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文丨舞雩

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

在两千多年前的华夏大地上,有这样一群特立独行的人。

他们渴望利用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理论对宇宙构成、万物变化规律进行探讨,并发出“阴阳五行,相辅相成,相生相离,去一不可存焉”的呐喊。

于是后世尊称他们为“阴阳家”。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作为从道家分裂出来的学派,阴阳家的研究内容不仅构成了华夏几千年来的哲学体系基石,更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逻辑思维之一。

所以按理说,阴阳家的学术影响应该只在儒道法三家之下。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大部分人除了能说出几句“五行相生相克”以外,对阴阳学家的其它内容,可谓一无所知。

而这又是为何呢?

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阴阳学家阐述的思想内容入手,再来步步深入探究一番。

/问世间何为阴阳

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

不过实际上,《易经》并没有明确提到阴阳或者太极这些字眼,反倒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明确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所谓阴阳,最初的含义,是指日月的相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

其基本思路乃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阴代表女人、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阳代表男人、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八字概之,即为"对立,互根,消长,转化"。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而有关于阴阳家的来历,《汉书·艺文志》中的“诸子略”也有很明确的概括。

《汉书·艺文志》曰:“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其所长也。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意思是阴阳家这一学派大概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羲和之官。

他们恭谨地顺应上天,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制定历法,郑重地把四时节令传授于民众。这是阴阳家一直以来擅长的方面。

等到迂腐不化的人研习这一学说,则被各种有关吉凶的忌讳所拘束,拘泥于烦琐细小的术数,结果废弃了人的努力而一味听凭鬼神。

由此可见,阴阳家的根本宗旨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办事,即顺天道而为之。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故奉天承运,根据天文星象来观察时事变化,阴阳家也会有诸多禁忌,行事多受限制。

不过等时间来到战国时期,百家兴起,诸子并行,阴阳家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生。

这其中,有一个人绝不能忽视,那便是邹衍。

/邹衍的阴阳之始

虽然不能明确断定邹衍是否为阴阳家的创始人,但其学说理论的确是阴阳家中影响力最大的。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道:“邹衍深测阴阳消息,大讲阴阳主运”。

足见邹衍名头之响亮。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按照史料记载,邹衍大约生于公元前324年,是战国末期齐国人。他活动的时代晚于孟子,应该是和公孙龙、鲁仲连同一时代。

公元前309年,这一年邹衍15岁,他游学来到稷下学宫。

当是时,正是是孟子离齐一去不返的第三年,也是稷下学宫初创之后囊括诸子学说,学术风气猛涨的一年。

此刻摆在邹衍面前的,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知识宝库。

各个国家、各个学派的学士纷纷汇集于此,学宫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热烈的文化辩论,不同装扮的学士来往穿梭,给年少的邹衍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面对纷繁复杂的各家学说,邹衍最终选择了儒家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这里就得谈谈邹衍的家族背景。

虽然生活在齐国,但其实邹衍的祖先来自宋国,和孔子一样都是宋国贵族之后。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且孔子是子姓孔氏之后,而邹衍是子姓邹氏之后,所以现代学者甚至认为孔子和邹衍本身就是亲戚。

如果邹衍是孔子的亲戚,邹衍来到齐国稷下学宫,显然具有先天的条件,就是可以因其孔子而得到厚待,学习儒家学说也是理所当然。

而稷下学宫集儒、墨、道、法、兵等门派,邹衍可谓是融会贯通,既学得儒家经典,又懂百家之长,这即为其著书立说,独创门派奠定基础。

影响后世王朝两千年的阴阳五行,五德终始之说便渐渐被完善出来。

/阴阳五行与五德终始说

五行这个概念最早见于《尚书》。

《尚书·洪范》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所谓相生,在《白虎通》中有明确论述:“木生火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温润流泽,销金亦为水,所以山云而从润,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能生,故水生木也。”

而五行相胜说曰:“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 实胜虚,故土胜水。”

不过这种五行论继承到儒家学说中,则发生演变,成为所谓的仁义礼智圣。

意即天有五德,而人只可能做到仁义礼智,很难做到圣,要做到圣,那就是天,不是人了。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此后邹衍发现所学之儒难以用到世俗政治上,于是吸收黄老道学的五行说和儒家的五德说,创造出了与五行生克完美契合的阴阳五行说和五德终始说。

如果阴阳五行只是对前人的总结和修改,那么五德终始,那可就完全是邹衍自己独创的理论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汉高祖刘邦让后世造反之人有了神仙下凡的借口提高身份,那么邹衍则完完全全赋予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完美的由头。

"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

按邹衍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

我们经常会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里,听到这样一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中,这“承运”二字的意思就是“承五德之运转”。

邹衍明确确定朝代更替一种是尧舜禅让之路,下一个朝代属五行相生;一种是武力征伐代替,下一个朝代是五行相克。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所以后人根据这种理论,推断出中国上下所有朝代的五行属性。

首先是朝代之前的禅让制度下的排列。

伏羲为青帝,属木;神农继承伏羲,木生火,属火;黄帝继承神农,火生土,属土;这又引申出蚩尤为水,正是水克火、土克水的关系;之后白帝为金,黑帝为水,到唐尧属木,虞舜属火,大禹属土。

不过这里就显现出五德终始说的弊端,那就是无法自圆其说,我们知道秦朝是黑水之属,那么按照秦朝往前后推衍,则如下。

夏代五行属木,商汤代夏,金克木

商代五行属金,周武灭纣,火克金

周代五行属火,秦扫六国,水克火

秦朝五行属水,汉代秦朝,土克水

汉代五行属土,曹丕篡汉,木克土

魏朝五行属木,三国归晋,金克木

晋南北朝属金,隋朝统一,火克金

隋朝五行属火,唐朝代隋,水克火

唐朝五行属水,五代更迭,土克水

五代五行属土,宋朝建立,木克土

宋朝五行属木,蒙古灭宋,金克木

元朝五行属金,明灭元朝,火克金

明朝五行属火,满清入关,水克火

清朝五行属水,民国灭清,土克水

但实际上,五代十国等混乱年代很难说得清五行之属,包括周朝之前夏商的五行属相也有多种说法。

也难怪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阴阳家:“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当然,邹衍的这番理论在封建时代还是很吃香的,为什么?

说白了这是人人都能当皇帝的意思,一旦天下大乱,那些有志于江山的雄主可不就有了“君权神授”,“奉天行事”的完美借口了么。

/大九州的设想

周朝的制度统治这个天下已经太久太久,久到让人感觉到厌烦,尤其是到了战国时期,七国称王,那个孱弱的周天子和他所代表的制度就显得那么碍眼。

因此,同样是这个时期,和五德终始说出于同一目的,大九州的设想也被邹衍提了出来。

九州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典籍《尚书·禹贡》中。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根据书中的记载,四千多年前,大禹受命治水,后被拥戴成为天子,将天下划分为九州。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而“大九州学说”又是什么呢?它是针对《禹贡》所言的“九州”提出的新的地理观念。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大九州学说”认为,儒士们所认知的中国(以洛邑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或可视为冀州),仅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

中国应称为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又有九州,即《禹贡》所载九州。

天下应该有九个像赤县神州一样大的大州,其他八个大州也应由各自九个小州组成。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当然,这剩下八个九个州分别是邹衍并没有提出来,倒是后世小说家结合现在世界地图板块划分出大九州。

神洲(整个中华文明圈,包括西伯利亚)

戎洲(东南亚大部分以及大洋洲)

阳洲(印度次大陆)

翼洲(中亚阿拉伯伊斯兰文明)

合洲(非洲)

柱洲(欧洲)

玄洲(北美)

迎洲(中南美)

薄洲(南极)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于旧有“天下”观念的突破,或者说,是对周王朝一切的否定与革新。

不过由于这种认识是由此物推导至彼物得来,推导方法也未臻完备,所以有诸多的不足之处,大九州说也只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世界观,难以成为一门理论。

/阴阳家的占星之术

再回到阴阳家的源头,即帝尧时期出现的“羲和”之官。

当时的羲和其实就是最早的天文学家,从历法到占卜到观星这些都属于“羲和”的本职工作。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汉书·艺文志》:“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

《周易·系辞》中说“天垂象,见吉凶”,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信念。

而通过观察星象来上知天意,预测国家军政大事及人事变化以趋吉避凶的学问和技术,就是星占学。

所以,历来的阴阳家都可以被看做是占星师。

其占星目的并不是在于“观象”、“授时”、“制历”,而是要通过这些表面现象来说明“阴阳变化”的规律以及“顺乎阴阳”的重要性,即所谓“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

值得注意的是,阴阳家虽然力倡顺应“四时”、“阴阳”变化之序,但其思想要点在于“阴阳交替、轮转循环”,而不在于对立。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其 “阴阳消长”的实质不是“此消彼长”,而是“阴阳”各自在一定时限内的“自身消长”。

即春夏是“阳生至盛极”的阶段,秋冬是“阴生至盛极”的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阴”或“阳”分别经历了由“初生”至“盛极而衰”过程,此乃“阳至而阴,阴至而阳”、“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

这,才是阴阳家阴阳二字的真解。

王朝更迭暗合五行生克,阴阳家揭露了圣旨中“奉天承运”的大秘密

不过可惜的是,在始皇帝推崇五行学说,令阴阳家达到极盛之后,汉朝时期的罢黜百家让阴阳一脉逐渐没落下去。

其门下弟子分别被儒门和道家分化吸收,阴阳之名,后世终不复闻。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我是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册,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