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山村值得一去,三处古迹有两处是县内绝版

江西省奉新县境内有个叫金洞的小山村,村里三处古迹,有两处是县内绝版。

这三处古迹,都离村部不远。

一条平坦的土路,每隔数米便横铺了一截竹筒,我们虽不知道此为何用,却觉得别有风味,平添了几分思古幽情。


这个小山村值得一去,三处古迹有两处是县内绝版

走过了一道石板小桥,便来到了华光祠。

祠内镶嵌的石碑上有明确记载:此祠始建于清朝嘉兴13年。

祠内墙壁上有白底黑字,记录了当地流传的华光祠数度兴建和有关华光大帝的传说,篇幅有限,恕不一一赘述。概而言之,祠中供奉的华光大帝是龙虎山张天师所荐,能驱阴气,镇妖魔,赐福一方山民。


这个小山村值得一去,三处古迹有两处是县内绝版

绿树掩映的华光祠。竹叶细语,飞鸟偶鸣,很是幽静;如果没有后来换的琉璃瓦和重新粉刷的白墙,会更显古韵。

从祠里朝外望去,也是青山满目,令人神清气爽。

华光祠前右侧有一座古戏台,宽七米,长七点伍米,清朝末期修建。

这座戏台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有一年华光大帝现身到九江、丰城等地济世行医时,有个戏班子不请自来。在华光庙前整整唱了七天大戏,临走时班主还给了金洞村的尊长一百两银子,说是他们受华光大帝之托,要村人置买一百担谷田,用于村里修桥补路起龙灯等公益事业之用。

到了清朝末年,由金洞村的先祖况良厚首倡,在华光祠门前右侧建起了一座戏台,每年八月二十八日的庙会都要唱戏三天。


这个小山村值得一去,三处古迹有两处是县内绝版

这座戏台在当时可是了不起的建筑。飞檐翘角,描龙画风,出将入相,还有几十出戏文的描画图案,尤其是台前一对木雕彩狮栩栩如生,令人百看不厌。

望着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差点破坏殆尽的古戏台,我仍然可以想像得出当年山民们扶老携幼倾家出动,从条条羊肠小道汇集于此,女人穿红着绿,男人笑声朗朗;台上锣鼓铿锵,丝竹悠扬,台下喝彩声声,乐不可支的喜气场面。

这个小山村值得一去,三处古迹有两处是县内绝版

据我所知,奉新境内原本有好几个古戏台,由于种种原因,能将原始框架保持至今的仅此一处,已是绝版了。别看它现在只作为村里存放龙杠、龙灯篾架等杂物之用,其实只要加以保护,在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略加修缮,便是一处难得的好景点。


这个小山村值得一去,三处古迹有两处是县内绝版

华光寺右侧约两百米处,还有一幢依山而建白墙灰瓦的屋堂,一眼望去,似乎与当地的农舍没有什么不同,仔细看了,才会发现,屋堂正门前不远处有一座单独的短墙。


这个小山村值得一去,三处古迹有两处是县内绝版

此墙长约6米,高约3、5米,白墙,墙檐盖瓦,檐下描有图案,墙体两边低中间高,恰似一个"品"字,故名品墙。

品墙的来历,与风水有关,据说是为避邪挡煞之用。当地人还告诉我,以前不是什么人家都可以建品墙的,要在当地有名望的人才有资格动土兴建。

看了这道墙,对于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又长见识了。


这个小山村值得一去,三处古迹有两处是县内绝版

品墙内的房屋,简朴整洁,据陪同我们的黄村长介绍,品墙是原始的,老屋却在第上世纪30年代"过民团”时被烧毁,我们现在看到的房屋是后来重建的,近年房主有了更好的去处,这么好的房屋也无人居住了。

我走过奉新不少乡村,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品墙,看来也是绝版古迹,戏台、品墙、华光祠,三处古迹相隔不到500米,城里人得闲时来走走,何乐不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