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里的故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意思是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于劝解人要善始善终。其原文为:“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翻译过来是说“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

成语里的故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是周朝召穆公虎直面劝谏周厉王的诗。召公是周朝的官名,始于一代召公姬奭,其后召公一职被后人继承,一直是周朝掌管国家政事的官。到周厉王、周宣王朝时,伯虎继承了职位,被称为召虎,史称召穆公。召穆公借古讽今,做诗《荡》,警告周厉王接受殷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改弦更张。全诗八章,每章八句,第一章开篇即揭出“荡”字,作为全篇的纲领,其后各章都是以“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开头。假托周文王慨叹殷纣王无道之词。

成语里的故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位王。公元前858~前828年,周厉王在位期间,横征暴敛,激化了社会矛盾,《国语·周语上》记载说,周厉王任用荣夷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还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处死,这些引得国内各项矛盾愈来愈尖锐。

成语里的故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召穆公于是进谏劝解周厉王:“民不堪命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是,周厉王对此置若罔闻,最终导致爆发了“国人暴动”。

成语里的故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公元前841年,周朝民众不堪忍受残酷统治,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周厉王仓皇而逃,周厉王他出逃后,召穆公虎、周定公管理朝政,号为共和,或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即从公元前841年也被称为共和元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纪年。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列表》中由共和元年始,编排到春秋末年,再继以战国秦汉的年表,写到司马迁本人所处的汉武帝时代,此后二十四史相继,延续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