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枯病,枯黄萎病,死棵烂苗,土传病害怎么办?

__一念花落丶胡歌


土传病害是一种危害作物根茎的病害,作物生长前期一旦发生病害,幼苗根腐烂或是茎腐烂猝倒,幼苗很快就会死亡,严重影响作物生产。作物生长后期发生病害,严重时可减产50-60%,甚至绝收。土传病害发病后,比较难以防治,病菌藏在土壤中越冬,很难被杀死,来年继续侵害作物,如此循环,病害越来越严重。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常见的土传病害有:辣椒、茄子、黄瓜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枯(黄)萎病,番茄、辣椒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油菜、莴苣的菌核病,小麦全蚀病、棉花立枯病、红腐病、黄萎病及线虫等。

土传病害怎么引起的

1、连作:是病土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主要原因是连续种植一类作物,使相应的某些病菌得以连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形成病土,年年发病。如茄科蔬菜连作,疫病、枯萎病等发生严重;西瓜连作,枯萎病发生严重;姜连作,可导致严重的姜瘟;草莓连作两年以上则死苗30%-50%.

2、施肥不当: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传病菌中的镰刀菌、轮枝菌和丝核菌生长,从而加重了土传病害的发生。自1993年我国棉花黄萎病大暴发以来,几乎连年大发生,与棉田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有机物质大量减少有关。

3、线虫侵害:土壤线虫与病害有密切关系。土壤线虫可造成植物根系的伤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线虫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如棉花枯萎病与土壤线虫密不可分,在美国棉花枯萎病称为枯萎-线虫复合病害。

土传病害如何有效防控

防治土传病害,必须认真实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减少温室菌源为中心目的,须做到几下几点:消灭菌源

冲施(或滴灌)菌肥,在植物的根围、叶围可以迅速生长,抢占植物表面的位点,形成一个保护罩,阻止病原真菌接触到植物根系及叶面。可以有效预防真菌引起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疫病,根腐病,炭疽病等。

加强管理

注意肥料卫生,严防带菌肥料进入温室;施用的有机肥料,必须经过发酵高温处理、充分腐熟。

培育壮苗

育苗时,要选用无菌基质配制营养土,彻底杀灭土内残存病菌,可以用石灰消毒,石灰既可杀菌又可中和土壤的酸性,也 可配合沃宝微生物防病功能菌使用,预防病害的发生,可于翻耕前,每667m2撒施石灰50-100kg再翻耕,每亩使用沃宝防病功能菌2公斤,配合有机肥一起使用,以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

实行轮作

恶化病菌的生态条件,减少侵染;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调整好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维持植株健壮长势,提高作物的抗病性。


墨瑜花园


土传病害说到底还是一个土壤中菌群失调,换言之,有害菌多了,有益菌相对少了。因此,解决土传病害,就必须围绕着杀有害菌,补有益菌来进行。寿光地区的保护地,一般都在6/7月份,高温闷棚,具体方法是,把土壤翻耕一边,铺上地膜,用“威百亩”随水浇灌。把大棚密闭。这样一来,土壤中的有益有害菌会无选择性的杀死。因此,我们要及时补充一定数量的有益菌,比如,枯草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等。另外,种植抗病性品种也是一个重要措施。


沐泽农业科技


基本上都是土壤的酸碱度。大量的化肥农药。导致酸度增加。把土壤中和,喷洒石灰石硫磺合剂。有效中和土壤的酸碱度。


用户花山夜雨


属于土传病害,尽量先从种子预防,可以用50%华阳多菌灵寖种!要是连做地块,尽量土壤处理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