中心的我,日子实在煎熬——身体不适的煎熬、内心的煎熬、精神上的煎熬、隔离的煎熬、前方同事需要换岗休息,我却因需要继续隔离而不能到岗的无奈,这一切的一切,在未来的日子里足以让我铭记于心,同时我也鼓起勇气用文字记录其中一二。

还记得1月20日去医院看病的情形,大厅里、过道里、门口、小广场上到处都是戴着口罩的病人和家属,他们或蹲着、或坐着、或站着、或躺着、或靠着,或走来走去,个个都无精打采、痛苦而压抑;其中不乏有哭泣的、有哀叹的、有沉默的、有偷偷拍照录视频的、还有跟医务人员吵架的,大概都是内心忐忑不安和无奈吧。医务人员已经从头到脚全副武装,他们真的很忙很累,一直在各种忙碌,还不能喝水上厕所。从挂号、就诊、到做完检查检验,我在那里待了十个小时,以一个医务人员也以一个患者的角度看到了上述的种种。毫无疑问,当时的情景对我的冲击很大,但无奈文字功底有限,就这样吧。

等我所有的结果出来后,医生说:“疑似,但医院都住满了,核酸检测只有住院病人才能做,回家隔离吃药观察吧。”于是开始了一波三折的居家隔离生活。尝试着联系了几家医院的熟人,不是被告知住满了就是停诊了。也尝试过将老人孩子送到亲戚家,被一一拒绝后,老公跟我说:”没关系,我们小心一点,严格单间隔离,家里每天消毒,要不然你还能怎么办?“是啊,要不然我能怎么办?就是流浪睡大马路也是没资格的呀。再后来,外面的情况就愈发严重了,而我的症状也愈发加重,由发烧伴憋气,到干咳、肌肉酸痛、腹泻,药越吃越多。刚开始还指望着有机会住院治疗,后来看确诊人数越来越多,医院早就一床难求,我终于意识到只能靠自救了。

既然专家说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李兰娟院士还说了病毒怕热、怕酒精、怕消毒液,也庆幸自己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于是把自己锁在卧室里,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就是电话指挥老公买消毒碗柜、各种消毒液、紫外线灯、大人小孩的感冒药、老人的降压药、维生素和钙片、水果、艾条、防护品等等。总之,能想到的有用的,陆陆续续的都买回家了。终于心理踏实多了,剩下的就看自己的。

首先,饮食坚持多喝开水,饭菜吃不下也逼着自己多吃,尤其是自己不喜欢吃的肉,水果多的时候一天吃了五六个橙子,钙片、双歧杆菌以及维生素都加上了。不知道对病毒有没有抑制作用,只知道那几天长的三个口腔溃疡,两三天时间就全都消失了,以往可是得疼十天半个月的。

其次,我觉得特别重要得是心理活动,为了避免自己看到真假难辨的新闻,我放下手机,找了以往喜欢看的电视剧,说实话刚开始根本看不进,但我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就天天自言自语,劝自己放松放松再放松,告诉自己孩子还小,我一定要陪他长大,父母还健在,我有义务有责任给他们养老。就这样持续心理暗示,就慢慢的放松下来了,刷了几部电视剧,看了几本书。后来发现焦虑少了,也不再害怕了,重要的是我的症状逐渐都缓解了。复查结果一次比一次好,目前已接近痊愈,但是还需要继续隔离14天,所以我来到了隔离点。

然后是睡眠,睡眠对于提高抵抗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的睡眠不太好,用各种办法逼着自己睡觉引导自己睡觉,保证每天七八个小时。

运动方面,长期卧床的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就是深静脉血栓。刚开始我基本就是卧床休息,偶尔伸伸腿动动胳膊,后来好些了就下床在房间里走一走,再后来就做做广播体操,跟着抖音上那些大神们跳一跳操什么的,总之就不让自己闲下来。

居家环境方面,尽可能每天按比例配置84消毒液,房间物体表面全部擦个遍,每天开窗通风2小时,然后熏艾,前提条件一定要保证安全,疫情期间火灾也不少,什么原因不知道,但是安全第一吧。

时至今日,疫情已明显好转,曙光就在前方。正所谓: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期待着春暖花开、春回大地的那一天,大街小巷就可以恢复往日的繁华胜景。

身在疫区的女护士被感染 回忆医院场景:有哭泣、有哀叹、有沉默……

(应受资助者要求,李玲为化名)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医务人员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1月26日开始,字节跳动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成立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已全面启动。目前,捐赠金额已增至3.91亿元。

截至2020年3月3日,基金已经为三十七批共1766名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资助。其中1749位因抗击疫情而不幸感染的一线医务人员,每人获资助10万元;17位因抗击疫情而不幸殉职的一线医务人员,每个家庭获资助100万元。李玲是第二十一批收到基金资助的医护人员之一。


申请方式

2.打开今日头条、抖音搜索“字节跳动医务救助基金”

身在疫区的女护士被感染 回忆医院场景:有哭泣、有哀叹、有沉默……

基金介绍

往期资助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