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為肖戰發聲--當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

227事件至今已經12天了,頭條上很多人從原本的默默吃瓜,轉變成公開支持肖戰。一些80、70甚至60後的姐姐粉阿姨粉們,驚訝的發現自己竟然開始氪金、打榜,看到不好的言論就想衝上去理論一番。很多人心裡都有個疑問:“我怎麼一把年紀還追星了?”

接下來,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說說為什麼。

  •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想用一部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來說一說,為什麼肖戰被網暴,會讓我們心中燃起火焰,想要去維護他、支持他,為他發聲。

《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說的是李曉明在電影院實施無差別殺人後,受害人家屬、李曉明家屬及李曉明辯護律師之間的故事。在這部劇中,善與惡,往往只在一念之間,受害者因為心中的傷痛成為加害者。而大部分的人,躲在網絡的外殼中,充當著批判者。


我們為什麼要為肖戰發聲--當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

李曉明的辯護律師,王赦,說出了為什麼不能以暴制暴的真諦。

我們的社會,如果倡導以暴制暴,那將是對民主和法制的踐踏。


我們為什麼要為肖戰發聲--當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


我們為什麼要為肖戰發聲--當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

面對傷害,最好的辦法不是報復,而是找到加害的原因,做好善後,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借用一個知乎兒對“人”的解讀。


我們為什麼要為肖戰發聲--當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


我們為什麼要為肖戰發聲--當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

網暴肖戰者,已然不把肖戰當成人來看待了。事件最初的受害者,把他當作了宣洩情緒的犧牲品;收錢下場的黑子們,把他當成了賺錢的工具;幕後的資本家們,把他當作了博弈的棋子。

而在我們普通人心中,肖戰,首先是一個人,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而這個人,我們發掘得越多,越覺得他優秀而乾淨。這叫我們如何不產生同理心,如何不想要去維護他、支持他,為他發聲?

  • 當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
  •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1700多條評論,絕大部分都是支持肖戰的,而剩下的一小撮,一水的新號。這說明什麼呢?

    社會上有大約20%的人活躍於網絡社交,而剩下80%的人,是普通的、沉默的大多數群眾。

    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是這80%。我們平時好好生活,努力工作,閒時談談八卦看看劇,並不熱衷於在網絡上發出自己的聲音。但是,沉默,不代表就沒有力量。

    當現今盛行的風氣與我們心中的價值觀不一致時,當心中的火焰燃燒起來時,當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當我們願意站出來發出自己的聲音,這股力量,將擰成一股繩,產生巨大的能量。


    或許,我的說法並不夠客觀。但我們要知道:傳播,偏差性永遠存在。我們所接收到的信息,無論是新聞、社交媒體還是視頻文字,都存在一定的偏差,沒有人能做到絕對客觀。

    227事件,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或許永遠也不會知道其中的真相。而我,也只能從我的立場上,發出我自己認為相對理性、客觀的聲音。


    我,為戰而來!

    我,想和你戰在一起!


    我們為什麼要為肖戰發聲--當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