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业产品的,作为一个技术工程师,初期创业,怎么考察市场?

嵄态


在正式创业之前,你必须搞明白一点就是,产品和市场的关系,还有就是你所掌握的技术产品是服务型产品还是引领型产品。

看了其他人的回答,都说的很好,但是说先有市场再有产品这种观点我觉得值得商榷。产品和市场典型关系就是手机领域内的昔日王者诺基亚公司和新贵王者苹果公司之争。在苹果手机面世前触屏智能手机根本就不流行,诺基亚公司和其他公司曾研究过市场,也生产过智能手机,但都失败了,认为市场不需要这些。但苹果手机面世以来,直接引领整个手机领域的革命,触屏智能手机直接埋葬了非智能手机,苹果公司也把昔日非智能手机的霸主诺基亚打下历史舞台。要知道诺基亚公司在市场这块是做得无比细致而全面,因此他们在巅峰时期手机销售占全球的7成以上,但后来败也败在了过于重视消费者、市场的体验和意见,导致创新和眼光不足。

因此,创业之前对自我(技术,产品)有了清晰认识后,如果是服务大众型产品,的确需要认真了解市场需求,了解市场的途径很多,手段也很多,必须细分产品的销售人群,对不同的人群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同时对市场类似产品进行研究分析,寻求进一步改进空间。此外,产品还必须建立合适高效的销售渠道,且需要一定的营销手段。


君子思无邪



虽然看着这个提问,和众多看官一样,想吐槽一下题主对于精益和IE的理解。不过题主想要创业这件事,我还是很欣赏的,说明有想法,这是一件好事。

鄙人学工业工程,后来主攻精益,2007年算是正式接触精益,到现在已经有差不多快10个年头,算算时间真的是快。一直在制造业,最近几年也到处接一些咨询的项目,辅导企业精益实施,个人感觉上,算得上客户痛点的,有以下这些。

1. 一线管理团队做事习惯没养好,大部分一线管理者都是从干活儿优秀的员工提拔上来的,并没有受过正统的训练,所以对于他们的一些文书上的要求,往往很难落地。

2. 需要audit的项目,例如5S,标准化,年年讲,但是就是做不好,有些情况好的,盯一盯好一会儿,一旦时间花在audit上面不够,效果立马退步给你看。

3. 从作坊到企业,数据收集的能力,如果建立不起来。质量,产量的保证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而且这些成本有时候也许看不到。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少有工厂能够立马拿出往前推3周的top10的质量问题汇总。

4. 还是讲数据收集能力,如果靠人,掐秒表,在做优化的时候可以,在做监控的时候很难。如果能够智能地收集每一个piece的节拍,配合其他的数据,例如同时设备数据,人员数据,原料数据,就能够用一种分析模型来做问题分析与解决。

5. 大部分企业还是在求存的路上挣扎,根本没钱去展望未来,为未来投资,现在市场上针对工业,也没有较为便宜的解决方案。因为制造业起薪低,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很大几率去了金融和互联网,所以制造业的解决方案都很贵,比它能解决的问题的收益都贵。

总结一下,顺便为我未来的团队打造也做个广告。

现在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如何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利用这些技术解决制造业问题,讲成为制造业人创业的发力点。

1. 能否将信息传递,收集,分析,利用互联网技术变得更容易?

2. 能否将培养人的习惯,知识,技能,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辅助变得更高效并且可量化与监督?

3. 能否自制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案,将原来的问题,以可负担的方式解决掉?


赚钱秘技


考察市场的捷径高效办法就是,去调研同种或同类竞品中比较优秀的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如销量,价位,销售政策,销售渠道,促销手段,用户评价,产品的优点与不足等方方面面情况。还有生产厂家的各方面情况,如规模,技术水平,生产成本,原材料渠道等等。当然,有些情况你必须得采取一定手段才能获得真实情况,同时切记,要用实际调研的数据说话,万不可脑子一热,逞匹夫之勇,图省时省力省钱着急,自己忽悠自己,凭想像,凭推理,凭想当然,盲目创新,自以为事。否则一旦摊子铺开,后悔莫及,欲哭无泪。


阔闲阁


考察市场,主要有两个途径。

第一直接拿产品问客户,观察他们怎么用。

第二观察竞品销售情况,在销售环节蹲点。

不要想着一次就做出爆品,将初期的风险降到最低,一点一点快速迭代。

我也是学工业设计出身的,打工出来的人会有种错觉,意味产品够好做出来就能卖的动。殊不知在真正能上市场的产品,在量产之前失败过几次。

永远记住,先有市场,才有产品。


小林绀晃


一、需要精准定位,产品的种类,适应地区、客户群。

二、市场调研:市场容量,市场价值,现有类似产品的市场份额。

三、数据分析。充分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气泡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