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對標亞馬遜,騰訊對標臉書,市值很接近,為什麼百度對標谷歌落後了那麼多?

大雪如濤風如刀


目前阿里市值4795億美元,亞馬遜市值8313億美元;騰訊市值3.45萬億港元,和4395億美元,facebook市值為4887億美元,其實從絕對市值來看,縱然阿里跟騰訊目前發展的很快,但跟各自的對標企業比較還是很大差距的,當然這種對標也只是外界強行加上去的,阿里跟亞馬遜,以及騰訊跟facebook業務佈局上面都有很大的差別。

那麼我們再來看下百度跟谷歌,目前百度市值586億美元,谷歌市值為8087億美元,如果上阿里跟亞馬遜的市值差距比較大,那麼百度跟谷歌之間的差距就可謂是天壤之別了,相差了十幾倍,已經遠遠不在一個層級上面了。

那為什麼百度、谷歌市值會有這麼大差距呢,想當初雙方也是在國內搜索市場上互為主要的競爭對手,甚至百度依託本地優勢以及眾多優秀的產品體系,一度蓋過了谷歌在國內的風頭呢,而如今百度跟谷歌早已不把彼此作為自己的競爭對手了,一個是不敢一個是不屑。

百度現在的發展思路是依託在核心的搜索業務上,推進自己ALL IN AI的發展戰略,但是畢竟目前還遠未到AI時代,哪怕5G網絡已經完全不及了,AI時代的各項基礎設施、應用/服務生態搭建起來也將耗費不少時日,所以對於未來百度還有很長一段路的闖。更為棘手的是,百度在自己的搜索業務上面也風波不斷,縱然現在百度在國內搜索市場上還是一家獨大,但無論口碑、體驗都嚴重下滑,所以對於百度來講是屬於基礎核心業務出現波動,而長遠期的戰略目標卻連個雛形都沒有讓市場看到,目前這個586億美元的市值,一是靠在中國搜索市場上巨大的佔有率,二是靠當初陸奇給百度定的這個發展戰略,給了市場可以想象的空間,但未來百度能在AI市場上獲得多大的競爭力,這就要看百度的研發、運營能力如何了。

再說說谷歌,其實2010年穀歌推出中國也並非完全因為與百度的競爭,我們熟知的谷歌的發展理念就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但在當時實講也多少是因為國內政策上的種種限制,跟谷歌的這一經營理念存在衝突才選擇暫時退出中國市場的。而在此之後谷歌在全球搜索市場突飛猛進,雲計算、操作系統、無人駕駛、可穿戴設備等眾多領域也都成為了各自領域的領跑者,所以講Googe是一家立足於全球市場的偉大企業。

因此無論在格局、業務、能力能多維度,百度跟谷歌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當然也並非說完全沒有機會,作為企業來講把握好自己的節奏是最重要的,處處根據對標著的不乏反而會讓自己失去發展節奏,目前百度在人機交互、智慧交通解決方案上面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如果未來能先從單點突破再進一步擴大業務範圍,多少還是有機會跟深入的進軍國際市場的,至於能否戰勝Google這個還是不要考慮,發展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木石心志


對於百度來說,谷歌退出中國對百度的影響,短期卡是優勢,而長期看則是大大的劣勢,當谷歌退出中國以後,再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挑戰百度的搜索引擎,無論是曾經創造了3721的周鴻禕,還是搜狗的王小川以及騰訊做的一些產品,對於百度的市場份額完全稱不上是危險。

偉大的產品來自偉大的對手

事實上,對於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產品,其實當初都面臨著來自國外巨頭的強勢競爭,比如阿里巴巴面對ebay,騰訊面對微軟的MSN,百度面對谷歌。

而讓人意外的是,這些在世界市場上叱吒風雲的國際巨頭,在來到中國以後,居然都水土不服,紛紛落敗,同時也成就了中國互聯網市場上最偉大的三家公司,至少曾經是最偉大的。

而在經歷了和巨頭的競爭之後,阿里巴巴與騰訊紛紛都昇華,找到了自己所應該努力的部分,同時學習了國際廠商的一些優點,走向開放,走向包容,同時走向全球,當然騰訊的海外市場是比較差的,這屬於戰術問題,在戰略上,騰訊已經完成了昇華,而阿里巴巴無疑是國際化最成功的,但只有百度掉了隊。

在谷歌因為部分原因退出中國市場之後,將26%左右的市場份額拱手讓給百度,從此百度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也一度接近90%以上,直到目前360搜索以及搜狗搜索包括騰訊的搜搜等等,都沒有給百度造成實質性的威脅,百度依然在中國壟斷的搜索引擎!

也正是因為谷歌退出了中國,沒有了這個最強大的對手,百度終於可以歇一口氣,而這一口氣一歇,就歇到了現在,歇到了百度從bat行列中被剔除,歇到了百度頻頻惹上醫療廣告這樣的惡性事件!

其實從人性來講,沒有壓力沒有競爭就很容易催生安逸,這是非常正常的,也是符合人性的,但對於現代互聯網公司來說,這種想法的出現,其實是不應該的,作為互聯網公司,最大的動力應該來自於自我的驅動創新,但顯然百度沒有。

從谷歌退出中國到現在,百度還沒有一樣能拿得出手的產品,沒有一樣產品,像和谷歌競爭時代所闡述的那樣偉大。

當年在和谷歌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在李彥宏的帶領下,所有百度人為了捍衛中國人造搜索引擎這個名譽,頂住壓力,不眠不休,創造出了一系列的好產品包括百度知道百度文庫,百度貼吧,百度百科等等。

而如今百度在各方面都沒有實質性的進展,而今年all in人工智能以及無人駕駛,也在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陸奇,但事實上陸奇現在已經離職。

其實我們也很好理解,百度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就是因為緊緊靠著廣告業務就可以我的大量的營收,憑什麼再要去玩命的努力呢?

後移動互聯網時代,對百度來說仍然是挑戰

事實上,如今百度的地位已經受到了移動互聯網的嚴重衝擊,雖然百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包括成立自己的信息流產品。

但顯然老態龍鍾的百度感覺越來越不懂這個時代,越來越不懂年輕人的需求,越來越不懂人性的需求,也越來越不懂時代的需求。

而all in無人駕駛這個項目,對百度來說,可能真的是最後的機會了。


網絡黨


對於百度來說,谷歌退出中國對百度的影響,短期卡是優勢,而長期看則是大大的劣勢,當谷歌退出中國以後,再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挑戰百度的搜索引擎,無論是曾經創造了3721的周鴻禕,還是搜狗的王小川以及騰訊做的一些產品,對於百度的市場份額完全稱不上是危險。



偉大的產品來自偉大的對手

事實上,對於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產品,其實當初都面臨著來自國外巨頭的強勢競爭,比如阿里巴巴面對ebay,騰訊面對微軟的MSN,百度面對谷歌。

而讓人意外的是,這些在世界市場上叱吒風雲的國際巨頭,在來到中國以後,居然都水土不服,紛紛落敗,同時也成就了中國互聯網市場上最偉大的三家公司,至少曾經是最偉大的。



而在經歷了和巨頭的競爭之後,阿里巴巴與騰訊紛紛都昇華,找到了自己所應該努力的部分,同時學習了國際廠商的一些優點,走向開放,走向包容,同時走向全球,當然騰訊的海外市場是比較差的,這屬於戰術問題,在戰略上,騰訊已經完成了昇華,而阿里巴巴無疑是國際化最成功的,但只有百度掉了隊。

在谷歌因為部分原因退出中國市場之後,將26%左右的市場份額拱手讓給百度,從此百度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也一度接近90%以上,直到目前360搜索以及搜狗搜索包括騰訊的搜搜等等,都沒有給百度造成實質性的威脅,百度依然在中國壟斷的搜索引擎!



也正是因為谷歌退出了中國,沒有了這個最強大的對手,百度終於可以歇一口氣,而這一口氣一歇,就歇到了現在,歇到了百度從bat行列中被剔除,歇到了百度頻頻惹上醫療廣告這樣的惡性事件!

其實從人性來講,沒有壓力沒有競爭就很容易催生安逸,這是非常正常的,也是符合人性的,但對於現代互聯網公司來說,這種想法的出現,其實是不應該的,作為互聯網公司,最大的動力應該來自於自我的驅動創新,但顯然百度沒有。



從谷歌退出中國到現在,百度還沒有一樣能拿得出手的產品,沒有一樣產品,像和谷歌競爭時代所闡述的那樣偉大。

當年在和谷歌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在李彥宏的帶領下,所有百度人為了捍衛中國人造搜索引擎這個名譽,頂住壓力,不眠不休,創造出了一系列的好產品包括百度知道百度文庫,百度貼吧,百度百科等等。



而如今百度在各方面都沒有實質性的進展,而今年all in人工智能以及無人駕駛,也在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陸奇,但事實上陸奇現在已經離職。

其實我們也很好理解,百度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就是因為緊緊靠著廣告業務就可以我的大量的營收,憑什麼再要去玩命的努力呢?



後移動互聯網時代,對百度來說仍然是挑戰

事實上,如今百度的地位已經受到了移動互聯網的嚴重衝擊,雖然百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包括成立自己的信息流產品。

但顯然老態龍鍾的百度感覺越來越不懂這個時代,越來越不懂年輕人的需求,越來越不懂人性的需求,也越來越不懂時代的需求。



而all in無人駕駛這個項目,對百度來說,可能真的是最後的機會了。


互聯網的放大鏡


到發文為止,阿里市值4000億,而亞馬遜市值達8000億;騰訊市值3700億,而臉書市值4000億;百度市值624億,谷歌4100億,上述以美元為單位。可見除了騰訊,百度和阿里都落後於美國的對標公司。
但是百度卻落後7倍左右,同時由於這兩年來的負面新聞和網友的評論,百度可謂是虎落平陽,經常被跌落BAT和字節跳動與美團等新興企業對比。
百度和谷歌的起跑點一樣,但是二十年後的距離卻不一樣
成立之初,百度和Google差距並不大。百度和谷歌分別在2000年和1998年創立,且都已搜索為主要業務,上市的時間也僅僅相隔一年分別是04 和 05年。
十餘年後,Google成了全球訪問量最高的站點,並在瀏覽器、雲存儲、操作系統、無人車、太空探索、可穿戴設備等多項領域取得成就。
百度,卻成了網友口中靠變賣競價廣告、假藥賺錢,同時,因為在移動互聯網的失敗佈局,因為app的發展,使其喪失掉移動端的流量入口。但近幾年,百度佈局人工智能和無人駕駛等新技術,並且宣佈轉型,從一家互聯網公司變成高科技公司,寄希望於未來,於AI。
一家公司的發展穩定和長遠與否,和其正確的價值觀與企業文化大相關
價值觀,就是價值判斷的標準。它是一個人、一個企業面對一件事情時,判斷是非、對錯,決定先後、取捨的依據和準繩。
谷歌一開始將使命定為“集成全球範圍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後來又提出“不作惡”,所以當短期利益和作惡捆綁著出現時,Google價值觀的優勢便顯現無遺。
但百度貼吧事件後,對百度核心價值觀的描述是“簡單可依賴”,但這只是技術層面,或者說是強調實用性的價值觀,因此造成百度那麼多的負面。
谷歌有一個秘密實驗室——Google X,專注研究項目包括太空電梯、谷歌眼鏡、GoogleDriverless Car、Project Loon在內的眾多科技產品。
而百度,在谷歌宣佈推出中國後穩居第一把交椅,身處“舒適區”,創新乏力,利潤快速增長。在2015時,曾宣佈將百度500多億現金,拿200億投給糯米,搶佔生活服務領域。
曾經並駕齊驅的谷歌和百度,今天之所以相去甚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選擇了不同的路。科技和創新一直都是核心競爭力,所以阿里投資達摩院,華為自研芯片,同時也期待百度的 ALL IN AI 能夠如其所願。

首席發言者


百度在運營定位就已經輸谷歌兩個檔次了。

我想吐槽一下百度為啥落戶,作為一個搜索引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大家在搜索關鍵詞的時候,出來的應該是首先解釋一下這個關鍵詞、然後按總體搜索的量、個人習慣或者其他因素排序,應該是一種對搜索者負責的態度,站在搜索者的角度去排序、去思考的序列。But,你看看百度現在做的是什麼樣子,要不是國家扶持,同時在打擊谷歌,早被國內外其他搜索引擎取代了。最令人生氣的莆田系或者諸如此類一排排的廣告,很噁心,感覺百度的首頁是被金錢廣告佔據了,你想要查的可能會出現在第二頁,廣告多得嚇人,有廣告就算了,還是那種坑人的廣告,百度的運營你們上廣告之前都不審核下的麼,還是審核的評分標準是誰的錢多就排前面,就給大流量麼。

我也想支持國產百度,不是我不想愛你,是你自己不自愛啊!我不用谷歌,但是我一般也不想百度,想到你就頭疼。

頭疼!懂麼?


正在讀書的房叔


阿里巴巴也好,騰訊也好,錢儘管容易掙,但是他們的努力和發展更厲害。十多年來一直沒有停下來過。而百度錢好轉,但是他就躺在那裡了。

阿里巴巴從開始的淘寶到天貓,到鹹魚,現在還有更多的對高科技的渴望,阿里雲,螞蟻金服,和公共管理部門的深入聯繫和互相套嵌,有了很多的公共服務。達摩院儘管現在還沒什麼出來,但是目標是明確的,要做科技界的偉人。

騰訊的遊戲是很賺錢的,但是從QQ起步的騰訊,有微信,現在竟成了無人能超越的兩個即時通訊工具了。

和百度相比,谷歌一直沒停過,谷歌的地球也好,谷歌的無人駕駛也好,谷歌的人工智能也好,都一直在努力。而百度總是傳出有這個那個的,都是半途就沒聲音了。這主要是李彥宏的問題。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百度幾乎拿不出什麼可以讓人掂量的高技術東西來。而一直熱衷於在互聯網名頭下的傳統經營。在我眼裡甚至算不上一個科技公司。很有點基礎的百度導航,也是錢味太濃,叫高德給逼的不行。百度就醫療廣告好,百度美團好,百度金融借貸好。只是這種再好也沒什麼鳥用。沒有核心技術的東西,最終都不會好。百度遲早會叫人吃了的。


大舟財經觀


首先要跟題主說明一件事:不是百度落後谷歌那麼多,是全世界所有純互聯網公司都被谷歌遠遠落下。

很多人都覺得,谷歌百度都是做搜索引擎起家,為什麼這兩家不應該做對比?

這就好像在說,你和馬雲都是隻有一個腦袋的人,為什麼不能比?

在這一點上,因為我們長期的禁用谷歌的時代背景,許多中國人都產生了這樣的誤區,那就是認為谷歌的業務只有做搜索引擎。

而如果你有興趣查一下谷歌的專利數量,你就會知道谷歌是現今這個世界上擁有專利最多的三家公司之一,另外兩家是計算機的始祖IBM和Windows的創始者微軟。而其涉及範圍小到谷歌眼鏡,大到太空電梯,這也是為何谷歌常年被列為最受程序員青睞的公司的原因。

說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常識”,目前市面上除了蘋果的IOS系統之外,大多數手機都採用的是安卓系統,而安卓系統就是由谷歌公司主導開發並部分開源免費。

在現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安卓手機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基本展到60%-80%以上!

(圖侵刪)

另一方面,在歪貓所從業的跨境電商行業中,谷歌的引流量是遠遠的超出如阿里巴巴國際站,中國製造網等等,這些國內各大B2B跨境電商網的。

(圖侵刪)


所以讓我們回到題主你的問題。

固然百度確實是一家出色的互聯網公司,但是如果你將谷歌與之對標。


歪貓派小程序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阿里對標亞馬遜,這十幾年來一直專注於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電商服務,騰訊對標臉書,十幾年來一直專注於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社交服務,後來又加上了遊戲業務。


百度對標谷歌,谷歌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搜索服務,後來開始探索各種黑科技。百度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怎麼才能更好的賣廣告,怎麼才能更好的用各種手段引誘用戶點擊廣告,怎麼才能更好的和各種騙子網站合作坑用戶的錢而又不被人發現。


所以最後騰訊和阿里都成了全球七大科技巨頭之一,既能大把大把掙錢又收穫了很好的用戶口碑。百度呢,一直專注於賣廣告,電商時代它在賣廣告,社交時代它在賣廣告,雲計算時代它在賣廣告,到了人工智能時代請了陸奇加盟,貌似是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沒想到最後是百度教陸奇做人,百度又開始接著賣廣告了。現在的百度在業務上和谷歌完全沒法比,在口碑上和谷歌就更沒法比了,百度相對谷歌是全方位的落後,目前看起來是沒救了。


時代科技漫談


百度是全世界互聯網行業最被低估的企業,沒有之一!

從市值上看只有騰訊能對標臉書,阿里對標不了亞馬遜、百度對標不了谷歌

目前從市值上看,只有騰訊可以與同類企業Facebook對標。

騰訊目前的市值3796億美金,而Facebook目前市值是4056億美金,相差260億美金,這是相差最小的。而且騰訊的優勢其實還是很明顯的,Facebook不管是控股、還是收購的企業基本已經納入麾下,但是騰訊系很多企業是不控股的,但是體量都很可怕,東南亞兩大互聯網巨頭騰訊都是控股股東、國內還有滴滴、美團、京東、拼多多、58同城等企業雖然騰訊沒控股,但是都是絕對大股東啊,100%控股的企業還有騰訊閱文、騰訊音樂這些企業,所以騰訊的體量本質上是要超過Facebook的。


百度目前市值為656億美金,谷歌市值7654億美金,相差最大,差不多有接近12倍之多,這是差距最大的,加上百度控股的企業,愛奇藝、度小滿金融,這都是百度基本上全資控股的,加上去是合理的,大概體量在1000億美金左右,差距依然很大。

阿里巴巴目前的市值為4169億美金,亞馬遜的市值為8624億美金,市值差距很大,足足差了一個阿里巴巴的體量,所以也對標不了。當然你可能會覺得阿里巴巴還有螞蟻金服,不過你要知道一個事實是,阿里巴巴、螞蟻金服不管多親密,現在本質上已經是兩家不同的公司了,阿里巴巴只有螞蟻金服33%的股份,就算螞蟻金服能夠真正達到1500億美金估值的體量,也只能多出500億美金的加成,更何況螞蟻金服很難真正達到這個體量,不管資本市場怎麼看好,畢竟螞蟻金服現在還要靠鉅額融資才能養活,而且即使上市,螞蟻金服要向雅虎、軟銀支付兩筆鉅額資金,就算是上市代價也是巨大的。退一萬步講,就算是螞蟻金服是阿里巴巴的,貝索斯也不是隻有亞馬遜啊,貝索斯還有藍色起源、還有華盛頓郵報,這兩家企業多可怕同學們自己去搜吧。


因此從市值上講,只有騰訊能對標Facebook的體量。

從核心競爭力來看,百度其實還是最牛的

不過要是比到核心競爭力,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就非常吃虧。

國內的第一代互聯網企業比如騰訊、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百度,以及現在很多京東、美團、滴滴等等眾多的互聯網公司都是模式創新起來的,現在真正是中國人自己的商業模式,就只有小米、字節跳動(今日頭條、抖音母公司)是真正自己的商業模式。

模式創新就是把海外尤其是美國證明已經成功的商業模式照搬到中國來,這樣的好處是在溫床環境成長極塊(國內剛好是溫床環境,政策庇護、人口紅利雙重優勢),但是出了國門就很難,所以不管是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等企業國際化非常差,但是新一代的企業不論是互聯網、還是整個科技行業,像字節跳動(抖音中國出海第一App)、大疆創新、小米、Apus、獵豹移動等等企業出海就比較容易。

不過百度算是在第一代企業裡面做得比較好的,當年李彥宏回國創業是帶著搜索引擎專利回來的,而且李彥宏做搜索比谷歌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兩位老鐵還早,而且Google的Page Rank的專利比李彥宏的超鏈分析還要晚,甚至不排除借鑑李彥宏專利的可能,李彥宏給紐約時報做的系統現在還在用。

因此百度是有很強技術實力的,人工智能必定讓百度重新騰飛

人谷歌都做不好的人工智能,百度做好了

也許你會覺得誇張,但是百度的技術是唯一一家科技公司拿到美國硅谷去跟那些科技巨頭相比不丟人的。

  • 百度市值為什麼低?說白了還是華爾街不相信谷歌做不好的事百度可以做好。

但事實上,雖然一直都說谷歌的人工智能很強,而且也確實很強,比如阿爾法狗、比如無人駕駛、比如谷歌大腦,可以說谷歌都跑在了前面,但是真正具有實用價值的產品,谷歌一個都沒有做出來了。

  1. 百度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小米在用、華為在用。

  2. 百度的無人車阿波龍已經量產交付,並且是全世界第一輛L4級別的商用無人車。目前已完成總裝的新車即將發往北京、雄安、深圳、福建平潭、碧桂園、湖北武漢、日本東京等進行商業化運營。
  3. 百度目前已經跟北京、上海兩市合作,並且已經和上海正式簽訂協議,全面聯手上海市政府打造真正的新智能城市,這一點同樣是世界先例。

未來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百度必然騰飛,因為百度沒有想象中那麼差,甚至可以說是最具競爭力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之一。技術是互聯網公司的根基,百度未來會越來越好。


本文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EmacserVimer悟空問答專稿,未經允許轉載、抄襲必究!


EmacserVimer


凡是對標,有相同點才能形成比對。沒有相同點硬湊在一起,不是對標。

阿里對標亞馬遜,都是電商,都是從電商業務進入AWS(Amazon Web Service,專業雲服務),有比對價值。

騰訊和臉書(Facebook)都是社交基因,都是大型平臺,也有比對價值。

百度和谷歌貌似也能比,都是搜索引擎。要看到,百度的技術是壟斷經濟催生的,影響力僅限於中文地區,甚至僅限於中國大陸。谷歌是全球性的技術巨頭,技術、價值觀的影響力遠非百度可比。

谷歌離開中國,貌似給百度留下巨大的份額空間,其實也害死了百度。

柳宗元著有《敵戒論》:“皆知敵之仇,而不知為益之尤;皆知敵之害,而不知為利之大。”人人都知道敵人對自己不利,然而柳宗元卻認為敵人的存在有大益又有大利。

“秦有六國,競競以強;六國既除,訑訑乃亡。”

孟孫惡臧,孟死臧恤:“藥石去矣,吾亡無日”。

論述精闢闡明瞭對立事物之間的關係:敵人存在雖然是有害的,但是如果做好充分的準備,積極動員能夠動員的力量,對競爭風險有所預計,常備不懈,發憤圖強,則能化害為利。

企業失去了競爭,掙錢變得容易,作惡就會不假思量,架子雖然大,但日益頹敗。

百度習慣躺著掙錢,對公眾、媒體的批評置若罔聞,價值觀落後,又出現嚴重依賴醫療廣告和黑中介的醜聞,傷害了企業的健康成長。這導致它不僅離阿里、騰訊越來越遠,距離昔日的對手谷歌也落後太多了。

如果百度不勵精圖治,做一番大的變革,不僅它和一線、超一線的企業越來越沒法比,還會有更多二線、超二線的企業越來越可能和它比,例如京東、小米、美團、今日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