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板对A股有何影响,对散户究竟是好是坏?

旗帜飞舞


科创板今天在上交所正是开板了,现在离上市仅差最后临门一脚了,科创板的上市,对于A股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对于散户而言,则是风险与机会并存,短期来说,风险可能大于机会,科创板的上市对于A股及散户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我就分开来说吧:

科创板的上市,对于A股来说具有积极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发行制度的巨大变革,A股的市场化进程加快:

过去的审核制发行机制,行政色彩比较浓,现在科创板实验注册制之后,新股的发行将更加市场化,这是从源头来对A股进行市场化改革,随着注册制的实行,以后A股将会越来越开放,也越来越有活力!

2、科创板的实行,是A股吸引外资的窗口:

40年前,我们通过改革开放来吸引外资来华投资,深圳成为改革的窗口;40年后,我们通过资本市场吸引外资,科创板将成为A股对外开放的窗口,为了吸引外资,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先是放开了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鼓励境外个人投资者投资A股,随后A股纳入MSCI等国际指数,现在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则是在制度上与国际接轨,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效仿华尔街,通过资本市场吸引外资,为实体经济服务!

3、注册制的实行,有利于A股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如果注册制在科创板实验成功,则势必会推广到主板市场来,同时,更严厉的退市制度也将执行,从而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A股的市场生态环境也就彻底改变,只有这样,A股才有长期走牛的可能。

科创板的上市,对于散户而言,目前我觉得是风险大于机会,原因如下:

1、散户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缺乏清晰的估值判断:

由于绝大多数散户的专业知识欠缺,无法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估值做出一个合理、清晰的判断,这是散户投资科创板最大的难点和挑战!

2、科创板的交易制度对散户不利:

“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随后“20%的涨跌幅限制”,并且还是“T+1”,这对散户非常不利,机构更加可以利用资金和筹码的优势来“猎杀”散户,所以,对于散户是个巨大的挑战!

3、从长远来说,对各方投资者都具有积极作用:

注册制目前只是试点,最终的目的将是全面实行注册制,这对A股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使A股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而境外资本的不断流入,则可能使A股有望复制华尔街的长牛走势!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K涛资本


科创板自宣布设立以来,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与追捧。一直以来的热度,也是没有下降,A股上市公司现在凡遇到科创板最新信息时还能往上涨上一涨。那么,科创板开板对A股有何影响,对散户究竟是好是坏呢?

一、了解科创板开板对A股的影响,就需要了解科创板的制度是怎样的!

与很多投资者交流过,也问过他们一些问题:1、了解科创板吗?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的回答:并不了解,现在热度正盛,想借着开板之后投机一把;2、相关科创板概念股上涨幅度很好,相信科创板市场的上涨也会很好;3、了不了解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上市要求以及打新、交易规则?绝大多数并不了解。

既然所有的问题摆在面前,均是不清楚、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去科创板呢?大多数投资者的回答会是:看好这个板块。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了解科创板的制度到底是怎样的,对A股的影响又会是如何?

1、科创板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门槛,连续20个交易日账户资产不低于50万,并且参与证券投资2年以上;

2、上市公司发行股本总额不低于3000万,首次发行股本总额在25%以上,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比例可调节在10%以上。当然,还需要满足科创板的5套市值及财务指标体系:①、市值+净利润:市值大于或等于10亿元;②、市值+收入+研发费用:市值大于或等于15亿元,研发投入合计占营业收入大于或等于15%;③、预计市值+现金流:市值大于或等于20亿元,营业收入大于等于3亿元,最近三年现金流大于或等于1亿元;④、市值+收入:市值大于或等于3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大于或等于3亿元;⑤、预计市值大于40亿元,产品未来市场空间大,并且有知名投资机构投资;

3、不再是23倍市盈率定价,以向市场询价的方式定价;

4、交易制度仍旧是T+1,但涨跌幅发生了改变,上市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第6个交易日开始±20%涨跌幅;

5、大股东减持做出了改变:①、首发前的公司股份,上市后锁定期为12个月;②、董高监高管在职上市12个月内以及离职6个月内不能进行转让股份;③、控股股东以及核心技术人员的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如果36个月之后公司还未实现盈利,再锁定24个月;④、每位股东每年不得在二级市场中减持总股本的1%,非公开转让股份不受限制;④、大宗交易的投资方,锁定期为12个月。

6、退市制度也发生了改变,最快一年退市,并且营业收入跟主营业务无关的上市公司也具有一定的退市风险;

7、允许同股不同权;

8、注册制,审核方式为:问询式+电子化+分行业。

现在已经有119家科创板问询公司,分别是(厚金个人制图,见下图):

二、科创板是“先行”,对A股市好事,更对散户投资者是好事,但绝大部分散户并不能参与其中。

科创板对A股是好事,很多投资者认为科创板对A股具有很大的“抽血”作用,但个人并不这样认为,认为科创板是先行,未来A股也会效仿。怎么讲?上述中讲到了科创板的一些列规则,其中就有一项是股东每年只能减持1%的股份,这区别现在A股上市公司减持规定。主板上市公司一旦有较大比例的解禁,很容易发生“套现”行为,并且还有股票价格上涨以后,也会容易发生大股东“套现”行为。这样的规定就有力的规避了“套现”行为。还具有“史上最严退市”,最快一年退市,能更好的引导价值投资,而不是投机。

这样的规定对A股而言可以说是巨大的好事。再加上具有一定的投资者门槛,50万资金以上以及24个月的投资经验。能更有利的规避“情绪化”投资。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是怎样的?2018年有这样一项数据,A股账户大约有1.5亿户,其中95%的投资者为低于50万元资金的投资者。也就是说A股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是散户投资者,而不是专业投资者。而散户投资者最明显的缺点是什么?就是“情绪化”投资。科创板的投资者更为专业化,虽然上市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以及第六个交易日涨跌幅为±20%,但投资者结构更加专业化,影响并不大。

当然,还有就是注册制的上市规则,这能更好的解决IPO“堰塞湖”问题。而“同股不同权”允许上市制度呢?新兴公司很多在初创时进行融资而降低主创人员的股份,公司实行的是股份与股权的划分,科创板允许同股不同权区别主板市场的同股同权的规则,更有利的为新兴公司进行融资,可以说是主板市场的“填充”。

总结:科创板的开板不管是对A股还是对散户投资者都是好事,不管是从上市规则还是投资者规则,长期利好股市,也利好散户投资者。


厚金说


科创板设立的本意,是通过科创板实现新兴产业上市的快速通道,其次,是通过科创板引入增量改革实验,为将来存量股市的改革带路。

而从目前科创板已知的包括新股发行定价,以及上市交易机制,可以看到,和官方所谓的注册制以及增量改革的预期差距比较大。

首先,科创板新股发行定价上,官方过于谨慎,因为谨慎,总难免手伸太长,操心太多,其次,在新股发行审核上,经历多轮,没有体现出与存量市场新股发行的注册制优势。

真正的美国注册制,也有新股发行审核,主要是信息披露审核对于新股定价很少行政干预,完全交由市场自行决定,这点,目前看,科创板还过于谨慎。

其次,交易机制。

从交易机制角度看,市场对存量市场就一直呼吁完全开放和自由,比如t0和涨跌停制度,以及个股和期指的全面做空机制。而这些长期期望,居然在科创板目前已知的机制上都未能实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有几点:

第一,官方对于科创板是否成功,过于谨慎。

我一直说,要大胆试,错了也就损失头上市的一批两批公司而已,对了未来存量3500只公司受益,不该或许谨慎,患得患失。

第二,也可能显示官方对于增量实验和存量改革的决心和信心的诚意以及魄力不足。

之所以或许谨慎,或许本质就是没有改变的意图,完全希望行政之手管理一切,完全就不希望改变目前的现状,或者对现状的认知和理解与市场完全不同。

第三,因为上述原因,2440低点市场对科创板和未来改革给予的信心,使得指数快速持续涨到3288,目前看,除了自身市场内在调整之外,对改革第五预期,缺乏诚意以及缺乏魄力,尤其是对科创板试验田的时间以及未来成功引入存量市场的时间和效率都严重低于预期。

因此,总结起来,科创板如果没有实现试验田的效果,如果没有带来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的预期,那么,最终,科创板依旧以新股发行融资作为政策重心,对投资者而言,未来难以乐观。


屠龙刀fei0598


科创版就是变相的扩容。


桐姥爷945


科创板开板对于A股市场的影响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简单来说,属于中长期的利好,短期的利空,对散户(此处的散户应该泛指未能满足科创板开户门槛、资产在5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也是中长期是好事,但是短期阵痛难免。

毕竟科创板的开设,意味在A股市场现有板块沪市主板、深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之外又将设立一大板块,并且按照当年中小板、创业板开设后的发展途径,该新板块的上市企业将迎来一波快速的数量扩张潮,对整个市场而言,短期将形成直观的存量资金进一步分流的效应,形成利空。

并且科创板头顶高新科技企业上市集中地、中国纳斯达克板块的光环,注定会相对于现存的A股市场有较多的大资金向往其中,这对现存A股市场的冲击不可谓不少。典型如上交所突宣科创板7月22日正式开门迎客,首批25家企业,其中本周21家科创板新股连发申购,引发了A股市场本周前4个交易日k线四连阴的一幕,在短期对散户造成的财富损失较为明显。

然而,一方面,科创板的参与设置了证券账户两年交易经验+连续20个交易日资产不低于50万元的门槛,也意味如果资金想要参与科创板的打新和交易,必须先行在A股现有市场“历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如果科创板经营好了,赚钱效应高,又将为A股市场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先行增量驰援A股,这将是中长期的利好,有利于散户未来的财富增值。

另一方面,当科创板走高,将起到带动A股现有板块中的相关概念股乃至推动大盘指数走高,造福散户投资者。

当然,这里面的中长期利好是建立在科创板成功建设发展的基础上的,如果科创板经营不善,无法实现中国纳斯达克板块打造的预期和展示足够的赚钱效应,那么其给A股市场和散户带来的也只有资金分流的利空效应。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风生焱起


科创板一定是优胜劣汰的市场,一定会有公司要退市,这是很残酷的竞争环境,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期待其能够产生出未来最优秀的半导体公司,或者是其他科技领域的明星企业。


在以往的投资环境中,退市是很难得,买到了垃圾股,只要不是太过分,随着行情的好转,一波牛市就有可能解套,但是在科创板买到了有雷的公司就真的可能颗粒无收,从这讲,投资科创板的风险很大。

整个科创板的企业特别集中在三大块:第一,信息技术、TMT的公司最多;第二,医药,医药未来肯定很多;第三,高端装备制造,机械行业。

主要集中在这三块,其余是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新能源,其他的就很少。


这些行业偏偏对对投资人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不仅仅是你的投资知识,还要求你具有很多行业的知识积累,能读懂行业,能判断方向,高科技行业就是赢家通吃的游戏,一个踩错就全部完蛋。

简单过一下这些公司的情况,按照市值分成两类:一是比较大市值的,关注度比较高,一类就是普通的中小市值。

大市值的里面,有澜起科技等等。小市值当中,像金山办公,还是比较特别的,在当前自主可控的背景下是很有意思的。


这次科创板最大的变化就是退市。这里面就涉及到,究竟科创板是先设计综合指数,还是设计成分指数,还是直接把科创板所有成分股进入到上证综合指数或者其它指数当中,不再另设指数。

无论是主板还是创业板,退市时间都特别长,要四年。但科创板的效率就比较高了,该退就退。

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规范退市、定性判断退市。科创板的公司在上市初期,没有做可持续经营的假设,理论上是不审核可持续经营能力,但是如果发现你明显丧失持续经营能力,就把你退市,这是个定性指标,充分展示了宽进严出,定性指标也能发挥作用。所以,退市的标准是比较严的。

这个过程中壳价值几乎为0,以往恶性炒作的方法就行不通了。


这过程当中,信息披露、规范运作都有很多,而且会加强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的诉求。在科创板中引入了交易退市,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市值低于3亿元就退市了。

对科创板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市值不做合适管理,不关心市值,上市以后也会退市了。所以对二级市场来说是个好消息,上市公司首先关心自己的市值。企业管理层不会对中小投资者不管不问。


总之,我觉得科创板一定有非常多的机会,但是抓住的难度很大,需要投资人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安全意识,普通的散户如果没有此类积累,还是不要参与了。


贫民窟的大富翁


科创板开板在股市行情走势上不会对其他板块造成任何影响,该跌的照跌不误,该涨的一样涨,科创板开通之后对当前现有的A股市场起到的作用只有一点:“资金分流”。一个池塘水就那么多,一个板块是这些,两个,三个,四个一样还是那么些,总量不变资金却层层分流,这跟物理中的并联电路一个道理,电源电流不变,并联上去的电器越多分配给每个用电器的电流就越小。


科创板的设计的目的同其他板块没有任何差别,主要就是为那些急需资金的企业提供一个便捷的融资平台,让他们可以几乎用0成本拿到自己急需的发展资金解决他们的融资困难,把银行不愿意承担的风险推给市场,既解决了银行的放贷风险又满足了市场风险资金的需要,一举两得。

在散户的角度看科创板无非就是新开辟了一块新的“韭菜”培植地,在游戏规则方面没有任何改变,被收割的永远不可能蜕变成收割者。主板亏了指望中小板,中小板不行又期望创业板,对创业板失望了又瞄向科创板,主板无法盈利换成其他板块又能如何?资本市场中的散户永远是个任由宰割的弱势群体,这点到那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雪狐财经


我觉得不要开的好


常为山水自在人


我讨厌股票


鸿运随


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