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修建布达拉宫的蒙古可汗

著名的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藏式宫堡式建筑群,据藏文史籍记载,最初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的宫堡,公元8世纪中晚期,进入吐蕃王朝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布达拉宫遭遇了一次雷击,部分建筑有所损坏。之后,公元9世纪中晚期,全吐蕃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的农奴起义,起义军到拉萨之后,将布达拉宫建筑捣毁,保留下来比较完整的部分据史料记载只有法王洞和观音殿。

主导修建布达拉宫的蒙古可汗

而这两处之所以相对完整,是因为一处是松赞干布修行的地方,另一处是松赞干布本尊菩萨供养的地方。人们认为松赞干布是一位英主,不应该去冒犯,就将它保留了下来。这也正是布达拉宫有1300多年历史的缘由。虽然这两部分在整个布达拉宫建筑中占比很小,但它的历史价值却由此体现。

主导修建布达拉宫的蒙古可汗

凉州会盟后,元帝国统一了西藏,元世祖忽必烈和皇后察必受喜金刚灌顶皈依藏传佛教,且奉为国教,并封萨迦派宗教领袖八思巴为国师,开始了蒙古与藏传佛教八百年的相互深刻影响。但是,由于萨迦派主寺萨迦寺在日喀则,所以有元一代西藏的政治中心一直在日喀则,布达拉宫残余的建筑被废弃了,只有一些高僧在里面修苦行。17 世纪 30 年代,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和厄鲁特部首领巴图托尔浑率领卫拉特联军,由今新疆地区攻取青海,继而统一青海高原,建立了和硕特汗廷。 汗廷统治青藏高原长达 80 余载,时间上与清崇德、顺治、康熙 二朝( 1636-1722 年)大体相当。由于和硕特汗廷的建立,青海 至今成为卫拉特蒙古聚居区之一。

主导修建布达拉宫的蒙古可汗

顾实汗,本名图鲁拜虎,生于1582年,十三岁时由于才智胆略过人、武艺骑射超群、骁勇善战而成为和硕特部首领。1606年,凭其威望和才智成功调解了蒙古族内部的纠纷,得到了当时参与调解各方——藏传佛教格鲁派代表、蒙古诸部均有联系的东科尔呼图克图(东科尔寺,在今青海湟源县)、喀尔喀各部首领等的一致敬佩,赠予“国师汗”称号。此后,又讹转为“顾实汗”或“固始汗”。从此,图鲁拜虎便以“顾实汗”(或固始汗为国师汗之转音)和智勇双全的美名闻名于世。

主导修建布达拉宫的蒙古可汗

固始汗在西藏施政

自十五世纪初,藏传佛教杰出人物宗喀巴大师改革藏传佛教并创立格鲁派(俗称黄教)后,藏传佛教内部产生了分歧。1635年春,在藏传佛教格鲁派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五世达赖强佐索南绕登和罗桑却吉坚赞等人商议决定,派人捎密信给卫拉特部,请求出兵救援。卫拉特联盟当即召开“丘尔干会议”,一致同意派联军前去支援。1635年冬,顾实汗亲赴拉萨与五世达赖和罗桑却吉坚赞商议出兵事宜,被他们赠予“固始彻辰绰尔济(意为固实灌顶大王)”的称号。之后,他又派人赴盛京(现沈阳)拜见皇太极表示归顺,以稳固后方。

主导修建布达拉宫的蒙古可汗

固始汗和五世达赖喇嘛由大队蒙藏骑兵簇拥参加开工典礼

1637初冬,顾实汗率军进入现甘肃西部,次年春在青海北部进行了著名的血山之战,击败喀尔喀部却图台吉,驻守安多(现青海)地区;1640年击败康区白利土司;1641年,兑现对五世达赖和罗桑却吉坚赞的承诺入藏;1642年三月十五日顾实汗与藏传佛教格鲁派联合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登上了藏巴(现西藏)的最高王位,得到五世达赖喇嘛赠予的“丹增却吉杰波”(持教法王)称号。在顾实汗的努力下,青藏高原出现了和平安定,政教繁荣的局面。

主导修建布达拉宫的蒙古可汗

为了显示新政权的新气派、新气象,五世达赖喇嘛与臣下商议建立一个“世纪工程”,其选址一个是山南五世达赖喇嘛出生地——琼结县的青瓦达孜宫。这里虽然位置很好,是五世达赖喇嘛的祖籍,也是祖辈繁衍生息的地方,但是离拉萨较远,又偏于雪域高原的南方,不宜居中指挥,于是就否决了。第二个选择就是在松赞干布修建的布达拉宫的基础上,修建一个大的宫殿。这一想法提出之后,五世达赖喇嘛认为,从布拉达宫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址在布达拉宫非常合适。于是,公元1645年正式动工,公元1648年正式竣工,公元1650年,重建之后的布达拉宫的壁画绘制、内部装饰等正式完成。

主导修建布达拉宫的蒙古可汗

布达拉宫红宫二层回廊西侧壁画:描述1693年红宫扩建竣工后举行庆典活动时的情景

在大哈屯达勒贡吉的亲自监管下,固始汗调动了西藏、青海、蒙古和汉地、尼泊尔的大批工匠,给予了全面的资金支持,经过八年的施工,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白宫完工。重建之后的布达拉宫建筑主要有白宫、四大角楼、东庭院和西庭院,山脚下的城墙、角楼、城门楼,以及城内的一些功能建筑,比如东印经院等,也就是现在的雪城。重建布达拉宫时,五世达赖喇嘛去北京晋见顺治皇帝。等他返回拉萨时,布达拉宫的建筑已全部完成,五世达赖喇嘛择吉日,从哲蚌寺的甘丹颇章宫迁入新建成的布达拉宫。从此,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处理政教事务和居住的地方。

主导修建布达拉宫的蒙古可汗

公元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布达拉宫圆寂。此时正是第五代的摄政王第司桑杰嘉措时期。桑杰嘉措能力超凡,西藏开启了复兴时代。由于复兴时代刚开启,新政权建立也不久,周边的局势不是很稳定,各种因素之下,第司桑杰嘉措决定隐瞒五世达赖喇嘛圆寂的消息,秘不发丧。但同时,必须得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灵塔,而且必须是独一无二的灵塔。如此高的规格怎么体现呢?第一就是体量要超过前几世达赖喇嘛的灵塔。第二就是材质高贵。

主导修建布达拉宫的蒙古可汗

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都是银质的,只有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是金质的,上面镶嵌以人间罕见的各种珠宝上万颗,其中有一个是在大象脑中生成的天然夜明珠,位居灵塔中央,目前人们能看到。更为殊胜的是灵塔里面的装藏,有世间独一无二的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一枚,还有松赞干布的战袍、米拉日巴用过的石锅、宗喀巴大师穿过的一套袈裟等,以及数以万计的宝物。

主导修建布达拉宫的蒙古可汗

供养灵塔就需要有灵塔殿,但这个灵塔又不能放在白宫里面。因为白宫中下一代的达赖喇嘛要生活,还要在这里处理政教事务。于是,第司桑杰嘉措决定在白宫的西侧,吐蕃时期一直保留下来的布达拉宫遗址上,拆除一部分破旧的房屋和残垣断壁,重新修建一座建筑。为了与秘不发丧的说法密切配合,第司桑杰嘉措对外宣布说要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13套寝宫,所以红宫的体量就非常大。灵塔殿在底层大殿里面秘密修建,上面的每一层都按照寝宫的规制起了很吉祥的名字。公元1690至1693年之间,红宫建成,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也筑起来了。红宫建成之后,布达拉宫基本的格局和形制就定了。

主导修建布达拉宫的蒙古可汗

除了修建布达拉宫外,固始汗夫妇还支持扩建拉萨的大昭寺,支持在前后藏和康区的一些地方兴建格鲁派的寺院,资助兴建了青海湟源的东科尔寺,并促成顺治皇帝册封达赖和班禅,巩固了青藏地区在清代的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